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傳記類
職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史評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續道藏
者称其所助而无倖免高下平正较若画一 苏伯衡
记洪武四年郡倅
王纲量田之法 令都择一人焉为量长保择一人焉为里长都以五十
步为率筑堠一焉表其都之界保 (第 64b 页)
(授衢州教授洪武初聘修元史书成受赉归卜居/长山之阳所著有春秋集义文曰胡仲子集诗曰)
(长山先/生集) 苏伯衡(字平仲金华人宋门下侍郎辙之/裔也博洽群籍为古文有声元末)
(贡于乡太祖置礼贤馆伯衡与焉寻用为国子学/录迁学正擢翰林编修力辞归学士宋濂致仕太)
(祖问谁可代者濂对曰伯衡臣乡人学博行修文/词蔚赡有法太祖即徵之入见复以疾辞赐衣钞)

(第 18a 页)
授洪武初聘修元史书成受赉归卜居/长山之阳所著有春秋集义文曰胡仲子集诗曰)
(长山先/生集)苏伯衡(字 平仲
金华人宋门下侍郎辙之/裔也博洽群籍为古文有声元末)
(贡于乡太祖置礼贤馆 (第 18a 页)
伯衡
与焉寻用为国子学/录迁学正擢翰林编修力辞归学士宋濂致仕太)
(祖问谁可代者濂对曰 (第 18a 页)
伯衡
臣乡人学博行修文/词蔚赡有法太祖即徵之入见复以疾辞赐衣钞) (第 18a 页)
 (金华人自少颖异既长务师古人洪武初起为衢州/府教授会修元史荐入史馆赐金帛遣归有文集行)
 (于/世) 苏伯衡(金华人宋文定公辙九世孙少警敏绝伦/中岁大肆力于文辞精博敷腴时称其工)

(第 27a 页)
   金处二郡文武分盛

国初浦江宋承旨濂义乌王待制袆金华胡教授翰
编修伯衡
皆以文章名天下而皆为金华人青田刘中
丞基龙泉章中丞溢胡郡伯深丽水叶太守琛亦文章
士也而皆以武功显内王 (第 24b 页)
乎欲观秘书可勉就职观此二敕三旨一谕虽内阁辅
臣其优礼远不能过也
   编修主会试
洪武戊辰国史编修 苏伯衡
李叔荆主会试 (第 12b 页)
者三十四年俞宪登科考名姓次
序俱以会试录为准然不载杨靖蹇瑢其脱略可知矣
二十一年戊辰会试命翰林院编修 苏伯衡
李叔荆为 …… (第 11a 页)
去之耳题名记卢原质卓敬以死难磨去不存
二十三年庚午赐应天府考试官傅箕 苏伯衡
谢南毛
瀚钞各十锭中式举人黄文史等五十人各二锭其监
生生员试不中者钞二贯且谕以进学之方俾无怠无
(第 12a 页)
(頫耕织图诗乘兹各/播种庶望丨丨丨)永逸功(王恽相视河流回诗此是丨/丨无穷丨作诗拟达宣房宫)太史功 (苏伯衡
诗囊括/山川丨丨丨)皇王功(王祎长安杂诗谁欤任儒学先正推许公/发挥圣贤道张主丨丨丨按此美元世祖)
( (第 11a 页)
霜都(褚载诗五龙/雷电绕丨丨)建都(杜甫诗/丨丨分)
(魏/阙)雄都(杜甫诗丨丨元壮丽望幸歘威神 苏伯衡
文丨丨大邑名城巨镇)帝都(杜甫诗龙媒真种/在丨丨李伯诗日)
(本晁卿辞丨丨又一振高名满丨丨白居易诗忽 (第 44b 页)
孙惠伯曰寡君未知其罪请从君/惠于会宣子患之乃使叔鱼见季孙曰归子而不归将为子丨丨)
(于西河平子惧先归 苏伯衡
送王希旸编/修使交趾诗丨丨迎京使倾城拱道周)假馆(孟子交得见于邹/君可以丨丨愿留)
(而受业于门苏轼 (第 51a 页)
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抑丨丨痛悬衾箧枕此不简之教也黄庭坚训)
(郭氏三子名字说丨丨抑痛炙手撋冻 苏伯衡
题方壶/云山烂熳图诗我自持杯酌阿母谁能丨丨招麻姑)忍痒(东坡/别集)
(处贫贱易耐富贵难安劳苦易安閒 (第 12b 页)
致近年而言百岁之内有升举/有尸解有丨丨有立亡者居多)兔脱(虞集酬崔御史送熊掌诗丨/丨中山醢鱼藏丙穴腴 苏伯)

(衡
古剑歌神光丨丨飞/雪霜宝气龙腾贯霄汉)智脱(刘因四皓诗丨丨暴/秦网义动英主颜)绾脱(杨维桢香/奁诗华 (第 14b 页)
立极
爰定鼎而建都臣等幸际亨嘉获叨任使忝居鹓列上
祝鸿图偃武脩文开太平于万世制礼作乐妙化育于
两间  苏伯衡
贺登极表曰皇穹垂佑诞锡贞符哲后 (第 14a 页)
读书自娱每暇即召儒士探讨经史商𣙜)
(异同沉潜殆忘寝食时翰林编脩李叔荆掌中都国子/监事大被亲宠每召 苏伯衡
等与叔荆入西堂讲道论)
(文无虚日阎唐书曰岐王范好学工书爱儒士无贵贱/为尽礼与 朝隐刘延琦张谔郑繇 (第 36a 页)
俱对时已薄暮擢启户部侍郎徽吏部郎中启自
陈年少不习国计且孤远不敢骤膺重任徽亦固辞并
赐内帑白金放还  苏伯衡
传曰 (第 44a 页)
伯衡
仕明为国子学
正擢翰林院编修宋景濂以翰林承旨致仕荐 (第 44a 页)
伯衡

代召至固辞赐文绮遣归 张宣传曰宣少负才名洪 (第 44a 页)
特除(宋绍兴四年诏太/学生黄伦升补上)
(等上舍特与补左承/务郎除太学录焉) 伯衡恬静寡欲(明献徵录 苏伯/衡
(第 23a 页)
平仲
浙江) …… (第 23a 页)
选/为国子学录迁学正屹然以师道自任教胄子者五年)
(近臣有荐其才于上者即日召见亲擢为翰林国史院/编修 伯衡
以瞆疾辞不受寻乞省觐归洪武十年宋濂)
(以学士承旨请老既入谢上问曰今在外文学复有如/卿者乎其举以自代 (第 23b 页)
濂曰 伯衡
臣乡人也博学饬行为)
(文词蔚赡有法要不可以微疾废上许而亟徵之甫就/馆舍自宰执以下咸躬往候询及辄以疾 (第 23b 页)
对明日入见)
(固辞乃赐表里宝钞遣归二十一年会试复徵聘 伯衡/
为考试官事竣复辞归 (第 23b 页)
伯衡
为人恬静寡欲容猊不踰)
(中人而学问可以兼天下/有集六卷宋濂刘基序之) 萧执陪祀应制(又萧执字/子所 (第 23b 页)
封郑王食邑安丰辞不受) 蜀秀才(蜀王椿太祖第/十一子博综典)
(籍容止都丽尝辟西堂延揽名士与李叔/荆 苏伯衡
等商㩁文史太祖呼为蜀秀才) 明奇士(明/宁) (第 42b 页)
常侍帅鄜坊丹延
道古进大夫文通加散骑常侍丞相度朝京师进封晋
国公以旧官相而以其副总为工部尚书领蔡任 
苏伯衡
岐阳王李文忠勋德碑曰王初上谒年未三五
帝曰朕甥鞠于内府训之迪之允文允武乃命之将统 (第 25b 页)
配既定天下即皇帝位皇后正位中宫封皇
后父为徐王母郑氏为徐王夫人以他无继嗣因立庙
于太庙之东岁时奉祭  苏伯衡
岐阳武靖王勋德碑
曰皇上诞膺天命统一万方群才辐辏共为帝臣杰出 (第 37b 页)
 元程钜夫安南国王陈益稷加恩制曰陈益稷慕帝
王之有真见几而作惧祖宗之不祀自拔而来始者周
王之赫怒伐罪吊民终焉舜帝之诞敷班师振旅彼迷
不复尔守弥坚拯溺救焚从王师凡一再举适馆授餐
留湖右几三十年身历事于四朝志不渝于初节肆朕
即祚亟其来庭于戏内宁外抚朕不忘铜柱之南近说
远来尔益拱辰星之北对扬休命永坚一心  明苏伯
封靖西王制曰朕惟窦融保五郡而事汉式彰推戴 (第 11b 页)
声而作教周崇六礼仁义之道
为先汉设三章王霸之图斯杂皆所以牢笼八际檃括
三灵齐四大以居尊叶五神而称正  明苏伯衡
国学 (第 1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