人物
时段
朝代
“李资坤” 相关资源

地理類
兵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直夕感凉气。秋郊生远思。待回兰省步。同赴草堂期。簪组宁为累。无端命驾迟。
题北辰寺雪俊轴(轴上。有 李伯生
诗。)
怜僧千里至。轴上故人诗。一别有如此。重逢杳未期。犹闻容鬓旧。不恨命途迟。咏罢无穷意。他年尔自 …… (第 125L 页)
  次赠林子顺(时归自耽罗)
画栏西畔绿蘋波。无限离情日欲斜。芳草几时行路尽。青山何处白云多。孤舟梦里沧溟事。三月烟中上苑花。樽酒易空人易散。野禽如怨又如歌。
次松岩梁士真
几年南北信音稀。把酒春城又此诗。欹枕水声风暗转。捲帘花影月初移。醉来云物浑如梦。老去情怀解惜时。莫怪夜深重起坐。别离何事不相思。
奉恩寺莲亭。次 李校理伯生
见示之作。
偶因休浣到云门。把酒题诗胜事存。红藕一池风满院。晚蝉千树雨归村。深惭皓首从羁宦。犹喜青山 (第 133L 页)
   花月。唤起崔复初(兴。源)
   高山寺。次尹子仰(斗,寿)子固(根寿)韵。(三首。)
   在芝上。题天然轴。
   次 李伯生
纯仁咏玉堂小桃
   题云水轴
   题汉江(二首)
   孙敬舆折送松枝以邀之。诗以谢之。
  
 沙弥昨夜报春声。髣髴寒山客里情。月落乌啼浑不管。相携直欲到天明。(右子固)
在芝上。题天然轴。
何处浮来一武夷。清川曲曲总堪疑。结庐此日君休笑。自是溪山有宿期。
李伯生
纯仁咏玉堂小桃
无数宫花倚粉墙。游蜂戏蝶趁馀香。老翁未及 (第 427H 页)
   珍原东轩韵
   丹岩驿楼韵
   长城东轩韵
   弥勒院韵
   车岘韵
   题鹫岭僧轴。用 李伯生
韵。
   乙亥仲冬念六。叔恭,畅老,泰可。与儿辈作庚申。
   次韵谢周道(时为长沙宰。雪中送酒及
绿。褒斜危栈偾渠黄。萧萧瘦日低平楚。渺渺脩程接大荒。亭帐即今闻息鼓。戍楼羌笛调清商。
题鹫岭僧轴。用 李伯生
韵。
小院逢僧话。悬灯一室幽。露凉孤鹤夜。山静侯虫秋。赤岸晨霞烂。刚泉翠黛愁。何当携尔去。援桂共淹留 (第 76L 页)
   赠参寥上人(二首○癸亥)
   平丘驿遇雨
   哭听松先生(甲子)
   释褐登龙门(应制)
   李伯生(纯仁)
,赵公保,尹仲说(箕),崔立之(岦),崔嘉运(庆昌)及赵兄(大男)季献。与余共泛舟于杨花渡傍仙游岛。
。前后道如符节合。流行化速置邮传。蒲芦德教三韩浃。瓜瓞休祥万祀绵。愿效康衢歌帝则。颂声奚待笔如椽。 李伯生(纯仁)
,赵公保,尹仲说(箕),崔立之(岦),崔嘉运(庆昌)及赵兄(大男)季献。与余共泛舟于杨花渡傍仙游岛。 (第 19L 页)
   南门楼。复次广石韵。赠郑古玉。(碏)
   挽淑嫔
   广德山东庵(还寓牙山○辛丑)
   普贤寺。次亡友 李学士伯生(纯仁)
韵。赠浻师。
   九月十九日溪亭宴。示同席诸公。
   九月二十六日。登屋后小山。
   挽柳参
寒烟万壑秋。石青山气古。藤暗涧声幽。戏插霜边菊。危凭月下楼。重阳明日是。一宿更淹留。
普贤寺。次亡友 李学士伯生(纯仁)
韵。赠浻师。
偶作禅宫游。客意还悠悠。世乱兴常减。年衰心易愁。 (第 443L 页)
   步出河上。船渡立岩。宿谦岩精舍。
   寓兴
   戊寅仲秋。余南行。宿东湖之梦赉亭。李舍人景涵,李内翰景渊, 李佐郎伯生,
洪正郎兴道,俞牧使思永,金内翰子瞻,许参奉行远暨士友权亨叔,朴监役大宜,李参奉宏仲同宿。明日送于南岸
皓。惊霜万叶飞。钟声如有省。三十六年非。
戊寅仲秋。余南行。宿东湖之梦赉亭。李舍人景涵,李内翰景渊, 李佐郎伯生,
洪正郎兴道,俞牧使思永,金内翰子瞻,许参奉行远暨士友权亨叔,朴监役大宜,李参奉宏仲同宿。明日送于南岸 (第 23H 页)
   登白华山
   次郑文孚令公韵
   奉送李鹅溪宣慰之行
   次长律韵
   放赦后。寄荷谷
   送 李伯生
贺至
   题湖寺僧卷
   上月汀亚相
   九日黄冈
   降仙楼夜怀
   奉寄月汀大人
  
李伯生
贺至
八月边霜塞草黄。使车催发上辽阳。沙中饮马长城窟。关外经秋古战场。万国衣冠同此会。众人言语各殊方 (第 23L 页)
   呈延丈
   雨中呈延丈
   次延丈求诗韵
   次朴生贴韵
   赠安心寺僧
   赠山僧
   奉呈 李承旨(伯生)
   发向安城县。马上口占。(安城。即锦山仓名。)
   河阳席上三绝句。伏呈二大人。兼督德统贤契   雨中呈延丈
   次延丈求诗韵
   次朴生贴韵
   赠安心寺僧
   赠山僧
   奉呈李承旨 (伯生)
   发向安城县。马上口占。(安城。即锦山仓名。)
   河阳席上三绝句。伏呈二大人。兼督德统贤契
老。句引胡僧乞句笺。(师最为旧使君慎令公之所爱。而仍与我相识。故终篇及之。瀯溪。即慎之号也。)
奉呈 李承旨(伯生)
雪晴江峡晓凄凄。征路伤心听马嘶。乡老何须挥别泪。永同人似太常妻。
发向安城县。马上口占。(安城。即 (第 175L 页)
引胡僧乞句笺。(师最为旧使君慎令公之所爱。而仍与我相识。故终篇及之。瀯溪。即慎之号也。)
奉呈李承旨 (伯生)
雪晴江峡晓凄凄。征路伤心听马嘶。乡老何须挥别泪。永同人似太常妻。
发向安城县。马上口占。(安城。即 (第 175L 页)
   晓雨口占
   茂溪道中口占。奉寄宽洞郭丈。(名赶。字元静。亭在宽洞。戊辰秋。)
   梅鹤亭。赠 李伯生
戚兄。(辛未春)
   山中即事(丁酉夏)
   寄柳御史伯瞻(名拱辰。时以督运粮。饷来在江陵府。戊
夕阳长路马蹄忙。回首孤亭已渺茫。野阔林平人不见。寒鸦飞尽断云黄。
玉山诗稿
 诗
  
梅鹤亭。赠 李伯生
戚兄。(辛未春)
千里相逢处。湖亭日暮时。碧潭平拭镜。青嶂拥成帷。后会岂无日。玆游难更期。西风不添酒 (第 13H 页)
   岩栖读启蒙示诸君(先生时谒退陶于礼安。讲启蒙。)[退溪先生]
   述怀排律回文。用李春卿韵。[朴讷斋 祥]
   次 李伯生
咏玉堂小桃[黄芝川廷彧]
   李伯生,
赵公保,尹仲说(箕),崔立之(岦),崔嘉运(庆昌)及赵季献(大男。)与余共泛舟于杨花渡傍仙游岛。余将 ……   昔日与栗谷,孤潭,孤竹。共访松江不遇。留待客轩。栗谷题五言律。示诸君要和。余之所作。茫不能尽记。作此因寓感旧之情。[李峒隐义健]
   次枫崖韵。奉寄孤潭。[龟峰]
   题鹫岭僧轴。用 李伯生
韵。[霁峰]
   戊寅仲秋。余南行宿东湖之梦赍亭。 李佐郎伯生
诸士友同宿。明日送于南岸。余作诗留别。[柳西崖成龙]
   戊子秋。归觐真珠府。行到江陵地横溪驿。逢月正僧圆规。自言久住三角中兴寺。与妇翁(孤潭先生)诗伴崔嘉运有酬唱集。感而书赠。(二首)[李溪隐廷立]
   孤潭先生砺山茅亭[李溪隐廷立]
   题 李伯生
鸡山别业[玉峰]
   李伯生
玉峰]
   李伯生
第夜别[玉峰]
   访 李伯生
玉峰]
   次 李校理伯生
玉峰]
   题北辰寺雪俊轴(轴上 李伯生
诗)[玉峰]
   奉恩寺莲亭。次 李校理伯生
见示之作。[玉峰]
   次玉峰寄 李伯生
韵[孤竹]
   送 李伯生
贺至[李荪谷 达]
   同李修撰宿吏隐庵[晚全]
 附录○杂著○教文
   扈 圣录券
 附录○杂
  
岩栖读启蒙示诸君(先生时谒退陶于礼安。讲启蒙。)[退溪先生]
白首重寻易学书。几多疏谬共修除。方知丽泽深滋益。觑到先天一太虚。

述怀排律回文。用李春卿韵。[朴讷斋 祥]
残知老客倦羁栖。臭厌铜章解锦西。欢断苦边劳结课。馈疏嘲底拙封题。观酣着屐诗人宋。说妄缄唇辩士齐。冠玉愧殷评菲德。俸钱忧腆责荒畦。丹枯貌瘁精飘荡。步涩行危路侧低。官做失方乖俗样。看看好手重莫提。
李伯生
咏玉堂小桃[黄芝川廷彧]
无数宫花倚粉墙。游蜂戏蝶趁馀香。老翁未及春风看。空有葵心向太阳。 (第 66H 页)
李伯生,
赵公保,尹仲说(箕),崔立之(岦),崔嘉运(庆昌)及赵季献(大男。)与余共泛舟于杨花渡傍仙游岛。余将 …… (第 66H 页)
寒露添我衣。孤舟夜波深。负叩月中扉。不惜流光迁。但怨始愿违。始愿虽可违。携君同有归。
题鹫岭僧轴。用 李伯生
韵。[霁峰]
小院逢僧话。悬灯一室幽。露凉孤鹤夜。山静候虫秋。赤岸晨霞烂。刚泉翠黛愁。何当携尔去。援 (第 66L 页)
桂共淹留。
戊寅仲秋。余南行宿东湖之梦赍亭。 李佐郎伯生
诸士友同宿。明日送于南岸。余作诗留别。[柳西崖成龙]
又作临流别。长怀去国愁。沙平人杳杳。天远水悠悠 …… (第 66L 页)
国有中兴美。乡宜故事修。江山幸不改。风月会全收。有客初投迹。凭轩要解忧。百年乡社里。终欲老耕耰。
李伯生
鸡山别业[玉峰]
故人有幽居。一径秋云上。永夜明寒灯。林端疏雨响。
(第 67L 页)
李伯生
玉峰]
梨花寂寂掩西楼。回梦蓬山忆旧游。今夜故人何处宿。满江明月一孤舟。 (第 67L 页)
李伯生
第夜别[玉峰]
苍苍夜色禁城秋。月到南墙影半楼。为是故人千里别。笛声梧响尽心愁。 (第 67L 页)
李伯生
玉峰]
槐柳萧萧九陌寒。梦中前夜见乡关。骑驴独出城南路。寻到君家雪满山。
(第 67L 页)
李校理伯生
玉峰]
仙郎初下午门朝。花映重城柳拂桥。把酒忽惊寒食过。楚乡归思路迢迢。(路。一作梦。)
题北辰寺 (第 67L 页)
雪俊轴(轴上有 李伯生
诗)[玉峰]
怜僧千里至。轴上故人诗。一别有如此。重逢杳未期。犹闻容鬓旧。不恨命途迟。咏罢无穷意。他 (第 67L 页)
年尔自知。
奉恩寺莲亭。次 李校理伯生
见示之作。[玉峰 …… (第 67L 页)
树雨归村。深惭皓首从羁宦。犹喜青山似故园。闻说锦湖烟景异。会容孤棹问真源。(晚。一作乱。)
次玉峰寄 李伯生
韵[孤竹]
龙池杨柳雨连朝。一片晴云渡御桥。惆怅一年芳草色。江南无限碧迢迢。
(第 68H 页)
李伯生
贺至[李荪谷 达]
八月边霜塞草黄。使车催发上辽阳。沙中饮马长城窟。关外经秋古战场。万国衣冠同此会。 (第 68H 页)
   答李天祥
   答李希颜(守渊)
   答李希颜
   答金振伯(圣铎)
   答金光甫(景温)
   答 李伯生(集)
   答吴达夫
   答朴玉汝(成玉)
   与黄再叟(翼再)
   答权一甫
   答李圣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