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別史類
編年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丙辰朔,宋使贺正旦。
辛未,宋使贺生辰。
四月,遣资德大夫秘书监王可道、朝散大夫左司郎中 王蔚
为贺宋生日使。
七月甲辰,宋使上表,谢赐戒谕。
十一月甲辰,以翰林侍讲学士施宜生、宿州防
犹可宣力。事有当言,毋或隐默。卿其勉之。」一日,辉侍朝,世宗曰:「人尝谓卿言语荒唐,今遇事辄言,过于 王蔚。
」顾谓宰臣曰:「卿等以为何如?」皆曰:「辉议政可否,略无隐情。」辉对曰:「臣年老耳聩,第患听闻不审, ……有侄孤幼,若蒙恩录,胜于臣子。」上义之,以其侄为笔砚承奉。与胥持国同辅政,颇相亲附,世以此少之。 王蔚

   王蔚,
字叔文,香河人也。登皇统二年进士第,调良乡丞。治绩优等,补尚书省令史,知管差除。蔚性通敏,晓析吏事。 ……特剌之鲠直,刘玮、董师中之通敏,才皆足以发闻,然师中有附胥之讥,刘玮见避事之责,其视前人,多有愧矣。 王蔚
、马惠迪之徒,何足算也。
治太原尹徒单阿里出虎反状,旬日狱具。转工部郎中,进本部侍郎。正隆末,从军还自江上。大定初,与左司郎中 王蔚
、右司员外郎王全俱出补外,枢为南京路转运使事。初,世宗欲复用枢等,御史台奏:「枢等在正隆时皆以巧进,
真定县男。圭已得风疾,失音不能言,乃除潍州刺史,同辈已奏谢,圭独不能入见。世宗以让右丞唐括安礼、参政 王蔚
曰:「卿等阅书史,亦有不能言之人可以从政者乎。」又谓中丞刘仲诲曰:「蔡圭风疾不能奏谢,卿等何不纠之。
之先容,左司员外郎阿里骨列任其事。渤海、汉人仕进者,必赖吏部尚书李通、户部尚书许霖为之先容,左司郎中 王蔚
任其事。凡在仕版,朕识者寡,不识者众,莫非人臣,岂有远近亲疏之异哉。苟奉职无愆,尚书侍郎节度使便可得
  蔡迂娘,八股庄士胡女,竹堑监生黄元祥继室.年二十二寡,卒年三十二.子一.
  谢氏,沪尾人竹堑许士梅妻.年二十八寡,卒年六十二.
  郑氏,同安人,尔思女,大龙峒 王蔚
向妻.年二十一寡,卒年八十一. (第 284 页)
    定安诸生吴履泰,字亨茹;丁父艰,以衰绖起兵。倾资召募,得壮勇三千、黎人六千,誓师文庙,水陆分三道进;与大清兵战于买万、长大捷,斩获千计。次日黎明,大清兵以铁骑夹击,履泰兵遂溃;谓其弟履节曰:『吾力尽矣!事之不成,天也!汝可归葬先人,毋使暴露』!大呼「崇祯先帝」,抱石投海死。其甥 王蔚
文从之。邑人私谥曰「端烈先生」。
  永明王召李若星为吏部尚书;未赴遭乱,死于兵。 (第 933 页)
   倪允中, 孙爽, 张嘉玲, 林云凤, 高斗魁, 查雍, 劳以定, 管谐琴, 刘廷銮, 吴天放, 汤缵禹(王汉), 徐增, 宋之绳, 赵起元, 韩曾驹, 钱其恒, 刘世斗,  王蔚,
 行发, 王汸, 严启隆, 李无垢, 王弘度。
   谭先, 魏菁, 周有凤, 董升, 顾大纲, 刘
, 刘廷銮, 吴天放, 汤缵禹(王汉), 徐增, 宋之绳, 赵起元, 韩曾驹, 钱其恒, 刘世斗,  王蔚,
 行发, 王汸, 严启隆, 李无垢, 王弘度。
倪允中字端甫号执庵。青浦人。数岁即通经书大义。有膂力 …… (第 416L 页)
愿附逸民之末存名氏。
钱其恒字子方。山阴人。国亡隐居不出。
刘世斗字大祈号耻人。兴国人。隐居以终。 王蔚
字文徵号革庵。钜鹿人。尝旅寓武昌及长沙。闻杜鹃。感煤山之变。有杜鹃行。
行发字调生。益阳人。国亡抗志 (第 418L 页)
   王潢
   徐增
   宋之绳
   赵起元
   韩曾驹
   钱其恒
   刘世斗
   王蔚
   行发
   王汸
   严启隆
   李无垢
   王宏度
   高笠先生
   画网巾先生
。)唐维城,推官沈应,又莱州推官樊克宅,东昌府推官谢师启,曹州知州刘蔡胶州王,琰沂州沈应科,滋阳知县 王蔚,
章丘沈涵,诸城赵楫,临朐苗勃然,恩县韩屏,阳信知县白栋,乐安知县姜璧,德平程沂,馆陶李冲,莱阳王一凤 (第 408H 页)
   花谷丙舍讲义
   居家要义(乙丑八月六日)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六十六
 史论
   王叔文
   汉光武(乙巳四月六日)
 序
   送金久之赴燕山序(癸巳)
   崇孝录序(辛丑十月)
  
独天灾。教化不明。许稠劝 世宗严上下分。 先朝郑晔,金堉兼大成。责成效。又言赏罚得中。人心悦服。因及 王叔文
事。时自点新败。党附被罪或过。故 山陵毕。乞解不许。时右相堉。请行大同。左相翼。请变讲法。公言大同宜 (第 248L 页)
  
题朱长孺玉溪集序
皇明学士力追古作者。自辟堂奥。号称起衰。然攻文则舍六经而取庄马。立论则厌平宲而尚新奇。丘琼山论宋史。以秦桧和金。有再造功。岳飞不死未必回銮。王阳明论学。不信紫阳而专尚象山。且如曹子建之轻佻荡逸而奖之以高识纯忠。 王叔文
之回邪倾险而许之以志在三代。其论议颇僻。类如此。至若李义山不过一诗人。平生言行。无足观者。览其诗。大 (第 546H 页)
霞栖记
吾友 金叔文
构小斋于居第之左。名之曰霞栖。请余为记。既而 (第 428L 页)
叔文
之迹。云车而霓㫌矣。入其室幽窗净轩。翛然如前日。而亡友之托。不可以虚也。 (第 428L 页)
叔文
平日志气高洁。视其几案。游尘不上。衣裾无一点泥滓气。其先人之居。楹宇宏深。阶庭夷敞。高木幽林。荫其前 (第 428L 页)
后。垣砌间列植花卉。虽夏热铄甓。冬雪侵户。而爽煖俱适。春和秋景。俱可娱也。 叔文
犹以为未惬潇洒意。别构一间室一间堂。日夜处其中。咫尺之间。幽阒又殊状矣。余问其揭名之义曰古之道人。遗 …… (第 428L 页)
赤城之标仙源之植。子又妙年上庠。踬而不进。而青云苟可以梯则子亦非远引之人。人与地俱无当而何取于霞乎。 叔文
曰子之知吾信矣。犹未深知吾意之所寓也。吾处喧嚣而尚萧散。食荤血而慕恬淡。襟怀寡合而无云雨炎凉之意。此 …… (第 428L 页)
为暮年栖息之计。则余亦乐为之往从矣。余之此记亦未晚也。遂相与一笑而罢。岂意此语之付诸一场戏剧。而奄见 叔文
之辞其故栖也耶。追念昔事。欲见其眉宇云霞之气而不可得。叙此前日相与之意。 (第 429H 页)
叔文
有知。其必冁然也。
颐斋记
余自少体羸而气薄。志促而神瞀。常善病。读道家书。见修养之术而悦之。欲学之 (第 429H 页)
 第七条。此段问答之意未知。
元德意。众人。物欲之根常存。不可谓未发之中。故答之如此。
 答王晋辅六条。呫呫字训义云云。呫音帖。呫嗫。耳语。又呫呫。小貌。 王叔文。
呫呫小人。
呫字考订甚详。始知滉前说之误。但今只当合耳语及小貌两训而看。则呫嗫小人之义。自在其中。盖 (第 60H 页)
吕子约谪庐陵。寓王信臣园亭。有江山之胜。晋辅。信臣子。子约女婿。○今案王晋辅。当作杜仁仲,良仲。) 王叔文
呫呫(案文下。缺传字。○ (第 377L 页)
王叔文。
唐时小人。)
常郑卿((刊补)按大全续集答黄直卿书。常教整顿学校。亦甚不易。纸头云。常教。即常郑卿。 (第 377L 页)
之中。故答之如此。
问答王晋辅答杜良仲第五条六条。呫呫字训义云云。呫音帖。呫嗫。耳语。又呫呫。小貌。 王叔文
呫呫小人。先生答曰。呫字考订甚详。始知滉前说之误。但今只当合耳语及小貌两训而看。则呫嗫。小人之义自在 (第 455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