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職官類
目錄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马愉见内阁正统三年任讲学 曾鹤龄
江西泰和人状元及第正统三年以讲学领南

蔺从善见前正统三年任讲学
陈询南直𨽻华亭人进士及第正统十 (第 18a 页)
左赞善兼编修
陈仲完主应天试
十九年辛丑命左春坊大学士杨士奇翰林院侍讲周
述为考试官取中陈中等廷试赐 曾鹤龄
刘矩裴纶及
第取原习译书进士卫恕陈融温良姚本张恕万硕黄
澍杨鼎王琏李学吴得全朱子福王振蒋谦韦昭为庶 …… (第 19b 页)
府仍旧然本府与应天府俱有监生并各处儒士吏典
应试乞准应天府例增二十名从之
三年戊午命翰林院侍读学士 曾鹤龄翰林院
侍读洪
玙主顺天试
命翰林院学士钱习礼翰林院侍读陈询主应天试
是岁顺天初试之夕场屋火旋灭试卷有残缺者 (第 24b 页)
有司
惧不敢请更试欲请修场屋以终后两试 鹤龄
曰必更
试然后可以涤弊而不枉士子有司具二说以进诏更 (第 24b 页)
 曾棨(字子启永丰人永乐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时简拔进士二十八人进学秘阁月试优劣棨信)


(笔百千言以是名闻天下为人温雅英迈官至少詹事兼翰林侍讲学士预修两朝实录卒赠)


(礼部左侍郎谥恭襄)

  曾鹤龄(字延年泰和人永乐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预修实录升侍讲学士有松坡集臞叟集藏)

(于家)
 曾泉(泰和人永乐进士宣德中以御史谪任汜水典史莅政勤能频课生徒校官厌之泉乃选四乡)

(俊秀自教 (第 16b 页)
 曾棨(字子启永丰人永乐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时简拔进士二十八人进学秘阁月试优劣棨信)


(笔百千言以是名闻天下为人温雅英迈官至少詹事兼翰林侍讲学士预修两朝实录卒赠)


(礼部左侍郎谥恭襄)

 曾鹤龄(字 延年
泰和人永乐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预修实录升侍讲学士有 (第 16b 页)
松坡
集臞叟集藏)

(于家)

 曾泉(泰和人永乐进士宣德中以御史谪任汜水典史莅政勤能频课生徒校官厌之泉 (第 16b 页)
 刘铉(字宗器长洲人由京闱乡解授中书舍人预修三朝实录累升翰林侍讲学士国子祭酒转詹)


(事府少詹事卒于官为人学行淳笃其教人以不欺为本善古文尤工于诗所著有假庵集)

 刘矩(字仲方大明开州人永乐辛丑进士及第矩已取状元帝梦鹤上殿上翼日检卷得 曾鹤龄
遂)

(寘为第一矩为第二授翰林编修升修撰矩方正古朴有至行学问宏深以理为宗尝以程明)


(道张横渠 (第 9a 页)
 李素(安邑人宣德庚戌进士授户科给事中累官通政司右通政刚直有为敷奏详雅时论称之)
 李辂(安邑人正统中由御史出知大名府久之增秩至陜西参政掌府事 学士曾鹤龄
尝称其为政)

(清而温惠而直廉而不激宽而不纵时人以为实录云)

 李逊(字时敏南丰人进士正统初知嘉 (第 14a 页)
  以自奋于明时者哉
王文安英有园在城西北种植杂蔬井旁小亭环以垂
柳公馀与翰苑诸公宴集其地
  文安登高诗序都城西北山林泉石之胜尝一游
  览而学士钱公习礼好之不忘与李公时勉陈公
  得遵 曾公鹤龄
暨予期九日出城登高以偿所好
  之雅以是日必赐宴乃更约预游焉众皆曰然九
  月五日早朝侍经帷退偕出西 (第 5a 页)
 临海陈璲(解元/会元)曾孙器(正德/解元) 怀安洪英(永乐/会元)曾孙
 世迁(嘉靖/解元) 泰和 曾鹤龄(永乐/状元)
孙追(成化/探花)
三世解元(莆田/人) …… (第 22a 页)
 黄寿生(永乐/戊子)曾孙乾亨(成化/甲午)元孙如金(乾亨子弘/治甲子)
同胞两状元(永乐中长乐马某娶妾生子铎妻妒不/容孕而嫁之同邑李氏生子故以马名)
 马铎(永乐/壬辰)李马(御笔改马/为骐戊戌) 宋乾道间单尚书夔生
 母媵也又往耿氏生侍郎 延年
两世同胞六进士(武进/人)
 陆恺(正统/乙丑)(天顺/庚辰)(成化/乙未)(成化/丙戌)节( (第 22b 页)
 兵书 祯 颍
鹤 乔允升吉甫      刑书 祯 河
方坡曹世盛际卿      参政 靖 闽
松  曾鹤龄延年   
松𦡱 学士 宣 江
  毕锵廷鸣       司农 历 南 (第 3a 页)
状元李骐辛丑状元 曾鹤龄
甲辰状元邢宽(仍用朱书填黄榜)
宣德二年丁未状元马愉庚戌状元林震癸丑状元曹
鼐正统元年丙辰状元周旋己 (第 56a 页)
  书先忠壮公封王宣命后(程敏政/)

按旧谱忠壮公宣命封忠烈显惠灵顺善应王近于琴
川壶溪谱得其全文乃封忠烈王汉字及蒙古字分行
书之考宋元制凡封赠诸神祠五等之爵以次而进其
封号自二字加至八字而止忠壮初累封至八字侯遂
累加封至八字公至元始封二字王而旧谱云即封八
字者盖因宋封八字公而牵连误书也又按敕牒与宣
命所施不同此本敕牒而谓之宣命疑当时可以并行
亦有宋制拜使相者或降麻或止用制之意云

  同年刘君易字序 (曾鹤龄/
)
父名友字古之道也字弗当于义弗稽于韵友之过也
知其过而不与之正则吾徒之过与向者之友均矣一
日公退之 (第 8a 页)
  祀舜陵记 (曾鹤龄/
)
舜为万世所宗之圣而其死与葬皆有可疑书言舜南
巡至于南岳则南岳者舜巡狩所止也今其陵乃在九
疑去南岳 …… (第 7b 页)
则即位改元之事其所赍
则香币祝文其礼则用太牢其祀之日则四月庚辰其
陪祀官则宁远令刘董臣则为翰林院修撰 鹤龄
夫智
者不惑孔子犹不自居况众人乎予因记祀告之事遂
并列其疑于前且略记之俾后来者少去其惑也
  祀神农 (第 8b 页)
(曾鹤龄/
) (第 8b 页)
神农氏教民耕稼蜡祭医药交易之事开万世衣食相
生相养之源故凡后世有天下者皆祀之而新即位者
则告焉示不忘本也今年今上即位实遣臣 鹤龄
赍香
币祀文求其陵行祀告之礼而陵在衡州之酃县酃县
深僻若獠洞然故自衡舍舟陆行越峻坂涉深堑五宿
始至至 (第 9a 页)
图者岂易得邪廷义亦知之乎否也或曰廷
义于吴下号称博雅岂徒玩物而不尚德者哉遂为之

  西园雅集图记 (曾鹤龄/
)
此西园雅集图图宋驸马都尉王晋卿一时名流之宴
集者也盖方是时坐中李伯时效唐小李将军著色为 (第 9b 页)
  送杜亚卿赴南京
一尊倾罢雨潇潇客思离情总未消廿载禁林同侍讲
五更青琐共趋朝西风鸿雁南归急落日云烟北望遥

此际送君无限意萧疏杨柳玉河桥
  曾鹤龄(一首/)
   鹤龄字延年泰和人永乐辛丑赐进士第一历
   官南京翰林院侍讲学士有松臞集
  罗知州之交趾分 (第 18a 页)
邑士吴君以声为著其状翰林侍讲 学士曾公鹤龄

铭诸幽正统庚申秋予寓钱塘日又得其遗事于其乡
之父老其子宗敬复拜泣求予文表诸墓春秋之义发
幽阐微予 (第 14a 页)
遂书于丽牲之石使四方之来谒者咸有
所观感而兴起焉岂独苏州之民而已哉
  祀神农陵记          曾鹤龄
神农氏教民耕稼蜡祭医药交易之事开万世衣食相
生相(第 8a 页)
之源故凡后世有天下者皆祀之而新即位者
则告焉示不忘本也今年今上即位实遣臣 鹤龄
赍香 (第 8a 页)
天佑善类靡德弗报显擢高
科斯文有耀昌黎纪传集贤致书我作诗歌永扬令誉
  送许太守还任河间序      曾鹤龄
士于宦途早历艰关险阻而后底于平夷者其智虑益 (第 10a 页)
苟异生之所
宜为也执其一而不合乎道非君子之事也
  同年刘君易字序        曾鹤龄
父名友字古之道也字弗当于义弗谐于韵友之过也
知其过而不与之正则吾徒之过与向者之友均矣一
日公退之暇修 (第 11a 页)
   进士题名记
永乐辛丑寔皇上正大统之二十年先是上巡狩北京
营建都邑至是告成春正月元日乃御奉天殿受朝万
国来同景命维新而是岁适当会试贡士之期领乡荐
而萃京师者三千人礼部拔其尤者二百二人三月望
日上临轩策试越二日以 曾鹤龄
为第一刘矩次之裴 (第 4a 页)
以自警 曾学士鹤龄
为之记宣德辛亥丧母哀毁还葬
四明蔬食者三载菊隐归老南京先生善于奉养膳羞
药物无不顺适其意扁其轩曰蒲术 (第 28b 页)
   节孝堂记
节孝堂者龙泉教谕萧孔资奉母之堂也奉母之堂而

名之曰节孝者所以著母德也母孺人曾氏故翰林侍
学士鹤龄
之女兄赠翰林脩撰梅岩先生之子曾故
泰和儒家闺门之内有礼法故孺人在家为贤女年十
九嫁为同里萧(阙/)(第 2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