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地理類
別史類
政書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別集類
清代道教文獻
 (于/世)苏伯衡(金华人宋文定公辙九世孙少警敏绝伦/中岁大肆力于文辞精博敷腴时称其工)

 (洪武初擢国史院编修/以疾辞归有文集行世) 郑濂(大和之孙与弟湜俱以/义闻洪武初召见慰谕)
 (甚至问以治家长久之道濂等以谨守家法对深见/嘉奖除湜福建参议其家僮施庆者亲丧哀泣不辍)
 (亦三年不御酒肉/君子谓濡染所致)
傅藻(义乌人博通经史善词章洪/武中累官至河南按察使)
 郑沂(浦江人洪武末以人材起至京师召见以其/家 (第 27b 页)
   义门恩泽
浦江郑氏有恩育录予节其略笔之以见祖宗风励天

下之意洪武十四年为内藏金银事发连郑氏以义门
故释之家长 郑濂
郑湜面见擢湜福建左参政吏部奏
无见缺添设左参议授之二十六年诏郑氏子弟三十
以上者来见擢郑济左春坊左庶 (第 6b 页)
 一统志曰元何玮伯祥次子历迁御史中丞成宗崩
丞相阿固台奉皇后旨集议祔庙及摄政事玮难之阿

固台曰中丞独不畏死邪玮曰畏不义耳苟死于义何
畏 明纪曰太祖时浦江郑氏十世勿异㸑食指至千
馀人田赋各有所司凡出纳虽丝毫咸有文可覆无敢
私诸妇惟事女工不与家政子孙孝谨执亲丧哀毁三
年不御酒肉后被人妄讦其家与权臣通财必死其宗
郑濂
与从弟湜两人争先就吏上怜之曰我知郑门
无是也 明方孝孺傅曰孝孺从宋濂卒业濂致仕居
浦阳坐事徙蜀孝孺欲 (第 22a 页)
  赵文敏篆书千文跋 已载法帖千文类


  明宋太史手书 郑濂
名解 宋克急就章 沈民
望书姜尧章续书谱 徐天全卷 徐天全二札

  已上诸跋俱载明贤书谱

  李 (第 16b 页)
  李文正张东海匏庵石田文祝都南濠为范庵藏
与子有云诸事便当如我死一贫正不要人知

  名贤遗墨

  自宋文宪公景濂至罗文恭公达夫凡三十六人

  宋太史手书 郑濂
名解

  宋仲珩方希直书 (第 7a 页)
 (俞仲蔚书第十册顾德育牡丹赋周公/瑕莫云卿袁鲁望王舜华张伯起书)
三吴墨妙上下卷(自沈学士度弟大理少卿粲至陈/方伯鎏手迹又三吴墨妙另一卷)
三吴诸名笔札(原博希哲启南贞伯道复履约履吉/禄之孔嘉陆子渊顾华玉金元玉辈)
吴中诸帖(吴文定公宽祝京兆允明文待/诏徵明陈太学道复王徵士宠)

诸贤杂墨(李文正张东海匏庵石田文祝都南濠为范/庵藏与子有云诸事便当如我死一贫正不)
 (要人/知)
名贤遗墨(自宋文宪公景濂至罗文/恭公达夫凡三十六人)
宋太史手书 郑濂
名解
宋仲珩方希直书
宋克书张长史笔意又急就章又书画帖
沈民望书姜尧章续书谱
凌中丞金刚经临洛神赋 (第 47a 页)
当如我死一/贫正不要人知) 名贤遗墨(自宋文宪公景濂至罗/文恭公达夫凡三十六)
(人/) 宋太史手书 郑濂
名解 宋仲珩方希直书 宋
克书张长史笔意 仲温急就章又书画帖 沈民望
书姜尧章续书谱 凌中丞金刚经临 (第 102b 页)
   (独劲气时一见笔端异/老客妇谣此亦可窥也)
铁厓公余曾见用墨颇重亦有纷披老笔然恐非书家
派当借诗以传耳

  宋太史手书 郑濂
名解后(王氏跋一○右包参军/家藏宋太史书郑生名)
   (解示余按书述称太史父子不失邯郸此书行/笔极 (第 24a 页)
萧散而有纯绵裹铁之意似非规规学步)
   (者太史名濂郑生亦名濂岂古所谓慕蔺/齐庄之遗耶则其文该洽辨覈固宜耳)
太史书醇古入书品 郑濂
名解潜溪集未载近闻有刻
太史全集不知搜及此否
  宋仲珩方希直书(王氏跋一○参军又出二纸其/一为中书 (第 24a 页)
冇六诸事便当如我死一贫正不要人知)名贤
遗墨(自宋文宪公景濂至罗文/恭公达夫凡三十六人) 宋太史手书 郑濂
名解 宋仲衍方希直书 宋克书张长史笔意 仲
温急就章文书画帖 沈民望书姜尧章续书谱凌中
丞金刚经临洛 (第 68a 页)
  杨铁厓卷
至元间杨铁史声价倾海内馀名往往借客今其文与
书俱在耳独劲气时一见笔端异日老客妇谣此亦可
窥也
  明宋太史手书 郑濂
名解后
右包参军家藏宋太史书郑生名解示余按书述称太
史父子不失邯郸此书行笔极萧散而有纯绵裹铁之 (第 9a 页)
之外孙
其简牍流传盖有所自云恂来学经于濂以濂常及洒
扫柳黄二公之门装褫成卷俾题其后义不敢辞
   跋 郑仲德
诗后 (第 33a 页)
浦阳 郑君仲德
生之岁与余同其名与余同少而从学
于吴贞文公又与余同长而多髯又与余同不善饮酒
又同余中岁自金华徙居青萝 (第 33b 页)
山中又与之同里故余
二人交最洽也去年冬余朝京师 仲德
欣然与余同舟
游三吴山水间起居饮食无有不同者 (第 33b 页)
仲德
既至喜斯
游之美发为歌诗以写所遇而余则入侍两宫晨趋而
夕还留数月无一日之暇卒不能继 (第 33b 页)
仲德
之作心窃自
叹兹游也幸 (第 33b 页)
仲德
同而景物之佳者皆 (第 33b 页)
仲德
所揽 (第 33b 页)
结余不获效焉何其异耶及乎东归 仲德
累以为言余
耄昏好睡竟不能成诗以 (第 34a 页)
仲德
相驰骤既而笑曰物
之同者一则同二则异矣余与 (第 34a 页)
仲德
方相与如一人 (第 34a 页)

之言犹余之言也何必出余之口而后为同耶 (第 34a 页)
仲德
之诗美矣而余效而似焉尚未免为异苟不之似非自
取异耶多言以求异曷若忘言而归于大同之域也耶 (第 34a 页)
仲德
知道者也必以余言为然
   跋遁山翁行状后 (第 34a 页)
子儒而
师其道则未尝不同也虽然自有生民以来未有盛于
孔子者也我所愿则学孔子也
   郑氏名濂解
余友 郑仲德
氏閒叩余曰幸与子同名濂而论者屡病 …… (第 3b 页)
尤异于所闻也余老且多病旧学废忘十至八九其言
虽覼缕不辍未必可徵 仲德
尚求大雅之士而正焉不
须病濂字之义无据而期师法濂溪其人斯可矣哉或
者则曰韵书云廉俭也释名云敛也皆有收 (第 6a 页)
 之又伤易道之微激而赞之惜乎予文芜陋不能永

 生也然予情亦至矣濂志
    采苓子

荣阳 (第 15a 页)
郑仲德
有隐操尝采苓九蓝山间因自号 (第 15a 页)
采苓子
斯赞之所由作也赞曰
彼采苓者肥遁之士皦皦霞外不容纤滓白月入怀凉
飔溯棂高视一世何虑何营
   匡山居 (第 15a 页)
   跋赵松雪乞药手帖 跋张东海杂书

   跋芸窗父师集 跋宋潜溪书所著 郑濂
名解
   跋宋方二公墨迹 跋赵仲穆马图
   跋江贯道江山长图 书韦斋先生集后
   跋朱文公三帖 (第 65b 页)
   跋芸窗父师集张沟南先生有诗名于元末其诗恨未见之徒得高太
史季迪跋语谓其诗格律深稳不尚篆刻有会理切事
之语季迪为当时诗宗观其评品如此则其诗可知矣
吾友王守溪吏部今藏其诗二册而其子瑄之作皆在
题曰芸窗父师集芸窗盖瑄之号独所谓师者不知所

指岂集中附载者皆其人欤癸亥二月郊祀斋居为读
一过因记其后沟南名端字希尹江阴人瑄字藻仲尤
以书名云
   跋宋潜溪书所著 郑濂
名解
太史宋先生所著义门 (第 14a 页)
郑濂
名解尝见于潜溪集中此
则太史手笔也太史之学其该博不必论其书亦清古
有法若其后跋语数篇与所附名说皆诸贤 (第 14a 页)
  与士修书二首 寄士修修德书
  荅陈元采 与王修德书八首
  荅上清张真人
 卷之十 书
  与 采苓先生
书二首 与讷斋先生书 …… (第 24a 页)
  王处士墓表 陈先生墓碣

  侍读唐君墓志铭 曹处士墓碣铭
  吴处士墓表 郑处士墓石表辞
   采苓子郑处士
墓碣 参议郑公墓表
  贞义处士郑君墓表 郑处士墓碣铭
  王君国祥墓碣 许士脩墓铭
  仙居张处士 (第 34b 页)
 逊志斋集卷十     明 方孝孺 撰


 书
  与 采苓先生
二首
某质性椎钝学不笃专行能无所可取执事不察而过
采之置诸宾客之列加于子弟之上使推所闻知以相
训告训 …… (第 1a 页)
季恊心致志昌义门于百世扬先德于天下以称
圣朝崇奖之深旨夫道行乎一家犹行乎邦国也何患
乎无以自见于世哉 采苓先生
称庆想已旋半轩释斋
仲瞻及诸丈皆康强甚𢠢瞻企疾作不能遍作书问起 (第 6a 页)
幸有佳胤绍遗志积久报侈将愈炽刻辞识之告来
   采苓子郑处士
墓碣
周之文盛矣至其季也流而为诈誇孔子盖屡叹之教
人必以忠信岂不以忠信为立德之本故耶今世去孔 …… (第 46a 页)
子时益远机巧之俗胜而敦悫之风微乃有若郑处士
者焉其可尚也哉处士讳濂字 仲德
别号 (第 46b 页)
采苓子
居金
华之浦江自其七世祖绮教子孙勿异㸑今传十又一
世矣元及国朝皆表其闾天下称之曰义门郑氏处士
处乎世 (第 46b 页)
一矢加遗虽欲贽币相周还也其蔑之能矣从
初币之菲礼之腆也不犹愈于不享虖执事其图之
   师俭训
惟义门 郑君仲德
既嗣总家政乃至于师俭堂登进厥 …… (第 6a 页)
尔亦式克师古之人
是之谓义门之彦周还师俭堂尚无腼面目惟尔后人
乃亦永有师师厥家人皆曰敢有不恭再拜趋出 仲德
乃属眉山苏伯衡书诸册具训于子孙
   畏慎训
赵君彦嘉畏慎自牧爰作齐居大书揭诸座右兹岂曰 (第 8a 页)
   望鲁亭
尼丘郁丛丛鲁城奠中土我家居其阳有亭父之所亭
前花木荣亭下儿女序吾亲谅康宁于焉日容与嗟予

作冑子定省违燕处前年拜君恩受命来闽府驱车戒
严程凭轼屡回顾亲恩固难酬王事亦靡盬飘飘天风
发渺渺白云度儿身在南闽儿梦在东鲁自惭居处崇
绵力竟何补忠孝无由全予怀泪如雨
   义门家长 郑仲德先生
号采苓子卷(有序/)
仆访仲舒太常于江浦之义门承仲兄德翁先生日相
与文酒之乐暇日出示 (第 16a 页)
采苓子
卷诗一编采苓乃先生
自号太史景濂宋公既为之传详其事诸大夫士又著 (第 16a 页)
为诗文以歌咏之宫商交作金舂玉应使 采苓子
之名
逃名而我随矣虽然诗之采苓乃甘草也甘草可和百
药而不能延年若先生之采苓乃茯苓也本草谓松脂
入地千 (第 1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