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詩類
書類
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目錄類
正史類
職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根空(张正见赋得垂柳映/斜溪诗叶细临湍合) 藏鸦(李商隐谑柳诗长时/须拂马密处少丨丨)
    (丨丨带/石危)      丰节 (应玚
杨柳赋摅丨丨而/广布纷郁勃以敷阳)
  眉细         弘阴(魏文帝柳赋曜灵次乎/鹑首兮景风扇 …… (第 59a 页)
  缕(孟郊宇文秀才斋中海柳咏/丨丨青葳蕤结为芳树姿) 樊圃(诗折柳/丨丨) 遮水(陈/羽)
  (御沟新柳诗袅娜方/丨丨低迷欲醉人) 拂地(梁元帝绿柳诗长条/垂丨丨轻花上逐风) 云盖
   (应玚
杨柳赋振鸿条而/远帱回丨丨于中唐) 天棘(冷斋夜话王仲正言老杜/诗江莲摇白羽丨丨蔓青)
  (丝高秀 …… (第 60a 页)
  (妙其/可珍) 老株(白居易题州北路旁老柳树诗莫/道丨丨芳意少逄春犹胜不逄春) 九成(魏/文)
  (帝柳赋在余年之二七植新柳乎中/庭始围寸而高尺今连拱而丨丨) 承凉 (应玚
杨柳赋/赴阳春之和)
  (节植纤柳/以丨丨) 孤标(郭炯西掖瑞柳赋始丨丨/而颖拔乍苒弱而条直) 嫩 (第 62b 页)
    (荧/荧)        慧性(王维白鹦鹉赋丨/丨孤禀雅容非饰)
  绿衣(祢衡鹦鹉赋绀趾/丹觜丨丨翠衿)  好音(祢衡鹦鹉赋采采/丽容咬咬好音)
  殊色 (应玚
鹦鹉赋何翩翩/之丽鸟表众艳之丨) 慕侣(李义甫鹦鹉诗丨丨/朝声切离群夜影寒)
    (丨/)    (第 39a 页)
  (润鸡鸣篇钟响应/繁霜晨鸡锦臆张) 悍目朱光(曹植斗鸡篇挥羽激/清风丨丨发丨丨) 飞

  踊超伦 (应玚
斗鸡诗二部分曹伍群鸡焕/以陈双距解长𦁛丨丨丨敌丨) 躞蹀横行(王/褒)
  (看斗鸡诗丨丨始/丨丨 (第 48b 页)
司𨽻校尉守正不阿党事起称疾而退 应
劭奉之子举孝廉为太山守曹操专政劭弃官归作春
秋断狱又著汉礼仪  应玚
顺六世孙以文学名识治
体仕魏为五官将 应璩玚之弟好学善属文仕魏官 (第 31b 页)
英会府实总万事之机(长/编)尚书统庶书官人承法宪 (应/玚)
(
杂/诗)
本朝户部判官事一人以两制以上充凡户口田产钱
榖食货之政令皆归于三司本曹但受天下之土贡
会陈 (第 18b 页)
李白神气高朗
轩轩若霞举(酉阳/杂俎)
集情纯洁而罔秽兮姿盛质而无愆 金相玉质(并楚/辞)
天姿玉裕 (应玚
建/章台诗)江汉炳灵(文/选)清如玉壶冰(鲍明远/白头吟)
目龟文公侯之相(刘孝标/辨命论)金昭玉 (第 22a 页)
   得势
经何天之衢道大行也(易/)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诗/)
子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
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
(庄/子)
史司马相如成都人家徒四壁立后数岁为中郎至蜀
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西汉/本传)
腾风雨(班固/叙传)龙跃天衢振翼云汉(孔融荐/祢衡表)整辔云衢骧

首天路(三国名/臣序)杨大眼谓同寮曰吾之今日所谓蛟龙
得水之秋也自此一举不复与诸君齐列矣(北杨大/眼传)
传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虽有缯
缴尚安所施(刘向/新序)鸿脩六翮而凌清风麃摇高翔(同/上)
人充于庭辟人施于涂(战国/策)
集蹑天衢而长驱(楚/辞)濯翼凌高梯 (应玚
建/章台诗)乘云翔邓林
(阮嗣宗/咏怀)濯鳞清流飞天衢(阮元/瑜诗)风云会一合呼吸期万
里雷研山岳碎 (第 60b 页)
下高视于上
(曹建与杨/子修书)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
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 应玚德琏

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
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文章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 (第 11b 页)
霖晋潘
尼宋伍缉之并作苦雨赋
愁霖左传曰雨三日以往为霖纂要云苦雨亦曰愁霖
江淹诗有渰兴春节愁霖贯秋序 应玚
王仲宣曹子建
陆云并作愁霖赋 (第 16a 页)
  萱草
疗愁萱草一名紫萱又名忘忧草吴中书生呼疗愁花

(述异/记)萱草是今之鹿葱也(名医/别录)说文作萱萱萱三字
宜男萱草一名宜男妇人怀妊佩其花生男交广人佩
之极有验然其土为多男不厌女子故不常佩也(南方/草木)
(状/)
忘忧神农经曰中药养性合欢蠲忿萱草忘忧(博物/志)
苏什劳萱草忘忧(王朗与魏/太子书)虽萱草在背皋苏在侧悒
愤不逞秪以增毒 (魏应玚
报/庞惠公书)甘枣令人不惑萱草可以
忘忧(束晢发/蒙记)鹤望还信以代萱苏(梁元帝与/刘智藏书) (第 78a 页)
我病数加厚赐)七子(魏志王粲传/注典论曰今)
(之文人鲁国孔融广陵陈琳山阳王粲北海徐干陈留/阮瑀汝南 应玚
东平刘桢斯丨丨者于学无所遗于辞) (第 8a 页)
能匹
文散句─原─魏王朗与魏太子书─惠书不遗慰沃奉读欢
笑以籍饥渴虽萱草忘忧皋苏释劳无以加也 ─增─
报庞惠公书─虽萱草在背皋苏在侧悒愤不逞祗以 (第 20a 页)
   神异(七/)
白王猛卖畚(王猛少贫鬻畚洛阳有一人贵买之而无/直猛利其直从行不觉入深山见一老父)
(踞胡床左右十数人引猛进拜之父云王公伺/缘拜也乃十倍偿畚价猛出反顾乃嵩山也)应妪得
(应妪者生四子而寡见神光照社试探之乃得金/自是诸子官崇并有才名至 应玚
七世通显也)
竺家失火(蜀志糜竺字子仲东海人资累巨亿从洛还/家行未到数十里路傍逢一妇人求车寄载) (第 15a 页)
 徐陵(龙游人东汉末为吏虞翻一见即与友善仕吴历二县长所在著称迁零陵太守子平亦仕吴)

(为武昌左部俭为郎中仪为尚书份为洗马)

 徐干(字伟长魏人与陈琳阮瑀 应玚
刘祯曹植王粲皆好文章号建安七子骋骐骥于千里仰齐足) (第 2b 页)
 应曜(隐于淮南中山汉时与四皓俱徵曜不至时语云商山四皓不如曜阳一老)
 应贞(字吉甫自汉至魏世以文章显轩冕相袭为盛族) (三国)应玚(字德琏顺六世孙以文学名识治体仕魏为五官将文学多识朝廷制度弟璩好学善属文仕)

(魏累官侍中时曹爽专政璩作诗讽之璩子贞有文学官至散骑常侍)
 应詹(玚弟璩之曾孙以才艺文章知名当世仕为太子舍人以功封观阳县侯领江州刺史子玄嗣)

(官至散骑 (第 19b 页)
 应曜(隐于淮南中山汉时与四皓俱徵曜不至时语云商山四皓不如曜阳一老)
 应贞(字吉甫自汉至魏世以文章显轩冕相袭为盛族)
(三国)应玚(字 德琏
顺六世孙以文学名识治体仕魏为五官将文学多识朝廷制度弟璩好学善属文仕)

(魏累官侍中时曹爽专政璩作诗 (第 19b 页)
狐兔兴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赋晋成公绥大河赋曰览百川之弘壮莫尚美于黄河
𤼵昆崙之峻极出积石之嵯峨 魏应玚
灵河赋曰咨灵川之遐原于昆崙之神丘冲积
石之重险披山麓而溢浮涉津路之峻泉播九道乎中
州汾鸿踊而腾骛恒亹 (第 29a 页)
纷拿以交横意
惨悽而增悲何性命之奇薄爱两绝而俱违排空房而
就衽将取梦以通灵目炯炯而不寐心忉怛而惕惊 魏应玚
正情赋曰夫何媛女之殊丽兮姿温惠而明哲
应灵和以挺质体兰茂而琼洁方往载其鲜双曜来今
而无列𤼵朝阳之鸿 (第 17a 页)
  绝交

毛诗曰天下俗薄朋友道绝焉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
恐将惧惟子与汝将安将乐汝转弃予又曰伐木废则
朋友缺矣
汉书曰张耳陈馀始居约时相然信死岂顾问哉及据
国争权卒相灭亡势利之交古人羞之又曰萧育少与
朱博为友著闻当世故长安语曰萧朱结绶王贡弹冠
始育公卿子显博尚为杜陵亭长为育进举遂至丞相
与博有隙

世纪曰王恭王都二人素相友善恭父曰恐非子之后
遂不终
魏应玚
报庞惠恭书曰夫萧艾之歌发于忠宿子衿
之思起于嗣音况实三载能不有怀虽萱草树背皋苏
在侧悒愤不逞秪以增毒 (第 37a 页)
木强不至华言孝文上林苑欲
拜啬夫释之前谏意崇敦朴自是以降其为宰相皆取
坚强一学之士安用奇才使变典法 魏应玚
文质论曰盖皇穹肇载阴阳初分日月运其光
列宿曜于文百谷丽于土芳华茂于春是以圣人合德
天地秉气淳灵仰观象 (第 21b 页)

魏应玚公
宴诗曰开馆延群士置酒于斯堂辩论释常
结援笔兴文章穆穆众君子好合同欢康促坐褰重帷
传满腾羽觞
魏刘桢公 (第 3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