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易類
詩類
書類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傳記類
時令類
史評類
紀事本末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新編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玄部
續道藏
清代道教文獻
刑部尚书徐乾学撰
元纪十二(起重光大渊献正月尽阏/逢摄提格十二月凡四年)
武宗仁惠宣孝皇帝
至大四年春正月癸酉帝不豫免朝贺大赦天下 庚
辰帝崩于玉德殿在位五年寿三十一壬午葬起辇谷
史臣曰武宗 …… (第 1a 页)
累日初帝在东宫邦宁揣知三保努等畏帝英明乘间
言于 武宗 曰陛下富于春秋皇子渐长父作子述古之
道也未闻有子而立弟者 (第 6a 页)
武宗 不悦曰朕志已定汝自
往东宫言之邦宁惭惧而退及帝即位左右咸请诛之
帝曰帝王历数自有天命其言何足介怀加邦 …… (第 6a 页)
谓瑞物
也帝曰五谷丰熟百姓安业乃为瑞耳 庚申敇自今
诸司白事须殿中侍御史在侧 甲子上大行皇帝尊
谥曰 仁惠宣孝皇帝 庙号 (第 10a 页)
武宗 国语曰库鲁克皇帝己
巳卫王阿穆尔克入见帝谕省臣曰朕与阿穆尔克同父而
异母朕不抚育彼将谁赖其赐钞二万锭 …… (第 10a 页)
吏防守之处仅十有三旧制千户位轻责重请置隆镇
万户府俾严守备制可 丙午奉 武宗 神主祔于太庙
戊申封李孟秦国公孟感帝知遇以国事为己任见
当时赐予太广名爵太滥风俗太侈僣拟无章劝帝以 …… (第 11a 页)
下践阼诞告天下凡
非宣索毋得擅进诚取此舟有乖前诏诏止之 是月
江陵路水溧民居有溺死者 冬十月己巳敇绘 武宗
御容奉安大崇恩福元寺月四上祭 辛未赐大普庆
寺金千两钞万锭西锦䌽段纱罗布帛万端田八万亩 …… (第 12b 页)
仁宗圣文钦孝皇帝(讳阿裕尔巴里巴特喇顺宗次/子武宗母弟也至元二十二)
(年三月丙子生大德九年与太后出居怀州十/一年成宗崩帝与太后入大都平内难遣使迎)
(武宗 (第 15b 页)
武宗 至上都帝与太后往会/之武宗即位诏立帝为皇太子)
皇庆元年春正月庚子帝谕御史大夫塔斯布哈曰凡
大臣不法 …… (第 15b 页)
戊戌罢征八百媳妇大小彻里蛮以玺书招谕之献
驯象及方物 壬戌琼州黎贼啸聚遣官招谕 冬十
月甲子有事于太庙 云南行省右丞色勒济尔威有罪
国师楚斯莭巴咱尔奏请释之帝斥之曰僧人宜诵佛
书官事岂当与耶 癸未以中书参知政事察罕为平
章政事商议中书省事 戊子翰林学士承旨伊尔齐
布哈等进顺宗成宗 武宗 实录 辛卯赦天下 赐李
孟潞州田二十顷 十一月甲辰捕沧州盗阿实克岱尔
等擒之支解以徇 丙午谕六部官毋 (第 18b 页)
元纪十二(起重光大渊献正月尽阏/逢摄提格十二月凡四年)
武宗仁惠宣孝皇帝
至大四年春正月癸酉帝不豫免朝贺大赦天下 庚
辰帝崩于玉德殿在位五年寿三十一壬午葬起辇谷
史臣曰武宗 …… (第 1a 页)
累日初帝在东宫邦宁揣知三保努等畏帝英明乘间
言于 武宗 曰陛下富于春秋皇子渐长父作子述古之
道也未闻有子而立弟者 (第 6a 页)
武宗 不悦曰朕志已定汝自
往东宫言之邦宁惭惧而退及帝即位左右咸请诛之
帝曰帝王历数自有天命其言何足介怀加邦 …… (第 6a 页)
谓瑞物
也帝曰五谷丰熟百姓安业乃为瑞耳 庚申敇自今
诸司白事须殿中侍御史在侧 甲子上大行皇帝尊
谥曰 仁惠宣孝皇帝 庙号 (第 10a 页)
武宗 国语曰库鲁克皇帝己
巳卫王阿穆尔克入见帝谕省臣曰朕与阿穆尔克同父而
异母朕不抚育彼将谁赖其赐钞二万锭 …… (第 10a 页)
吏防守之处仅十有三旧制千户位轻责重请置隆镇
万户府俾严守备制可 丙午奉 武宗 神主祔于太庙
戊申封李孟秦国公孟感帝知遇以国事为己任见
当时赐予太广名爵太滥风俗太侈僣拟无章劝帝以 …… (第 11a 页)
下践阼诞告天下凡
非宣索毋得擅进诚取此舟有乖前诏诏止之 是月
江陵路水溧民居有溺死者 冬十月己巳敇绘 武宗
御容奉安大崇恩福元寺月四上祭 辛未赐大普庆
寺金千两钞万锭西锦䌽段纱罗布帛万端田八万亩 …… (第 12b 页)
仁宗圣文钦孝皇帝(讳阿裕尔巴里巴特喇顺宗次/子武宗母弟也至元二十二)
(年三月丙子生大德九年与太后出居怀州十/一年成宗崩帝与太后入大都平内难遣使迎)
(武宗 (第 15b 页)
武宗 至上都帝与太后往会/之武宗即位诏立帝为皇太子)
皇庆元年春正月庚子帝谕御史大夫塔斯布哈曰凡
大臣不法 …… (第 15b 页)
戊戌罢征八百媳妇大小彻里蛮以玺书招谕之献
驯象及方物 壬戌琼州黎贼啸聚遣官招谕 冬十
月甲子有事于太庙 云南行省右丞色勒济尔威有罪
国师楚斯莭巴咱尔奏请释之帝斥之曰僧人宜诵佛
书官事岂当与耶 癸未以中书参知政事察罕为平
章政事商议中书省事 戊子翰林学士承旨伊尔齐
布哈等进顺宗成宗 武宗 实录 辛卯赦天下 赐李
孟潞州田二十顷 十一月甲辰捕沧州盗阿实克岱尔
等擒之支解以徇 丙午谕六部官毋 (第 18b 页)
甲申车驾将北幸调左右翊军赴北边浚井以知枢
密院事玛噜哈坦并为辽阳行省平章政事 壬辰遣
扈从诸营还大都禁践民禾 安南内附人陈岩言其
国贡使多为觇伺敇湖广行省汰遣之 乙未回回太
医进药曰达尔嘉给钞十五万贯 丙申中书平章政
事鼐喇古罢 禁献珍宝制衮冕 庚子以江南行台
御史中丞廉恂为中书平章政事 辛丑晋王伊逊特
穆尔遣使以地七千顷归朝廷请有司徵其租岁给粮
钞从之伊逊特穆尔显宗噶玛拉之长子裕宗之嫡孙
也初世祖以第四子诺木罕为北安王镇北边北安王
薨显宗以长孙封晋王仍镇北边成宗 武宗 仁宗之立
咸与翊戴之谋有盟书焉 是月汴梁路言荥泽县河 …… (第 11a 页)
令臣等开视乃入奏闻帝曰言事者直至朕前可也如
细民辄诉讼者则禁之 给 武宗皇 后钞七十五万贯
己巳敇罢明年二月八日迎佛 以江南浙西道廉
访使薛处敬为中书参知政事 辛未拜珠进卤簿 …… (第 14b 页)
碑 命宦者博啰台为太常署令太常官言刑人难
与大祭遂罢之 五月丙子毁上都回回寺以其地营
帝师殿 壬午迁 武宗 子亲王图卜特穆尔于琼州时特
们德尔怀私固宠构衅骨肉诸王大臣莫不自危中政
使约尔珠告托欢彻尔等交通亲王 (第 19b 页)
密院事玛噜哈坦并为辽阳行省平章政事 壬辰遣
扈从诸营还大都禁践民禾 安南内附人陈岩言其
国贡使多为觇伺敇湖广行省汰遣之 乙未回回太
医进药曰达尔嘉给钞十五万贯 丙申中书平章政
事鼐喇古罢 禁献珍宝制衮冕 庚子以江南行台
御史中丞廉恂为中书平章政事 辛丑晋王伊逊特
穆尔遣使以地七千顷归朝廷请有司徵其租岁给粮
钞从之伊逊特穆尔显宗噶玛拉之长子裕宗之嫡孙
也初世祖以第四子诺木罕为北安王镇北边北安王
薨显宗以长孙封晋王仍镇北边成宗 武宗 仁宗之立
咸与翊戴之谋有盟书焉 是月汴梁路言荥泽县河 …… (第 11a 页)
令臣等开视乃入奏闻帝曰言事者直至朕前可也如
细民辄诉讼者则禁之 给 武宗皇 后钞七十五万贯
己巳敇罢明年二月八日迎佛 以江南浙西道廉
访使薛处敬为中书参知政事 辛未拜珠进卤簿 …… (第 14b 页)
碑 命宦者博啰台为太常署令太常官言刑人难
与大祭遂罢之 五月丙子毁上都回回寺以其地营
帝师殿 壬午迁 武宗 子亲王图卜特穆尔于琼州时特
们德尔怀私固宠构衅骨肉诸王大臣莫不自危中政
使约尔珠告托欢彻尔等交通亲王 (第 19b 页)
尚 文(字周卿保定人至元中以刘秉忠荐诏文与诸儒采定朝仪后出守辉州有政绩累迁中
台侍御史守正不阿后以疾乞休 武宗 仁宗之世屡延致之访以国事赐宴及金帛甚厚)
李 谦(字受益束鹿人世祖时为阳榖令敦教化重农桑断狱明 (第 53b 页)
台侍御史守正不阿后以疾乞休 武宗 仁宗之世屡延致之访以国事赐宴及金帛甚厚)
李 谦(字受益束鹿人世祖时为阳榖令敦教化重农桑断狱明 (第 53b 页)
王 恂(字敬甫唐县人父良潜心伊洛之学恂读书过目成诵仕为太子赞善每侍讲读必发明
纲常之道及历代兴亡治忽之所以然常与许衡郭守敬等定授时历官至太史令卒赠定国公谥
文肃子宽宾并传家学)
王 结(字仪伯定兴人从太史董朴受经深于理学历官 武宗 至顺帝八朝终中书左丞卒赠太
原郡公谥文忠丞相张圭曰王结非圣贤之书不读非仁义之言不谈晚邃于理著易说一卷 (第 6a 页)
纲常之道及历代兴亡治忽之所以然常与许衡郭守敬等定授时历官至太史令卒赠定国公谥
文肃子宽宾并传家学)
王 结(字仪伯定兴人从太史董朴受经深于理学历官 武宗 至顺帝八朝终中书左丞卒赠太
原郡公谥文忠丞相张圭曰王结非圣贤之书不读非仁义之言不谈晚邃于理著易说一卷 (第 6a 页)
五年也朱彝尊原书误作皇庆五年今谨订正
原至治二年八月诏画蚕麦图于鹿顶殿壁以时观之
(元史英/宗纪)
(原周宪王元宫词合鹿顶殿中逢七夕遥瞻牛女列珍/羞明朝看巧开金 喜得蛛丝笑未休 诚斋新录)
原香殿在宫垣西北隅三间前轩一间前寝殿三间柱
廊三间后寝殿三间东西夹各二间(辍耕/录)
原至元十二年正月二日帝御香殿以大军南征使久
不至命杨恭懿筮之(元史/本传)
原至大元年八月李邦宁以建香殿成赐金五十两银
四百五十两(元史 武/宗 纪)
原至治元年三月宝集寺金书西番波若经成置大内
香殿(元史英/宗纪)
原文宸库在宫垣西南隅酒房在宫 …… (第 6b 页)
子诸王群臣朝兴圣宫上皇太后尊号册宝(元史 武宗/ 纪 按哈)
(喇义见前郭勒蒙古语河/也旧作憨剌合儿今译改)
原刘德温监建兴圣宫(元史/本传)
原天 (第 8b 页)
原至治二年八月诏画蚕麦图于鹿顶殿壁以时观之
(元史英/宗纪)
(原周宪王元宫词合鹿顶殿中逢七夕遥瞻牛女列珍/羞明朝看巧开金 喜得蛛丝笑未休 诚斋新录)
原香殿在宫垣西北隅三间前轩一间前寝殿三间柱
廊三间后寝殿三间东西夹各二间(辍耕/录)
原至元十二年正月二日帝御香殿以大军南征使久
不至命杨恭懿筮之(元史/本传)
原至大元年八月李邦宁以建香殿成赐金五十两银
四百五十两(元史 武/宗 纪)
原至治元年三月宝集寺金书西番波若经成置大内
香殿(元史英/宗纪)
原文宸库在宫垣西南隅酒房在宫 …… (第 6b 页)
子诸王群臣朝兴圣宫上皇太后尊号册宝(元史 武宗/ 纪 按哈)
(喇义见前郭勒蒙古语河/也旧作憨剌合儿今译改)
原刘德温监建兴圣宫(元史/本传)
原天 (第 8b 页)
壁文多漫漶故节录以资考證云
原至元三年四月敕僧道祈福于中都寺观诏以僧机
为总统居庆寿寺(元史世/祖纪)
(原耶律楚材为庆寿寺化万僧疏欲隐迹林泉置死生/于度外随身瓶钵寄口腹于人间 隆三宝之风强遣)
(万僧之化何须异味惟求野菜黄齑不/用多般只要山田脱粟 湛然居士集)
原至顺二年三月绘皇太子真容奉安庆寿寺之东鹿
顶殿如累朝神御殿仪(元史文/宗纪)
补中统元年赐庆寿寺海云师陆地五百顷(续文献/通考)
补忠烈王三十二年王如元欲与前王俱东还王维绍
等谗搆两宫谋废嫡以瑞兴侯琠尚前王公主为嗣三
十三年元成宗崩前王与皇侄阿裕尔巴里巴特喇太
子及右丞相达尔罕等定策迎立 怀宁王海山 为帝奉
太子旨捕王维绍等囚之迁王于庆寿寺(东国史略义/按阿裕尔) …… (第 19b 页)
石王名章好/贤乐善有德有文逮事世祖以皇甥为世子入宿卫被)
(赏□成宗朝选尚公主大德末年从今上平内难立 武/宗 有功为推忠揆义恊谋佐运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太)
(子太师上柱国驸马都尉沈王征东行中书省右丞相/嗣高丽国王 (第 25a 页)
原至元三年四月敕僧道祈福于中都寺观诏以僧机
为总统居庆寿寺(元史世/祖纪)
(原耶律楚材为庆寿寺化万僧疏欲隐迹林泉置死生/于度外随身瓶钵寄口腹于人间 隆三宝之风强遣)
(万僧之化何须异味惟求野菜黄齑不/用多般只要山田脱粟 湛然居士集)
原至顺二年三月绘皇太子真容奉安庆寿寺之东鹿
顶殿如累朝神御殿仪(元史文/宗纪)
补中统元年赐庆寿寺海云师陆地五百顷(续文献/通考)
补忠烈王三十二年王如元欲与前王俱东还王维绍
等谗搆两宫谋废嫡以瑞兴侯琠尚前王公主为嗣三
十三年元成宗崩前王与皇侄阿裕尔巴里巴特喇太
子及右丞相达尔罕等定策迎立 怀宁王海山 为帝奉
太子旨捕王维绍等囚之迁王于庆寿寺(东国史略义/按阿裕尔) …… (第 19b 页)
石王名章好/贤乐善有德有文逮事世祖以皇甥为世子入宿卫被)
(赏□成宗朝选尚公主大德末年从今上平内难立 武/宗 有功为推忠揆义恊谋佐运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太)
(子太师上柱国驸马都尉沈王征东行中书省右丞相/嗣高丽国王 (第 25a 页)
语所云青吉斯皇帝者太祖也谔格德依皇帝者太/宗也色辰皇帝者世祖也谔勒哲图皇帝者成宗也库)
(鲁克皇帝者 武宗 也布延图皇帝者仁宗也格根皇帝/者英宗也瑚土克图皇帝者明宗也额琳沁巴勒皇帝)
(者宁宗也中不及文宗者后 (第 4b 页)
(鲁克皇帝者 武宗 也布延图皇帝者仁宗也格根皇帝/者英宗也瑚土克图皇帝者明宗也额琳沁巴勒皇帝)
(者宁宗也中不及文宗者后 (第 4b 页)
池一
(原赵孟頫仰山栖隐寺满禅师道行碑记略仕师名行/满字万山俗姓曾氏其先出东鲁曾子后祖 江右遂)
(为太和人至元庚辰至仰山有会心处遂留薙发礼泽/庵为师更今名又参学四方云门临济皆得其髓大德)
(癸卯仰山学者请师归旧隐声闻大振梵僧宣政使沙/克嘉实哩功德使大司年札克策喇实相慕为道友 武)
(宗 在北边下令施钞万贯造文殊菩萨像思幸其寺施/金百两银五百两钞六万贯赐号佛慧镜智普照大禅)
(师敕尚方造 (第 31b 页)
(原赵孟頫仰山栖隐寺满禅师道行碑记略仕师名行/满字万山俗姓曾氏其先出东鲁曾子后祖 江右遂)
(为太和人至元庚辰至仰山有会心处遂留薙发礼泽/庵为师更今名又参学四方云门临济皆得其髓大德)
(癸卯仰山学者请师归旧隐声闻大振梵僧宣政使沙/克嘉实哩功德使大司年札克策喇实相慕为道友 武)
(宗 在北边下令施钞万贯造文殊菩萨像思幸其寺施/金百两银五百两钞六万贯赐号佛慧镜智普照大禅)
(师敕尚方造 (第 31b 页)
(太子深敬礼之屡引年乞致仕至再三遂拜光禄大夫/河南省平章事仍以一品禄终其身又尚文为尚书右)
(丞 武宗 仁宗之世屡延致访以国事/进阶自光禄大夫转银青光禄大夫)明文散阶从一品
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太祖 (第 3a 页)
(丞 武宗 仁宗之世屡延致访以国事/进阶自光禄大夫转银青光禄大夫)明文散阶从一品
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太祖 (第 3a 页)
亚终献官取旨是岁太皇太后崩有旨南郊祀
事可权止泰定帝泰定四年春正月御史台臣言自世
祖迄英宗咸未亲郊唯 武宗 英宗亲享太庙陛下宜躬
礼郊庙制曰朕遵世祖旧典其命大臣摄行祀事文宗
至顺元年以将亲郊敕有司缮治南郊斋宫 (第 43a 页)
事可权止泰定帝泰定四年春正月御史台臣言自世
祖迄英宗咸未亲郊唯 武宗 英宗亲享太庙陛下宜躬
礼郊庙制曰朕遵世祖旧典其命大臣摄行祀事文宗
至顺元年以将亲郊敕有司缮治南郊斋宫 (第 43a 页)
题写尊谥庙号自是主皆范金作之如金表之制(案虞/主用)
(桑吉主用栗礼有明文元初考定神主用栗最为得礼 武宗 改为范金戾古已甚泰定帝初盗入太庙窃仁宗) …… (第 9a 页)
祖凡神座俱不奉
神主止设衣冠礼毕藏之遂罢特享礼至英宗升祔九
室悉备宪宗将祔用礼官议祧懿祖孝宗祔祧熙祖 武
宗 祔祧仁祖惟德祖不祧时享则太祖太宗以下俱东
西向至是帝谕张孚敬曰朕欲自今春享奉太祖居中 …… (第 21b 页)
群庙帝后神主则以命内外捧主诸臣从之十五年
秋罢中元节内殿之祭著为令十七年九月尊皇考庙
睿宗祔享太庙跻 武宗 上改太宗庙号为成祖定享祫
礼凡立春特享亲祭太祖遣大臣八人分献诸帝内臣
八人分献诸后立夏时祫各出主于太 (第 22b 页)
(桑吉主用栗礼有明文元初考定神主用栗最为得礼 武宗 改为范金戾古已甚泰定帝初盗入太庙窃仁宗) …… (第 9a 页)
祖凡神座俱不奉
神主止设衣冠礼毕藏之遂罢特享礼至英宗升祔九
室悉备宪宗将祔用礼官议祧懿祖孝宗祔祧熙祖 武
宗 祔祧仁祖惟德祖不祧时享则太祖太宗以下俱东
西向至是帝谕张孚敬曰朕欲自今春享奉太祖居中 …… (第 21b 页)
群庙帝后神主则以命内外捧主诸臣从之十五年
秋罢中元节内殿之祭著为令十七年九月尊皇考庙
睿宗祔享太庙跻 武宗 上改太宗庙号为成祖定享祫
礼凡立春特享亲祭太祖遣大臣八人分献诸帝内臣
八人分献诸后立夏时祫各出主于太 (第 22b 页)
于庙内止设幄座南面安奉今相视得第
七室近南对室地位东西一丈五尺除设幄座外馀五
尺不妨行礼乃结䌽为殿置 武宗 室内权奉神主
明文皇帝崩祔飨用卒哭之明日太常寺设醴馔于太
庙如时飨仪乐设而不作设仪卫伞扇于午门外内侍 (第 23b 页)
七室近南对室地位东西一丈五尺除设幄座外馀五
尺不妨行礼乃结䌽为殿置 武宗 室内权奉神主
明文皇帝崩祔飨用卒哭之明日太常寺设醴馔于太
庙如时飨仪乐设而不作设仪卫伞扇于午门外内侍 (第 23b 页)
号封臣下玄宗之封谥孔子何不以皇帝加之是不
欲与之齐也特一王号犹封拜臣下耳尊崇之意何
在哉盖此王字非王天下之王实后世王公之王也
繇是 元君武宗 假托之而求谥宋徽宗荐十二章服
徽宗之加欲掩其好道教而设此以尊崇耳况以诸
侯王而僭天子之服章诬之甚 (第 55b 页)
欲与之齐也特一王号犹封拜臣下耳尊崇之意何
在哉盖此王字非王天下之王实后世王公之王也
繇是 元君武宗 假托之而求谥宋徽宗荐十二章服
徽宗之加欲掩其好道教而设此以尊崇耳况以诸
侯王而僭天子之服章诬之甚 (第 55b 页)
学曲阜林庙尤加修崇于是定袭封之嗣除孔氏一
人尹曲阜县恩至渥也成宗皇帝建庙于国子监 武
宗皇帝 加谥大成于至圣文宣王上仁宗皇帝诏立
碑天历初制加封启圣王颜氏曰启圣王夫人旷典
也今袭封衍圣公克坚 (第 97b 页)
人尹曲阜县恩至渥也成宗皇帝建庙于国子监 武
宗皇帝 加谥大成于至圣文宣王上仁宗皇帝诏立
碑天历初制加封启圣王颜氏曰启圣王夫人旷典
也今袭封衍圣公克坚 (第 97b 页)
凡大丧内朝贺祭祀等礼
洪熙元年仁宗既祔庙上仍素服御西角门视朝遇行
时享等礼太常寺奏祭祀其日早朝鸣钟鼓服黄袍御
奉天门视朝祭毕仍如前至禫祭后始释素服
成化二十三年宪宗丧服既除上仍素翼善冠麻布袍
腰经视朝不鸣钟鼓文武百官素服乌纱帽黑角带皂
靴朝参至百日后始变服如常是年冬至节诏免行贺
弘治元年正旦以宪宗服制未及小祥上服黄袍御奉
天殿鸣钟鼓鸣鞭作堂下乐文武官具公服行五拜三
叩头礼次日至十五日具黑翼善冠浅淡袍服犀带御
奉天门文武官具常服朝参至禫祭免朝一日遣官诣
陵致祭
正德十六年肃皇帝万寿圣节以 武宗山 陵未毕令天
下赍进表文并公侯驸马伯仪宾进贺䌽段俱免宣读
陈设径送司礼监承运库交收
嘉靖四十五年岁暮大 (第 20a 页)
洪熙元年仁宗既祔庙上仍素服御西角门视朝遇行
时享等礼太常寺奏祭祀其日早朝鸣钟鼓服黄袍御
奉天门视朝祭毕仍如前至禫祭后始释素服
成化二十三年宪宗丧服既除上仍素翼善冠麻布袍
腰经视朝不鸣钟鼓文武百官素服乌纱帽黑角带皂
靴朝参至百日后始变服如常是年冬至节诏免行贺
弘治元年正旦以宪宗服制未及小祥上服黄袍御奉
天殿鸣钟鼓鸣鞭作堂下乐文武官具公服行五拜三
叩头礼次日至十五日具黑翼善冠浅淡袍服犀带御
奉天门文武官具常服朝参至禫祭免朝一日遣官诣
陵致祭
正德十六年肃皇帝万寿圣节以 武宗山 陵未毕令天
下赍进表文并公侯驸马伯仪宾进贺䌽段俱免宣读
陈设径送司礼监承运库交收
嘉靖四十五年岁暮大 (第 20a 页)
爵钦此
不袭定例
正德四年六月辽王奏称应山和僖王病故无嗣乞将
奉祀嫡侄宠波继袭王爵该本部议题奉 武宗皇帝 圣
旨应山王既已绝嗣例不该袭奉有先帝成命宠波只
著袭授辅国将军今后都照此例行钦此 (第 3b 页)
正德四年九月秦王奏称臣原封临潼王今蒙进封秦
王乞将奉祀庶伯镇国将军诚润继袭临潼王爵本部
查无郡王进封亲王庶伯补袭郡王事例覆题奉 武宗
皇帝 圣旨是诚润著以本职奉祀钦此
正德四年七月鲁府镇国将军当浈奏该本部议得郡
王绝嗣者合照辽府承继应山王宗 …… (第 4a 页)
与所应得者永为定例等因奉 武宗皇帝 圣旨是宗祀
伦理系是重事当浈所言深为有理郡王绝嗣已有前
旨照应山王例不许纷更奏扰各郡王将军以下该继 …… (第 4b 页)
部看得晋王祖靖王原系世子父怀王系
世子父子生前俱未授封正与周府睦梀事例相同合
将表槏等仍授本等官职奉 武宗皇帝 圣旨恁部里还
会多官检点祖训应否加封郡王详议明白来说钦此
随该会官议得参详祖训虽未开用然其父既已追封 (第 19b 页)
其子即系亲王之子奏乞加封似为有理节奉 武宗皇
帝
圣旨晋世子奇源已追封晋靖王其次嫡庶子表槏
表椈表柣表栺系亲王之子都准封郡王钦此
正德三年十一月周王奏 (第 19b 页)
称臣父悼王次庶子镇国将
军睦桎等乞要比照晋靖王所生嫡庶表槏等事例加
封王爵该本部备查覆题奉 武宗皇帝 圣旨是睦楮睦
桎睦椔都准加封郡王钦此
正德三年十二月代王奏称臣父追封代思王庶第二
子俊匮乞要比照晋靖 …… (第 20a 页)
等加封王爵该本部备查覆题奉 武宗皇帝 圣旨是俊
匮准封郡王钦此
正德三年十二月庆府安化王奏父遂熳蒙追封为安
化恭和王乞要比例将弟寘錓并伊子 (第 20b 页)
台漳等加封该
本部查得韩代二府辅国将军徵错等止是加封本身
未有父子一并加封事例覆题奉 武宗皇帝 圣旨是寘
錓准照例加封镇国将军台漳等祖训不载难以并封
既无事例罢钦此 …… (第 20b 页)
郡王生母
正德六年二月襄王奏据镇宁王见瀷启臣系襄定王
第三子襄简王庶弟七岁父亡九岁兄亡鞠于生母徐
氏至于成立册封镇宁王爵年久念母劬劳启乞转奏
徐氏赐封襄定王夫人等因本部议得母以子贵恩推
所生亦足以广朝廷孝治之意而人子陈乞之情又有
不容遏者但请敕系次妃事例今后郡王请封生母为
夫人者仍照旧例止给诰命其冠服等项俱不给与所
据见瀷生母应否准封夫人恩典出自朝廷等因奉 武
宗皇帝
圣旨是徐氏准封夫人钦此
嘉靖二十九年十二月衡王奏臣庶第二子东昌王载
圭庶第三子武定王载封庶第四子平度 …… (第 37b 页)
葬等因奉圣旨是钦此
例外恩封
正德四年三月晋王奏将生母夫人彭氏请封为父晋
怀王次妃该本部覆题奉 武宗皇帝 圣旨王为母请封
开具欠明引谕失当显是长史等官不能以理辅导且 (第 41a 页)
不袭定例
正德四年六月辽王奏称应山和僖王病故无嗣乞将
奉祀嫡侄宠波继袭王爵该本部议题奉 武宗皇帝 圣
旨应山王既已绝嗣例不该袭奉有先帝成命宠波只
著袭授辅国将军今后都照此例行钦此 (第 3b 页)
正德四年九月秦王奏称臣原封临潼王今蒙进封秦
王乞将奉祀庶伯镇国将军诚润继袭临潼王爵本部
查无郡王进封亲王庶伯补袭郡王事例覆题奉 武宗
皇帝 圣旨是诚润著以本职奉祀钦此
正德四年七月鲁府镇国将军当浈奏该本部议得郡
王绝嗣者合照辽府承继应山王宗 …… (第 4a 页)
与所应得者永为定例等因奉 武宗皇帝 圣旨是宗祀
伦理系是重事当浈所言深为有理郡王绝嗣已有前
旨照应山王例不许纷更奏扰各郡王将军以下该继 …… (第 4b 页)
部看得晋王祖靖王原系世子父怀王系
世子父子生前俱未授封正与周府睦梀事例相同合
将表槏等仍授本等官职奉 武宗皇帝 圣旨恁部里还
会多官检点祖训应否加封郡王详议明白来说钦此
随该会官议得参详祖训虽未开用然其父既已追封 (第 19b 页)
其子即系亲王之子奏乞加封似为有理节奉 武宗皇
帝
表椈表柣表栺系亲王之子都准封郡王钦此
正德三年十一月周王奏 (第 19b 页)
称臣父悼王次庶子镇国将
军睦桎等乞要比照晋靖王所生嫡庶表槏等事例加
封王爵该本部备查覆题奉 武宗皇帝 圣旨是睦楮睦
桎睦椔都准加封郡王钦此
正德三年十二月代王奏称臣父追封代思王庶第二
子俊匮乞要比照晋靖 …… (第 20a 页)
等加封王爵该本部备查覆题奉 武宗皇帝 圣旨是俊
匮准封郡王钦此
正德三年十二月庆府安化王奏父遂熳蒙追封为安
化恭和王乞要比例将弟寘錓并伊子 (第 20b 页)
台漳等加封该
本部查得韩代二府辅国将军徵错等止是加封本身
未有父子一并加封事例覆题奉 武宗皇帝 圣旨是寘
錓准照例加封镇国将军台漳等祖训不载难以并封
既无事例罢钦此 …… (第 20b 页)
郡王生母
正德六年二月襄王奏据镇宁王见瀷启臣系襄定王
第三子襄简王庶弟七岁父亡九岁兄亡鞠于生母徐
氏至于成立册封镇宁王爵年久念母劬劳启乞转奏
徐氏赐封襄定王夫人等因本部议得母以子贵恩推
所生亦足以广朝廷孝治之意而人子陈乞之情又有
不容遏者但请敕系次妃事例今后郡王请封生母为
夫人者仍照旧例止给诰命其冠服等项俱不给与所
据见瀷生母应否准封夫人恩典出自朝廷等因奉 武
宗皇帝
嘉靖二十九年十二月衡王奏臣庶第二子东昌王载
圭庶第三子武定王载封庶第四子平度 …… (第 37b 页)
葬等因奉圣旨是钦此
例外恩封
正德四年三月晋王奏将生母夫人彭氏请封为父晋
怀王次妃该本部覆题奉 武宗皇帝 圣旨王为母请封
开具欠明引谕失当显是长史等官不能以理辅导且 (第 4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