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政書類
地理類
目錄類
時令類
傳記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別史類
雜史類
編年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曲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冬至         董其昌
  至日           盛鸣世
  冬至夜集曹能始园亭观妓    吴兆
  长至日〈以上诗〉      樊鹏
  少年游〈长至〉      宋毛滂
  满江红〈冬至〉    ……年聊对酒,至日一题诗。洗药冰初薄,探梅雪半垂。转应贫与病,不厌老相随。
冬至夜集曹能始园亭观妓    吴兆
佳候要佳丽,山斋启草扉。入园惊荔发,窥琯见灰飞。梅乱歌中落,春争笑里归。橙香寒靧面,桂气暖熏衣。粉壁
落日澹霞收未尽〈又〉冻云欲雪风吹散,望出西山一半青〈又〉落日奇峰挂赤霞。
倪瓒诗:泖云汀树晚离离。 明吴兆
诗:江云度岭閒。
小青诗:雪意阁云云不流,旧云正压新云头。
云霞部纪事一
《春秋孔演图》:黄帝将兴,
雾             李峤
曹公迷楚泽,汉帝出平城。涿野妖氛净,丹山霁色明。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倘入 非熊兆,
宁思元豹情。
咏雾           董思恭
苍山寂已暮,翠观闇将沉。终南晨豹隐,巫峡夜猿吟。天寒
后二十馀年,闽人曹学佺能始回翔棘寺,游宴冶城。宾朋过从名胜,延眺缙绅则,臧晋叔、陈德远为眉目。布衣则 吴非熊
、吴允兆、柳陈父、盛太古为领袖,台城怀古爰,为凭吊之篇新亭送客堙亦有伤离之作,笔墨横飞,篇帙腾涌,此
 入闽           明陈束
  偶书闽中风土十韵寄金陵知己
                 吴兆
  闽中春暮          张羽
  入闽关           陆弼
 福建总部纪事
 福建总 ……翻经识,讹言待译通。问耕留野老,赋食与山童。直是忘机甚,非将大隐同。
《偶书闽中风土十韵寄金陵知己》 吴兆
风气南来异,行行岁月赊。梅香逾五岭,猿响类三巴。时见蛮烟黑,还惊左语哗。舟中喧水碓,城上出人家。荔子
         阮汉闻
  赵日跻            张昉
  张炳璿             吴兆
  吴梦旸            于嘉
  柯日东            江大虬
  裴章美     ……以不合于当道,投劾还杜门。著书谈诗论道,雅有花外小车风。值闯贼陷省,勒仕不从。矢别妻子,诗以明志。 吴兆
按《列朝诗集》:兆,字非熊。休宁人。少警敏,喜为传奇词曲。游少年场,推为渠帅。万历中,游金陵。留连曲中,与新城郑应尼作白练裙杂剧讥嘲马湘兰青楼人皆指目。有樊川轻薄之名。已而自悔改。弦为歌诗模仿初唐作秦淮斗草篇,新安诗派尸祝太函肥脓相尚,不解为何语。臧晋叔曹能。始见而击节。遂流传都下。而能始于 非熊,
尤相得偕游闽中诸山,及武夷、匡庐、九华,复还白下。其为人,率真自放,好穷山林花鸟之致。捉鼻苦吟,贵游 ……日讽咏不知有人久之别。能始归新安,作《东归诗》。已而复出,游访故人于岭南。客死新会。从弟元以其丧归。 非熊
诗评者,谓有二种。早年秾华婉。至中岁,清真潇洒,大要沉酣于六朝唐人而傅之以性情斡之。以风调工力并深兴 ……固宜其知之而未尽也。新安闵景贤采辑皇朝布衣诗推苕上。吴允兆为中兴布衣之冠,以予论之亲炙,则孟阳逖听则 非熊
庶无愧于此评。要当与千古共定之尔。
吴梦旸
按《列朝诗集》:梦旸,字允兆。归安人。生短小,禀性强直。
问茶事      居节
  题唐伯虎烹茶图为喻正之太守三首 王稚登
  暮春偶过山家         吴兆
  题书经室         僧德祥
  品令〈咏茶〉      宋黄庭坚
  一斛珠〈前题〉    ……又添新品绿云香。
伏龙十里尽香风,正近吾家别墅东。他日千旄能见访,休将水厄笑王濛。
《暮春偶过山家》 吴兆
山村处处采新茶,一道春流绕几家。石径行来微有迹,不知满地是松花。
《题书经室》僧德祥
池边木笔花新吐 ……石青松如画里,临流乞得惠泉茶。〈又〉《正月四日张次公先生过遇琴馆留宿对雪即事》诗:松萝频泼小春茶。 吴兆《
法海寺》诗:烟起炊茶灶,声闻汲井瓯。吴鼎芳《寄赵凡夫》诗:十里寒山路,香风正采茶。〈又〉《前溪》诗:
  《山居和韵》七首〈录二首〉  董养和
  《山居杂咏》          尹伸  《过吴太常山居》         吴兆
  《山庄闲居》         唐顺之
  《山中》           田艺蘅
  《山居》   ……在几株松。一磴斜其下,杳与香城通。青苔食屦痕,往还僧若农。欲知朝暮心,赖得数声钟。
《过吴太常山居》 吴兆
只在花深处,恒来亦费寻。书声閒竹色,鹤梦冷松阴。时过邻僧饭,仍多野客吟。冷然暮空碧,清磬出春林。
 冯琦
  《上张灯后苑以麦灯居中吾州所产也》 王士骐
  《癸卯元夕曹能始席上咏夹纱灯屏得花字》  吴兆
  《咏墨纱灯》         曹学佺
  《剪烛》           释德祥
  《烛影》〈已 ……市上千金价,不比宫中七宝装。闻道圣人昭俭德,莹然一盏照中央。
《癸卯元夕曹能始席上咏夹纱灯屏得花字》 吴兆

火树当筵出,灯屏绕席斜。逶迤一片影,匼匝九枝华。薄素流明月,层波浸百花。龙膏燃作雾,隺彩散成霞。晓户
署理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编修兼明史馆提调 臣朱良裘

翰林院编修加一级 臣熊晖吉

翰林院编修 臣 吴兆


原任翰林院编修 臣于 枋

翰林院编修加三级 臣田志勤

翰林院编修加一级 臣夏廷芝

翰林院
    泉州围急,福州以林贤、黄镐、陈子威等督师出闽安镇,遥为声援。萧琛守定海,所属汛地听其措饷;船只、器械不先期整备,临时遇敌,一战而溃。时琛为总督,议以舟寡且小,难以克敌,欲据上流牵制之;元勋欲先发制人,率所部十舟进战。福州船大而坚,元勋众寡不敌,阻风逐流,一军尽没;元勋身创甚, 吴兆
网获入福州,杀之。萧琛退泊海山。世藩调回,斩以徇;以援剿左镇陈谅、后镇陈起明督朱天贵等水军御之。是后 (第 50 页)
  司令官于二十四日上午九时,携其女公子亲临墓地检视鲁王遗骸,上香致敬。并由余陪导其到大帽山麓参观刻于倒塌巨石之「汉影云根」鲁王手书(「根」字于该石倒塌时遗失,现仅存「汉影云」三字)及览读诸葛倬、 吴兆
炜等于永历岁次甲午秋仲月间阅读鲁王手书「汉影云根」后所赋之诗。该诗刻于「汉影云根」四字之对面巨石,其 …… (第 102 页)
    郊坰野望酒清濯,何处崔嵬森羽翯?趋走山精挥笔花,纵横字势端龙角。静观汉影识高深,顶立云根崇澥岳。湖水近知日月心,波光时映晴光卓 (吴兆
炜)
    (以下尚有二律,均已模糊不清,无法附录)(第 102 页)
一见朝先,即解衣衣之,赠千金,为之力请斌卿还其印。然斌卿杀身之祸实基之矣。
  丁亥夏,镇守吴淞提督 吴兆
胜谋叛清,以血书通名振,结为声援。时鲁王在温澥中之玉果山。名振奏请敕印二百道,命张煌言监其军,任文正 (第 59 页)
  三十一年春正月,赵得胜、何祐拒清军于兴化城下。清军纵反间,得胜力战死,祐亦败,兴化遂陷。二月,泉、漳俱溃,经归思明,大赏逃亡诸将,分汛水陆。以左虎卫林升守东石留南,水师一镇萧武守兴化,水师四镇陈升、五镇蔡冲雕、七镇石玉、八镇陈胜分守蚶江、祥芝、崇武、獭窟,以固晋南惠沿海;水师二镇江元勋、三镇林瑞骥协守海澄、芝阴,凡福清、长乐滨海之地归之;总制亲随协王一鸣守横屿,楼船中镇萧琛守定海,危宿镇陈起万守福宁,总制后协林日慧、前协 吴兆
纲分守福安、宁德,援剿后镇陈起明守同安港口;后提督吴淑驻大石湖,兼辖同安;扬威前镇陈昌守谢村,左镇陈 (第 47 页)
  立合约众给垦字番后武牌南社屯丁首武乃、马下力,暨众番三十九名等,情因前垦户刘子宣,在于嘉庆十一年,承垦屯埔一处,坐落土名黄草岗鸡山面一带山场,出首承垦,无奈山面广阔,生番甚多,亦难坚守,并之无工本可用,埔田荒废。今众社番酌议,蒙前薜宪堂谕划定在案,自行耕种,不许邀汉杂处。第目下众番又无工本之力开辟,是以请得垦户 吴兆
里邀夥出首再行垦辟,当日三面言定备出垦底银八十大元正,亲收足讫。其山界踏定,东至青山树林为界,西至双 (第 787 页)
峰排倒水为界,南至天水一带为界,北至大河崁脚为界;四至界址分明。自立约字以后,任从垦户 吴兆
里设隘堵御,筑庄开圳,开辟成业。其田甲七十三甲,随开随纳,系归于垦户向佃精收,给拨新、两社按 (第 787 页)
  八月初三日,屠松江府。兵部职方主事章简、行人李待问死之。先是,在籍两广总督沈犹龙与义兵头目蔡乔据城守。初三日,大兵下青浦,谍至,犹龙犹未信。日西晡,

我兵诡称黄蜚解奸细至,门启,遂入。时,城中已伏内应,兵乍入,城上悉改张大清旗帜。简、待问俱被执,不顺命,死。犹龙出奔,蔡乔遁入海。华亭教谕睦明永投缳死,御史夏允彝、诸生戴弘赴水死,徐念祖与妻张、妾子女七人阖门自缢死。允彝兄之旭子完淳,后涉 吴兆
胜之难;之旭自缢,完淳被杀。先是,黄蜚兵多以青白布缠其首,大兵效之,潜于城中。至是,去布,悉辫发者。 (第 29 页)
也,协镇悉杀之。七月,获周毓祥,送南京杀之;周谦来降。未几,获吴易,杀之杭州。八月,白党悉来降。提督 吴兆
胜人给一免死牌,其头目悉于原官加衔一级;于是,乞儿贱隶曾入白党者,悉有参、游之号。
  顺治二年(乙 (第 90 页)
酉)六月三日,吴淞副总兵吴志葵帅舟师入申浦,直抵米车塘驻泊。旗号四会,松人望之以为义旅也。及至,惟以令箭提某富室索银若干、某富室索米若干,纵兵大掠,所至一空;遂逐我朝所置守令,公署、狱铺尽毁。于是,松城有民而无官。既移泊黄天荡,窥苏之阊门,令参将鲁之玙以五百人攻之。鲁殁于阵,全军歼焉。志

葵气沮,退师泖中。已,两广总督沈犹龙据松江,而陈子龙、徐孚远等亦起兵太湖中,军号振武。然与志葵俱泊城外,不与城守;城破,亦不相救也。王师取松江,志葵将航海以遁,移师中浦;抵得胜港,我师以小舟薄之,掩其不意,须叟火器齐发,烟焰蔽天,军遂大溃。志葵被执,乞降;不许,杀之,浦中积尸如丘焉。子龙后死 吴兆
胜之乱。
  庐陵王蔼妻刘淑英,父铎,扬州太守,死珰难。淑英年□八而寡,常割股以疗姑疾。甲申国变,自 …… (第 91 页)
  顺治四年(丁亥)四月,松江提督 吴兆
胜据城以叛。先是,三年(丙戌)六月,李成栋调往福建、兆胜移镇松江。有周谦者,故从白党来降者也,稍知文 (第 94 页)
   (阳葛面述瓦言,法一索全允津约,二议久踞台北,华出偿款则可早退。葛属泽请旨。泽答津约可择允,不可全允;法台北兵宜早退。此二事皆已奉旨,不敢再渎云。)




   急寄译署(十月二十三日午刻)

  昨据驻防朝鲜提督 吴兆
有、同知袁世凯九月杪密禀,日使竹添进一复至,带兵百馀换防,似有意欺陵华人。朝鲜内署密告,日本缮卒治兵 …… (第 456 页)
   (阳葛述瓦言,法二条不能改,华八条不能允,刻无可商,但有战耳云云。泽揣葛调停之念未息,在我似宜力持而静俟之。)




   寄译署(十月二十五日午刻)

  顷奉二十四密旨,谨即遵办。 吴兆
有等禀到,即照录寄总署转呈御览。大致与前电 (第 456 页)
  窃臣钦奉光绪十一年正月二十五日寄谕,『日本使臣计将到津,李鸿章熟悉中外交

涉情形,必能妥筹因应,本日已有旨派李鸿旨为全权大臣,即著该督与日使在津商议事务。吴大澂系原派前往朝鲜查办之员,并著会同商议。此次朝鲜乱党滋事,提督 吴兆
有等所办并无不合,前据徐承祖电称,日人欲我惩办在朝武弁,断不能曲徇其请,著李鸿章等设法坚拒,其馀商议 (第 495 页)
  十年八月,服阕,授大学士、直隶总督兼通商大臣。十月,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皇太后五旬万寿,赐御书「揆元经体」匾额,仍授文华殿大学士。时法、越搆兵,越之山西、北宁皆陷。云贵总督岑毓英督师行边为越南援,法乃自请讲解。鸿章与法总兵福禄诺议订简明条款既竣,而法人伺隙陷越之谅山,薄镇南关,兵舰驶入南洋,分扰闽、浙、台湾,边事大棘。北洋口岸南始烟台、北迄山海关,延袤几三千里,而奉、直接壤之旅顺口为首冲,饬提督宋庆等率军守之,水师统领提督丁汝昌以蚊快船表里依护;副将罗荣光守大沽,提督唐仁廉守北塘,提督曹克忠、总兵叶志超守山海关内外,总兵全祖凯守烟台,重兵联络,海疆屹然。
  十一年正月,朝鲜乱党突入王宫,戕其执政大臣六人,日本阴助之;驻防提督 吴兆
有等以兵入护,剿除乱党,伤及日本兵。日本藉以为辞,鸿章奉命为全权大臣,允其撤兵,而所索议处统将、抚恤 (第 79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