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書類
經解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目錄類
正史類
傳記類
類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节炳然何圣裔之多贤也
   贾逵
贾逵字景伯扶风平陵人谊九世孙也父徽从刘歆受
左氏兼习国语周官又受古文尚书于 涂恽
学毛诗于
谢曼卿逵既悉传其父业复能兼通大夏侯尚书及
五家榖梁之说自儿童时常在太学不通人间事性恺
悌多 (第 4b 页)
  水经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江河在焉郦氏注引枝流
一千二百五十二通典谓晋郭璞注三卷后魏郦道元
注四十卷皆不详撰者名氏不知何代之书云济水过
寿张则前汉寿良县光武更名又东北过临济则狄县
安帝更名菏水过湖陆则湖陵县章帝更名汾水过永
安则彘县顺帝更名故知顺帝以后纂序也愚按经云
武侯垒又云魏兴安阳县注谓诸葛武侯所居魏分汉
中立魏兴郡又改信都从长乐则晋太康五年也然则

非后汉人所撰隋志云郭璞注而不著撰人旧唐志云
郭璞撰愚谓所载及魏晋疑出于璞也新唐志始以为
桑钦而又云一作郭璞撰盖疑之也经云河水又北薄骨
律镇城注云赫连果城也乃后魏所置其郦氏附益与
按前汉儒林傅古文尚书 涂恽
授河南桑钦君长晁氏
读书志谓钦成帝时人意者钦为此书而后人附益如
山海经禹益所记有长沙零陵桂阳诸暨之名 …… (第 4a 页)
六年济南崔不意为鱼泽尉教力
田以勤效得榖因立为县名中山北新城下云桑钦言
易水出西北东入滱今按儒林傅言 涂恽
授河南桑钦
君长古文尚书钦成帝时人班氏与刘歆皆崇古学故 (第 18a 页)
  王祎水经序曰水经汉桑钦所作艺文志缺弗录而隋
经籍志有两水经一本三卷郭璞注一本四十卷郦善

长注善长道元字也然皆不著撰人名氏旧唐志乃云
郭璞作宋崇文总目亦不言撰人为谁但云郦注四十
卷亡其五新唐志始谓为桑钦作又言一云郭璞作盖
疑之也按前汉书儒林傅古文尚书 涂恽
授河南桑钦君
长晁氏读书志谓钦成帝时人也今以其书考之济水
过寿张即前汉寿良县光武所更名又东北过临济即 …… (第 3b 页)
也然必作经作傅之人定而后可分也或者
又曰岂非钦作于前二氏附益于其后他书或然也而此
未必也西汉儒林傅言 涂恽
授河南桑钦君长尚书晁
氏言钦成帝时人使古有两桑钦则可审为成帝时人
则是书不当见遗于汉艺文志也抑余又有 (第 25b 页)
 传既成会巫蛊事作不复以闻故未尝列于学官世
 亦莫之见也考之儒林传安国以古文授都尉朝弟
 子相承以及 涂恽
桑钦至东都则贾逵作训马融郑
 康成作传注解而逵父徽实受书于 (第 1b 页)
涂恽
逵传父业
 虽曰远有源流然而两汉名儒皆未尝实见孔氏古
 文也岂惟两汉魏晋犹然凡杜征南以前所注经传
  (第 1b 页)
立学官安国出为临淮太守安国授都尉
朝司马迁朝授胶东庸谭谭授清河胡常少子常授虢
徐敖敖为右扶风掾授平陵 涂恽子真
(第 15a 页)
子真
授贾徽及
河南桑钦徽授子逵自有传
儿宽千乘人受业孔安国贫无资用常为弟子都养及
时时閒行佣赁以给衣食行 …… (第 15a 页)
后党盛陛下宜修圣德虑此二者左右皆恶之帝默然
后举孝廉不就年四十七终于家
桑钦字君长河南人受古文尚书于 涂恽
成帝时又作
水经三卷所引天下之水百三十有七其源委吐纳枝
烦条贯盖皆本于禹贡云
杜林字伯山扶风茂陵人少 (第 17b 页)
贾徽扶风平陵人学毛诗于谢曼卿又从刘歆受左氏
春秋兼习国语周官又从 涂恽
受古文尚书徽精四经
又作左氏条例二十一篇子逵悉传之元和间帝令逵
撰齐鲁毛韩诗同异若干万言
卫宏字敬仲 (第 2b 页)
初上疏言/得夫召待诏金马门珠)
(崖屡叛捐之建议/弃之遂罢珠崖郡)桑钦(河南人受古文尚书毛诗/于平陵 涂恽子真
又著水)
(经)郭贺(洛阳人祖坚伯交游君并修清节不仕王/莽贺能明法建武中为尚书晓习故事多)
(所匡益 (第 38a 页)
洛阳/令种兢捕系固死狱中)贾逵(平陵人谊九世孙/父徽从刘歆受左)
(氏春秋兼习国语周官又受古文尚书于 涂恽
学/毛诗于谢曼卿逵悉传父业以大夏侯尚书教授)
(兼通五家榖梁之说又明左氏传国语为解诂五/十一篇显宗重 (第 32b 页)
贾逵父徽习左氏春秋兼习国语周官又受古文尚书
涂恽
学毛诗于谢曼卿逵悉传父业弱冠能诵左氏
传及五经本文以大夏侯尚书教授虽为古学兼通五
家谷梁之说自为儿童 (第 34b 页)
生习诗礼及历算究极师法称为通儒
贾逵父徽从刘歆受左氏春秋兼习国语周官又受古
文尚书于 涂恽
学毛诗于谢曼卿作左氏条列二十一

桓谭博学多通遍习五经皆训诂大义不为章句能文
章尤好古学数从刘歆扬 (第 9b 页)
 隋志不言桑钦晁志云汉桑钦撰成帝时人(前儒林传古文)
(尚书 涂恽
授河南桑钦君长) 汉地理志注文选注史记正义引水
经 后汉注引水经注 后汉蛮夷传论汉氏征伐戎
狄云云著 (第 28a 页)
 贾逵父徽受古文尚书于 涂恽(风俗通曰涂姓涂山氏之后恽字子贡学)
(尚书于胡常见前书)
 张楷通古文作尚书注 周磐学古文洪
范 卢植上书曰少从通儒马融受古学愿诣东观专
心研精合尚书章句 刘 (第 20a 页)
 狐元楷(古之贤者见庄子)
(汉)狐笃(马忠幼改姓为狐笃为先主名将)
(明)狐忠(阳曲人善书洪武中中书舍人)
(豫章涂山氏之后)
(汉)涂禅(谏议大夫与王璜受毛诗于孔安国)
  涂子真(治尚书)

(第 23a 页)
 刺史巫捷又有巫都著养性经也 巫伋(绍兴二十年作枢参)

(百六十)


毌丘氏或为母氏开元右补阙母渠洛阳人一云吴人

(百六十一)

风俗通汉有諌议大夫涂禅又 涂子真
治尚书

(百六十二)

洪州人因水为姓

(百六十三)

吴兴人姓苑云有临淄侯都稽临淄人也 (第 10a 页)
于学官安国为谏大夫授都尉朝都尉
朝授胶东庸生庸生授清河胡常少子又传左氏常授
虢徐敖又传毛诗授王璜平陵 涂恽子真
(第 35a 页)
子真
授河南
桑钦君长王莽时诸学皆立(传末又言平帝时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
(而后汉书十四博士/无 (第 35a 页)
终亦不能掩其伪也
陈氏曰考之儒林传孔安国以尚书古文授都尉朝第
第相承以及 涂恽
桑钦至东都则贾逵作训马融郑玄
作传注解而逵父徽实受书于 (第 18a 页)
涂恽
逵传父业虽曰远
有源流然而两汉名儒皆未尝实见孔氏古文也岂惟
两汉魏晋犹然凡杜征南以前所注经传有援大禹 (第 18a 页)
 子皆是郡守县令惟移良之名曾见于史耳
述曰今所传风俗通十卷氏姓篇亡矣然诸书所引应
氏遗编尚多希闻者则有汉太尉超喜丞相冥都浑梁
侯仆朋尚书令鞠谭太子太傅瓶守侍中耦嘉钧喜聊
仓大鸿胪招猛光禄勋弓祉少府中京治书御史谏忠

谏议大夫 涂恽
救仁詹事滑典长史真祐司空史御长
卿司徒掾府悝骑都尉神曜度辽将军采皓蜀郡都尉
千献上党都尉露平赵相行祐 (第 6b 页)
  汉人希姓
两汉书所载人姓氏有后世不著见者甚多漫纪于此
以助氏族书之脱遗复姓如公上不害合傅胡害室中
同昭涉掉尾单父右军阳城延息夫躬游水发根吾邱
寿王落下闳梁邱贺五鹿充宗公户满意堂溪惠申章
昌浩星赐阙门庆忌安国少季马适建都尉朝母将隆
红阳长仲乌氏嬴周阳由胜屠公母盐氏欧侯氏士孙
喜索卢恢屠门少瓜田仪工师喜駮马少伯公乘歙鲑

阳鸿弓里游公沙穆胡母班周生丰友通期公绪恭公
族进阶水邱岑叔先雄单姓如缯贺虫达灵常贲赫其
石旅卿秘彭祖革朱樛乐冷丰冥都澓中翁蒯彻直不
疑闳孺使乐成杯育制氏猗顿义纵隽不疑疏广云敞
枚乘终军卤公孺食子公馯臂倗宗衡胡乘宏蕳卿快
钦所忠假仓眭孟䠠恽 涂恽
射姓后仓姓伟如氏苴氏
百政免公发福质氏浊贤稽发萭章瞷氏佗羽绣君宾
漕中叔栩丹帛敞迟昭平汝臣驹几称忠逯 (第 10b 页)
人皆用之则非自右军始

世疑桑钦著水经成一家言何以后汉文苑不为立传
陆俨山引汉孔安国传徐敖以毛诗传 涂恽子真
子真传 (第 24a 页)
则非自右军始

世疑桑钦著水经成一家言何以后汉文苑不为立传
陆俨山引汉孔安国传徐敖以毛诗传涂恽子真 子真
(第 24a 页)
学其文字自当有异脱者亦于鲁壁中得
之伏生之缺此皆考正经文非有师说然安国传其学
都尉朝胶东庸生以至王璜 涂恽
则亦必有师说如欧
阳大小夏侯章句之比但东汉后遂废不传耳至承诏
作传则史汉初无其事而安国所献亦止经文则 (第 2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