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職官類
史鈔類
時令類
傳記類
目錄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譜錄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黄滔赠以诗有衣锦还乡翻是客回车谒帝却为归
 之句承赞遂留相审知卒葬于崇安子孙代有显者
 余坑山在光贤里之唐屿下有昭灵庙相传汉有赵
 升者事 张道陵
得仙隐居鸣鹤山下常乘铁船抵浮
 山又跨巨鹿憩磐石上今舟㾗鹿迹尚存鹿迹长尺
 有二寸每六月村民聚祠炎暑 (第 29b 页)
天柱山上有地宜五谷无恶毒可度灾 张道陵
升仙之
处也
  上剑州普安郡军事(治普/安县)
地里东京三千二百里东至本州界八十里自界首至
利州一 (第 6b 页)
刚子丹诀一卷(阙/)
 不著名氏集诸家
刚子丹诀一卷
  张道陵

五金龙虎歌一卷
元君肘后方三卷
大还丹金虎白龙论一卷(阙/)
秦鉴语一卷(阙/) (第 20b 页)
公山纵好不落御觞
中元宗太息罢酒去
谭紫霄泉州人幼为道士初有陈守元者亦道士斸地
得木札数十贮铜盎中皆 汉张道陵
符篆朱墨如新藏
去而不能用以授紫霄紫霄尽能通之遂自言得 (第 3b 页)
道陵
天心正法劾鬼魅治疾病多效闽王王昶尊事之号金 (第 3b 页)
  嘉定府碑记
汉杨宗畅墓碑(墓在夹江县东十里墓前两阙其左𨽻/书汉故益州太守杨府君讳德字仲墓)
(道十/六字)汉和帝时开道碑(在夹江县西蜀郡青衣越巂道/界中有永和七年永和八年等)
(字/)汉灵帝时 张道陵
(在洪雅县易俗乡上有嘉/平二年三月一日等字)沐川 (第 6b 页)
 在县南二十九里地里志云一名霞山
独角山
 在县西南三十里有梵安寺何滕墓在焉
生仙山
 在县南三十里 天师张道陵
生于此山之西因以名
 之今集真观即其宅基名生仙观山下有炼丹井尚
 存
浮玉山 (第 15a 页)
  通夏不涸

 一在县北四十五里天目山许迈炼丹之地
 一在县西三里观山亦许迈炼丹之地
 一在县西三十里集真观 天师张道陵
炼丹之地
天井
 阔五尺在山东之趾深不可测或云下通龙潭欲雨
 则先有云气瀰漫景物凝晦村老常以为验
  (第 13b 页)
 (络虹蜺襟包坱轧其上则有东西涧可度谷坞澳湖/蛟龙池其冢坦平两湖对立若人之有双眸兹其名)

 (曰天目又有洞府三十六所每至深秋风雨晦冥而/叵测盖灵异之所潜藏神仙于焉居宅异时尝有徐)
 (五仙 张道陵
或饵霞而服气或举室而飞升近世亦/闻隐者结庐危层高卧栖真每下视山半荟蔚䌷隮)
 (如闻婴儿之声必有霶霈 (第 8b 页)
二里通/志一名香兰山接浙江安吉长兴二县界)张公
   山(在宜兴县东南中有洞郭璞云洞中南北二堂/相传 张道陵
居此因名水流入圻溪府志高六) (第 8a 页)
塘土地祠掘得古碑云琼花园即庆忌旧宅是/庆忌宅当在城内今志有称在钱塘门外霍山者)
(乃庆忌塔/非宅也) 张道陵
故宅(在于潜县天目山南峭壁/閒阔五丈高二百馀文即) (第 8a 页)
(汉张道陵
隐室傍有张公小舍相去半里登/者扪萝而入可坐数人其西麓为洪载宅)申屠
   蟠故宅(在富阳县西南申屠山 …… (第 8a 页)
县东天目山梁大同閒建名太清宫/宋宣和閒赐今额相传张紫阳修炼于此)集庆
  宫(在于潜县南三十里旧/志 汉张道陵
所生之地)三茅观(在府城内瑞/石山宋建)
  圣观(在府城内兴礼坊宋孝宗为普安郡王时外/第淳熙中改 (第 26a 页)
  山(在乐平县东南七十里山势磅礡/连亘弋阳贵溪二县界多幽险)利石山(在乐/平县)
(南四十里唐时取/其石以供银冶)仙鹤山(在乐平县南六十里寰/宇记上有三峰峰有湖)
(春冬不竭中峰古观坛地高三丈古老相承是 张/道陵
学道处今立仙鹤坛旧名鹄鸣山唐天宝六) …… (第 63a 页)
后汉殁乳遂绝)管坊洞(在安仁/县南七)
(十里群峰峭立其中深邃可容万人有田可/耕又县南有云锦洞相传汉 张道陵
修道处)姚源 (第 67b 页)
(溪县南七十里中有封鬼洞/幞头石俗传 张道陵
遗迹)交山(在贵溪县南七/十里周八十馀)
(里民物繁盛而时/有岚气居人多瘿)天台山(在贵溪县南七十里 …… (第 51b 页)
岩壑泉石俱称绝胜)龙虎山(在贵溪县/西南八十)
(里象山西南两峰对峙如龙昂虎踞道书以为第/三十二福地 汉张道陵
修炼于此下有演法观古) …… (第 51b 页)
  寺(在广丰县崇善/乡五代时建)三清观(在玉山县/三清山)葛仙观(在弋/阳县)
(东二十里捣药山/梁大同三年建)演法观(在贵溪县龙虎山 汉张/道陵
修道处又先天观)
(乾元观繁禧观佑圣观北/真观真懿观俱在龙虎山)洞元观(在广丰县/西隅元建)太上
  (第 69b 页)
 清宫(在贵溪县龙虎山汉 天师张道陵
后裔居之/唐名真仙馆宋大中祥符间改上清观政和)
(中敕改上清正一宫元大德中赐名正一万寿宫/明洪武永乐 …… (第 69b 页)
均嘉庆年间/旌)张曰安妻周氏(兴安人夫亡守/节同县方之洛)
(妻郑氏均嘉/庆年间/旌)
 ︹仙释︺︹ 汉︺张道陵(留侯九世孙建武时生于天目山永/平时拜江州令弃官隐洛阳北邙山)
(章帝和帝累召不就杖策游龙虎山修炼道成入/蜀居阳平山永寿时迁渠亭山出其经箓印剑授)
(子衡使世世相传乃于南隆云台峰乘云上升是/为汉天师第一世衡传子鲁鲁传子盛盛复居龙)
…… (第 81b 页)
  道坚(贵溪人政和中赴阙馆于太乙宫徽宗访以/修炼之术奏曰清静无为轩黄所以致治多)
(欲求仙汉武所以罔功修炼非天子之事时徽宗/预知国当有厄命禳之对曰修德可以回天禬禳)
(之说不敢误/国请还山)︹元︺张与材 (道陵
三十八世孙袭掌道/教时潮齧盐官海盐两州)
(为患特甚与材以术治之一夕大雷电以震明/日见有物鱼首龟形者 (第 82a 页)
   石门山(在金溪县西南四十里旴水与清/江水合流环其四面山屹立中流)天堂山
(在金溪县西南五十里周十里与/明山对峙上有剑井大旱不竭)云雾山(在金溪/县西五)
(十里最灵秀一兴/云雾则雨立至)柘冈山(在金溪县西六十里与/临川县灵谷山相接上)
(有王安石/读书堂)疏山(在金溪县西北五十里高五里周/二十里左峰曰桴鼓右峰曰搴旗)
(相传梁周迪起兵处唐时有何仙舟隐居读书于/此因号书山南唐改为疏山其南有明珠峰周十)
(里圆尖/如珠)张祉山(在金溪县东北六十里接安仁/县界相传 汉张道陵
修道于此)
   凰山(在宜黄县治北隅高百仞陡绝难攀旧名鸡/笼山一名凤台山今县城亦名凤凰城以山) (第 9a 页)
  君山(在黄安县西北九十里其/东有平头岭北有双门山)天台山(在黄安县/西北一百)
(里岭有天台高百馀仞四面皆石壁惟石磴一径/可上约广数亩名胜志天台山有石刻二其一为)
(宋端平年镌其一为嘉熙年镌此山/险峻四面如壁石窍涌泉冬夏不绝)幕云山(在黄/安县)
(西北最/高峻)张家山(在黄安县东北接麻城县界尝产/金明万历二十六年开采民皆奔)
(窜寻/罢)玉台山(在蕲水县东一里世/传 张道陵
烹玉之所)凤栖山(在蕲水/县东三)
(里府志旧传 (第 33b 页)
张道陵
炼丹鸡食之/化为凤故名东有陆羽烹茶泉)烟笼山(在蕲水/县东七) (第 33b 页)
易所摸碑/及宋张商英轮藏记)定惠院(在黄冈县东南宋/苏轼有记有诗)
  神光观(在蕲水县东玉台山旧志 汉张/道陵
建此炼丹神光烛天故名)凤桑观(在/黄)
(梅县北二里北邙山相/传罗真人修炼于此)
 ︹名宦︺︹晋︺毛 (第 7a 页)
   官山(在金堂县东北接中江县界隋志金泉县有/铜官山元和志在金水县北四十九里震宇)

(记铜官山邓通冶铸之所景龙二年御史奏元武/金水二县竞铜官坑/按李宗谔益州路图经合)
(属元武县又雒县有铜官山方舆胜/览亦名金水山在汉州东二十里)昌利山(在金/堂县)
(东北十三里隋书地理志金泉县有昌利山寰宇/记山有一石室三门中可容九十人今人呼为三)
(龙/门)龙门山(在新都县南十二里下有龙/洞四时不涸山顶有清泉)繁阳山(在/新)
(都县南十五里众山连接孤峰特起相传 张道/陵
尝修炼于此上有浴丹池通仙井麻姑洞)
  岸山(在新都县南十五里山赭色岸边常有/光如火因名周三十里一 …… (第 13b 页)
  庆寺(在简州西北长松山亦名长松寺本蚕丛庙/址唐开元中为马祖所建宋名嘉福今名灵)
(峰)修觉寺(在新津县东南五里修觉山僧神秀结/庐于此唐明皇驻𨆅为题修觉山三字)
(有左右二井春夏汲东秋冬汲西水斯甘冽反之/则否名曰灵泉又县南二里有四安寺亦神秀创)
(杜甫有暮登四/安寺钟楼诗)开元寺(在汉州治/东北唐建)罗汉寺(在什邡/县东唐)
(景龙三年建为马祖出家处门右/有说法台/本朝康熙三年修)龙居寺(在什邡/县西旧)
(名净慈寺方舆胜览在龙居山飞瀑/千尺虚亭屹然桥穔路转高柏拥翠)玉局观(在府/城南)
(杨柳堤寰宇记内有玉局坛张通陵得道之所方/舆胜览昔老君与 张道陵
至此有局脚五床自地)
(而出老子升座说南斗经既去而座隐入地中因/成涸穴故以玉局为名苏轼提举玉局观即此 (第 48b 页)
太常朝廷每有灾异疑义辄咨问之典据经/正对无所曲折每得赏赐辄分与诸生之贫者与)
(李膺齐名/列于八俊) 张陵(楷子官尚书元嘉中岁首朝贺大/将军梁冀带剑入省陵叱之出敕)
(虎贲夺剑冀跪谢陵不应即劾冀请廷尉论罪百/僚肃然初冀弟不疑举陵孝廉谓曰举君适以自)
(祸陵曰今申公/宪正报私恩也)
任昉(成都人为尚书令梁冀惮之/出为平原太守冀诛后昉复)
(为尚书令迁大司农卒弟/恺徐州刺史亦有治名) (第 5a 页)
 ︹山川︺灵山(在阆中县东寰宇记仙穴山在阆中县东/北十里周地图云灵山多杂树昔蜀王鳖)
(灵帝登此因名唐天/宝六年改为仙穴山)盘龙山(在阆中县东隋志阆/中县有盘龙山寰宇)
(记阆州盘龙山南有一石长四十丈高五足当中/有户及扇若人之掩闭古老以为玉女房舆地纪)

(胜蟠龙山在县东北三里以形得名唐贞观中望/气者言西南千里外有王气太宗令人入蜀求之)
(次阆中果见山中气色郁葱因凿破/山脉唐咸亨中尝移县治于山侧)文城山(在阆/中县)
(东三十里峰峦耸列林木葱茜一峰拔出上有元/都坛为 汉张道陵
授符箓之所相近有琅琊山山)
(有九井泉流溅/石若振佩然)重锦山(在阆中县东一百三十里/接仪陇县界两峰 …… (第 43a 页)
接阆中县界唐志苍溪/县有云台山寰宇记一名天柱山高四百丈上方)
(百里有鱼池宜五榖无恶毒可度灾周地图云 汉/末张道陵
在此学道与地纪胜一名凤凰山明统)
(志山峰峻峭插天有洞曰麻姑芙蓉平仙峻仙池/曰玉丹玉鱼岩曰松根盘桃有 …… (第 44a 页)
  山(在南部县西南五十里峰顶峭/拔众山拱揖有洴溪环绕其下)兰登山(在南部/县西八)
(十里三面峻绝俯临西江与地纪胜在新井县/宋二十里相传严君平隐居于此有君平洞)
  依山(在南部县西一百四十里舆地纪胜在普安/北二十里相传汉罗冲霄 张道陵
隐居于此)
(有东西/二观)凤凰山(在广元县东盘旋起伏/势若翱翔其巅曰宝峰)雪山(在广/元县) …… (第 44b 页)
南百/二十里宋学士)
(黄裳居此/遗基俱在/宅址/山下)驾鹤山(在剑州南舆地纪胜在普/城县南一里相传 张道陵)
(
驾鹤往来/驿于此旧/于此又名驾空山旧置柳/志在州西南一百五十里/溪)滴翠山(在/剑)
(州南舆地纪胜 (第 48b 页)
岳登桂妻王氏均嘉庆年閒/旌)王安仁女
  三姐(剑州人为贼所执不屈/被害嘉庆年閒/旌)
 ︹仙释︺︹ 汉︺张道陵(初入蜀修道鹤鸣山领弟子赵升王/长来云台炼大丹服之汉永寿二年)
(自以功成道著将诸品秘录授其长子/衡乃与夫人雍氏登云台峰白日上升)
︹晋︺范豺(阆/中)
(人桓温时已斑白至宋元嘉中不变或问先生是/谪仙耶云东方朔找小儿时数与之狡狯也后 (第 40b 页)
西去州四十里状若蟠龙/一名走马山下有蜡鱼堰水)北平山(在彭山县/西北三十)
(里寰宇记引李膺益州记云 张道陵
得仙于此陵/有二十四化此其一也明统志上有天柱峰夜见)
(五色神灯/莫知其数)平盖山(在彭山县北一/里 …… (第 6a 页)
  玉清观(在州治南元/至正间建)龙鹄观(在丹棱县北十/里唐贞观中建)北平
  观(在彭山县西北平山 汉张/道陵
尝居此唐初为观)平盖观(在彭山县北/唐开元中建) …… (第 13a 页)
  善业寺(在蒲江县南十五/里宋绍兴初建)崇真观(在州治北/唐未建)延祥
  观(在大邑县西北鹤鸣山明统志 张道陵
于此为民祈福因名)紫极观(在蒲江/县西一)
(里宋淳/熙初建)
 ︹名宦︺︹隋︺柳俭(河东解人开皇中 (第 3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