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詩類
書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政書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雜家類
法家類
儒家類
藝術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洞真部
有王者起
注以此为言滕然上文以三代教养之法而言恐此所
谓是为师云者指三代而言盖以三代教养可为王者
师使滕君行王政而师之未必遽期滕之为王者师也
后有王者亦未必舍三代不法而必待滕之所行为师
也(黄氏/日抄)
春秋天子之事
天子之事所谓王者之迹者也盖西周盛时礼乐征伐
自天子出列国诸侯各守 侯度 以奉天子之明威东迁
之后王室衰微已甚天下不复尊周列国各自为制僭 (第 63b 页)
注以此为言滕然上文以三代教养之法而言恐此所
谓是为师云者指三代而言盖以三代教养可为王者
师使滕君行王政而师之未必遽期滕之为王者师也
后有王者亦未必舍三代不法而必待滕之所行为师
也(黄氏/日抄)
春秋天子之事
天子之事所谓王者之迹者也盖西周盛时礼乐征伐
自天子出列国诸侯各守 侯度 以奉天子之明威东迁
之后王室衰微已甚天下不复尊周列国各自为制僭 (第 63b 页)
懿戒
诗传卫武(缺五/字)赋懿戒诗说懿戒卫武公自警兼训国
人按此本抑诗其称抑者以诗首句曰抑抑威仪故耳
若国语左史倚相曰昔卫武公年九十有五矣犹箴儆
乎国于是乎作懿戒以自儆也其又云懿戒者以抑与
懿字音之转而抑可以戒故曰懿戒非诗名也故韦昭
注云懿大雅抑之篇不并称懿戒但称懿字则祗此一
字为诗名瞭然可见盖字有从诗字命名者有从诗义
命名者此则从诗字命名者耳至如左传襄二十二年
郑公孙黑肱有疾归邑于公召室老宗人立段而使黜
官薄祭尽归其馀邑曰生在敬戒不在畜也君子曰善
戒诗曰慎尔 侯度 用戒不虞此亦似引抑诗以美其戒 (第 15a 页)
诗传卫武(缺五/字)赋懿戒诗说懿戒卫武公自警兼训国
人按此本抑诗其称抑者以诗首句曰抑抑威仪故耳
若国语左史倚相曰昔卫武公年九十有五矣犹箴儆
乎国于是乎作懿戒以自儆也其又云懿戒者以抑与
懿字音之转而抑可以戒故曰懿戒非诗名也故韦昭
注云懿大雅抑之篇不并称懿戒但称懿字则祗此一
字为诗名瞭然可见盖字有从诗字命名者有从诗义
命名者此则从诗字命名者耳至如左传襄二十二年
郑公孙黑肱有疾归邑于公召室老宗人立段而使黜
官薄祭尽归其馀邑曰生在敬戒不在畜也君子曰善
戒诗曰慎尔 侯度 用戒不虞此亦似引抑诗以美其戒 (第 15a 页)
而可自恣己意宥有罪
以害细民乎 今王惟曰(至/)受命 承天而子民者惟
敦天德而不尚威遵王而监邦者惟修 侯度 而不敢市
恩倘为之监者诎法以纵其世禄之家使戕虐于鳏寡
则王且不能为鳏寡主矣是侯不侯而王以不王也今
王 (第 66b 页)
以害细民乎 今王惟曰(至/)受命 承天而子民者惟
敦天德而不尚威遵王而监邦者惟修 侯度 而不敢市
恩倘为之监者诎法以纵其世禄之家使戕虐于鳏寡
则王且不能为鳏寡主矣是侯不侯而王以不王也今
王 (第 66b 页)
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
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
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
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 侯度
(狩舒救反省悉井反) 述陈也省视也敛收穫也给亦足也夏谚夏时之俗 …… (第 14a 页)
也以粮一而字在中间见
得是两事方命之命是好底命天子之命必是教他抚一国之民今也如此则是逆王命了又曰为诸 侯
度 指先王言为诸侯忧指时君言)
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
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 …… (第 15b 页)
惟先忧以天下而后能乐以
天下也前一截已尽之后不过引一段故实耳不与民同乐人欲也忧乐以天下天理也游豫为诸 侯度
天理也流连为诸侯忧人欲也无非遏人欲扩天理也又舜之韶遗音必有在齐者孔子在齐闻韶景公
乐亦名招可见) (第 17b 页)
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
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
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 侯度
(狩舒救反省悉井反) 述陈也省视也敛收穫也给亦足也夏谚夏时之俗 …… (第 14a 页)
也以粮一而字在中间见
得是两事方命之命是好底命天子之命必是教他抚一国之民今也如此则是逆王命了又曰为诸 侯
度 指先王言为诸侯忧指时君言)
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
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 …… (第 15b 页)
惟先忧以天下而后能乐以
天下也前一截已尽之后不过引一段故实耳不与民同乐人欲也忧乐以天下天理也游豫为诸 侯度
天理也流连为诸侯忧人欲也无非遏人欲扩天理也又舜之韶遗音必有在齐者孔子在齐闻韶景公
乐亦名招可见) (第 17b 页)
诸侯章第三(此章言诸侯之孝/兼公侯伯子男)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在上在一国/臣民之上也)
(费用约俭谓之制节慎行礼法谓之谨度诸侯谓一国/之君其位高矣高者易危若能不以尊自骄位虽高不)
(至于危享一国之赋其财满矣满则易溢若能制节以/谨守 侯度 财虽满不至于溢是知贵不与骄期而骄自)
(至富不与侈期而侈自/生诸侯固当戒之也)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 (第 3a 页)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在上在一国/臣民之上也)
(费用约俭谓之制节慎行礼法谓之谨度诸侯谓一国/之君其位高矣高者易危若能不以尊自骄位虽高不)
(至于危享一国之赋其财满矣满则易溢若能制节以/谨守 侯度 财虽满不至于溢是知贵不与骄期而骄自)
(至富不与侈期而侈自/生诸侯固当戒之也)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 (第 3a 页)
升奏曰臣伏闻有旨今月二十
日幸金明池者臣窃观孟子之言曰吾王不游吾何以
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 侯度 则知天子
游幸与民同乐乃天下无事之时也今闻圣驾幸金明
池有旨不过御桥是以主器至重社稷所系其出入起 (第 18b 页)
日幸金明池者臣窃观孟子之言曰吾王不游吾何以
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 侯度 则知天子
游幸与民同乐乃天下无事之时也今闻圣驾幸金明
池有旨不过御桥是以主器至重社稷所系其出入起 (第 18b 页)
史总督都御史山东德州卫人
戴梦桂进士嘉靖时任佥事山东济阳人
王重光进士嘉靖时任佥事山东新城人
陈与音进士嘉靖时任行太仆寺河南汲县人 侯 度进士 嘉靖时任巡按宣大御史为巡按山西御
史山东东阿人
曹邦辅进士嘉靖时任巡盐御史为右参政山东定陶 (第 5a 页)
戴梦桂进士嘉靖时任佥事山东济阳人
王重光进士嘉靖时任佥事山东新城人
陈与音进士嘉靖时任行太仆寺河南汲县人 侯 度进士 嘉靖时任巡按宣大御史为巡按山西御
史山东东阿人
曹邦辅进士嘉靖时任巡盐御史为右参政山东定陶 (第 5a 页)
古君子佩玉赋 裴 度
伊君子兮何师邈淳古而绎思俨然有章相威仪于乐
只温其如玉故切磋而佩之缜密是比贞明所资追琢
斯成既殊张氏之印清美可羡宁匹孔侯之龟是用濯
自丹水取诸玄圃君求美质我则表温润于光容臣听
好音我则动凄清于步武结以绅带缀以环组使感之
者在约而思纯服之者居今而行古岂比夫诗人无文
赠杂佩兮夫君骚人著美纫幽兰兮之子是以嘉其抱
素质以合贞想见白虹之气羌闻清越之声发凝辉兮
既昭我述锵雅韵兮必俟君行是以敬慎 侯度 独高人
情至若斲以为壶徒玩其质执而为璧徒旌其秩岂若
用之有方垂之无必威仪棣棣居则粲然之光进退玱
玱动 (第 32b 页)
伊君子兮何师邈淳古而绎思俨然有章相威仪于乐
只温其如玉故切磋而佩之缜密是比贞明所资追琢
斯成既殊张氏之印清美可羡宁匹孔侯之龟是用濯
自丹水取诸玄圃君求美质我则表温润于光容臣听
好音我则动凄清于步武结以绅带缀以环组使感之
者在约而思纯服之者居今而行古岂比夫诗人无文
赠杂佩兮夫君骚人著美纫幽兰兮之子是以嘉其抱
素质以合贞想见白虹之气羌闻清越之声发凝辉兮
既昭我述锵雅韵兮必俟君行是以敬慎 侯度 独高人
情至若斲以为壶徒玩其质执而为璧徒旌其秩岂若
用之有方垂之无必威仪棣棣居则粲然之光进退玱
玱动 (第 32b 页)
(举民再申前议会年大侵侯曰民艰于食而时诎/举赢不可万历四年五月侯三载考最政通人和)
(年谷顺成 侯度 其时曰可矣乃捐俸为倡好义者/翕然应之又益以罚赎之金五十锾米五十石踰)
(两月告成侯以书来请予纪成 (第 32a 页)
(年谷顺成 侯度 其时曰可矣乃捐俸为倡好义者/翕然应之又益以罚赎之金五十锾米五十石踰)
(两月告成侯以书来请予纪成 (第 32a 页)
张元嘉(扬州人/) 杨大鹤(武进人/)
史作弼(江宁人/) 昂天䎖(合肥人/)
汪 舟(歙县人/) 吴 侯度(歙县人/) 曹泰会(上海人/) 王令树(泰兴人/)
骆士鹏(丹徒人/) 夏云来(吴县人/)
(第 19b 页)
史作弼(江宁人/) 昂天䎖(合肥人/)
汪 舟(歙县人/) 吴 侯度(歙县人/) 曹泰会(上海人/) 王令树(泰兴人/)
骆士鹏(丹徒人/) 夏云来(吴县人/)
(第 19b 页)
维皇有野维地有区九土三条辨方制隅扬域入斗亦
禹所敷春秋战国扯裂纷如中江而西爰辟邑涂画兹
豫章曳楚引吴汉因秦郡建侯以居提封所既海澨岭
砠洪始名州废郡之馀虽则分疆百雉维都观察节度
幢纛麾符作镇开藩列城受呼守牧之良若史有誉宋
制遵唐谋帅选儒迨更府号孝义则疏以年而命稽实
本虚神元应天统御方舆既定南纪旋安里闾时哉裕
宗正位皇储锡是分地襟江带湖世祖有诏雷行电舒
曰惟龙兴由夫泽菹其潜其跃乾道与俱异指同音革
之乃孚遂简宰臣建行中书以张国威以宣庙谟亦训
亦齐无刘无笯课则民庸赋则兵车谨修 侯度 职贡乃
输富而教之俗恬以愉其北柴桑其南番禺万里行涉
不烦戒徒凡四星终若阅朝晡治理之成一轨无渝肆
今省 (第 61a 页)
禹所敷春秋战国扯裂纷如中江而西爰辟邑涂画兹
豫章曳楚引吴汉因秦郡建侯以居提封所既海澨岭
砠洪始名州废郡之馀虽则分疆百雉维都观察节度
幢纛麾符作镇开藩列城受呼守牧之良若史有誉宋
制遵唐谋帅选儒迨更府号孝义则疏以年而命稽实
本虚神元应天统御方舆既定南纪旋安里闾时哉裕
宗正位皇储锡是分地襟江带湖世祖有诏雷行电舒
曰惟龙兴由夫泽菹其潜其跃乾道与俱异指同音革
之乃孚遂简宰臣建行中书以张国威以宣庙谟亦训
亦齐无刘无笯课则民庸赋则兵车谨修 侯度 职贡乃
输富而教之俗恬以愉其北柴桑其南番禺万里行涉
不烦戒徒凡四星终若阅朝晡治理之成一轨无渝肆
今省 (第 61a 页)
闻之生于乱世贵而能贫民无求焉
可以后亡敬共事君与二三子生在敬戒不在富也己
巳伯张卒君子曰善戒诗曰慎尔 侯度 用戒不虞郑子
张其有焉 十二月郑游昄将如晋未出竟遭逆妻者
夺之以馆于邑丁巳其夫攻子明杀之以其妻行子展 (第 6a 页)
可以后亡敬共事君与二三子生在敬戒不在富也己
巳伯张卒君子曰善戒诗曰慎尔 侯度 用戒不虞郑子
张其有焉 十二月郑游昄将如晋未出竟遭逆妻者
夺之以馆于邑丁巳其夫攻子明杀之以其妻行子展 (第 6a 页)
刑法
汉书昔周之法建三典以刑邦国诘四方一曰刑新邦
用轻典二曰刑平邦用中典三曰刑乱邦用重典五刑
墨罪五百劓罪五百宫罪五百刖罪五百杀罪五百所
谓刑平邦用中典者也凡杀人者踣诸市墨者使守门
劓者使守关宫者使守内刖者使守囿完者使守积其
奴男子入于罪𨽻女子入舂槁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
未龀者皆不为奴周道既衰穆王眊荒命甫 侯度 时作
刑以诘四方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膑罚之属五百
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其属二百五刑之属三千盖
多于平 (第 44a 页)
汉书昔周之法建三典以刑邦国诘四方一曰刑新邦
用轻典二曰刑平邦用中典三曰刑乱邦用重典五刑
墨罪五百劓罪五百宫罪五百刖罪五百杀罪五百所
谓刑平邦用中典者也凡杀人者踣诸市墨者使守门
劓者使守关宫者使守内刖者使守囿完者使守积其
奴男子入于罪𨽻女子入舂槁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
未龀者皆不为奴周道既衰穆王眊荒命甫 侯度 时作
刑以诘四方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膑罚之属五百
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其属二百五刑之属三千盖
多于平 (第 4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