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書類
小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傳記類
詔令類
史評類
別史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兵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密教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五美堂杨诚斋集安城欧阳巨卿手种双桂于所居之
堂前谢艮斋为记其事且举王氏种槐之意以策励
其二子成务成文予因署其纸尾曰王之槐欧之桂
巨卿之积善二子之继善艮斋之乐善一记而具五
成务
兄弟欣然扁其右偏之一堂曰五美而请予


  山光楼杨万里记永丰石井张氏兄弟好义喜宾客治
楼观文仲之 (第 50b 页)
  王昕广德初南城令建客馆新亭独孤及记之云凡厎

绩以兴利革故以谋始修理以备物僝功以 成务

政之大者公克能之(林志)

  游茂洪字简之崇仁人开元中南丰令恩威并行截溪
水为五陂溉田四千馀顷 (第 36a 页)
并用万品俱陈造物在象 成务
由人铨功等义拂命非
邻猗欤先哲睹实排宾练偏返妙养脆归真悯斯轻菌
垂兹妙诀九曲五枝元霜赤雪援神凤举托情 …… (第 3a 页)
范而享昌年开元神武皇帝变代重光创业垂统拨乱
反正应天顺人知微知彰朝北辰而刋玉惟精惟一会
九牧而铸金 惟几
也能使遐迩肃清惟神也能使幽明
畅谧濛汜抵于旸谷同文同轨大坂际于冰丘一尉一
候其公卿也则伊周赞翼其牧守 (第 28b 页)
  儒者之效仁义以禔躬礼乐以牖世其推施固有常矣
乃若战陈军旅戡祸乱而除凶残抑岂非儒之功用而
世或岐而二之何邪夫文事武备仲尼所兼举而不敢
懈至行三军必思与好谋而能惧者兹儒者经世 成务
不以偏长著成能也我战则克庸非慎此以出之也哉
明有天下二百年名世翊赞后先绩业既炳炳在功牒 (第 47a 页)
之亭障三爵之后可以送千里之目可以道
四方之志焉兹又胜会之佳境凡底绩以兴利革故以
谋始修礼以备物僝功以 成务
政之大者宜其刋作者
之茂实以示后嗣不然他山之石何以在此是岁广德
二年也

  豫章冠盖盛集记 (第 15b 页)
  圣天子即位之元年纂述先猷深恐失坠趣史臣裒录
以进而构与焉洪惟世祖握图御宇因时立制嘉言善
政惟唐虞三代是则暨至元戊子江东倪氏创锦江书

院诏赐额褒异具纪成编至南康教谕镗入觐上其事
特旨申谕俾所司崇护如初猗欤盛哉天光昭回惟几
惟深通志 成务
之烈著矣元贞丙申镗请于构曰书院
本家塾承先世素志非敢窃有所觎误蒙二圣知奖纶
綍载颁苇荜荣幸兹欲镵诸石 (第 82b 页)
 下之情见矣伏愿皇上昭宣祖训敕下所司精制八
 音之器务择其所产之地如峄阳之桐泗滨之石则
 气完而不爽调和众乐之 成务
辨其旋宫之节如璧 (第 8a 页)
 (下前欲坏酒鎗恐宜移在此器齐主甚惭齐主躬亲/细务纲目繁密南康侍郎钟嵘上书言古者明君揆)
 (才颁政量能受职三公坐而论道九卿作而 成务
天/子唯恭己南面而已齐主不怿谓大中大夫顾嵩曰)
 (钟嵘何人欲断朕机务对曰嵘虽位末名卑而所言/或有可 (第 37b 页)
 颋相得甚厚璟每论事则颋助之璟尝谓人曰吾与
 苏氏父子同居相府仆射宽厚诚为国器若献可替
 否则黄门过其父矣(璟与姚崇相继为相崇善应变 成务
璟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
 (不同然协心辅佐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莫 (第 26a 页)
 西北依山陇东南为平城(金张廷桢/筑城记)大定时县令董

  成务
筑延长城移建县治(延长/县志)
临真 金延安府领临真县(金史地/理志)唐临真县在州东
 南一百十里金 (第 65b 页)
食空囊或罚或贷俱为无补五也夫物力不
齐物之情也好美恶恶趋利就便民之情也所欲与聚
所恶勿施裒多益寡因俗 成务
司国计者之情也以物 (第 67b 页)
纳赎岂生命之易投诚惠爱之洽著讦望
之以求直亦余心之所恶思夫人之政术实干时之良
具苟明法以释憾不爱才以 成务
弘大体以高贵非所
望于萧傅造长山而慷慨伟龙颜之英主胸中豁其洞
开群善凑而必举存威格乎天区亡坟掘而莫御 (第 53b 页)
以应时也周公放兄诛弟非不仁也以匡乱也故事周
于世则功 成务
合于时则名立 周公事文王也行无
专制事无由已身若不胜衣言若不出口其奉持于文
王洞洞属属如将不能恐失之 (第 50b 页)
 何 诚(武昌人/知县) 邓 林(蒲圻人/) 黄 煜(蒲圻人/)
 刘 忠(咸宁人/评事) 张诚(阙咸宁人/)  成 务(兴国人/按察使)

(第 7b 页)
 宋忠楚纪字德敬崇阳人洪武初令清流兴学剔弊
 有群盗啸聚忠抵其巢抚之俱降立巡检以管束之
 迁刑部员外清流士民请于朝擢汀州知府
  成务
楚纪字 (第 10b 页)
惟几
兴国人洪武丙子举人授广元谕
 适御史按邑率诸生郊迎望见行李繁重遽麾诸生
 返御史至问生员何在对曰行李 (第 10b 页)
甚盛恐坏士子心
 术御史奇之以敢言荐擢行人使暹罗改御史永乐
 间设贵州省上顾见务英伟曰黑御史可任 按察使

 务
往振扬风纪贵人以铁面称之历官二十五年未
 尝携家
 范俊分省人物考大冶人洪武间以贡拜监察御史
 历升 (第 10b 页)
  宪宗授李鄘门下侍郎平章事制
凝成庶政必属于长材经制四方是资于硕望况参酌
理本燮和化源苟非杰贤孰允斯任爰立旧德将谐具
瞻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度支营田观察处
置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扬州大都

督府长史御史大夫上柱国江夏县开国侯食邑一千
户李鄘性惟直方器本弘固冲敏足以 成务
通明可以
质疑怀匡主之忠规蕴经邦之远略历居雄镇累服大
寮台阁藩方动留成式资为重望绰有馀材必能翼宣
鸿 (第 5b 页)
维形气而使划然始
联掌股相君其得地衡负疑背霍冬徂初夏大半在滴
沥中今经于寅冬迄卯夏而竣雨师阳侯敛锷规 成务
相君其得天夫避无三而得有四相君之异政于是乎
可书矣尤有异者梁湘之朝适有元鹿浮江而来望相 (第 2b 页)
 卦训戒之言皆作虚文矣宋儒又谓有伏羲之易有
 文王之易有孔子之易愚谓伏羲生于上古故作先
 天易开物以后也文王生于中古故作后天易 成务
 
以后也先天易之体后天易之用孔子因先天卦而
 发已之蕴者即发伏羲之蕴也因后天卦而发已之
 蕴者即发文王 (第 21b 页)
 皆可推考历东汉二晋以迄有唐馀风犹有存者然
 其间大儒间出不专以一经章句授诸生如王通行
 道于河汾之间韩愈抗颜于元和之际故从之学者
 其于行已 成务
作为文章皆足以名世而垂后如魏
 徵王圭李翱皇甫湜之徒是也陋哉夏侯胜之言也
 曰士病经术不明经术苟明取 (第 1b 页)
三曰冗费疏奏帝批付中书因召对而有是命 两府
同奏事富弼言大臣须和乃能 成务
又言今所进用或
是刻薄小才小才虽似可喜然害事坏风俗为甚须进
用醇厚笃实之人帝曰大臣固当与朝廷分邪正邪 (第 2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