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樂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別史類
職官類
載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天文算法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兵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洞神部
正一部
清代道教文獻
 正义郑氏康成曰郊射为射宫于郊也(孔疏郊射射/于射宫在郊)

 (之中也天子于郊学而/射所以择士简德也)左东学也右西学也(孔疏东/学在东)
 (郊 周立
虞庠之学于西郊故知诸侯习射于东学于/案郑以东学为大学虞庠为小学恐无天子习射)
 (小学诸侯习射于大学 (第 41a 页)
 半璧以其半于辟廱故曰泮水而宫亦以名也考辟
 雍古无此名其制始于文王及周有天下遂以名天
 子之学而诸侯不得立焉形则辟雍圆而泮宫半之
  周立
四代之学而此则其所谓周学也 (第 32a 页)
妇之道人伦之始自
家刑国牝鸡无晨四德之礼不愆三从之义斯在故父
在为母服周者见无二尊也准旧仪父在为母一 周立
灵再周心丧父必三年而后娶者达子之志焉岂先圣
无情于所生固有意于家国者矣原夫上元肇言天后
请升慈爱之丧 (第 38b 页)
敢高祖曰此乃宰予
不仁之说已受责于孔子不足复言群官前表称高宗
徒有谅闇之言而无可遵之式朕惟信闇默之难 周公
制自兹以降莫能景行言无可遵之式良可怪矣复
云康王既废初丧之仪先行即位之礼于是无改之道
或亏三年之丧有 (第 14a 页)
 (亦如之其四时之享布素暂去襕板即可矣若悉白/衫麻鞋何以表轩冕邪必申哀敬岂在如斯今或往)

 (往仍有自宅便麻衣丝屦而去允为不可已又周礼/冢人之官凡祭于墓为尸祭墓之礼 周公 立
之而)
 (先儒多持古不墓祭之说舜禹南巡崩不返葬谓骨肉/归于土其魂气无不之也则祭宜有庙神主在庙而) (第 28b 页)
 也
揖进当阶北面揖及阶揖升堂揖豫则钩楹内堂则由
楹外当左物北面揖及物揖(注豫读如榭今文豫作序敖云宜从今文)
 正义郑氏康成曰钩楹绕楹而东也 周立
四代之学
 于国而又以有虞氏之庠为乡学乡饮酒义曰主人
 迎宾于庠门外是也左物下物也 贾氏公彦曰升 …… (第 50a 页)
 馀论贾氏公彦曰王制云有虞氏上庠下庠夏后氏

 东序西序殷人右学左学周人东胶虞庠虞殷大学
 在西郊小学在国中夏周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小
 学在西郊 周立
虞之上庠殷之右学亦在西郊立夏
 之东序即周之东胶在王宫之东故云 (第 52b 页)
周立
四代之
 学也 陈氏祥道曰四代之学如此而周又有辟雍
 成均瞽宗之名盖上庠东序右学东胶大学也下庠
 西 (第 52b 页)
 司乐圜钟为宫注圜钟夹钟也(又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注因高以事天故于地)
(上取自然之丘圜者应天圜也因下以事地故于泽中取方丘水中不可以设祭故亦取自然之方丘象地方故也)又圜法 


钱也前汉食货志齐太公为 周立
九府圜法(又周礼地官比长以圜土纳之注圜土狱城也狱必圜者规主仁以仁心求其)

 (情古之治狱闵于出之又 (第 116a 页)
谓宝藏财贿之处也)
(又掌财币之官皆曰府周礼天官大府玉府内府外府又地官泉府又春官天府前汉食货志太公为 周立
九府圜法注皆掌)
(财币之官故云九府又百官公卿表少府掌山海地泽之税以给供养)又广韵府官府公卿牧守道德 (第 16a 页)
通汉银木明正德鸡泽知县银镜 又地名公 
 羊传昭十一年会于屈银左传谷梁作厥憖(又集韵州名陜西白狄地北 周立
银州)又字汇上声黄香九宫赋眄旭历而 
 锐银注犹钻研 又同文铎与垠同荀子成相篇守其银(又字汇补廉锷也 (第 22a 页)
  (七尺曰仞鸿鸟之长脰者也八/尺曰寻今文糅为缩韬为翿)
司射犹挟乘矢以命三耦各与其耦让取弓矢拾(犹有/故之)
(辞拾/更也)三耦皆袒决遂有司左执弣右执弦而授弓(有司/弟子)
(纳射器者也凡纳射/器者皆执以俟事)遂授矢(受于纳矢/而授之)三耦皆执弓搢
三而挟一个(未违俟处也搢/捷也捷于带右)司射先立于所设中之西
南东面三耦皆进由司射之西立于其西南东面北上
而俟司射东面立于三耦之北搢三而挟一个(为当诱/射也固)

(东面矣复言之/者明却时还)揖进当阶北面揖及阶揖升堂揖豫则
钩楹内堂则由楹外当左物北面揖(钩楹绕楹而东也/序无室可以湥也) (周立
四代之学于国而又以有虞氏之庠为乡学乡饮/酒义曰主人迎宾于庠门外是也庠之制有堂有室也)
(今言豫者谓州 (第 15a 页)
  叔之庙在道南其寝在道北(昭十八年/左氏传)
大司乐乃奏夷则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妣(先妣姜嫄/也姜嫄履)
(大人迹感神灵而生后稷是周之先母也 周立
庙祀后/稷为始祖姜嫄无所祀是以特立庙而祭之谓之閟宫)
(閟神之舞详见/祭物乐 章)
  右妣庙
(第 10a 页)
  有补于饱也先王以守财物以御人事而平天下
  也是以命之曰衡衡者使物一高一下不得有调
  也(管/子) 太公为 周立
九府圜法(师古曰周官太府/玉府内府外府泉)
  (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皆掌财币/之官故云九府圜谓均而通 (第 40b 页)
  所退郤回还也注云郤时还亦非
揖进当阶北面揖及阶揖升堂揖豫则钩楹内堂则由

楹外当左物北面揖及物揖
 注曰钩楹绕楹而东也序无室可以深也 周立
四代
 之学于国而又以有虞氏之庠为乡学乡饮酒义曰
 主人迎宾于庠门外是也庠之制有堂有室也今言
 豫者 (第 47b 页)
 大学为上庠小学为下庠夏后氏大学为东序小学
 为西序殷大学为右学小学为左学周大学为东胶
 小学为虞庠○文王世子注 周立
三代之学学书于 (第 2a 页)
 之为书曰郑弃其师君臣同责也

庄公闵公列国本末
庄王于庄公初元有鲁主王姬一事锡桓公命东周之
初策命犹行也然不受命而锡命非正也或以主王姬
故优锡之他国不尽然欤王来锡命而鲁葬桓王以后
便不可多得矣六年正月王人子突救卫无功而六月
卫朔入卫于是放公子黔牟于周杀二公子泄职十六
年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十六年晋师伐夷
杀夷诡诸为蔿国报怨也故周公忌父奔虢惠王立而

复之初王生子颓有宠蔿国为之师惠王即位蔿国等
奉子颓以伐王不克出奔温苏子奉子颓以奔卫卫师
燕师伐 周立
子颓二十年郑伯和王室不克执燕仲父
郑伯以王归处于栎二十一年春郑虢胥命于弭同伐
王城杀王子颓及五大夫五 (第 15b 页)
 此承上文而推言教世子及教士之法也学教也士

 即司徒论俊选而升于学者干盾也戈钩戟也羽翟
 雉之羽籥笛属东序夏学名 周立
四代之学故东序
 为太学也小乐正大胥籥师籥师丞皆乐官赞助也
 胥即大胥凡教世子及教士必有时焉所以定其 (第 4b 页)
 化之成盖皆由大学来者也天子设立四学以教人
 当入学之时虽大子亦必循少长之序而有不敢以
 贵加人者案 周立
四学郑氏谓是四郊之虞庠方氏
 悫谓是四代之学即有虞氏之庠夏后氏之序殷之
 瞽宗周之辟雍陆氏佃谓四学并 (第 12b 页)
 (或佻或剽者天下未尝外此而合而归之则其途杂/既不可专指以为名且皆立于天下之中又谁从其)
 (外而观之而因以名也哉故欲名天下之风者必其/与我异又立于其外者也故殷立于夏之外则曰夏)
 (尚忠 周立
于殷之外则曰商尚质后世立于周之外/则曰周尚文而中国立于蛮獠之外则曰蛮獠之俗)
 (贵壮而贱老何者以专 (第 17a 页)
 难化也故国子之出学常在九年大成之后以三年

 之近而考焉故必四不变而后屏之以九年之远而
 简焉则虽二不变屏之可也○疏曰 周立
四代之学
 于国而以有虞氏之庠为乡学(长乐陈氏曰圣人之/有天下也以学教为)
 (朝廷之大政使大子齿于 (第 58a 页)
 故知是九年学止也

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皆入学不变王亲视学
 注曰亦谓使习礼以化之不变王又亲为之临视重
 弃贤者子孙此习礼皆于大学也 疏曰 周立
当代
 大学在公宫左即东胶也立小学于西郊即有虞氏
 之庠其习书于虞氏之学文王世子云书在上庠习
 礼乐 (第 4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