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詩類
易類
小學類
書類
政書類
地理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評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金石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雜家類
禪宗部類
  明成祖永乐中,郑和至东西洋,靡不献琛恐后;独此番远避不至。世宗嘉靖末,鸡笼山人遭倭焚掠,避居山后。嗣有红毛番至此,因事耕凿、设阛阓,称台湾焉。明末 给事中何楷
陈靖海之策,大率以台湾为奸民之窟,欲逐去红毛;时不能用。
                 (--录 (第 103 页)
疏皆为天下国家,非为一己功名爵禄;臣自信无所为也』.帝曰:『先时何不言』?曰:『先时御史林兰友、科臣 何楷
皆有疏.二人,臣同乡,心嫌不言』.帝曰:『今独不嫌耶』?对曰:『臣所奏关天下纲常、边方大计.今更不言 …… (第 28 页)
  道周之学,深于天人之际,极博穷微,皆本六经.海内从问业者千人,教之必以忠孝.立朝所指陈,深中时弊.论才守、别忠佞,足为万世龟鉴.卒之成仁致命,为一代完人.所居铜山在孤岛,有石室,学者称石斋先生.乾隆四十一年改谥「忠端」.道光

五年,以闽浙总督赵慎畛等请,从祀文庙(洪恩撰传、南疆绎史、崇祯朝记事、明外史、明史)



   何 楷

   何楷
字元子,晋江人.生有异质,书过目不忘.天启乙丑进士.值魏忠贤乱政,不谒选,归建紫芝书院读书.卫故有海 …… (第 35 页)
  擢南京御史、疏劾大学士张至发、吏部尚书田惟嘉,因论杨嗣昌主和议负国.曰:『揆席系天下安危,甚重任也.陛下破格而用外臣张至发,臣窃以为必有若裴、狄、韩、范之品,可以宏济时艰;乃三年辅政、半载秉衡,票拟几误,经画无闻,则至发之负陛下也.又陛下破格而用田惟嘉,夺情而用杨嗣昌.惟嘉鬻权集贿,甘负陛下,诚可痛心;若嗣昌者,自拜命以来,选将而将不得人、办贼而贼不能授首,一十二万之兵类多空籍、二十八十馀万之饷徒供虚糜.宣大告警,束手无策.忠孝俱无所据,则嗣昌之负陛下也.兹者,枚卜方新,朝野想望,宜敕廷臣矢公矢慎,期得公清正直之品、闳深博达之才如中国相司马戒勿开边者,以应陛下破格之求.夫惟揆席端,六曹乃无不清之政理;卿贰肃,天下乃无不举之职司』.疏连三上,忤旨,贬浙江按察司照磨,与 何楷
、黄道周、刘同升、赵士春称长安五谏.及嗣昌败,帝思兰友,先见起为光禄寺丞,转南京考功员外郎.未行,而 (第 42 页)
  郊为邑诸生.幼嗜经史,以著述自任,文名重一时.夏允彝为长乐知县,与郊为文字交,恨相见晚.黄道周尤器重之,称其一日千里,为朱易才.唐王时,道周与 何楷
荐郊才学擅长,宜居词林;郊力辞.唐王亡,郊隐居壶山麓,肆力著书以卒.
  弟郏,字奚仲,诸生,博闻强 …… (第 351 页)
  李世熊字元仲,自号寒支子,宁化人;晚号愧庵.所筑之室曰檀河、曰但月.但月者,离合两字,隐寓为「明一人」也.天下习其初字.咸称元仲先生.少豪宕不羁,视天下人读书无当意者.自经史子集以及秦汉唐宋近代百家,靡所不览.独好韩非、屈原

、韩愈之书;故其所为文,如悲如愤;如哭如笑、如寒泉烈日、如暴风雷雨.时当天启、崇祯间,若预知有甲申以后事者;每论古今兴亡、儒生出处及江南北利害、备兵、屯田、水利诸大要,未尝不慷慨欷歔,惓惓有所属望.所与游者若曾异撰、董谦吉、陈燕翼、刘廷标、陈士奇、 何楷
辈,皆一时志节之士.年二十,应辛酉乡举.兴化李官佘昌祚为同考,奇其文,与主司争元再三,弗合;佘负气, …… (第 378 页)
唔声;涉旬始衰.凡来典闽试者,莫不欲物色李生为重而竟不得.
  隆武称制闽中,大学士黄道周、都御史 何楷
、礼部侍郎曹学佺并荐世熊尚志博学,徵拜翰林学士;固辞不赴.反复上书与道周,悲愤时事.及道周死义,走福 (第 378 页)
  明崇祯丙子,诏行保举法;巡抚张国维以先生应诏。时流寇躏中原,特起杨嗣昌于苫块,倚以办贼;而嗣昌以熊文灿之招抚为尝试,逍遥司马堂。先生伏阙上疏,谓『纲常正而后可以正世风;金革夺情,乃陋儒之曲说。即嗣昌迫于君命,亦应躬历戎行,枕戈衽甲。而乃支吾旦夕,安坐京师,军旅之寄一付诸文灿以招抚为上策;天下有不杀人而能生人者乎?有授柄于贼而能摄贼者乎?将来酿祸误国,嗣昌之肉其不足食矣』!疏为通政所格;再上,留中不报。黄忠端公道周叹曰:『此何等事,朝臣不言而草野言之乎!吾辈愧死矣』!于是台臣 何楷
、钱增、林兰友、词臣刘同升、赵士春相继劾嗣昌,最后忠端有廷辩之事;皆先生发其端也。先生上书报罢,遂弃 …… (第 302 页)
  先生姓李,胜国诸生也;福建宁化人。名世熊,字元仲,自号寒支子。少豪宕不羁

,自经、史、子、集及秦、汉、唐、宋、近代百家无所不览。独好韩非、屈原、韩愈之书,故其为文沈深峭刻、奥博离奇,如悲如愤、如哭如笑;虽非盛世和平之音,盖自称其所遇也。当天启、崇祯间,金瓯未缺,若预知有甲申以后事者。每论古今兴亡、儒生出处及江南北利害、备兵、屯田、水利诸大政,辄慷慨欷歔,惓惓有所属望。为诸生时,九试冠同列;典闽试者争欲物色李生为重,竟不可得。我朝定鼎,闽中尚拥唐王未归命;故大学士黄公道周、 何公楷
并荐先生,徵拜翰林博士,辞不赴。尝上书刘念台先生,悲愤时事;及念台靖节,走福州请褒恤,时问其孤嫠。 (第 332 页)
  起升徐石麒为吏部尚书、王心一刑部右侍郎。升张有誉为吏部左侍郎;程世昌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  升何应瑞为工部尚书、 何楷
吏部右侍郎、徐人龙兵部左侍郎。
  升少师黎玉田太子太保、卢世工部右侍郎、王应华光禄寺卿;俱充山陵 …… (第 58 页)
    旧制:凡有翰林外转者,始得仍转宫詹;若由庶常散授台省部曹者,虽循资直上,永不得玉堂之任。又监司内升必杀一级,如布政二品升三品京卿之类是也。今郭之奇以戊辰庶常散授礼部,历任副使;一旦躐跻正詹,此何说乎?据事直书,而士英颠倒旧章、徇私蔑法之罪著矣。
  升 何楷
户部右侍郎、钱元悫太仆寺少卿、刘若金通政司右参议。 …… (第 81 页)
    疏言:『太子真伪易明;居移气、养移体,必非外间儿童所能假装。王炳原系富族、高阳未闻屠僇,岂无父兄随行,何自只身流转南窜?既走绍兴,于朝廷有何关系,遣人踪迹召来?诈冒从何而起?望皇上勿信偏辞,使一人免向隅之泣,则宗庙享荡平之福矣』!有旨:『王之明不刑自招,高梦箕、穆虎合口输情,朕正期天下共见至公,不欲转滋异议。诸臣无端过疑,何视朕太薄、视朝廷太浅?袁继咸身为大臣,不得过听讹言,别生臆揣』。
    户部侍郎 何楷
奏镇疏东宫甚确等事;有旨:『此疏岂可流传,必非镇臣之意!著提塘官立行返燬。敢有鼓煽者,兵部立拿正法』 …… (第 160 页)
    总督京营戎政少保兼太子太保忻城伯赵之龙、署掌都察院事兵部右侍郎李乔迎降,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蔡奕琛降,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

学士钱谦益迎降,太子太保左都御史李沾迎降,太子太保左都御史管右都御史唐世济迎降,兵部左右侍郎朱之臣、梁云构迎降,户部右侍郎 何楷
迎降,右佥都御史邹之麟迎降,翰林院掌院事正詹事陈于鼎迎降,左右谕德兼翰林院编修等官程正揆、李景濂、刘 …… (第 180 页)
    良佐以帝至,宿天界寺。次日,帝坐小轿入城,首披包头、身衣蓝袍,以油扇掩面;太后及妃金氏乘驴随后。夹路百姓唾骂,以信任马、阮等而囚禁东宫也;甚有投瓦砾者。进南门,易轿而马。至内守备府,见豫王叩首,豫王坐受之;命设宴于灵璧侯(汤国祚)府,坐帝于太子下,之龙等八人侍宴,乐户二十八人侑酒。酒半酣,豫王问帝曰:『汝先帝自有子,汝不奉遗诏,擅自称尊何居』?又曰:『汝既擅立,徒听奸臣报复私怨,不遣一兵讨逆,于心何安』?又曰:『先帝遗体,止有太子逃乱远来;汝既不让位,又辗转磨灭之何为』?又曰:『吾兵尚在扬州,汝何为便走?自主之耶、抑人教之耶』?帝汗流沾背,终无一语。席散,令羁候于江宁县署,与太后及妃金氏同一室。豫王令旧臣往视,惟安远侯柳祚昌、侍郎 何楷
视之。帝嬉笑自如,但问『马士英何在』? (第 186 页)
延平、兴化四府为上游,汀州、邵武、漳州、泉州四府为下游,各设抚按。起蒋德璟、黄道周、黄景昉、苏观生、 何楷
、陈洪谧、林欲楫、朱继祚、黄鸣俊为大学士。改庶吉士为庶萃士;命苏 …… (第 205 页)
  初,隆武帝孑身南来,鸿逵以所掠美人十二献。及后至,乃大兴将作,扩搆宫殿;卮匜之器,悉用黄金。开织造府,造龙袍;后服下体,皆织龙凤形。后性警敏,颇知书,有贤能声。每召对奏事,后于屏后共决进止;隆武帝颇严惮之。而尚未有嗣,芝龙乃令子森入,赐国姓,改名成功。每伺隆武帝意所向,辄先告芝龙;由是,廷臣无敢异同者,宰相半出其门下。 何楷
与芝龙争朝班不合,乞归;中途被盗截其耳,诏求贼不得。给事中刘中藻亦以忤郑氏去。或密以郑氏揽权告隆武帝 (第 211 页)
    吏科马嘉植疏言:『今日,在君父力自贬损,尊养原非乐受;在臣子痛加悔乂,富贵岂所相期?茅茨虽陋,可勿剪也;有以劳人费财导者,勿听!经武以外,可概节也;有以处优晏衎进者,勿听』!
  超擢 何楷
为户部右侍郎,督理钱法;兼工部右侍郎。 楷,字元子,漳州镇海卫人。天启五年进士;值魏奄乱政,不谒选。 (第 363 页)
  封妃戚黄九鼎为雒中伯,授黄金鼎都督同知。

  杭州府解高梦箕家丁高成至,命三法司覆审王之明等;燬黄得功原疏,以绝奸谋。
    户部侍郎 何楷
奏:『镇臣疏言,东宫甚确』。有旨:『此疏岂可流传,必非镇臣之意;著提塘官立行追燬。如敢有鼓煽者,兵部 (第 518 页)
    帝坐小轿入城,首帔包头、身衣蓝袍,油扇掩面;太后及妃金氏乘驴随后。夹路百姓吐骂,甚有投瓦砾者;以其任马、阮等而囚东宫也。至南门,易马进内守备府;见豫王叩首,王坐受之。命设宴于灵璧侯府,坐帝于太子位下;赵之龙等八人侍宴,乐户二十八人侑酒。酒半酣,豫王问帝曰:『汝先帝自有子,汝不奉遗诏擅自称尊,何居』?又曰:『汝既擅立,徒听奸臣报复私怨,不遣一兵讨逆,于心何安』?又曰:『崇祯遗体,止有太子逃难远来;汝既不让位,又辗转磨灭之,何为』?又曰:『我兵尚在扬州,汝何为便走?自主之耶?抑人教之耶』?帝汗流沾背,终无一语。席散,令羁候于江宁县署(「牧斋遗事」谓幽之司礼监韩赞周之私第)
    帝与太后及妃同居一室,惟安远侯柳祚昌、侍郎 何楷
侍之。帝嬉笑自如,但问马士英何在。
    弘光既失国,时人咸恨不立潞王。太常少卿张希夏语大理寺丞李 (第 595 页)
    唐王舟次水口驿;驿乃古田县地,为入省之咽喉。先时,驿递有坐驾大舡祗候水次,王却之不御。惟乘民间小艇仅载数人者,宫眷在焉;不设䌽幔及鼓吹。观者举手加额,以为俭素如此,吾民其有瘳乎!郑芝龙迎于舟次,即赐接见;传谕各官,俱候登驿朝参。及登驿,各官恭迎道左,至驿阶下,行四拜礼;王谦抑,赐答两拜。传谕各官暂退,仍亲标二十员名进:在东者,南安伯臣郑芝龙、靖卤伯臣郑鸿逵、巡抚臣张肯堂、闽广总督臣刘若金、巡按臣吴春枝、屯盐道臣罗万爵、兵备道臣张夬、分巡道臣王芋、都司佥书臣陈绩、内臣王承恩;在西者,户部侍郎臣 何楷
、大理寺卿臣郑瑄、通政司右通政臣马思理、光禄寺少卿臣林铭鼎、尚宝司少卿臣郑焜贞、四川按察使臣曹学佺、 (第 629 页)
科臣陈燕翼、臣张利民、道臣郭贞一、臣王锡衮。时郑瑄、马思理、曹学佺俱在籍,穿吉服; 何楷
等俱自南京来,穿素服待罪。王宽仁,怜其不得已之故,有旨勿问,赐坐、赐茶。即面谕云:『闻省城行在择布政 …… (第 629 页)
    唐王入城,行监国礼毕,以南安伯府为行在;群臣庆贺如礼。
    命参将金锜监国赦款,宣谕金、衢。

  擢 何楷
为户部尚书。
    王谕:『守关进取,决不可无兵;有兵,决不可无饷。饷出之民,有民而后有饷。安民以 (第 637 页)
裕饷,必须户部得人。兹众卿在廷,即佥择其可者』!于是诸臣推 何楷;
楷力辞曰:『臣尚负罪,俟明法诛戮;其敢肩兹重任』!叩头恳辞,愿简贤者。王以举出诸公,俯答其拜而坚欲用 (第 637 页)
之。又谕吏部曰:『天步方艰,饷为兵命;户部

重任,得人甚难。兹特面允文武公举户部侍郎。 何楷
廉而能计,孤于崇祯乙亥亲阅邸报,已服其侃侃掖垣。危难仗义之人,必于直言敢谏中求之。古人式说,孤奉为范 (第 638 页)
何楷
升户部尚书,即日到任理事,慎勿再辞,致耽急务。该部即会同 (第 638 页)
何楷
确议,推择清吏司郎中一员,以便呈堂行事;并即推摄文选司郎中主事』!
    唐王特颁亲制告谕文二条: (第 638 页)
  唐王命曾樱掌吏部,移张肯堂掌都察院。樱持法不挠,数有所争执。
    何吾驺至自广东,用为首辅;锡以银章,文曰「辅佐中兴」。
  郑鸿逵挥扇殿上, 何楷
呵止之;二郑甚怒。
  改艾南英为御史。
  授胡梦泰兵科给事中(梦泰,字友蠡,广信铅山人,崇祯十年 (第 691 页)
    考选推官周之夔,御批对策云:『之夔此作,毕竟是老作家;学识多到,尤堪词林之选。即授翰林院编修』。



初四日(壬子)

  冬至,唐王行郊天礼于南郊。郑芝龙、郑鸿逵称疾不出;户部尚书 何楷
疏言『礼莫大于郊,二勋臣不陪祀,无人臣礼;当正其罪』!王奖其风节,命掌都察院事。
    郊祀之时, …… (第 752 页)
    靖江王令孙金鼎上浔州催兵应援,遇参将陈邦傅等奉调勤王,率师东指;邦傅与金鼎为儿女姻,金鼎以为应援有人矣,乃告以靖江败状。邦傅宴之;时参画胡执恭、毛可求同席,酒半起更衣,邦傅密语执恭曰:『靖江无谋,动辄败;我等若少依违,祸不旋踵矣!幸金鼎自来送死,乘此擒献以邀大功,何愁不富贵耶』!计定,复即席醉而投之水;仍取其尸,擦灰包扎,即传谕各舡易「剿逆」旗帜,解功至梧州。广督丁魁楚大喜,叙以首功,官征蛮将军,协东师前赴桂林。
   何楷
知不为二郑所容,连章请告去;途遇贼截其一耳,乃芝龙所使部将杨耿也。
    帝欲曲全楷,允其回籍,俟 …… (第 755 页)
    大清兵陷宁州,许文龙死之。 文龙相拒三阅月,城中粮尽,退保界首砦。张犹龙逸去,文龙遂被擒;语不逊;遂杀之。
  朱天麟见郑芝龙跋扈,乞假去。
    芝龙威权日盛, 何楷
、朱天麟皆以迕郑氏去。有密告芝龙榄权者,帝辄责芝龙;芝龙怒,佯欲谢事。帝心知芝龙不可恃,无以制之;不 (第 759 页)
  先生李姓,名世熊,字元仲;世居宁化泉上里。晚号愧庵;所筑之室曰「檀河」、曰「但月」。天下习其初字,咸称元仲先生也。先生少籍诸生。年二十,应辛酉乡举。兴化李官佘公昌祚为同考,奇先生文,与主司争元再三,弗合;佘负气,竟袖卷而退曰:『安知此生来科不第一耶』!先生遂不第。历九试皆冠诸生,凡来典闽试者莫不欲场中一物色李生为重,而先生亦竟不得。乙酉,弘光建号;制下畿省郡县,各选贡一人。时督学为揭阳郭公之奇;郭公固雅重先生,视一贡如携取。忽试前三日,郭公挂飞章,注籍;值后学使素不习先生,特置先生弗录。其遭逢遇合佹得而数奇若此。继迁延变乱,先生亦已遂厌弃诸生。
  隆武称制闽中,大学士黄公道周、都御史 何公楷
、礼部侍郎曹公学佺各尉荐先生尚志博学,徵拜翰林博士;先生固辞,不赴。丙戌,王师下汀州,有齮龁先生于镇 (第 92 页)
  先生李姓,胜国诸生也,宁化泉上里人;名世熊,字元仲,自号曰寒支子。少豪宕不羁,视天下人读书无足当意者。自经、史、子、集以及秦、汉、唐、宋、近代百家,靡所不览;独好韩非、屈原、韩愈之书。故其为文沈深峭刻、雄伟凄丽、奥博离奇,如悲如愤,如哭如笑,如寒泉烈日、如暴风雷雨;虽非盛世和平之音,盖自称其所遇也。时当天启、崇祯间,金瓯未缺,若预知有甲申以后事者。每论古今兴亡、儒生出处及江南北利害、备兵、屯田、水利诸大要,未尝不慷慨欷歔,惓惓有所属望。奈数奇,困顿诸生;九试冠同列,典闽闱者莫不欲一物色李生为重,竟不可得。

  大清定鼎,闽中尚拥唐王,未归命。故大学士黄道周、 何楷
并荐寒支尚志博学,徵拜翰林博士,辞不赴;反复上书,与道周悲愤时事。及道周死义,走福州,请褒恤;时问其 (第 42 页)
院,为浮屠所据;则理而出之。又修朱子祠之在云霄者,与铜山皆赡以祭祀之田。自东溪至石斋诸公书,皆辑之。 何公元子
有「经学」,购之以示学者;莆田郑奚仲精于「易」,并梓其书。当时安溪以朱子之后一人自任,欲学者皆尊其学 (第 402 页)
    何楷
与郑氏

   (第 34 页)
何楷,
字玄子;思文时,曾弹郑飞虹并及赐姓。玄子归,为盗所伤,截其耳;人云郑氏使人为之。何、郑自此为世仇矣。 (第 34 页)
   新建明伦堂碑记(乾隆十二年)

  古者,「大学始教,皮弁祭菜」;所以致敬于先师、以尊道德也。盖古人因学而有庙,自天子之 元子
、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莫不造于学。虞庠上下、夏序东西、殷胶左右,无非学舍也。后世 (第 46 页)
  嘉靖末,倭寇扰闽,大将戚继光败之,倭遁居于此;其党林道乾从之。巳道乾惧为倭所并,又惧官军追击,扬帆直抵浡泥;攘其边地以居,号「道乾港」。而鸡笼遭倭焚掠,国遂残破。初,悉居海滨。既遭倭难,稍稍避居山后。忽中国渔舟从魍港飘至,遂往来通贩以为常。至万历末,红毛番泊舟于此,因事耕凿;设阛阓,称台湾焉。崇祯八年, 给事中何楷
陈靖海之策,言『自袁进、李忠、杨禄、杨策、郑芝龙、李魁奇、钟斌、刘香相继为乱,海上岁无宁息。今欲靖寇 (第 184 页)
  嗣昌既终右文灿,而文灿实不知兵,既降国能、献忠,谓抚必可恃;嗣昌亦阴主之,所请无不曲徇。自是,不复言「十面张网」之策矣。是月,帝御经筵毕,嗣昌奏对,有「善战服上刑」等语。帝怫然,诘之曰:『今天下一统,非战国兵争比。小丑跳梁,不能伸大司马九伐之法,奈何为是言』!嗣昌惭。当是时,流贼既大炽,朝廷又有东顾忧;嗣昌复阴主互市策。适太阴掩荧惑,帝减膳修省;嗣昌则历引汉永平、唐元和、宋太平兴国事,盖为互市地云。 给事中何楷
疏驳之,给事中钱增、御史林兰友相继论列;帝不问。六月,改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仍掌兵部事。 (第 229 页)
  八年正月,流贼陷凤阳,毁皇陵。巡抚杨一鹏,应熊座主;巡按吴振缨,体仁姻也:二人恐帝震怒,留一鹏、振缨疏未上,俟恢复报同奏之,遂拟旨令抚、按戴罪。主事郑尔说、胡江交章诋应熊、体仁朋比误国;帝怒,谪二人。而 给事中何楷
、许誉卿、范淑泰、御史张缵曾、吴履中、张肯堂言之不已;淑泰言:『一鹏「恢复」疏以正月二十一日,「核察 (第 40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