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地理類
目錄類
編年類
職官類
時令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道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事彙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敕赐玄真妙应渊德慈济元君之碑留侯称导引不食榖后数世而天师之教兴焉传千数
百年以至于今何其盛耶惟天师之道本乎老氏其言
则神仙符祝之事后世为其说者必曰离而父子君臣
去而夫妇乃可以成道然古之号称神仙者未必拘于
是也若张氏之先以飞升尸解闻者踵接其于父子之
道君臣之义夫妇之伦秩然其不紊也呜呼此张氏所
以能久而独存者乎盖自混一以来道莫盛于三十六

代演道灵应冲和玄静真君真君之配玄真妙应渊德
慈济元君之德又盛焉宜其后之益光且大也延祐三
年夏五月驿召三十九代 天师嗣成
入朝冬十月至阙
明年春正月制授太玄辅化体仁应道大真人又召臣
孟頫撰元君之碑臣谨按元君讳惠恭姓周氏信州 (第 14a 页)
  王松友索赋

吾闻王子乔昔与赤松友若人今复见茯苓千岁寿家
居金华县初平时邂逅十年走燕赵功名亦何有南归
获至宝珠玉灿双袖愿言山水好松花酿春酒抱琴弦
松风宁有听者否终当赋远游又别山中叟
  素华台在龙虎山 太玄子
观月之所
环佩锵锵月下闻层台高起离人群天香散满三珠树
灏气凝成五素云辟谷相从赤松子吹箫唯向玉晨君
(第 5a 页)
俾弟子持
苻往劾之民梦有神填海者遂安至大初加赐宝冠金服制
授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给以银印视一品与材生 太玄
子嗣成
(第 6a 页)
嗣成
卒弟嗣德嗣嗣德卒其子正言嗣正言卒太玄
之子正常嗣正常字仲纪即今天师 国朝六觐京师洪武
初制授正一护国 (第 6a 页)
 (刘处玄长生子注德此解坦然明白易知/易行可谓心游道 之域手握阴阳之柄)
黄帝阴符经注(一卷/)
 (姑射山 太玄子
侯善渊注里言阴符者内注阴/灵之性外契纯一之真表 相符方持至道)
黄帝阴符经注(一卷/)
 (崆峒道 …… (第 18b 页)
 (内一十二图表十二辰/位全圣功神明之道也)
龙虎手鉴图(一卷/)
上清太玄九阳图(一卷/) (姑射山神居洞 太玄子
撰/)
三才定位图(张商英进/) …… (第 22b 页)
 (言回风混合第一之道存修九图/太洞内法存修雌雄真一十三图)
太微灵宝紫微琅玕华丹神真上经(一卷/)
 (黄水月华丹法徊水玉精丹法水/阳青映液法已上皆言神丹药物)
玉京九天金霄威神王祝 太元
上经(一卷有符/)
 (大虎符溪落符此符佩带持诵者可/以安魂魄辟恶梦消万祸灭凶妖)
洞真太微黄书九天 (第 38a 页)
 (观静定之图金丹大道之图傅经證道品傅经/閒经知觉明师口诀行功成道超凡入圣等诗)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一卷/)
 (姑射山 太玄子
侯善渊注易斯注/辞简而甚易明理达而甚 行也)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一卷/)
 (左右街弘毅大师傅 …… (第 28a 页)
 (合明子隐芝内秀注法元道上篇元道中/篇元道下篇兼行气 养气𨗳引等法)
太上太清天童护命妙经(一卷/)
 (姑射山 太玄/子
侯善渊注)
太上说五厨经注(一卷/)
 (唐京萧明尹愔注入斯经五章尽修身卫生之要全/和含一精义可以 (第 28b 页)
 (言贵贱柔弱损益敬慢厚薄理/乱得失真伪同异爱憎等篇)
洞玄灵宝左玄篇(卷一之四/)

 (言大道金刚功德高大经部/品第无上至要道术等论)
上清太玄鉴诫论(一卷/)
 (姑射山一居 太玄子
撰微云大道寂寂无形寥寥无/象元和混太始之先玄 秉天地之外自然虚无真)
 (空妙理/等论)
   叔 (第 25a 页)
 也八卦既重爻在其中













郑氏云古先天图杨雄太玄经关子明洞
极魏伯阳参同契邵尧夫皇极经世而巳
惜乎雄之 太玄子
明之洞极仿易为书泥
于文字后世忽之以为屋上架屋头上安 (第 020a 页)
世远言
存道无今古像而传之若闻若睹黄鹤悠悠
白云何许素书一编沈烟一缕天上人间桃
花流水时泰定丁卯春嗣 天师太玄子
书于
玄德堂 (第 001a 页)
上清太玄九阳图(并序)调九
    姑射山神居洞 太玄子

序本无言假立言而明道神亦无像假托像
以求真内通阴魄外鍊阳魂适有无之理应
动静之机一升一降易三宫妙 (第 001a 页)
身不坏亦券内事耳所谓千载而
下知其解者犹量暮遇之也凡我同志可不
勉旃至治壬戌夏五月嗣汉三十九代天师 太玄子张嗣成
再拜稽首谨序 (第 002b 页)
道德真经章句训颂卷上
 嗣汉三十九代 天师太玄子张嗣成
训颂
   道可道章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
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
(第 001a 页)
道德真经章句训颂卷下谈二
 嗣汉三十九代天师大玄子 张嗣成
训颂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 (第 001a 页)
黄帝太一八门入式诀卷下
黄帝曰六丁玉女常自随各有知若欲使之
各呼其名自可神验古者鬼谷子 张太玄

公弼费长房李八伯陶先生鲁哀公珞琭子
伍子胥张子房鲁平公周文隆先生王子乔
宁先生宋员左公房淮南子女 (第 001a 页)
 讳全真 名本立 字道立
上清宝川王真人 讳谼 字光宝坚
领教真师玉田赵真人 讳德真 字义夫
云林先生宋真人 讳存真
玉虚先生张真人 讳洞真 太玄先生
孔真人 讳敬真
丹霞先生卢真人 讳谌真
东华先生薛真人 讳熙真
灵宝通玄弘教法师水南先生林真人
   (第 002b 页)
 气九天之气祖根也本也太无即太极无极
众风映元

 众多风天地交感之气映照也 元太元
风涵太元之中精故
 能动化万物而行乎天上
曾亲绝散
 曾亲承上文祖字之意道由一生二二变为三逐流渐远犹 …… (第 1p103a 页)
 玉玉清帝主宰即无极也元杳杳冥冥之谓上至极也幡旗
 活动之意无极之真孕于太清一气蟠结杳冥至极氤氲活
 动也
制命九天元
 制裁制分也命令也九天解见前 元太元
冥漠也道由一生
 二二变为三三分为九其裁制命令俱默运于于穆之表
七觉乘妙道 (第 1p112a 页)
弟子持
符往敕之民梦有神填海者遂安至大初加
赐宝冠金服制授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
给以银印视一品与材生 太玄子嗣成
其道
行显著褒赐于朝者不减父 (第 007a 页)
嗣成
卒弟嗣
德嗣嗣德卒子正言嗣正言卒太玄之子正
常嗣字仲纪即今天师 (第 007a 页)
之魏
母飞茅建靖母志传道之谌师□尔逍遥歆
兹优涯追封玄真妙应渊德慈济元君
三十九代天师讳嗣成宇次望号 太玄子

清高远端毅寡言至大三年侍父入觐至杭
寓宗阳宫俄杭城火发众往求救发通江桥 …… (第 018a 页)
皇帝制曰天下有道宜崇清静之风至人无
为爰佐隆平之治诞扬命号申耀宗乘嗣天
张嗣成
得老氏之真诠实玄门之钜擘自
汉而下以其数考之一千馀年渡江以来于
今四传矣三十九代学邃琼科之正声腾绛 …… (第 020a 页)
掌道教元英宗皇帝制曰朕钦崇天命景慕
道德求所以静一而宁民者与言至人荣及
后裔嗣 天师张嗣成
由尔祖能传老氏之旨
遵和崇正扶植世教世其家者继显在尔器
识弘达博学多闻自先朝以长而贤俾嗣名
号承志笃 …… (第 020b 页)
领三山符箓掌江南道教事
元晋王制曰我国家之崇玄教古莫与伦卿
家世之被皇恩今为特盛宜隆称号爰示宠
嘉嗣 天师张嗣成
冰雪神人风云圣代乃祖
乃父累功积行于前若子若孙继绪增光于
后及此初元之觐助予敬德之新翼翼小心
久谓恪 …… (第 021a 页)
于文楼群弟子飨于别馆仍赏赉有差庚戌
夏上录功驰宠特敕吏部改赠父三十九代
天师太玄辅化体仁应道大真人 嗣成
为正
一教主太玄弘化明成崇道大真人改封母
明慧慈顺仙姑胡氏为恭顺慈惠淑静玄君
是年秋上复召见问以鬼神 (第 026a 页)
不足可怪自古至
今四大良日远近来寺建斋树福然
于夜中每见梵僧行道诵经赞
颂等相。

永徽无年会稽处士 张太玄
于寺礼
诵沙门智悦独与太玄连床而寝半
夜闻诵金刚般若了了分明二人静 (第 0704a 页)
教大宗师印以赐。至治元年十二月卒。天历元年,追赠道祖神应真君。
延祐三年冬十二月壬午,授嗣汉三十九代 天师张嗣成太元
辅化体仁应道大真人,主领三山符箓,掌江南道教事。
按《元史·仁宗本纪》云云。
延祐七年,英宗即位,命 ……师张留孙修醮事于崇真宫。冬十二月癸丑,以天寿节,预遣使修醮于龙虎山。
英宗至治元年夏六月壬戌,龙虎山 张嗣成
来朝,授 太元
辅化体仁应道大真人。
按《元史·英宗本纪》云云。
至治二年,以吴全节为元教大宗师,特进上卿。按《元史 ……二年夏五月丙申,以吴全节为元教大宗师,特进上卿。冬十一月,真人蔡道泰杀人,伏诛。十二月戊辰,以掌道教 张嗣成
、吴全节、蓝道元各三授制命、银印,敕夺其二。
至治三年,英宗禁僧、道度牒、符箓。泰定帝即位,命吴全节 ……定帝泰定元年冬十月己丑,命道士修醮事。
按《元史·泰定帝本纪》云云。
泰定二年,颁《道经》于天下,加 天师张嗣成
真人号,命道士祭五福太一神。
按《元史·泰定帝本纪》:泰定二年春正月,中书省臣言:江南民贫僧富,诸寺 ……宋旧置井累朝所赐者,请仍旧制与民均役。从之。二月丙戌,颁《道经》于天下名山宫观。己丑,加嗣汉三十九代 天师张嗣成太元
辅化体仁应道大真人。三月戊申,命道士祭五福太一神。
泰定三年,命吴全节修醮事,遣道士祠卫辉太一宫。按 ……,长春宫道士蓝道元以罪被黜。诏:道士有妻者,悉给徭役。冬十月,遣道士祠卫辉太一万寿宫。
泰定四年,命 天师张嗣成
修醮。
按《元史·泰定帝本纪》:泰定四年夏五月癸卯,以盐官州海溢,命 天师张嗣成
修醮禳之。秋七月丙寅,籍僧、道有妻者为民。九月,禁僧道置民田,违者坐罪,没其直。
致和元年,禁僧、道 ……南岩之北,有五龙宫,俱为祀神祝釐之所。元季兵燬至,是悉新建之。五龙宫之东十馀里,名元天玉虚宫,紫霄曰 太元
紫霄宫,南岩曰大圣南岩宫,五龙曰兴圣五龙宫,又即天柱峰顶冶铜为殿,饰以黄金范真武像,于中选道士二百人
真一,故以真一为体。其源流者,所授尹生五卷,由渐甚多,今不更说。通诸一部者,按《正一经》云:太上亲授 天师《太元
经》,有二百七十卷。推检是汉安元年七月得是经。尔来传世,乃至今日。但其零落阙遗,亦是运还天府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