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詩類
春秋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雜史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兵家類
術數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寶積部類
洞神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如淳曰但动颐/指麾皆如所欲)质实(一统志云新郪汉之县名属汝/南郡后废之故城在凤阳府颍)

 (州治/八里)
匈奴寇狄道
 (时匈奴数为边患 太子家令晁错
言曰兵法曰有必/胜之将无必胜之民繇此观之安边境立功名在于)
 (良将不可不择也臣又闻用兵之急者三一曰 …… (第 34b 页)
 (错为人峭直刻深以其/辩得幸太子号曰智囊)集览(家令百官表家令主皇/太子仓榖饮食张晏曰)
 (太子称家故曰令 晁错
音朝厝史记注错又如字读/鋋音蝉铁柄短矛也劲弩长戟射疏及远仲冯曰长)
 (戟恐误或者劲弩如今九牛大弩以 (第 35a 页)
枪为矢故可射/疏及远然戟有钩又不可射疏与疏通义渠注见周)

 (显王四十二年峭直峭本作峭瓒曰峭直峻狭也 智囊
言一身所有皆是智算若囊橐之盛物然)
募民徙塞下
  (第 35b 页)
(晁错
又言曰兵起而不知其埶战则为人禽屯则卒/积死胡人衣食之业不著于地其埶易以扰乱边境)
 (往来转徙时至时 …… (第 35b 页)
  (己未/年)
○春三月除关无用传集览(除关无用传礼地官司关/凡所达货贿者则以节传)
(出之注关界上门也传如今移过所文书音张恋反汉/初置诸关以备非常颜师古曰传信也古者用棨刻本)
(为合符或用缯帛张晏曰两行书缯帛分持其一出入/关合之乃得过谓之传今除去关出入无禁不用传也)
○诏民入粟边得拜爵免罪赐农民今年半租
  (晁错
言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今海内为一无有)
 (水旱之灾而畜积 …… (第 37b 页)
  (纷纷祠祀实昉于此故纲目特以始郊五帝书之/以见开端之失至他日武帝五畤之祠止书如雍)

  (此固纲目谨始之意学者惟能合/前后所书而观之则得其旨矣)
○赦○秋九月亲策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以 晁错
为中
大夫质实(一统志云 (第 46a 页)
晁/错
颍川人)
 (错以对策高第擢为中大夫又言宜削诸侯及法/令可更改者书凡三十篇上虽不尽听然奇其材)
   (第 46a 页)
书法(亲策何讥也何讥躬亲策之而所得者 晁错/
尔以是为失人故讥之是故文帝策士而得)
   (第 46a 页)
(晁错
则书亲武帝策士而得公孙弘则书亲汉元/光元年文宗策士而失刘蕡则书亲唐太和二年)
  (皆讥也终纲目/书 (第 46a 页)
 (家在太史公自序传/言治刑法及名实也)质实(一统志云张欧沛人/安丘侯说少子也)
(丙/戌)二年冬十二月有星孛于西南○令男子二十始傅
集览(二十始傅注见汉王/刘邦二年老弱未傅)○春三月立子德为河间王阏

为临江王馀为淮阳王非为汝南王彭祖为广川王发
为长沙王质实(河间国名注见帝玄更始二年/长沙国名注见献帝兴平元年)○夏四
月太皇太后崩考异(据凡例太后下/漏薄氏二字)○六月丞相嘉卒
 (时 内史晁错
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丞相嘉自绌疾错错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
 (一门南出南出者太上皇 …… (第 2b 页)
 (内内垣之外夜入宫自归为句汉书作入宫上谒自/归上颜师古曰归首于天子也嘉请为句请奏也冗)

 (官汉书注散官也韵会注宫中之/冗食人也徐氏曰无定所执也)
以陶青为丞相 晁错
为御史大夫○彗星出东北
  书法(书彗星记异也自是荧惑岁星逆行明年长/星出而七国反兵满天下此其应也纲 …… (第 3a 页)
  (也如是可/不谨诸)
○吴王濞胶西王卬胶东王雄渠菑川王贤济南王辟
光楚王戊赵王遂反以周亚夫为太尉将兵讨之杀
史大夫晁错
二月亚夫大破吴楚军濞亡走越戊自杀
 (初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杀之吴 …… (第 5a 页)
 (于是文帝乃赦吴使者归之而赐吴王几杖老不朝/吴谋益解然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卒践更辄与平贾)

 (岁时存问茂材赏赐闾里他郡国吏欲求而捕亡人/者公共禁弗予如此者四十馀年 晁错
数言吴过可)
 (削文帝不忍及帝即位错曰高帝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吴王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不忍德至厚王当 …… (第 5b 页)
 (守王不得发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共攻齐围临/菑赵王遂发兵住其西界北使匈奴与连兵吴王悉)
 (其士卒二十馀万闽东越亦发兵从起广陵西涉淮/并楚兵遗诸侯书罪状 晁错
欲合兵诛之破梁棘壁)
 (乘胜锐甚梁遣将军击之皆败还走初文帝且崩戒/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至 …… (第 6a 页)
 (也对曰吴铜盐之利则有之安得豪杰而诱之诚令/吴得豪杰亦且辅而为谊不反矣上曰计安在盎对)
 (曰愿屏左右上屏人独错在盎曰臣所言人臣不得/知乃屏错盎曰吴楚相遗书言贼臣 晁错
擅适诸侯) …… (第 6b 页)
 (曰可错殊不知上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乃使盎使吴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以言军)
 (事见上上曰道军所来闻 晁错
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夫 (第 7a 页)
晁)
 (错
患诸侯彊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
 (报仇臣窃为陛 …… (第 7a 页)
 (雅舂按本传作杵臼碓舂于市注为木杵而以手舂/今谓步臼者耳闽东越史记东越传注韦昭曰闽者)
 (东越别名也又闽越注见惠帝三年罪状 晁错
状形/容之也其书形状 (第 9b 页)
晁错
之罪犹庄子自状其过也破)
 (梁棘壁梁谓梁国按大梁今陈留浚仪是古汴州也/汉文封子武于大梁以其卑湿后徙 …… (第 9b 页)
 (也自鳖山北萦回楚城东入于/海敖仓注见汉王刘邦二年)正误(公共禁弗予今/按公如字犹今)
 (言公然也 晁错
谓丞史曰今按 (第 10b 页)
晁错
时为御史大夫/则丞史乃御史大夫之丞及史也汉百官表御史大)
 (夫有二丞侍御史十五人诱天下豪杰白头举事 …… (第 10b 页)
 (城曰睢阳元因之本朝降为州以睢阳县省入仍属/开封府棘壁即大棘城在开封府宁陵县西南七十)
 (里左传宋华元与郑公子归生战于大/棘即此越即东越国注见惠帝三年)
  发明(濞为逆已久特因 晁错
而发尔然使错徐为/之计又不并削诸国则濞亦无以为兴兵之)
  (端故书错死于七国反之下以见祸变之兴由错 …… (第 11b 页)
  (雨大水春雨雪东阙灾秋大旱皆一见是年所书/日月皆赤等灾尤为可畏帝非有甚失德也特以)
  (刻忌少恩故尔 晁错
以忠谋杀皇后太子以无罪/废丞相亚夫以守正不阿死此皆非小故也上天)
  (变异夫岂适然惟合先后所书而考 …… (第 27b 页)
 (间犹言近间发民若取庸颜师古/曰发用也取庸谓因其资以雇庸)
帝崩太子彻即位

 (年十/六)
  书法(贺善赞曰景帝之资素号刻深以所书考之/杀 晁错
废薄后杀太子荣狱周亚夫皆其病)
  (根之发见者也然观其从田叔之言置梁事于不/问亦庶几易悟者中五年以 …… (第 28a 页)
 (而又以无此废正后而夫妇之道薄以无罪废太子/而父子之恩暌过爱梁王轻许传位而兄弟之好不)
 (终信谗用谮绌申屠嘉戮 晁错
杀周亚夫而君臣之/道乖缺其视文帝益相辽矣独节俭爱民一事克遵)
 (前业耳夫岂可与/成康同得美称哉)集 …… (第 29a 页)
  (宗中和元年莫/甚于如日者矣)
○置茂陵邑集览(茂陵武帝陵邑属扶风郡本槐里/县之茂乡在长安城西北八十里)

(一统志云茂陵汉之县名武帝析槐里县置之东/汉废入兴平县故城在西安府城西北一百里)
(癸/卯)三年冬十月中山王胜来朝
 (议者多冤 晁错
之策务摧折诸侯王数奏暴其过恶/吹毛求疵诸侯王莫不悲怨至是置酒胜闻乐声而)
 (泣上问其故胜具以吏所侵 …… (第 40b 页)
  (年乃再对也弘传元光五年复徵对贤良策文与/武帝纪元光元年策文相类考异云或者此策乃)
  (弘先举贤良所对班氏误寘五年也以是为失人/故讥之是故文帝策士而得 晁错
则书亲十五年) …… (第 52a 页)
  (习先圣之术者策问之弘对第一遂以为博士则/曷为不书略之也其略之何不称也先圣之术弘)
  (何足以知之然则 晁错
之于直言极谏亦不称矣/则何以书直言极谏其称不称易见也弘以儒名)
  (有似于习先圣之术者纲目别嫌/明 (第 67a 页)
  书法(自杀未有不书故者不书故无故也无故者/必有其故于是有任其咎者矣故二子书官)
  (凡书腰斩甚之也据 晁错
栾大刘/屈氂成方遂皆腰斩不书腰斩)
  发明(案分注所载仁平议狱之事甚明而深文者/诋之甚曲然且不免极 …… (第 15b 页)
 (乃遣常惠将骑往车师迎郑吉吏士还渠犁遂以车/师故地与匈奴相好观汉故事数条汉兴已来国家)
 (便宜行事及贾谊 晁错
董仲舒等所言奏请施行之/敕掾史按事郡国及休告还府辄白四方异闻或有)
 (逆贼灾变郡不上相辄奏/言之与 (第 57a 页)
 (常爽得奏迫窘不知所为懿使爽所亲信说爽宜/早自归罪唯免官而已懿以太后令召桓范范欲)
 (应命其子曰车驾在外不如南出范乃出懿谓蒋/济曰 智囊
往矣济曰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范)
 (劝爽以天子诣许昌发四方兵自辅爽疑未决范/谓羲曰此事昭然卿用读书 (第 76b 页)
 (复能言安用默默苟生乎归而自杀既而聪宴群臣/引见太弟又见其憔悴涕泣陈谢聪亦恸哭待之如)
 (初/)集览(归首汉书 晁错
入宫自归正义曰自归帝前/首露引兵去东宫去年使卜抽将兵监守东)
 (宫今命其离去窦武陈蕃窦武汉桓帝后父 (第 65b 页)
 (宜先除之以壹民心垂曰司徒意正与吾同吾虽老/叩囊底智足以取之终不留此贼以遗子孙也遂发)

 (中山次/于邺)集览(叩囊㡳智叩音寇发也谓我当尽发囊/底之智算以取西燕汉书 晁错智囊
颜)
 (师古注言一身所有皆/是智算若囊橐之盛物)正误(叩囊底智今 (第 32a 页)
汉晁错/
有智辩号曰 (第 32a 页)
智囊
燕主)
 (垂自言虽老然发囊底所/存之馀智足以取西燕也)
十二月后秦主苌卒太子兴帅兵击秦
 (苌疾甚 …… (第 32a 页)
  (为书官讥晋之无政也恭一举兵而为之杀一仆/射一将军以姑息之无政甚矣然则曷为不书杀)
  (书杀则疑于 汉晁错
故国宝绪可诛不当以恭反/遂诛之也书罢兵还镇非善恭欤杀二大臣而后)
  (还书所以著其/要君之势也) (第 49b 页)
 (恼而复㦀憹也大宋重修广韵注㦀憹悦也侬音农/我也吴人语敬则五官王敬则之属官王公林也为)
 (詹事五官官讵不官犹称官人讵不犹言岂不若邪/山注见汉桓帝延熹四年自归汉书 晁错
入宫自归)
 (注自归帝前首露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策此讥檀道济避魏之语)正误(敬则五官今/按自晋以来 (第 11a 页)
  (铅刀为铦又前汉书贾谊策芒刃不顿豳州豳通作/邠悲巾反古西戎地周时公刘所居故诗为豳国汉)
  (为右扶风西魏置豳州唐元宗以豳字类幽字故改/为邠犀利犀坚也前汉书 晁错
传器不犀利颜师古)
  (注云古以犀兕皮为/铠甲故谓坚曰犀)质实(关中注见元宗开/元十一年京兆)
  (第 77a 页)
 (坠马故晚因下阶叩头上曰但使外无章奏汝/亦无忧有顷京兆奏其状上即叱出杖杀之)集览
 (峭直峭本作峭音七笑反 汉晁错
为人峭直瓒曰峭/峻狭也供奉侏儒黄㼐供奉宦官也侏儒短小人也)
 (黄㼐姓名也㼐蒲眠反记乐记及/优侏儒左 (第 9b 页)
  书法(前书策试制举之法矣宪宗元和元年不书/亲此书亲策何讥也何讥躬亲策之而不知)
  (刘蕡之为忠以是为失人也故讥之是故文帝策/士而得 晁错
则书亲武帝策士而得公孙弘则书)
  (亲文宗策士而失刘蕡则书亲皆讥其不知人也/终纲目书策士十有一汉文 (第 16a 页)
 (诸王用兵成败不以责卿让能曰陛下必欲行之中/外大臣宜协力以成圣志不当独以任臣上曰卿位)
 (居元辅与朕同休戚无宜避事让能泣曰臣岂敢避/事顾时有未可势有不能恐他日徒受 晁错
之诛不)
 (能弭七国之祸也敢不奉诏以死继之乃命让能留/中书计画调度月馀不归崔昭纬阴结邠岐为之耳) …… (第 63a 页)
 质实(覃州名未详沿革唯怀庆府乃禹贡冀州覃怀/之地或疑即此已注见宋顺帝升明元年甸服)
 (注见宋文帝元嘉九年九服 晁错
之诛/不能弭七国之祸事在汉景帝三年)
  书法(昭宗愤王室之日卑欲振纲纪一失于克/用再失于茂贞而唐趣 (第 64a 页)
 汉书伏生济南人故为秦博士孝文时求能治尚书

 者天下亡有闻伏生治之欲召时伏生年九十馀老
 不能行于是诏太常使掌故 晁错
往受之秦时禁书
 伏生壁藏之其后大兵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
 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
  (第 1b 页)
王充曰尚书本百篇遭秦用李斯之议燔烧五经济
 南伏生抱百篇藏于山中孝景皇帝时始存尚书伏
 生已出山中景帝遣 晁错
往从受尚书二十八篇伏
 生老死书残不 (第 1b 页)
晁错
传于倪宽至孝宣皇帝之时 …… (第 1b 页)
 诸篇安国虽以伏生之书考古文不能复以古文之

 书订今文是以古文多平易今文多艰涩
 熊朋来曰 晁错
所受伏生以汉𨽻写之故曰今文凡
 二十八篇及武帝时得伪泰誓一篇故艺文志称二
 十九篇伏生二十八篇者虞 …… (第 3b 页)
 梓材召诰洛诰立政无逸康王之诰合于顾命吕刑

 文侯之命费誓秦誓凡十九篇通为二十八篇
 吴澄曰书二十八篇伏生口授而 晁错
以意属读者
 也其间阙误颠倒固多然不害其为古书也汉魏四
 百年间诸儒所治不过此尔当时以应二十八宿盖 …… (第 4a 页)
    九篇其一是序也

    又按伏生授书在孝文帝时 晁错
所受济南
    张生千乘欧阳生所传颁之学官掌之博士
    本无太誓惟因董仲舒对策引书曰白鱼入
  …… (第 6a 页)
    合之王充马融郑康成房宏王肃诸家之说
    虽有不同而要为后得之书非伏生之本经
    矣林之奇亦云 晁错
从伏生受书二十八篇
    其时未有太誓以太誓一篇足二十九篇之
    数者妄也 …… (第 6b 页)
 朱子曰按汉儒以伏生之书为今文而谓安国之书
 为古文以今考之则今文多艰涩而古文反平易或
 者以为今文自伏生女子口授 晁错
时失之则先秦
 古书所引之文皆已如此恐其未必然也或者以为
 记录之实语难工而润色之雅词易好故训诰誓命 …… (第 13a 页)
 吴澄曰书增多二十五篇晋梅颐所奏上者所谓古

 文书也盖 晁错
所受伏生书以𨽻写之𨽻者当世通
 行之字故曰今文孔壁所藏皆科斗书故曰古文孔
 壁真古文书不传后有张 (第 16a 页)
 人语以是知齐人语多难晓者伏生编此书往往杂
 齐人语于其中故有难晓者卫宏序古文尚书言伏
 生老不能正言使其女传言教 晁错
齐人语多与颖
 川异 (第 7b 页)
晁错
所不知者二三仅以其意属读而已观此
 可见以是知凡书之难晓者未必帝王之书本如是
 传者汨之矣
 孙耕后 (第 7b 页)
 昔子云作法言时无知者曰后世有子云必爱之矣
 庸讵知今之世无与我同志者哉但天下之知我者
 易知书者难也书之为道诚邃矣汉自伏生以下
 错
倪宽夏侯胜皆专治书而不得其旨孔安国虽为
 之注多惑于伪序而讨论未精蔡邕才堪釐正而其
 说不尽传孔颖达 …… (第 2b 页)
 商周四代之书初盖百篇遭秦焚灭挟书有禁汉兴
 禁犹未除旧学之士皆已老死文帝时诏求天下能
 治书者惟有济南伏生一人年九十馀遣掌故 晁错

 
即其家传授仅得二十八篇武帝时河内女子献伪
 泰誓一篇得附二十八篇之列元成间东莱张霸作
 伪舜典等二十 …… (第 4b 页)
 虞下迄三代得百篇秦燔六籍煨烬无馀汉兴除挟
 书令济南伏生始以其所藏者教授齐鲁间文帝求
 治书者伏生老不能行诏太常遣掌故 晁错
即其家
 受之是谓今文尚书后鲁恭王治宫室壤孔子宅得 …… (第 6a 页)
 不可考矣及秦坑焚祸作百篇之书无敢藏者汉孝
 文时闻济南有伏生胜能读之生时年九十馀欲召
 之不能行诏 晁错
往受生又老不能正言其女传言
 教晁以意属读所得仅二十馀篇尔先是孔子远孙
 有犯秦禁密藏竹简书于其家壁 (第 9a 页)
 义耳近世习书者为举业地彼其意在鱼兔而又奚
 筌蹄为吾舅袁蔘波先生世为钜儒耻举业而托之
 医于尚书有砭蔡编书自伏生之女句读而授之
 错
其后孔安国郑康成诸人为之诠解凡百有三十 …… (第 2b 页)
 四十篇周书四十篇书序是也秦时禁挟书博士伏
 生壁藏之禁解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八篇以
 教于齐鲁之间掌故 晁错
写以𨽻古是为今文时人
 惟知尚书二十八篇取象二十八宿不知其有百篇
 也既而伪泰誓百两篇之属稍出然不 (第 5b 页)
 陈子龙曰或谓先生以道辅主日在黼座之侧谏行

 言听知中朝之弱藩国之强不能以骤返也而听黄
 齐兴 晁错
之谋为侵削诸侯之计以致真人翔于蓟
 北电扫中原虎步江外不能出一策以纾国难而乃
 日治仪文定官制何当于 …… (第 6a 页)
 矣而天方欲文皇帝平区夏而享太平岂尽谋臣之

 过哉
 陆世仪曰方正学人品学术后世无不敬服但削夺
 诸王一节人颇以为疑以为董仲舒之才而建 晁错
 
之策不无类于申韩也及读逊志斋全集中有勉学
 诗其间多言当时削夺诸王伤残骨月非天理人心
 之正且曰安得 (第 6b 页)
 载之简册非徒出口入耳而已又况春秋之文数万

 独以口相授受庸讵知不有讹谬者乎济南伏生治
 尚书上使掌故 晁错
往受之仅一女子述其老耄之
 语世谓生齐人齐语多艰涩故今书文亦难属读然
 古人之作书者非齐人也奈何若是 (第 24a 页)
 守蓍筴义主卜筮小道可观致远恐泥纬稗乱正易
 道旁骛矣作周易正解部第一四代之书邈兹逖矣
 汉之伏生九十记忆 太常晁错
踵门肄习凡得二十
 有八篇真四代之弘璧已晚出古文托名孔壁良苦
 真赝夐不相袭而二千年珷玞混其良玉不可 (第 2a 页)
    克然不见于他书未敢深信

    又按宋咸平三年赠胜乘氏伯
  伏氏弟子
 太子家令颍川 晁错
 博士济南张生
 千乘欧阳生和伯
 临淮太守鲁孔安国子国
    按子国少学诗于申公受尚书于伏生见家 …… (第 1b 页)
    语后序

   晁错
弟子
 丹阳都尉汝阴何比干少卿(何法盛中兴书少作长/)
  张生弟子
 都尉鲁夏侯氏
 郡守洛阳贾嘉 (第 2a 页)
赋不闻市马于戎也泊秦坏井田汉兴阡陌兵车不取
田赋戎马悉从官给是以丐奴历年为患由马之少也
晁错
说文帝劝农功令民有车骑马一疋者复卒三
人谓免三人甲卒之赋也至武帝七十年间众庶街巷
有马千百成群乘牝者 (第 1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