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易類
詩類
書類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傳記類
時令類
史評類
紀事本末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新編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玄部
續道藏
清代道教文獻
卷一百六
吉礼一百六 私亲庙
辽世宗
金熙宗
金世宗
元武宗
元泰定帝
明世宗
卷一百七 (第 47a 页)
吉礼一百六 私亲庙
辽世宗
金熙宗
金世宗
元武宗
元泰定帝
明世宗
卷一百七 (第 47a 页)
十二月亦误
祭祀志至大二年十二月甲辰朔尚书太尉右丞相太
保左丞相田司徒郝参政等复奏曰南郊祭天于圜丘
大礼已举其北郊祭皇地祗于方泽并神州地祗五岳
四渎山林川泽及朝日夕月此有国家所当崇祀者也
当圣明御极而弗举行恐遂废弛制若曰卿议甚是其
即行焉
武宗本纪三年十月丙午三宝努及司徒田忠良等言
曩奉旨举行南郊配位从祀北郊方丘朝日夕月典礼
臣等议欲祀北郊必先南郊今岁冬至祀圜丘尊太祖
皇帝配享来岁夏至祀方丘尊世祖皇帝配享春秋朝
日夕月宜合祀典有旨所用仪物其令有司速备之
十一月丙申有事于南郊尊太祖皇帝配享昊天上帝
祭祀志五方帝日月星辰从祀
张养浩传时 武宗 将亲祀南郊不豫遣大臣代祀风
忽大起人多冻死养浩于祀所扬言曰代祀非人故
天示之变大违时相意
…… (第 45b 页)
嘏帝嘉纳焉
祭祀志泰定四年春正月御史台臣言自世祖迄英宗
咸未亲郊唯 武宗 英宗亲享太庙陛下宜躬礼郊庙制
曰朕当遵世祖旧典其命大臣摄行祀事闰九月甲戌
郊祀天地致祭五岳四渎名山大 (第 54b 页)
祭祀志至大二年十二月甲辰朔尚书太尉右丞相太
保左丞相田司徒郝参政等复奏曰南郊祭天于圜丘
大礼已举其北郊祭皇地祗于方泽并神州地祗五岳
四渎山林川泽及朝日夕月此有国家所当崇祀者也
当圣明御极而弗举行恐遂废弛制若曰卿议甚是其
即行焉
武宗本纪三年十月丙午三宝努及司徒田忠良等言
曩奉旨举行南郊配位从祀北郊方丘朝日夕月典礼
臣等议欲祀北郊必先南郊今岁冬至祀圜丘尊太祖
皇帝配享来岁夏至祀方丘尊世祖皇帝配享春秋朝
日夕月宜合祀典有旨所用仪物其令有司速备之
十一月丙申有事于南郊尊太祖皇帝配享昊天上帝
祭祀志五方帝日月星辰从祀
张养浩传时 武宗 将亲祀南郊不豫遣大臣代祀风
忽大起人多冻死养浩于祀所扬言曰代祀非人故
天示之变大违时相意
…… (第 45b 页)
嘏帝嘉纳焉
祭祀志泰定四年春正月御史台臣言自世祖迄英宗
咸未亲郊唯 武宗 英宗亲享太庙陛下宜躬礼郊庙制
曰朕当遵世祖旧典其命大臣摄行祀事闰九月甲戌
郊祀天地致祭五岳四渎名山大 (第 54b 页)
能逃其责乎 武宗
本纪至大二年十月立太庙廪牺署设令丞各一
员十二月上太祖圣武皇帝尊谥庙号及光献皇后尊
谥又上睿宗景襄皇 (第 15b 页)
帝尊谥庙号及庄圣皇后尊谥执
事者人升散阶一等赐太庙礼乐户钞帛有差
祭祀志武宗至大二年十月以将加谥太祖睿宗择日
请太祖睿宗尊谥于天择日请光献皇后庄圣皇后尊
谥于庙改制金表神主题写尊谥庙号十二月乙卯奉
玉册玉宝加上太祖圣武皇帝尊谥曰法天启运庙号
太祖光献皇后曰翼圣加上睿宗景襄皇帝曰仁圣庙
号睿宗庄圣皇后曰显懿其旧制金表神主以椟贮两
旁自是主皆范金作之如金表之制
蕙田案元初考定神主用木最为得礼 武宗
改用范金自是窃盗之患作矣 (第 16a 页)
武宗 本纪至大四年春正月庚辰帝崩于玉德殿夏五
月乙未文武百官额森特穆尔等上尊谥曰 (第 16a 页)
仁惠宣孝
皇帝 庙 (第 16a 页)
武宗 闰七月丙午祔于太庙 (第 16a 页)
礼乐志四年夏六月 武宗 祔庙命乐正谢世宁等编曲
谱舞节翰林侍学士张士观撰乐章曲名威成之曲
仁宗本纪延祐五年十一月敕大永福寺创 …… (第 16b 页)
权于庙内止设幄座面南安奉今相视得七庙近
南对室地位东西一丈五尺除设幄座外馀五尺不妨
行礼乃结䌽为殿置 武宗 室南权奉神主
英宗本纪至治元年二月己酉作仁宗神御殿于普庆
寺五月辛丑太常礼仪院进太庙制图
祭祀志元年 …… (第 17a 页)
院经历属英宗躬修
祀事锐意礼乐其亲祀仪注卤簿舆服之制率所裁定
初太庙九室合享于一殿仁宗崩无室可祔乃于 武宗
室前结䌽为次英宗在上京召礼官集议元用言古者
宗庙有寝有室宜以今室为寝当更营大殿于前为十
五室帝嘉其议 …… (第 18a 页)
不合礼经而不知君臣同食其不合礼经多矣若欲
合礼则太祖居中太宗居西夹室定宗居昭第一宪
宗居穆第一世祖居东夹室成宗居昭第二 武宗 居
穆第二仁宗居昭第三英宗居穆第三亲尽则祧各
藏于夹室而睿裕顺显各祔食于祢庙则情皆称而
于礼不 (第 24a 页)
悖矣末哉刘致之为议也
泰定帝本纪泰定二年正月甲辰奉安显宗像于永福
寺给祭田百顷
三年丙申建显宗神御殿于卢师寺赐额曰大天源延
圣寺十月奉安显宗御容于大天源延圣寺
四年四月辛未盗入太庙窃 武宗 金主及祭器壬申作
武宗主五月乙巳作成宗神御殿于天寿万宁寺甲子
以典守宗庙不严罢太常礼仪院官八月癸巳谥 (第 24b 页)
员十二月上太祖圣武皇帝尊谥庙号及光献皇后尊
谥又上睿宗景襄皇 (第 15b 页)
帝尊谥庙号及庄圣皇后尊谥执
事者人升散阶一等赐太庙礼乐户钞帛有差
祭祀志武宗至大二年十月以将加谥太祖睿宗择日
请太祖睿宗尊谥于天择日请光献皇后庄圣皇后尊
谥于庙改制金表神主题写尊谥庙号十二月乙卯奉
玉册玉宝加上太祖圣武皇帝尊谥曰法天启运庙号
太祖光献皇后曰翼圣加上睿宗景襄皇帝曰仁圣庙
号睿宗庄圣皇后曰显懿其旧制金表神主以椟贮两
旁自是主皆范金作之如金表之制
蕙田案元初考定神主用木最为得礼 武宗
改用范金自是窃盗之患作矣 (第 16a 页)
武宗 本纪至大四年春正月庚辰帝崩于玉德殿夏五
月乙未文武百官额森特穆尔等上尊谥曰 (第 16a 页)
仁惠宣孝
皇帝 庙 (第 16a 页)
武宗 闰七月丙午祔于太庙 (第 16a 页)
礼乐志四年夏六月 武宗 祔庙命乐正谢世宁等编曲
谱舞节翰林侍学士张士观撰乐章曲名威成之曲
仁宗本纪延祐五年十一月敕大永福寺创 …… (第 16b 页)
权于庙内止设幄座面南安奉今相视得七庙近
南对室地位东西一丈五尺除设幄座外馀五尺不妨
行礼乃结䌽为殿置 武宗 室南权奉神主
英宗本纪至治元年二月己酉作仁宗神御殿于普庆
寺五月辛丑太常礼仪院进太庙制图
祭祀志元年 …… (第 17a 页)
院经历属英宗躬修
祀事锐意礼乐其亲祀仪注卤簿舆服之制率所裁定
初太庙九室合享于一殿仁宗崩无室可祔乃于 武宗
室前结䌽为次英宗在上京召礼官集议元用言古者
宗庙有寝有室宜以今室为寝当更营大殿于前为十
五室帝嘉其议 …… (第 18a 页)
不合礼经而不知君臣同食其不合礼经多矣若欲
合礼则太祖居中太宗居西夹室定宗居昭第一宪
宗居穆第一世祖居东夹室成宗居昭第二 武宗 居
穆第二仁宗居昭第三英宗居穆第三亲尽则祧各
藏于夹室而睿裕顺显各祔食于祢庙则情皆称而
于礼不 (第 24a 页)
悖矣末哉刘致之为议也
泰定帝本纪泰定二年正月甲辰奉安显宗像于永福
寺给祭田百顷
三年丙申建显宗神御殿于卢师寺赐额曰大天源延
圣寺十月奉安显宗御容于大天源延圣寺
四年四月辛未盗入太庙窃 武宗 金主及祭器壬申作
武宗主五月乙巳作成宗神御殿于天寿万宁寺甲子
以典守宗庙不严罢太常礼仪院官八月癸巳谥 (第 24b 页)
如今亦不可考矣
顺帝本纪元统元年十月庚辰奉文宗皇帝及太皇太
后御容于大承天护圣寺命左丞相萨敦为隆祥使奉
其祭祀庚寅中书省臣请集议 武宗 英宗明宗三朝皇
后升祔丁酉享于太庙辛亥追谥济雅图皇帝为圣明 (第 10b 页)
元孝皇帝庙号文宗时寝庙未建于英宗室次权结䌽
殿以奉安神主
逯鲁曾传曾除太常博士 武宗 一庙未立后主配享
集群臣廷议之鲁曾抗言先朝以 (第 11a 页)
武宗皇 后珍格无
子不立其主时巴延为右丞相以为明宗之母伊奇
哩氏可以配享徽政院传太后旨以文宗之母唐古
…… (第 11a 页)
子不为立主今所立者明宗母乎文宗母乎对曰珍
格皇后在 武宗 朝已膺玉册则为 (第 11b 页)
武宗皇 后明宗文
宗二母后固为妾也今以无子之故不为立主以妾
后为正宫是为臣而废先君之后为子而追封先父
(第 11b 页)
顺帝本纪元统元年十月庚辰奉文宗皇帝及太皇太
后御容于大承天护圣寺命左丞相萨敦为隆祥使奉
其祭祀庚寅中书省臣请集议 武宗 英宗明宗三朝皇
后升祔丁酉享于太庙辛亥追谥济雅图皇帝为圣明 (第 10b 页)
元孝皇帝庙号文宗时寝庙未建于英宗室次权结䌽
殿以奉安神主
逯鲁曾传曾除太常博士 武宗 一庙未立后主配享
集群臣廷议之鲁曾抗言先朝以 (第 11a 页)
武宗皇 后珍格无
子不立其主时巴延为右丞相以为明宗之母伊奇
哩氏可以配享徽政院传太后旨以文宗之母唐古
…… (第 11a 页)
子不为立主今所立者明宗母乎文宗母乎对曰珍
格皇后在 武宗 朝已膺玉册则为 (第 11b 页)
武宗皇 后明宗文
宗二母后固为妾也今以无子之故不为立主以妾
后为正宫是为臣而废先君之后为子而追封先父
(第 11b 页)
曰阿裕尔巴里巴特喇是为仁宗大德十一年秋武宗
即位追谥曰昭圣衍孝皇帝庙号顺宗祔享太庙
右 元武宗
泰定帝本纪泰定皇帝显宗噶玛拉之长子裕宗之嫡
孙也初显宗以长孙封晋王至元十三年十月二十九
日帝生于晋邸 …… (第 5b 页)
右元泰定帝
明史世宗本纪世宗皇帝宪宗孙也父兴献王祐杭国
安陆正德十四年薨十六年三月丙寅 武宗 崩无嗣慈
寿皇太后与大学士杨廷和定策以遗诏迎兴王于兴
邸即皇帝位戊申命礼臣集议兴献王封号秋七月壬
子 …… (第 6b 页)
睿宗传睿宗兴献皇帝祐杭宪宗第四子母邵贵妃
成化二十三年封兴王弘治四年建邸德安已改安
陆正德十四年薨谥曰献王薨二年而 武宗 崩召王 …… (第 7a 页)
尊皇考庙号称宗以配上帝九月加上尊谥知天守
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庙号睿宗
祔太庙位次 武宗 上明堂大享奉主配天罢世庙之
祭四十四年芝生世庙柱复立玉芝宫祀焉穆宗立
乃罢明堂配享初杨廷和等议封 …… (第 9a 页)
刘最御史唐侨仪秦武等南京给事中郑庆云各上
言力争不报冬十一月奉孝惠皇太后主于奉慈殿
遣官告安陆庙
明史杨廷和传先是 武宗 崩廷和草遗诏言皇考孝
宗敬皇帝亲弟兴献王长子某伦序当立遵奉祖训
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 …… (第 11a 页)
帝诏书当是时帝锐意欲推崇所生而进士张璁复
抗疏极言礼官之谬帝心动持澄等疏久不下至八
月庚辰朔再命集议澄等乃复上议曰先王制礼
本乎人情 武宗 既无子嗣又鲜兄弟援立陛下于宪
庙诸孙之中是 (第 16b 页)
武宗 以陛下为同堂之弟考孝宗母
慈寿无可疑矣可复顾私亲哉疏入帝不怿复留中
会给事中邢寰请议宪庙皇妃邵氏 …… (第 16b 页)
时献王已加帝号矣主事桂萼复请称皇考章下廷
议三年正月俊集廷臣七十有三人上议曰祖训兄
终弟及指同产言今陛下为 武宗 亲弟自宜考孝宗
明矣孰谓与人为后而灭 (第 19a 页)
武宗 之统也仪礼传曰为
人后者孰后后大宗也汉宣起民间犹嗣孝昭光武
中兴犹考孝元魏明帝诏皇后无子择建支子 …… (第 19a 页)
英宗亲受诏为子与入继不同盖言恩义尤笃当不
顾私亲非以生前为子者乃为人后身后入继者不
为人后也萼言孝宗既有 武宗 为之子安得复为立
后臣等谓陛下自后 (第 19b 页)
武宗 而上考孝宗非为孝宗立
后也又言 (第 19b 页)
武宗 全神器授陛下何忍不继其统臣等
谓陛下既称 (第 19b 页)
武宗皇 兄矣岂必改孝宗称伯乃为继
其统乎又言礼官执者不过前宋濮议臣等愚昧所 …… (第 19b 页)
朝则廷臣已伏阙复争朝事大变而给事中陈洸诪
张尤甚一鹏抗疏曰大礼之议断自圣心正统本生
昭然不紊而洸妄谓陛下诞生于孝宗没后三年嗣
位于 武宗 没后二月无从授受其说尤为不经谨案
春秋以受命为正始故鲁隐公上无所承内无所受
则不书即位今陛下承 (第 24a 页)
武宗 之遗诏奉昭圣之懿旨
正合春秋之义而洸谓孰从授受是以陛下为不得
正始也洸本小人不痛加惩艾无以杜效尤 (第 24a 页)
即位追谥曰昭圣衍孝皇帝庙号顺宗祔享太庙
右 元武宗
泰定帝本纪泰定皇帝显宗噶玛拉之长子裕宗之嫡
孙也初显宗以长孙封晋王至元十三年十月二十九
日帝生于晋邸 …… (第 5b 页)
右元泰定帝
明史世宗本纪世宗皇帝宪宗孙也父兴献王祐杭国
安陆正德十四年薨十六年三月丙寅 武宗 崩无嗣慈
寿皇太后与大学士杨廷和定策以遗诏迎兴王于兴
邸即皇帝位戊申命礼臣集议兴献王封号秋七月壬
子 …… (第 6b 页)
睿宗传睿宗兴献皇帝祐杭宪宗第四子母邵贵妃
成化二十三年封兴王弘治四年建邸德安已改安
陆正德十四年薨谥曰献王薨二年而 武宗 崩召王 …… (第 7a 页)
尊皇考庙号称宗以配上帝九月加上尊谥知天守
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庙号睿宗
祔太庙位次 武宗 上明堂大享奉主配天罢世庙之
祭四十四年芝生世庙柱复立玉芝宫祀焉穆宗立
乃罢明堂配享初杨廷和等议封 …… (第 9a 页)
刘最御史唐侨仪秦武等南京给事中郑庆云各上
言力争不报冬十一月奉孝惠皇太后主于奉慈殿
遣官告安陆庙
明史杨廷和传先是 武宗 崩廷和草遗诏言皇考孝
宗敬皇帝亲弟兴献王长子某伦序当立遵奉祖训
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 …… (第 11a 页)
帝诏书当是时帝锐意欲推崇所生而进士张璁复
抗疏极言礼官之谬帝心动持澄等疏久不下至八
月庚辰朔再命集议澄等乃复上议曰先王制礼
本乎人情 武宗 既无子嗣又鲜兄弟援立陛下于宪
庙诸孙之中是 (第 16b 页)
武宗 以陛下为同堂之弟考孝宗母
慈寿无可疑矣可复顾私亲哉疏入帝不怿复留中
会给事中邢寰请议宪庙皇妃邵氏 …… (第 16b 页)
时献王已加帝号矣主事桂萼复请称皇考章下廷
议三年正月俊集廷臣七十有三人上议曰祖训兄
终弟及指同产言今陛下为 武宗 亲弟自宜考孝宗
明矣孰谓与人为后而灭 (第 19a 页)
武宗 之统也仪礼传曰为
人后者孰后后大宗也汉宣起民间犹嗣孝昭光武
中兴犹考孝元魏明帝诏皇后无子择建支子 …… (第 19a 页)
英宗亲受诏为子与入继不同盖言恩义尤笃当不
顾私亲非以生前为子者乃为人后身后入继者不
为人后也萼言孝宗既有 武宗 为之子安得复为立
后臣等谓陛下自后 (第 19b 页)
武宗 而上考孝宗非为孝宗立
后也又言 (第 19b 页)
武宗 全神器授陛下何忍不继其统臣等
谓陛下既称 (第 19b 页)
武宗皇 兄矣岂必改孝宗称伯乃为继
其统乎又言礼官执者不过前宋濮议臣等愚昧所 …… (第 19b 页)
朝则廷臣已伏阙复争朝事大变而给事中陈洸诪
张尤甚一鹏抗疏曰大礼之议断自圣心正统本生
昭然不紊而洸妄谓陛下诞生于孝宗没后三年嗣
位于 武宗 没后二月无从授受其说尤为不经谨案
春秋以受命为正始故鲁隐公上无所承内无所受
则不书即位今陛下承 (第 24a 页)
武宗 之遗诏奉昭圣之懿旨
正合春秋之义而洸谓孰从授受是以陛下为不得
正始也洸本小人不痛加惩艾无以杜效尤 (第 24a 页)
右宋
纪元表己卯元世祖至元十六年(三十一十十六年宋/亡 二 年广州新)
(会县桂林芳赵良钤等聚众反国号平罗建元延康/三十一年崩在位三十五年改元二太孙特穆尔立)
乙未成宗元贞元年(二/)丁酉大德元年(十一改在位十/三年 元二顺)
(宗子 怀宁/王 哈尚立) 戊申武宗至大元年(四弟在位五年改元/一 阿裕尔巴里巴)
(特喇/立)
元史仁宗本纪至大四 …… (第 38b 页)
年(四/)戊辰致和元年(一于是年帝/崩 上都)
(在位五年改元二皇太子喇实晋巴即位于上都改元/天顺 武宗 次子怀王图卜特穆尔入京师九月即帝位)
元史文宗本纪天历元年十月辛卯有司言即位之始
当告祭郊庙社稷丁未 …… (第 39a 页)
告祭社稷
纪元表戊辰文宗天历元年(二实一年 武宗 长子周王/和 拉称帝于和宁之北)
(是为明宗立文宗为太子八月明/宗崩未改元文宗复即位于上都)
元史 …… (第 39b 页)
丙寅武宗正德元年(十六一在位十六年/改元 兴献王长子)
(厚熄/立)
明史世宗本纪正德十六年丙寅 武宗 无嗣慈寿皇太
后与大学士杨廷和等定策以遗诏迎王于兴邸四月
至京师止于郊外礼官具仪请如皇太子即位礼王顾 (第 47a 页)
纪元表己卯元世祖至元十六年(三十一十十六年宋/亡 二 年广州新)
(会县桂林芳赵良钤等聚众反国号平罗建元延康/三十一年崩在位三十五年改元二太孙特穆尔立)
乙未成宗元贞元年(二/)丁酉大德元年(十一改在位十/三年 元二顺)
(宗子 怀宁/王 哈尚立) 戊申武宗至大元年(四弟在位五年改元/一 阿裕尔巴里巴)
(特喇/立)
元史仁宗本纪至大四 …… (第 38b 页)
年(四/)戊辰致和元年(一于是年帝/崩 上都)
(在位五年改元二皇太子喇实晋巴即位于上都改元/天顺 武宗 次子怀王图卜特穆尔入京师九月即帝位)
元史文宗本纪天历元年十月辛卯有司言即位之始
当告祭郊庙社稷丁未 …… (第 39a 页)
告祭社稷
纪元表戊辰文宗天历元年(二实一年 武宗 长子周王/和 拉称帝于和宁之北)
(是为明宗立文宗为太子八月明/宗崩未改元文宗复即位于上都)
元史 …… (第 39b 页)
丙寅武宗正德元年(十六一在位十六年/改元 兴献王长子)
(厚熄/立)
明史世宗本纪正德十六年丙寅 武宗 无嗣慈寿皇太
后与大学士杨廷和等定策以遗诏迎王于兴邸四月
至京师止于郊外礼官具仪请如皇太子即位礼王顾 (第 47a 页)
蕙田案元上尊号凡五太祖以登极文宗以
改元馀皆不审所以大概习为常事非甚盛
举故世祖尚有大赦 武宗 后仅诏天下而已
元史礼乐志群臣上皇帝尊号礼成受朝贺仪 前期
二日仪鸾司设大次于大明门外又设进册案于殿 (第 34b 页)
改元馀皆不审所以大概习为常事非甚盛
举故世祖尚有大赦 武宗 后仅诏天下而已
元史礼乐志群臣上皇帝尊号礼成受朝贺仪 前期
二日仪鸾司设大次于大明门外又设进册案于殿 (第 34b 页)
年敬皇帝万寿圣节以孝肃太皇太
后山陵襄事百官服锦绣于奉天门行五拜三叩头礼
正德十六年肃皇帝万寿圣节以 武宗山 陵未毕令天
下赍进表文并公侯驸马伯仪宾进贺䌽鞋俱免宣读
陈设
嘉靖二年肃皇后万寿圣节以孝惠皇太后服制 (第 42b 页)
后山陵襄事百官服锦绣于奉天门行五拜三叩头礼
正德十六年肃皇帝万寿圣节以 武宗山 陵未毕令天
下赍进表文并公侯驸马伯仪宾进贺䌽鞋俱免宣读
陈设
嘉靖二年肃皇后万寿圣节以孝惠皇太后服制 (第 42b 页)
(孙追慕诚切号泣昊天无所吁哀虽俗礼胡/教犹屈意焉予谓此又是一见惟识者择焉)
元史元统二年中书省臣言佛事费用以世祖时较之
岁增金银缯帛钞太广请除累朝期年忌日之外馀皆
罢从之 武宗 崩仁宗哀恸不已察罕再拜启曰庶民修短尚云
有数圣人天命夫岂偶然天下重器悬于殿下纵自苦
如宗庙太后何仁宗 (第 33a 页)
元史元统二年中书省臣言佛事费用以世祖时较之
岁增金银缯帛钞太广请除累朝期年忌日之外馀皆
罢从之 武宗 崩仁宗哀恸不已察罕再拜启曰庶民修短尚云
有数圣人天命夫岂偶然天下重器悬于殿下纵自苦
如宗庙太后何仁宗 (第 33a 页)
遏博雅焕也(又许葛切音喝热也)映(集韵于庆切正韵于命切𡘋与映同陆机赠冯文熊诗双情交映注映犹照也)
暏(唐韵当古切集韵正韵董五切𡘋音睹说文旦明也)又集韵常恕切音署曙或省作暏 炜(广韵于鬼切集)
(韵韵会羽鬼切𡘋音韪光盛猊玉篇日光也同㬙)暑(唐韵舒吕切集韵韵会正韵赏吕切𡘋音鼠说文热也释名暑)
(煮也热如煮物也易系辞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正字通时令有大暑小暑)晴(集韵慈盈切音情晴或作晴详晴字注)
(又新佞切音醒义同)㬄(广韵丑晏切集韵丑谏切𡘋音㾺赤色)又集韵丑赧切㬄㬄温湿猊 暓(玉篇莫候)
(切音茂乱明○按与集韵暓字同)暔(集韵那含切音南国名唐天宝中封其王为 怀宁王) 又乃感切音湳义同
㬅(正字通俗曼字○按曼从曰载日部非是)暕(广韵正韵古限切集韵贾限切𡘋音简阴旦日 (第 22b 页)
暏(唐韵当古切集韵正韵董五切𡘋音睹说文旦明也)又集韵常恕切音署曙或省作暏 炜(广韵于鬼切集)
(韵韵会羽鬼切𡘋音韪光盛猊玉篇日光也同㬙)暑(唐韵舒吕切集韵韵会正韵赏吕切𡘋音鼠说文热也释名暑)
(煮也热如煮物也易系辞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正字通时令有大暑小暑)晴(集韵慈盈切音情晴或作晴详晴字注)
(又新佞切音醒义同)㬄(广韵丑晏切集韵丑谏切𡘋音㾺赤色)又集韵丑赧切㬄㬄温湿猊 暓(玉篇莫候)
(切音茂乱明○按与集韵暓字同)暔(集韵那含切音南国名唐天宝中封其王为 怀宁王) 又乃感切音湳义同
㬅(正字通俗曼字○按曼从曰载日部非是)暕(广韵正韵古限切集韵贾限切𡘋音简阴旦日 (第 22b 页)
人而卜名曰朴知一岁事云仙志山中谓鼠为社
君又水鼠生岸旁冰鼠生北荒积冰下皮毛柔可为席
又火鼠出西域及南 海火州山 甚大取其毛绩之为火
浣布述异记西域有鼠国商贾过其地不祈祀则齧人
衣又河南禹州雪霁山有鼠寸馀香如麝踰大 (第 12b 页)
君又水鼠生岸旁冰鼠生北荒积冰下皮毛柔可为席
又火鼠出西域及南 海火州山 甚大取其毛绩之为火
浣布述异记西域有鼠国商贾过其地不祈祀则齧人
衣又河南禹州雪霁山有鼠寸馀香如麝踰大 (第 12b 页)
(宋宁宗开禧二年丙寅至元至元十七年庚辰七十五/年中更金永济大安崇宁贞祐至元及元库台贵由孟)
(格呼必列四主/为稼穑中际)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辛巳至顺帝至正十五年乙未/七十五年中更世祖成宗 武宗 仁宗英宗泰定帝明)
(宗文宗宁宗九/主为稼穑末际)
(是亦稼穑也从河图则存五十为二百七十五从雒 (第 54a 页)
(格呼必列四主/为稼穑中际)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辛巳至顺帝至正十五年乙未/七十五年中更世祖成宗 武宗 仁宗英宗泰定帝明)
(宗文宗宁宗九/主为稼穑末际)
(是亦稼穑也从河图则存五十为二百七十五从雒 (第 54a 页)
言若以为然速赐裁断臣等受恩日久忧国情深
志在恳切言无方便伏望圣鉴俯察愚衷 武宗 既数讨叛有功司徒李德裕虑忲于武不可戢即
奏言曹操破袁绍于官渡不追奔自谓所获已多恐伤
威重养由基古善射 (第 56a 页)
志在恳切言无方便伏望圣鉴俯察愚衷 武宗 既数讨叛有功司徒李德裕虑忲于武不可戢即
奏言曹操破袁绍于官渡不追奔自谓所获已多恐伤
威重养由基古善射 (第 56a 页)
宗会渭北分定长安号娘子军武德初封谥曰昭
新兴公主太宗第十五女长孙曦尚主
晋阳公主太宗第十九女年十二薨
太平公主高宗第三女薛绍尚主绍卒武攸暨尚主
代国公主名华字华婉睿宗第五女郑万钧尚主
霍国公主睿宗第十一女裴虚己尚主
晋国公主玄宗第九女崔惠童尚主贞元元年徙封
临晋公主玄宗第十一女郑潜曜尚主
永和公主肃宗第七女王诠尚主
晋阳公主代宗第十三女裴液尚主
西河公主顺宗第四女沈翚尚主
清源公主穆宗第五女
静乐公主 武宗 第五女
新兴公主昭宗第九女
乐平公主昭宗第十一女 …… (第 17b 页)
都
并王鸿和特穆尔泰定二年繇嘉王改封
汾阳王拜特穆尔库腾太子孙延祐七年封
云中王雅雅克阿实克布哈弟繇康国公晋封
宣宁郡王特穆尔布哈至大四年封
保德郡王伊实丹至大四年封
冀宁王特穆尔达实世祖时为相追封
临汾王和尔齐贾实喇孙英宗时封
云王博尔欢绰斯戬曾祖至正十八年追封
河东公海勒巴喀喇人太祖时封
应国公齐苏仁宗少时保傅见 武宗 初
稷山公库尔济苏承相
河东郡公陈元凯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
河东郡公段得礼部侍郎
西河郡侯靳德渊
云 (第 32b 页)
新兴公主太宗第十五女长孙曦尚主
晋阳公主太宗第十九女年十二薨
太平公主高宗第三女薛绍尚主绍卒武攸暨尚主
代国公主名华字华婉睿宗第五女郑万钧尚主
霍国公主睿宗第十一女裴虚己尚主
晋国公主玄宗第九女崔惠童尚主贞元元年徙封
临晋公主玄宗第十一女郑潜曜尚主
永和公主肃宗第七女王诠尚主
晋阳公主代宗第十三女裴液尚主
西河公主顺宗第四女沈翚尚主
清源公主穆宗第五女
静乐公主 武宗 第五女
新兴公主昭宗第九女
乐平公主昭宗第十一女 …… (第 17b 页)
都
并王鸿和特穆尔泰定二年繇嘉王改封
汾阳王拜特穆尔库腾太子孙延祐七年封
云中王雅雅克阿实克布哈弟繇康国公晋封
宣宁郡王特穆尔布哈至大四年封
保德郡王伊实丹至大四年封
冀宁王特穆尔达实世祖时为相追封
临汾王和尔齐贾实喇孙英宗时封
云王博尔欢绰斯戬曾祖至正十八年追封
河东公海勒巴喀喇人太祖时封
应国公齐苏仁宗少时保傅见 武宗 初
稷山公库尔济苏承相
河东郡公陈元凯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
河东郡公段得礼部侍郎
西河郡侯靳德渊
云 (第 3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