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農家類
術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宋志七卷
   存
 陈振孙曰度笃学穷经老而不倦晚年制阃江淮著
 述不辍时得新意往往晨夜叩书塾为友朋道之
  吕光洵
序曰洵得黄氏尚书说七卷于武部吕江峰
 氏与太史唐荆川氏校其讹谬以授黄氏子孙刻诸
 家塾刻成叙之曰夫尚 (第 17a 页)
 子既自采二程先生语入章句中其于诸家则又著
 为或问以辨之自章句或问行而辑略集解二书因
 以不著于世友人御史新昌 吕信卿
宿有志于古人
 之学且谓子重其乡人也因购求此二书而余以所 …… (第 9a 页)
 乎吾弗敢知然而醇者大矣其未能不浸淫于老与

 佛乎吾弗敢知然而师门之绪言盖多矣学者精择
 之而已矣则是书其遂可废乎是 信卿
所为刻以待
 学者之意也
中庸章句
  宋志一卷
   存
 黄震曰会稽石□集濂溪以下十人之说晦庵先 (第 12a 页)
  (臣/)等谨按祠内
御制文碑左侧恭镌乾隆四十一年
御制诗
(原袁炜重修卢沟河堤记略故卢沟襟带都城之西顷/年沙洲突起下流填阏水失 道隤堤决冲走西南百)
(馀里事闻遣工部尚书雷礼暨掌工部尚书徐杲相度/规画条上事宜上发帑银三万五千敕太监张崇侍郎) (吕光洵
指挥同知张铎御史雷稽古董其役仍令礼月/一往视经始于嘉靖壬戌秋九月报成于癸亥夏四月)
(凡为堤延袤一千 (第 11a 页)
而屯田利诏可世宗嘉靖二十四年 吕光洵
按吴奏苏
松水利五事一曰广疏浚以备潴泄开吴淞江等处泄
淀山之水以达于海浚白茅等处之水以注于江导田
(第 26b 页)
  (磨张成知事高心巡检俞伯官教授常存仁生员/杨忠惠又有二惠祠祀明万历天启间平贼守城)
  (知府王应期胡其慥后皆圮合本/朝康熙间知府王清贤建祠 祀)
 吕公祠(在府城西祀明 巡抚吕光洵)
 甘忠果公祠(在府城西狮山正续寺/祀 本朝总督甘文焜)
  群祀
 东岳庙(在府城/东北) (第 16b 页)
 杀其总管郑竑等七十人出富民罗次界抄掠又
  分遣东川营长阿科等兵攻曲靖寻甸诸府 四
  十四年新抚 吕光洵
至云南讨李向阳诛之复调
  各土官兵分路剿武定移檄黔蜀巡抚举兵接应
  遂破诸夷阿伦北遁兵备佥事张泽 (第 23a 页)
追之被执
  洵
合师急攻贼势穷挟泽求抚不许死之九 (第 23a 页)

  洵
自率师追阿伦至会理州斩之并诛王一心等 (第 23a 页)
  王 炳(章邱人/进士)   游居敬(南平人/进士)
  蒋宗鲁(普安人/进士)   曹 忭(江陵人/进士)
  敖宗庆(思南人/进士)    吕光洵(新昌人/进士)
 (隆/庆)
曹三旸(宜兴人/进士)   邹应龙(长安人/进士)
 (万/历)陈大宾(江陵人/进士)   王 凝( (第 24b 页)
  (蔓三省宗鲁至阳调各兵而阴以土兵败贼于野/马川设奇用伏阿堂授首先任临安兵巡平元江)
  (那鉴之乱/民赖以安)
  吕光洵(字信卿浙江新昌人嘉靖间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巡抚云南时方多故竭忠宣力诛凤)

(第 24b 页)
  (蔓三省宗鲁至阳调各兵而阴以土兵败贼于野/马川设奇用伏阿堂授首先任临安兵巡平元江)
  (那鉴之乱/民赖以安)
 吕光洵(字 信卿
浙江新昌人嘉靖间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巡抚云南时方多故竭忠宣力诛凤) (第 24b 页)
渊实改设行而宁谧
亦势也难乎其议矣此议生于人心陈以臆见谋于通
判某知州某某等决于司道某公等主之者前院 吕公
光洵
刘公思问今院陈公大宾刘公应贤也四公不自
有其功归之朝廷吁亦奚功纯朴不残孰为牺樽白玉
不毁孰为圭璋土治 …… (第 371b 页)
              (知州/)杨春震(武定/)

有升沉而无明昧者日月也即有时昧而明者自在也
有古今而无显晦者忠烈也即有时晦而显者自在也
光禄亚卿张公死节甚伟其有功于世教甚大虽崇禋
祀未树贞珉诚缺典也今上御极之四十有三年直指
公按滇核公祀典庙主及死事颠末郑重特至檄下属
震纪事之役深幸忠烈之灵今始昭揭宇内即固陋何
敢诿焉谨按罗婺郡乘及父老曾耳目者传闻甚悉公
讳泽直隶安庆人由明经选擢异材晋云南佥宪因武

定凤贼继祖叛 大司马吕公光洵
受节钺进𠞰公督兵
由寻甸进时同事者失期公以孤军深入被围绝饷百
计突围莫出公乃北向再拜曰灭此朝食臣之 …… (第 386b 页)
  杨刺史傅        (知州/)陈 淳(冀州/)

  公讳春震字起蟠其先江西临川人也父一山公
  性沈静多奇计连不得志于有司嘉靖间云南凤
  氏屡叛 吕光洵
受命抚滇且剿寇先是凤继祖结
  连会理姚安诸土司势甚狂逞旧抚敖宗庆进讨
  不效佥事张泽陷贼中洵募士 (第 587b 页)
 张鹏(山西沁/水人)     王绅(北直沧/州人)
 胡守忠(河南宁/陵人)    杨时泰(北直真/定人)
 顾坚(南直无/锡人)      吕光洵(浙江新/昌人)
 陈与音(河南汲/县人)    伊敏生(南直吴/县人)
 朱徵(河南南/阳人)     张玶(北直 (第 33a 页)
刘实元史略
张延登元史略二卷
叶夔元史提纲 吕光洵
元史正要
权衡庚申外史二卷
吴源至正近记二卷
秦约樵史补遗
晏璧史钺二十卷 (第 31a 页)
(弘治辛酉/修邑人)
周汝登嵊县志十三卷(万历戊子/修邑人)
莫旦新昌志十六卷(成化丁酉/修训导) 吕光洵
新昌县志十三卷(万历巳卯/修邑人)
王启赤城会通纪 (第 34b 页)
纳稿十卷
胡松庄肃公奏疏五卷
又督抚江西奏议二卷
葛守礼舆川奏议(缺/)(一/册)
雷礼古和疏稿 吕光洵
皆山堂奏稿七卷
(缺/) 吴剑泉奏议三卷
毛恺奏议八卷 (第 25b 页)
    马禄请添部臣督开白茆疏
    李充嗣奏报开浚各项工完疏
    周凤鸣条上水利事宜疏
    朱隆禧请修水利疏
     吕光洵
兴修水利疏
    (第 12a 页)
吕光洵
兴修水利再疏
     附工部覆奏
    (第 12a 页)
吕光洵
请设治田围疏 …… (第 12a 页)
    蔡乾专责农官治水呈

    蔡乾申饬水利须知案验
    朱衮水利兴革事宜条约
     吕光洵
水利工计款示
  卷十六
   公移
    冯叔吉款议开浚吴江两滩详
    冯叔吉款议开浚白茆港 …… (第 16a 页)
    高企三江说

     吕光洵
苏松常镇水利总说
     (第 24b 页)
吕光洵
苏州府境水利说
     (第 24b 页)
吕光洵
松江府境水利说
     (第 24b 页)
吕光洵
常州府境水利说
     (第 24b 页)
吕光洵
镇江府境水利说
    王臬金坛县运河说
    吴韶水利脩圩说
    沈[启-口+山]吴中水道说 …… (第 24b 页)
 之势其远近纵横高庳纡直非画图莫辨此古人所
 以重图经也乃历来诸刻皆忽之即单子一书垂之
 千祀而画竟不传尚论者恨之止 吕沃洲
以后始绘
 图幅然讹缪相仍笔法苟简全失方舆位置转令观
 者眩惑有乖周礼职方之制今详按形区濡毫点染
  (第 42b 页)
 (此河西接荆溪东达震/泽其便利与后袁河埒)

 二十三年巡按苏松等处监察御史 吕光洵
相视苏
 松常镇水利著为图册(图册方成 (第 41a 页)
光洵
报/满代去不果行) 嘉定县
 增筑捍海塘(自吴淞所南抵上海草荡/惟所城迤旧垒坍没未脩) 浚江阴县
  (第 41a 页)
桃花港 浚金坛县赤冈白塔二河
 二十四年 吕光洵
督浚苏松常镇四府塘浦(浚臧村/以溉金)
 (坛澡港以溉武进艾祁通波以溉青浦顾浦吴塘以/溉嘉定又浚大瓦 (第 41a 页)
   嘉靖二十五年
皇帝敕谕巡抚应天等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欧阳必
 进朕惟国家财赋取给东南近该前巡抚右副都御
 史丁汝夔及巡抚 御史吕光洵
各题称苏松常镇四
 府地方连年水旱频仍皆由水利湮废以致民困赋
 逋贻患非细乞要查旧例通行修浚事下该部 (第 9b 页)
   官于农隙之时持廉洁已省驺从躬诣阡陌间
   劝课农桑通浚沟洫堤堰务使旱潦有赖则东
   南赤子并含哺鼓腹早办官税而歌太平矣
    吕光洵
兴修水利疏(嘉靖二十/三年工)
巡按直𨽻监察御史臣 (第 46a 页)
吕光洵
谨题为敬陈东南水利
 恳乞圣明鉴允修治以救民生以裨国计事该臣奉
 命巡按江南四郡窃与抚臣丁汝夔早夜议 …… (第 46a 页)
 愿皇上留神赐览下臣所奏工部详议覆请施行民

 生幸甚
    吕光洵
兴修水利再疏(嘉靖二十/四年上)
巡按直𨽻监察御史臣 (第 51a 页)
吕光洵
谨题为敬陈东南水利
 恳乞圣明鉴允修治以救民生以裨国计事先该臣
 具题前事奉圣旨该部知道钦此臣等遥望 …… (第 51a 页)
 取以易银收贮备用岁终皆籍其数以凭查考府县
 治农官俱准推官例不许杂差讲议水利不必开局
 乞令各官躬自巡历悉其源委以为疏治之宜
    吕光洵
请治田围疏(嘉靖二十/四年上)
巡按直𨽻监察御史臣 (第 54a 页)
吕光洵
谨题为再陈水利未尽
 事宜并祈圣鉴允行事臣按属四府最居东南下流
 而苏松又居常镇下流其水易潴而难泄虽 …… (第 54a 页)
 利溯自嘉靖初特敇巡抚侍郎李充嗣及题添差郎
 中林文沛颜如环大加疏治之后旷怠日久江港潮
 沙日上湮塞不通小小修浚无补于事经巡按御史
  吕光洵
连篇具牍仅加敇巡抚都御史欧阳必进略
 一举行至先皇帝三年巡抚都御史海瑞请旨开浚
 吴淞江踵疏白茆港乃 …… (第 73b 页)
 无以为生赋将何所自出乎以是令甲郡邑专设水
 利官各州县亦岁编导河夫银数百两以备捞浅之
 用此其重可知也先臣 吕光洵
巡按吴会时查覈水
 利凡河港共二千二百五十馀处当其时除民间应
 浚者不计外即以应俟官浚之河仅一百七十 (第 136a 页)
馀处
 及应筑坝闸四十馀处已该工费银四十八万自
 洵
著论后湮塞量日有加矣故自顷巡抚都御史海 …… (第 136a 页)
 咸趋之因益浅无救于旱不知客岁之旱异灾也各

 省直无不以水竭告者也且亦自此旱年言耳脱若
 水潦则未有此之不疏而支河得速泄者故其先事
 焉者是 光洵
之见也不可后之役也已而吴淞既毕
 则以四万金发之各州县如盐铁中古千墩等处河
 浦并行疏浚者其深与吴淞 (第 137a 页)
埒焉亦 光洵
之见也不
 容已之举也至于常镇等府导河夫银先是任民拖
 欠以致河港愈浅本官覈有司严徵之而并督其疏
  (第 137a 页)
   修或本无事绩而捏虚搪塞据此进呈欺上之
   罪谁其任之今后经该官吏各要著实举行年
   终覈实造报毋再轻犯自招罪愆
    吕光洵
水利工计款示(嘉靖二/十四年)
巡按直𨽻监察御史吕为兴修水利事照得本院目击
 吴中水利不修生民危垫 (第 70b 页)
   视至次年三月终东作届期休工则事有绪而

   农不妨工易举矣
  一设处钱粮稽本朝 吕光洵
水利疏云将节年未
   完钱粮凡粮解大户侵欠者督令有司设法清
   追略仿范文正公以官粮募饥民修水利 (第 136a 页)
 来佥报各役多宦家大户乐于输银苦于应役不烦
 箠楚顷刻可完上下两便似无踰此其次则役军丁
 各卫所军原有食粮查正德间抚院李公充嗣嘉靖
 间按院 吕公光洵
俱用军开河又历考宋元间治水
 多用水军故费少功倍此辈平时既不得不设乃以
 有用之财有用之人置之无用之 (第 4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