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乃复归馆阁其有功于
馆阁甚大文章不朽之盛事必有如韩欧其人
者出而定之固非后生小子所与知也是为序
   史玉池
太常六十序
(第 6b 页)
史玉池先生
初官谏垣谔谔持正论与执 (第 6b 页)
政牴牾归卧阳羡之山若干年起家太尝寺少
卿奉使至中途抗疏救刘御史及请蚤立 皇
太孙甚力 上切责谴归余遇之吴门劳苦先
生先生蹶然起立曰 孟麟
言事无状 天子幸
宽鈇锧之诛且人臣无狗马积诚足以动主至
烦 人主震怒其又敢自为名乎余微窥先生
视益下 (第 7a 页)
将来
毋更张于已往所见甚正持论亦恕今拟于前十九位
外增进马素修先生一人计共二十位仿十哲例配享
堂上其 史玉池先生
以下五十三位仿先儒例依时代
次序分别东西两庑至于左周诸公大节已炳日星原 (第 32b 页)
项御史之号灵武
叛哱久逆颜行总督魏学曾罪至从军公挺然录其功
以上癸巳上欲虚震位议并封诸皇子垣臣王如坚
孟麟
寺臣朱维京王学曾涂杰等持不可俱罢免公疏
引九庙神灵入告有入谗佞拒忠諌溺衽席忽宗祊等
言并封之议虽寝实 (第 29a 页)
   与周自淑
东省大灾古今罕见吾兄贫而当此不知何以作活每
恨无鱼雁可通此念也关中冯少墟先生讲学外世为
局此中顾泾阳先生论学与世为体当时见泾阳先生
为大此时觉少墟为高何者与世为体者世与为敌矣
弟年来又受世敌之益一切动忍为洗心退藏之助也
   荅 史玉池
定志之教丈甚见其大弟即反而思之于三贤所谓毅 (第 57b 页)
   并封记事
王锡爵以壬辰冬至京癸已正月忽传有中官持御札

至阁下锡爵独袖归私邸张位赵志皋随内相同至王
邸礼垣都谏张贞观亦至锡爵已拟二旨其一云依明
德皇后抱妃子为子故事欲元子拜中宫为母其二则
三王并封也贞观持二旨示 给事史孟麟
未几封王之
旨竟下次日刑科给事王如坚光禄寺丞王学曾涂杰
朱维京上疏争之又一日礼部主事顾允成张纳陛工 (第 67a 页)
部主事岳元声上疏争之而六科掌印者李汝华张贞
观许弘纲 史孟麟
等同至朝房见锡爵锡爵曰并封事 (第 67a 页)
部院大卿多以为是诸公又何言 孟麟
曰外廷俱谅老
先生调停至意第祖宗二百年来东宫不待嫡元子不
封王创有此旨殊骇人耳锡爵曰东宫不待嫡某亦知 …… (第 67b 页)
封王非徽号之比今日所封之王即他日所之之国普
天之下莫非元子之国以何国封元子乎锡爵久之曰
当如祖宗旧名 孟麟
曰又有可虑者元子冠婚在迩封 …… (第 67b 页)
冠婚皆以王礼行元子在外幼子
居宫中老先生担当得否锡爵语塞而罢次日如坚杰
维京学曾俱边卫充军于是顾允成 史孟麟
张辅之于
孔兼以同乡见锡爵锡爵顾孔兼曰封王仪注已进未
于曰未敢史曰国朝止有立太子仪注及封王仪注今
(第 68a 页)
羡则有 史太常玉池
越则有大司成陶石篑在三君子
处以十馀年之久而皖与阳羡会稽藉以兴起从游者
甚众多语录另有纪盖公学从旴江 (第 44a 页)
  复夏璞斋书
展诵手札有以知贤之用心矣流俗靡靡何意及此真
不肖之至幸也举业不患妨功只患夺志乃程先生至
言究竟体之岂惟不患妨功学者须办得圣贤之心方
能读得圣贤之书方能代得圣贤之言一画不已而六
经六经不已而四子四子不已而传注传注不已而制
文只是此理何精何粗故曰洒扫应对便是精义入神

又曰唐虞揖让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良自有旨想
当信其非妄耳抑之冲年而意甚广贤之所以朝夕切
磨之者可知得才士易得志士难仆诚不胜惓惓惟贤
留意近作漫以其臆附复不知当否愿裁之
  与 史玉池

方本庵先生真老成典刑足为此时砥柱可见天下未
尝无人也其所刻心学宗欲得置之公所足下即移之
明道书院 …… (第 3a 页)
  又
弟谓兄之蒙时忌五分是热心所招五分是苦心所招
此真实不诳语也何必更向人分疏兄自谓义质矣礼

行逊出信成则未此亦真实不诳语也何妨直任为已
过大率吾辈优游无事未免混混过去惟当毁誉利害
之交然后露出真身子来只在自磨自勘而已如何如

  简 史际明
太常
嘉善夏璞斋志士也无论做秀才时即已成进士在泾
里读书且二年比选为令卓然有循良风不幸中道而
夭人伦 …… (第 19b 页)
  又
沈继老来问金吾书此书当是金吾自以为功所在传
播幸此中清论即已寓书内矣

  又与 史玉池

四明公大势难久归德公闻又不大当于圣心个中消
息当作何结果愚意以为归德公真真君子此一腔至
诚便须格 (第 51b 页)
坏我体面将合疏排焉公又与万二愚诤止 史奉常玉
应召而北公时为督学约 (第 23a 页)
玉池
偕许京兆少薇启诸
执政请行东宫三礼久之执政议欲先大婚而后册立
公又与王铨部澹生力言其不可当三殿之灾也 (第 23a 页)
敦行谊为主大要衣钵伊川晦庵两夫子而一切虚谈
渺论厌弗屑也又偕 史际明
吴之矩倡立丽泽大会每
岁与毗陵润州轮举切劘订证务以羽翼圣真联属道
脉迹君少年而掇高第腾英掞藻人知其为 …… (第 14a 页)
如此君宿有痰喘疾因得内养法静坐久却至己酉春
三月偶患疡复发至八月转剧适 史奉常玉池
汤直指
质斋执友万在庵万顾庵狄汇川王道修潘公完万奕
甫陈茂实相继至时时邀至榻前叙论惟惓惓以国事
及两 (第 16a 页)
 石髓揖予更上日观峰天鸡初唱朱曦起

 西望昆崙雪花 明玉池
直接天河水夜梦
 石函玉虚篇傍有羽衣亲点指从此觅却
 紫芝依碧霞人世浮名一扫如风靡
王廷卿(主事荆 (第 034a 页)
〈王世贞序 自序〉
  叶良佩周易义丛〈自序〉
  熊过周易象旨决录〈自序〉
  邓伯羔古易诠今易诠 〈史孟麟
序 自序〉
  薛甲易象大旨〈张衮序〉
  杨时乔周易古今文全书〈自序〉
  来知德周易集注〈自序  ……默而成之,非夫古人,其孰能获我心者乎。嘉靖辛亥二月。
邓伯羔《古易诠》二十九卷,《今易诠》二十四卷按 史孟麟
序:吾友邓孺孝,少治博士家言,心不怿而攻词赋,继又少其技而归之六经。六经中,尤喜易,自汉暨明,自注疏
,未尝以患难忘。
《溧阳县志》:方汝阳,家贫,学古,邃于《易》理,喜胡云峰之说,推衍成帙,为何栋如、 史孟麟
所赏。学者称为闻崖先生。
周晏,字叔夜,僻处湖东,覃思《易》学,游于金沙,从王损庵深谈名理,多所契会
也,宪成与弟允成倡修之,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构。落成,偕同志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 史孟麟
、于孔兼辈讲学其中,学者称泾阳先生。当是时,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舍至不能容。东
周礼云。
方汝扬
按《溧阳县志》:方汝扬,家贫。学古邃于《易》理,喜胡云峰之说,推衍成帙,为何栋如、 史孟麟
所赏,学者称为闻崖先生。所著书皆藏于家。
周晏
按《溧阳县志》:周晏,字叔夜。僻处湖东覃思《易》学,
涂杰、寺丞王学曾、削籍部科诸臣皆言与历年成命不合,语侵锡爵。辅臣请九卿会议,及面陈可否?不允,而科臣 史孟麟
上所撰条议锡爵,以三误自劾。神宗报曰:卿自引咎,置朕何地?议乃寝,是时,争者则郎中于孔兼、主事张纳陛 ……,诱至庞刘二中官,处与以枣木棍,令至东宫,逢人即打语,多涉翊坤宫之寀,以闻科臣何士晋力言,当穷其事, 太常少卿史孟麟
亦有疏,神宗不得已,召上慰谕因,率上及皇长孙、诸皇孙、诣慈宁宫圣母,几筵行告慰礼,召见群臣于宫门外。 ……宗兽念,大臣中无足与,计不得已,而自行召谕,其不下二珰于理,亦有深意,而主风癫者遂龁齮王之寀罢。其官 史孟麟
谪何士晋补,外人甚不平焉。
《红丸》
八月二十五日丙寅,召太医院官,诊视进方,赏银六十两。次日,大学
,声振朝端。再遭折挫,沈沦十馀年。晚节不能自坚,委蛇执政间。持禄保位而已。连为饶伸、薛敷教、王麟趾、 史孟麟
、赵南星、王继光所劾,时来亦连章乞休归。未出都,卒。赠太子少保,谥忠恪。寻为礼部郎中于孔兼所论,夺谥
史阙疑
  史赞舜      史元八
  史隆       史际
  史褒善      史朝宾
   史孟麟      
史思贤
  史国桢      史弼
  史启元      史应元
  史永安      史缵烈
   ……以哭,降通判。隆庆初历鸿胪寺卿,弟朝宜布政使,朝富知府朝寀户部主事朝铉知府朝录成进士,一时称贵族。 史孟麟
按《江南通志》: 孟麟,
字际明,宜兴人。万历癸未进士,选庶吉士改给事中,迁太常少卿,以艰归,起升太仆卿。张差一案,廷臣请究主使,御史刘光复因召对,下狱。时 孟麟
奉差封益藩途中,得邸报,即具疏救。光复因请立皇太孙以绝觊觎,遂被谪。潜心理学,建明道书院,一时俊彦多
崇位号以上压皇贵妃,亦拟谕以进。同列赵志皋、张位咸不预闻。帝竟以前谕下礼官,令即具仪。于是举朝大哗。 给事中史孟麟
、礼部尚书罗万化等,群诣锡爵第,力争。廷臣谏者,章日数上。锡爵偕志皋、位力请追还前诏,帝不从。已而谏
人,类奏以听上裁,用杜专擅。鑨言:廷推,大臣得共衡可否,此爵人于朝,与众共之之义,类奏启倖途,非制。 给事中史孟麟
亦言之。诏卒如位议。自是吏部权又渐散之九卿矣。二十一年,三王并封议起率同列疏争,大计京朝官,力杜请谒
,声振朝端。再遭折挫,沈沦十馀年。晚节不能自坚,委蛇执政间。持禄保位而已,连为饶伸、薛敷教、王麟趾、 史孟麟
、赵南星、王继光所劾,时来亦连章乞休归。未出都,卒。赠太子少保,谥忠恪。寻为礼部郎中于孔兼所论,夺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