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史評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之阁中此乃小卷仍有一卷长数丈铺于文华殿
仅乃竟卷
于文定慎行 云经筵进讲在文华前殿日讲在殿
后穿廊正字在后殿东阁设一幄次又东一室乃
上所游息一日同二三讲臣 …… (第 29b 页)
士人所用其朴如此
于文定慎行 曰甲戍四月赐辅臣张居正宅揆保
衡四字吕调阳同心夹辅四字六卿正已率属各
一讲臣六人责难陈善各一 (第 30a 页)
时 慎行 尚未与讲六
人者学士丁士美宫坊何雒文陈经邦许国学士
申时行及翰撰王家屏也丙子侍读张位 (第 30a 页)
慎行
补讲幄上顾相臣曰新讲官二人尚未赐与大字
相臣曰惟上乘暇挥洒一日内使濡墨以俟上遂
大书二幅赐位 (第 30a 页)
及臣 慎行 字画比赐诸公大而老 (第 30a 页)
仅乃竟卷
于文定慎行 云经筵进讲在文华前殿日讲在殿
后穿廊正字在后殿东阁设一幄次又东一室乃
上所游息一日同二三讲臣 …… (第 29b 页)
士人所用其朴如此
于文定慎行 曰甲戍四月赐辅臣张居正宅揆保
衡四字吕调阳同心夹辅四字六卿正已率属各
一讲臣六人责难陈善各一 (第 30a 页)
时 慎行 尚未与讲六
人者学士丁士美宫坊何雒文陈经邦许国学士
申时行及翰撰王家屏也丙子侍读张位 (第 30a 页)
慎行
补讲幄上顾相臣曰新讲官二人尚未赐与大字
相臣曰惟上乘暇挥洒一日内使濡墨以俟上遂
大书二幅赐位 (第 30a 页)
及臣 慎行 字画比赐诸公大而老 (第 30a 页)
请有如何纷纷奏扰意欲离间之旨十月两京九
卿科道合词恳请而辅臣请之益力 礼部尚书于
慎行 以催激夺俸三月谕内阁以皇子长幼之序
岂有摇动朕意必待朕自处不喜于聒激耳凡谆
谆数百言辅臣锡爵 (第 31b 页)
卿科道合词恳请而辅臣请之益力 礼部尚书于
慎行 以催激夺俸三月谕内阁以皇子长幼之序
岂有摇动朕意必待朕自处不喜于聒激耳凡谆
谆数百言辅臣锡爵 (第 31b 页)
还卢所持以出售廉乃负之归钱塘
公之改谥抚臣傅孟春疏请宗伯 于慎行 题覆者
也先是傅疏未入少宗伯黄凤翔梦一伟男子持
书来有空山孤魂之句觉而恶之诘晨接傅疏乃
(第 17b 页)
公之改谥抚臣傅孟春疏请宗伯 于慎行 题覆者
也先是傅疏未入少宗伯黄凤翔梦一伟男子持
书来有空山孤魂之句觉而恶之诘晨接傅疏乃
(第 17b 页)
行其昭著者皆复旧职命仪曹燕飨之遇有事郊
社令被以盛服从公卿大夫之后以与祀事上之
意以为能勤民方可以对越神明也
宗伯 于慎行 太常寺题名记国家法六典建官既
以礼乐神人之政总之春曹又设太常卿佐使率
其属以奉郊庙群神之祀而 (第 5a 页)
社令被以盛服从公卿大夫之后以与祀事上之
意以为能勤民方可以对越神明也
宗伯 于慎行 太常寺题名记国家法六典建官既
以礼乐神人之政总之春曹又设太常卿佐使率
其属以奉郊庙群神之祀而 (第 5a 页)
龙图其分老龙大龙小龙详见官制
侍御曰端公 谓殿中侍御史如今掌河南道者也其
次曰杂端唐之里行如今试御史 于文定 谓今人误称
宰相为端公
任一方曰方面 唐有方面之称倪若水传冗官擢方
面皆以为下迁今犹有此称曰开府则晋 (第 5a 页)
侍御曰端公 谓殿中侍御史如今掌河南道者也其
次曰杂端唐之里行如今试御史 于文定 谓今人误称
宰相为端公
任一方曰方面 唐有方面之称倪若水传冗官擢方
面皆以为下迁今犹有此称曰开府则晋 (第 5a 页)
告身一通止易一醉
此犹今之空头劄也唐选举志曰三铨注拟奏受视品
及流外则补皆给以符谓之告身此似今之文凭 于文
定
谓告身即今之告敕也宋之制亦然每至宣麻诞告
锁院演纶词头以下外人未知其密且重如此
汉有课第有功次魏有都 …… (第 13b 页)
官制(爵禄/)
汉赐民爵唐曰赐民古爵宋赐高年爵 大事记普赐
天下民爵自惠帝始后汉书注刘卲爵制曰春秋不更
庶长己见商鞅修其法品为十八级合关内侯凡二十
等百官表曰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
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
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
造十六大上造十七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
二十彻侯避武讳曰通侯赐爵自公士以上不得过公
乘赐爵者有罪得赎贫者得卖与人高纪诏曰民各归
其县复故爵又曰七大夫公乘以上皆高爵也异日秦
民爵公大夫以上令丞与抗礼今吾于爵非轻也其令
诸吏善遇高爵 于文定 言汉赐民爵不知其制智按唐
刘知几所陈海内具僚九品上每岁赐赦必赐勋阶至
于会宴绯服多于青衣象版多于木笏 …… (第 18b 页)
官普加阶级而不及平民与汉异宋遇郊赦普赐恩阶
所及虽多而时颇希阔与唐亦异 于文定 言唐宋无赐
民爵事殆未考耳智按唐高宗纪乾封元年封禅改元
中宗神龙元年祀明堂大赦玄宗天宝八载谒太清宫 …… (第 19a 页)
元年赐天下男子爵人一级三年立皇后赐
爵二级明帝太和元年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青龙元
年亦然则魏犹踵故事也 文定 所言汉赐民爵不知其
制智亦疑之疑天下民尽赐爵立社稷即位皇太子改
元恩诏重复则几无百姓矣常见汉诏赐高年 (第 19b 页)
此犹今之空头劄也唐选举志曰三铨注拟奏受视品
及流外则补皆给以符谓之告身此似今之文凭 于文
定
锁院演纶词头以下外人未知其密且重如此
汉有课第有功次魏有都 …… (第 13b 页)
官制(爵禄/)
汉赐民爵唐曰赐民古爵宋赐高年爵 大事记普赐
天下民爵自惠帝始后汉书注刘卲爵制曰春秋不更
庶长己见商鞅修其法品为十八级合关内侯凡二十
等百官表曰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
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
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
造十六大上造十七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
二十彻侯避武讳曰通侯赐爵自公士以上不得过公
乘赐爵者有罪得赎贫者得卖与人高纪诏曰民各归
其县复故爵又曰七大夫公乘以上皆高爵也异日秦
民爵公大夫以上令丞与抗礼今吾于爵非轻也其令
诸吏善遇高爵 于文定 言汉赐民爵不知其制智按唐
刘知几所陈海内具僚九品上每岁赐赦必赐勋阶至
于会宴绯服多于青衣象版多于木笏 …… (第 18b 页)
官普加阶级而不及平民与汉异宋遇郊赦普赐恩阶
所及虽多而时颇希阔与唐亦异 于文定 言唐宋无赐
民爵事殆未考耳智按唐高宗纪乾封元年封禅改元
中宗神龙元年祀明堂大赦玄宗天宝八载谒太清宫 …… (第 19a 页)
元年赐天下男子爵人一级三年立皇后赐
爵二级明帝太和元年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青龙元
年亦然则魏犹踵故事也 文定 所言汉赐民爵不知其
制智亦疑之疑天下民尽赐爵立社稷即位皇太子改
元恩诏重复则几无百姓矣常见汉诏赐高年 (第 19b 页)
关西兵明年奏免督军御史张禀九年张奂为护边疆
中郎将九卿秩督幽并凉三州及度辽乌桓二营 于文
定 但引质帝时已为漏矣魏有上大将军都督司马懿
征蜀加号大都督唐分诸道各置都督府则都督正汉
之将军也唐又有 (第 3a 页)
中郎将九卿秩督幽并凉三州及度辽乌桓二营 于文
定 但引质帝时已为漏矣魏有上大将军都督司马懿
征蜀加号大都督唐分诸道各置都督府则都督正汉
之将军也唐又有 (第 3a 页)
序班
于通乾观象门南武居文之次入宣政门至阁门亦如
之夹阶校尉十人同唱会要贞元八年十月复命金吾
置门籍 于文定 谓门籍始于唐盖失考耳
郑注诗诂之解九𢷎皆非也 周礼𢷎即拜字九𢷎一
稽首二顿首三空首四振动五吉拜 (第 16b 页)
于通乾观象门南武居文之次入宣政门至阁门亦如
之夹阶校尉十人同唱会要贞元八年十月复命金吾
置门籍 于文定 谓门籍始于唐盖失考耳
郑注诗诂之解九𢷎皆非也 周礼𢷎即拜字九𢷎一
稽首二顿首三空首四振动五吉拜 (第 16b 页)
照会下行上
曰牒呈上行下曰牒劄假以职名曰劄付
露布露封也 军中报捷露版不封欲其宣布耳王缄
曳布可笑矣 于文定 但专以为捷状县之漆竿亦未尽
也智按凡露封者皆曰露布光武以鲍昱为司隶怪当
司徒露布李云傅乃露布上移副三 (第 7a 页)
曰牒呈上行下曰牒劄假以职名曰劄付
露布露封也 军中报捷露版不封欲其宣布耳王缄
曳布可笑矣 于文定 但专以为捷状县之漆竿亦未尽
也智按凡露封者皆曰露布光武以鲍昱为司隶怪当
司徒露布李云傅乃露布上移副三 (第 7a 页)
选补
汉宣帝时盗贼并起徵张敞拜胶东相请吏追捕有功
效者得壹切比三辅尤异(如淳曰壹切权时也赵广汉/奏请令长安游徼狱吏秩百)
(石又循吏传左冯翊有二/百石卒史此之谓尤异也)天子许之上名尚书调补县
令者数十人是汉时县令多取郡吏之尤异者是以习
其事而无不胜之患后乃一以畀之初释褐之书生其
通晓吏事者十不一二而耎弱无能者且居其八九矣
又不择其人之材而以探筹投钩为选用之法是以百
里之命付之阘茸不材之人既以害民而卒至于自害
于是烦剧之区遂为官人之陷阱而年年更代其弊益
深而不可振矣然汉时之吏多通经术故张敞得而举
之宣帝得而用之至明季儒非儒吏非吏则吾又不识
用之何从也 于慎行 笔麈言太宰富平孙公丕扬患中人请托难于
从违大选外官立为掣签之法一时宫中相传以为至
公下逮闾巷翕然称诵 (第 29b 页)
汉宣帝时盗贼并起徵张敞拜胶东相请吏追捕有功
效者得壹切比三辅尤异(如淳曰壹切权时也赵广汉/奏请令长安游徼狱吏秩百)
(石又循吏传左冯翊有二/百石卒史此之谓尤异也)天子许之上名尚书调补县
令者数十人是汉时县令多取郡吏之尤异者是以习
其事而无不胜之患后乃一以畀之初释褐之书生其
通晓吏事者十不一二而耎弱无能者且居其八九矣
又不择其人之材而以探筹投钩为选用之法是以百
里之命付之阘茸不材之人既以害民而卒至于自害
于是烦剧之区遂为官人之陷阱而年年更代其弊益
深而不可振矣然汉时之吏多通经术故张敞得而举
之宣帝得而用之至明季儒非儒吏非吏则吾又不识
用之何从也 于慎行 笔麈言太宰富平孙公丕扬患中人请托难于
从违大选外官立为掣签之法一时宫中相传以为至
公下逮闾巷翕然称诵 (第 2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