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續道藏
仪设木鹤仙人一以丨丨贯之引/以辘轳置于御前栏子上 宋元春愁诗金雁尘)
(香暗凤弦丨丨风𦂳阁秋千子 拜住
秋千/词丨丨画板柔荑指东风燕 双双起) (第 20a 页)
庄赐 拜住

保定府新城县西北有驻跸庄元英宗尝驻跸于此至
治间赐丞相萧拜住为别业俗呼为高密店

文翁庄

文翁庄在 (第 26a 页)
尚书参议中书省事遂具疏因 拜住
以谏曰世祖临御
三十馀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廷宫掖
之严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所玩者小所系者大 (第 41a 页)
 之道莫要于修德矣
元英宗至治元年正月罢元夕张灯于禁中帝欲以元

夕张灯禁中为鳌山时张养浩以礼部尚书参议中
书省事遂具疏因 拜住
以谏曰世祖临御三十馀年每
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宫掖之严邃尤当
戒慎今灯山之构所玩者小所系者大 (第 7b 页)
   (序/)

故武节将军董侯死事后十有九年当癸巳秋八月庚
戌夫人凌其氏卒于藁第之正寝用次月九日嗣子守
仁手开玄堂祔安武节柩左礼也重念母氏德全恩至
以守仁早备戎行省定岁有时不幸罹兹大故例同世
俗附见于表志之末何以慰凯风寒泉之思惟是镵铭
列石媲时神隧用昭懿德越厥心是恔内翰与叔祖契
款尚惠顾使卒微志岂惟守仁等幸亦母氏之永光也
敢百拜为请让不容巳谨叙而志之夫人号淑媛系艧

泽大家父松冈先生讳轴母元氏先生资刚正有文行
尝提举真定八州学校夫人幼聪慧即教之知书既笄
容止幽閒组绣剪制巧有馀思班经女诫皆通晓大义
金紫光禄大夫忠献
董公闻其贤淑求配长嗣士元
惟董氏勋阀大族世称有家 (第 14a 页)
法者夫人出儒素一旦起
家若固有之即能事公姑奉祭祀不爽妇职小大悦怿
化行闺阃间穆如也太夫人早弃养 忠献公
洎武节扈
从出师无虚岁门内事如麻一委之主治居无几何内 (第 14a 页)
民素儒不习军旅籍以为兵徒费
廪粟耳上可其奏即罢之授衢州教授洪武乙酉奉旨
纂修元史入局撰英宗睿宗实录及 拜住
丞相等传凡
若干卷赐白金文币以归素嗜山水晚岁爱北山泉石
佳胜卜居三洞之上竹林之源幅巾短杖徜徉终日或 (第 19a 页)
 (过种德拜正献公墓读杨文元公碑庵僧洒然非郑/氏庵比是日德平携壶同庵僧指领游大慈七山有)
 (僧年七十馀能道嘉定绍兴间事示忠宣公所制沧/洲堂上梁文益重远想 拜忠献
王墓归复宿鹿野严)
 (君命以十八日归归游鲍王祠日已昃余亲翁病疟/复留宿诗成凡一百二十韵繁华感慨悉纪 (第 22b 页)
至于五朝难矣哉盖其行无迹曲焉以全得老氏
之旨五福斯备前古鲜著诗云昭明有融高朗令终张
公其近之
    拜住
元帅出使事实 (第 20b 页)
拜住公
奉世祖旨以行军
招安使从征爪哇于时高王二将为蛮兵 …… (第 20b 页)
縳公两手纳诸股
击之乃曰有玺书具在使臣往来有后先 拜住
万死实
不知取玺书视之始曰彼果无罪遂夺其虎符及丞相
金印拘囚王所延祐元年五兴兵内寇复遣使召公至
猎所 …… (第 21b 页)
不尔公徐言在昔太祖皇帝西征有训若曰人不可以
信谗谗入则宗亲乖离宗亲既离则百姓他适将贻笑
于敌国 拜住
尝闻在成宗时先王有盟兴灭国开关塞
以安百姓今言犹 (第 22a 页)
拜住
等良不称职敢叩头死罪以请王解颜曰吾欲遣
汝诣上通好何如公谢不能时有不内附者梗于路遂
罢行复以公往昔拘 …… (第 22a 页)
何迟也
对曰使副有疾在道故不得速进王曰束旨极善使他
人来吾亦不若是深信大较使臣多擅增减致启边祸
公曰 拜住
来途中聆逃人言且云复将有兵变 (第 22b 页)
拜住

不信惧王惑其言而行人之言不得信于上是为虚行
王宜熟察善计 (第 22b 页)
拜住
不敢他引古事为比维昔定宗 …… (第 22b 页)
谏罢征尝喻太祖
得国之本明配日月量侔江海合天地之大德故能混
一海宇灭国真薛禅死已久 拜住
不才愿踵其策以献
后王从公言奏于上讫如约以平王遂遣使收兵四境
而少尼其行且曰逻者猝遇将害汝遂设宴三日 (第 23a 页)

信护行俾归于朝至治元年三月抵上京入见于上而
王亦遣使奏 拜住
两为行人不爱其身隆爵厚职所不
吝然除拜非吾所预为语朝 …… (第 23a 页)
至乐建牙纛为诸侯表得矣是年冬 丞相拜住
入奏嘉
禧殿具以功簿言乃拜中奉大夫浙东道宣慰使都元
帅官既满类集行事俾桷为奉使事实云前史官袁桷
(第 23b 页)
祖皇帝经画区夏以磐石宗犬牙于龙兴绝域之地
四履奠安盛矣夫疆域既广诏旨上意传谕失实则时
致疑争 拜住公
间关险阻百慑不挠义正功倍以数百
语解百万之师非精白一心曷底于是计勋 (第 23b 页)
   特命右丞相诏
帝王之职在论立相于以表正百司纲领庶绩朕纂承
丕绪励精求治然而凙有所未洽政有所未举岂委任
之道有遗缺与今特命中书左丞相 拜住
为开府仪同
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一新
机务使邪正异途海宇乂康以复中统至元之治所有 (第 3a 页)
    妻田氏遵义郡夫人加播国太夫人
妇人中馈歌采蘋则谨其承先大夫远行诵殷雷则审
其劝义礼有准则行无过踰具官某妻田氏嫔高门之
勋庸受外氏之经籍曹大家之女诫奉上克谦卫夫人
之仙书教儿能学念王事靡盬之际知女子有行之宜
夙夜传恭寒暑循度噫从夫以贵今已位于小君勉子
惟忠益有光于先正茂膺异渥式介长年可

   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中书右丞
   相监修国史 拜住
赠清忠一德佐运功臣太师
   开府仪同三司追封东平王谥忠献 (第 24a 页)
  三司上柱国追封郓王谥文忠神道碑
至正八年春正月五日
皇帝御兴圣宫便殿中书省臣以故右丞相郓文忠王神道之
碑未建奏请 敕臣溍为之文以赐其家俾刻焉臣溍窃惟
王之宏模伟度山高而海深非末学小臣所能窥测惧无以称
塞 明诏顾以待罪太史属职在记述不敢伏 阙控辞
则退而考其世次官伐行事之实序而铭之昧死以上谨按王
拜住
系出札刺尔氏六世祖讳孔温窟哇从
太祖皇帝伐乃蛮以巳马济 (第 1a 页)
村之原公夫人曰奴伦氏次当儿次满堂子男一人曰普颜女
三人适阿塔罕 拜住
宣徽院判官七十坚孙男三人曰阿牙赤
曰观音奴曰太帖木儿女二人曾孙男二人先是公既谢事普
颜用公荫为承务郎 (第 28a 页)
   故嘉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周公墓志铭
弘治壬戍天下诸司朝天子听吏部而黜陟焉言者举
故事以旌殊尤吏部上六人其一吾时可也上决意用
公而公以疾解藩务词旨其哀上念之进都察院左副
都御史致仕驰传以归仅典也是岁八月八日疾终于
家呜呼公死矣前三年言者上才望议迁公名第二世

恒诋儒迂不涉事其然耶公由进士积官左布政使累
阶通奉大夫秩从二品向道甚早年十六闻王千斋名
见焉朔望 拜文忠
烈周文忠祠下往来陈白沙罗一峰
诸贤笃意古学景奇节蓄厚而资以深行义甚勇于所
不可语凿凿以尽尝主白鹿洞教 (第 6a 页)
   题长城林氏始祖沙公赞有序
公讳沙字用淘林氏入闽黄门侍郎十九世始祖也居

长城惠宽翁父也公起省元为台州知州再为宣州同
知三子伯氏通判昌徙榖城季氏节推旻徙梨岭仲氏
提举宝仍居长城孕祉毓灵骈发递盛生中允寿寿生
评事从楷生太常卿上柱国诞曰三世青云者诞之子 金紫光禄大夫文忠公
英英子太常卿定定子鸿胪卿
思明也曰五太常者诞英定思明英之弟秦之子太常
少卿惟亮也户部郎中堂者惟亮九世 (第 3b 页)
绩用尤著在闽清亦以最闻又漕运军储二万馀石输
之南行台以故福建廉访使郭兴祖南台侍御史 拜住
哥福州路同知郑□交章荐之惜夫公之志业未尽展
而运去鼎移卷身而退以全其归公之自处则可无憾
矣生于元大德 (第 40a 页)
  送曾栩还南京序
元之盛时庐陵曾小轩先生仕为翰林学士兼领天官
考功其弟亦轩先生仕为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
脩官联芳接武并列清要双璧之煇炫耀当时距今几
八十年予乃与亦轩先生曾孙棨同官于朝因得询旧

家文献之盛永乐七年春二月偕扈从留寓北京北京
有元之故都而今天子之潜邸也休沐之暇复得与棨
纵观乎阛阓之内至城之南隅则曰此旧有骖龙门吾
曾祖亦轩先生进卤簿图时 拜住
丞相于此引见元主
成宗者也至城之外西有长春宫遗址则曰吾曾伯祖
小轩先生之所游憩赋诗而虞文靖公为之序者 (第 79a 页)
皇既居储宫议宝册礼有司讲前代典故无所于考郓忠宪王 拜住
在太常雅
器重公亟召公入议公曰世祖初年即命裕皇东宫后
授玉册金宝诏告万方此我朝典章也何以前代为王
(第 41b 页)
   赠李秘监(至治间曾/画御容)
封章曾拜殿廷间凛凛丰仪肃九关回首桥山泪成血
逢君不忍问龙颜
   拜东平王 拜住
丞相画像
孤忠自倚了澄清笑视群奸不足争壮志未酬还中彼
披图老泪雨如倾
   夜坐绰然亭 (第 5a 页)
将以二月十九日袭
邕州请调兵四万讨之时中书参政马来忽刺歹之侄也与
参议王某同主亢其请集议于中书政事堂 右丞相拜住公
曰是事属右司宋都事首署案牍其先言公即前曰某尝为
书吏湖北宪司与湖广行省同建衙武昌广西为湖广属地
故得 (第 26a 页)
 喜一惧而世道一污一隆从可知矣 拜住
安童孙也五岁而孤母𨚫烈氏有贤操
教养之稍长宏远端亮有祖风尝奏人之仕
宦随所职司事皆可习至于学问有本 (第 015a 页)
施于
事业此儒者之事宰相之资也陛下委臣以
大任臣有所畏者三畏辱祖宗畏天下事大
识见有所未尽畏年少不克负荷无以上报
圣恩常直内庭知无不言及入相振立纪纲
修举废坠裁不急之务杜侥倖之门加惠兵
民轻徭薄敛英宗倚之相与励精图治时天
下晏然国富民足远夷有古未通者皆朝贡

请吏初为礼仪院使年方二十吏就第请署
适后圃阅戏母厉声呵之曰官事不治若尔
所为岂大人事耶遂深自克责一日侍宴英
宗强以数卮既𡚖母戒曰天子强汝饮当益
戒惧无酣于酒每事督训故人谓 拜住
之贤
母之教也
 录曰木华黎元之四杰也四世而有安童
 又再世而得拜住乃有所畏者三祖孙奕
 世无忝敦谓 (第 01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