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二
父子君臣义。经纶致泽功。初非此心外。总是不言中。舍敬无他物。存诚贵有终。焚香静坐处。千古即神通。
东岳 (李公安讷)
在江都枉书。且有洪鱼,石花,生蛤之惠。走草鸣谢。
怪杀南枝鹊。惊看丙穴鱼。何须羊入梦。绝胜鲤传书。石 (第 402H 页)
浦午向之原。 母妃祔焉。是为 章陵。崇祯壬申夏。追尊 父王为元宗大王。 母妃为仁献王后。遣陪臣洪宝, 李安讷
等。如京请追封。 皇帝降敕。锡以诰命。赐谥恭良。其敕书曰。惟尔世守东藩。夙称忠顺。尔父讳未膺袭爵。蚤 (第 15L 页)
犹无得以接焉。况于文教乎。况于圣庙之遗迹乎。于今忽见夫子庙碑墨本。乃李北海之文。张廷圭之笔。而故东岳 李尚书安讷
浮海朝 天时。得诸衍圣公胤植者也。于今忽见之。何其幸也。噫东岳奉使。实在崇祯壬申。距丙子之缊才五岁。 (第 261L 页)
   教竭诚奋威。出气效力。振武功臣。崇禄大夫。行平安道兵马水军节度使。副元帅宜春君南以兴书。
   教京畿观察使洪宝书
   教平安道观察使金时让书
   教公清道观察使 李安讷

   正朝百官贺笺(天启四年甲子)
   册封谢恩表(天启五年乙丑)
   冬至表(天启五年乙丑
 蛮乡明月照心肝。正是秋风水气寒。闻道海中无绝岭。逐臣何处望长安。
七夕和李浩然(师孟)
高梧影转露华团。入夜西风枕簟寒。牛女有期天似海。月明人倚曲阑干。
秋夜竹亭有怀(亭在恩津)
残荷零落委清波。客里流光易掷梭。人断竹亭凉夜永。草虫无语月明多。
宴南叔家。醉后走笔次壁上韵。
碧溪东畔主人家。篱落萧疏夕照斜。秋风动地鱼梁浅。落尽汀洲白荻花。
十月十二夜大醉。口号赠郑兄行。
北斗星移河汉空。雪晴阶竹响寒风。人去曲阑凉夜永。雁声时过月明中。
奉和东岳韵

卧病江湖岁月寒。形容潦倒羽毛残。匣中犹有龙泉剑。夜夜云霄紫气干。
  附元韵(东岳 李公安讷
访余于恩津。尊酒论文。直到夜半。仍投余此诗求和。)
 竹林无籁自生寒。白月当檐夜未残。南去北来门外路 (第 421H 页)
北门之锁钥。轻裘缓带。握西塞之韬钤。深殚报国之诚。尚勉吞胡之志。故兹教示。想宜知悉。
教公清道观察使 李安讷

(王若曰。盖闻)四岳九牧。虞夏弘谟。八命十连。汤武盛典。惟其承流而宣化。是以任重而责专。兹辍正卿 (第 478L 页)
。叙拜副校理。劄曰李贵视师临津。见贼奔还。而台臣只请副将以下按律。贵不可以贵势独免。不许。贼平又劄曰 李安讷,
黄致敬有不分逆顺之言。两司不劾。风采扫地。请并递。闻者悚然。拜检详升舍人。乙丑移执义兼辅德。以赞 世 …… (第 239H 页)
以严旨存叠。在外官亦不敢辞递。后铨曹辄以公注拟于清要。而恩点不下者四年。公尤不安。求出舒川郡守。监司 李安讷
书其考曰。清如玉壶。惠似春风。又褒闻其治行。丙子擢拜刑曹参判。舒民为之镌崖石颂德。是冬虏大入。扈驾入 (第 240L 页)
动人。 反正初。尝与李太常时稷语曰。投虏二帅。终必反噬。以故主为名。此大可忧。至丁卯果验。尝闻朝廷遣 李安讷。
通信日本。慨然叹曰。 二陵之羞。百世难洗。抔土才乾。忍与此 (第 60H 页)
死之。僧将灵圭死之。呜呼。锦山之役。一何义士之多也。当时收义骨为一冢。大如丘。其下立殉义碑。故参判臣 李安讷
为郡守。循多士之志。建立书院于郡之南十里许。以享金侁,尹泽,吉再,金 (第 118H 页)
之柳谷。爱其境幽地僻。有山川禽鱼之乐。兄弟相住一唤之地。朝夕相对怡怡如也。人未尝见其一日异处也。东岳 李安讷
为郡守。尝题咏郡斋。有李君兄弟好之句。先茔在广州五日程之远。而每年春秋必走省。与伯氏连辔。或旬月而后 (第 439L 页)
朝言论之实。谥状碑铭详之。故皆不复录于此。己未五月日。书于铁瓮。
星谷书院儒生劝学规
郡故荒陋。东岳 李公安讷。
尝为郡守。与吾先君兄弟。刱建书院。因奉六先生而俎豆之。使乡之多士有所兴起。且以为文会之所。伯父为其洞 (第 475H 页)
以归之官厅。以备公用不时之需。时当昏乱。上下皆酣醉于钱癖。而先大父自持不易。闻者莫不叹嗟焉。其后东岳 李公安讷
亦守是州。改所居堂。名以不易心。揭铭以表之。州民 (第 430L 页)
 在木觅山北。
走兽不离山。栖鸟必归林。士也读古书。岂无丘壑心。市井穰穰宜近利。衣冠自古居闲地。试看国朝名宰相。强半楼台傍山翠。翼平故宅栖半峰。(翼平府院君权揽居南山北麓。称后凋堂。)孟氏幽居邻万松。(古议政孟思诚居白岳南麓。)琵琶亭自东岳老。(礼曹判书东岳 李安讷
诗坛在墨洞。)清风溪属仙源翁。(左议政仙源金尚容所居。)芝峰在东郊。能以诗书杂耕农。(吏曹判书芝峰李 (第 274H 页)
见称尚。其所与交。皆一时名胜。在乡。与大庵朴公惺,守庵郑公四震,双峰郑公克后。契分最厚。在洛。与东岳 李公安讷,
碧梧李公时发,白江李公敬舆。结为知己。迭相往复。而于疏庵任公叔英。其相许特挚。至令其仲子受业焉。故其 (第 361H 页)
篱之趣。郡人因以为溪名焉。性好文学。博问强记。撮六经要旨。辑成二卷。名曰六经纲目。同时缙绅从颂者。如 李安讷,
朴绅,大司成李一相,金佐明,承旨权大义,青平尉沈益显,进善李维春也。 显宗戊申。命李端夏,朴绅校勘经 (第 455H 页)
学排异端。伊谁之力也。文成公李珥亦曰。使后生知理学之可宗。其功大矣。文正公金尚宪。以志节称之。文惠公 李安讷。
以名节赞之。文康公安邦俊。以兴起斯文美之。东阳尉申翊圣。以表章之举言之。则梁彭孙之道学名节。为后贤之 (第 371L 页)
若夫出处事行。观于瓶窝李公志铭及郑愚伏,张溪谷,洪鹤谷,柳修岩,赵龙洲诸先辈挽语。可按而覆。而与东岳 李公安讷
道义尤深。推重之义。可验于唱酬诸篇。呜呼。时有显晦。事有会待。表文之出。迄已二百馀年之久。而一朝丰珉 (第 45L 页)
 时清阴先生承 命奉审 太祖大王影帧于永兴府浚源殿。先生陪行。至此而告别。因向咸兴。清阴送至于龙兴江而归。先生远族之流寓北方者。亦载酒来迎于江上。先生与之款洽。有萍乡千里夕。花树数杯春之句。
三月。到咸营。
 北关素称纷华之地。而先生宴处超然。观察使东岳 李公安讷
日邀左右。治文书之外。凡事之肯綮。辄询先生裁决。又与之巡历列镇。多有酬唱。如德源之铁关。镜城之南山。 …… (第 400L 页)
 时南汉解围。 上还都。先生入朝。闻 世子大君及三学士北行。清阴,桐溪亦南归。慨然流涕曰。天下事已矣。登山蹈海。此其时矣。遂搬眷归乡。
三月。哭奠竹窗李公。
 时李公子憬。奉柩归自江都。权窆于怀乡。先生操文迎哭。(祭文逸。)
四月。东岳李公 (安讷)
讣至。哭之。
 有挽词。(今逸。)
五月十七日。以保护 元孙功。特升通政阶。
 随扈诸人。亦皆升叙。 (第 408L 页)
   壬戌秋七月既望。与月沙先生泛舟于巫山石壁下。次先生韵。
   拜先茔(公六代祖副学公讳万理。墓在阳城。)
   拜上东岳先生行史(东岳即 李公安讷
号也。)
   效康节首尾吟
   紫蟹肥时晚稻香
   次空同集冬菊韵
   汝固,天章,道章,直
 圣主知。泽被绳绳今不绝。家传棘棘自无私。幸缘王事恭伸奠。泪洒秋风讵尽悲。
拜上东岳先生行史(东岳即 李公安讷
号也。)
天西奎聚灿祥光。傧相如今得俊良。兵气满空千里静。仙槎浮海六鳌骧。百年文采传箕业。三月烟花贲 (第 94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