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政書類
史評類
別史類
職官類
正史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兵家類
釋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端故特著焉(此言汉仗/所由置)
太宗会同元年晋使冯道刘煦等备车辂法物上皇帝
皇太后册礼尊号 三年帝在蓟州观导驾仪卫图遂
备法驾幸燕 四年七月有司奏神纛车有蜂窠成蜜
史占之吉 六年幸燕备法驾迎导 大同元年正月
朔备法驾至汴三月将幸中京镇阳诏收卤簿法物委
所司押领先往(未几镇阳入汉卤簿法/物随世宗归于上京)四月(世宗/即位)卤簿
法驾备而不御
世宗天禄五年十一月 (穆宗 已/即位)诏朝会依嗣圣皇帝故
事用汉礼(互见朝/仪门)
(臣/)等谨按仪卫志作应历元年误也
景宗 (第 3a 页)
太宗会同元年晋使冯道刘煦等备车辂法物上皇帝
皇太后册礼尊号 三年帝在蓟州观导驾仪卫图遂
备法驾幸燕 四年七月有司奏神纛车有蜂窠成蜜
史占之吉 六年幸燕备法驾迎导 大同元年正月
朔备法驾至汴三月将幸中京镇阳诏收卤簿法物委
所司押领先往(未几镇阳入汉卤簿法/物随世宗归于上京)四月(世宗/即位)卤簿
法驾备而不御
世宗天禄五年十一月 (穆宗 已/即位)诏朝会依嗣圣皇帝故
事用汉礼(互见朝/仪门)
(臣/)等谨按仪卫志作应历元年误也
景宗 (第 3a 页)
二年上尊谥(孝和/皇帝)庙号世宗 三年十月命太师唐
古特治应天皇太后园陵十一月上尊谥(贞/烈)葬祖陵
十九年三月如怀州猎近侍小哥等六人反遇害庙号 穆宗 后附葬怀陵
(臣/)等谨按帝纪四年十二月朔谒祖陵六年五月
谒怀陵九月谒祖陵六年五月谒怀陵类记 (第 4a 页)
古特治应天皇太后园陵十一月上尊谥(贞/烈)葬祖陵
十九年三月如怀州猎近侍小哥等六人反遇害庙号 穆宗 后附葬怀陵
(臣/)等谨按帝纪四年十二月朔谒祖陵六年五月
谒怀陵九月谒祖陵六年五月谒怀陵类记 (第 4a 页)
故天禄共五年契丹国志云即位之年犹称会同
明年戊申改天禄故止四年也(前后俱无/大同年号)纲目于
丁未年六月即书契丹改元天禄与史同 穆宗孝安敬正皇帝讳璟 小字舒噜(契丹国志曰/后更名明)太宗
长子会同二年封寿安王世宗遇害察克等伏诛乃即 (第 6b 页)
明年戊申改天禄故止四年也(前后俱无/大同年号)纲目于
丁未年六月即书契丹改元天禄与史同 穆宗孝安敬正皇帝讳璟 小字舒噜(契丹国志曰/后更名明)太宗
长子会同二年封寿安王世宗遇害察克等伏诛乃即 (第 6b 页)
以皇子门止应载一世也
太宗五子
长为 穆宗 馀四人二为齐王雅斯哈靖安皇后生保
宁四年薨三为天德天禄二年以谋反诛四为冀王
迪里乾亨初与宋师战殁 …… (第 3a 页)
(臣/)等谨按皇族表于太宗系止书翼王迪里一支
意雅斯哈天德必舒皆无嗣也契丹国志世系图
太宗子为 穆宗 蒙古伊喇赵王三人蒙古不知何
人伊喇志又言是自在太子子叶氏本书中亦多 …… (第 3a 页)
加尊庙号称宗以配上帝九月加上尊号知天守道
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献敬文孝皇帝庙号睿宗
孝宗二子
长为武宗馀一人蔚王厚炜
世宗八子
穆宗 居三馀七人哀冲太子载基阎贵妃生庄敬太
子载壑王贵妃生景王载圳卢靖妃生颖王载□江 (第 23b 页)
肃妃生戚王载□赵懿妃生蓟王载㙺陈雍妃生均
王载□赵荣妃生 穆宗 四子
神宗居三馀三人宪怀太子翊钺孝懿李后生潞王
翊镠孝定李后生靖王翊铃母氏无考
神宗八子
长为 …… (第 24a 页)
后降于我
大清定王永王乱后不知所终慈烜慈焕皆早薨悼怀
王及皇七子皆早殇名俱无考
(臣/)等谨按春明梦馀录云 穆宗 二子神宗潞王神
宗五子光宗福王惠王桂王瑞王崇祯帝三子皇
太子永王定王以史传证之其缺略多矣
(第 25b 页)
太宗五子
长为 穆宗 馀四人二为齐王雅斯哈靖安皇后生保
宁四年薨三为天德天禄二年以谋反诛四为冀王
迪里乾亨初与宋师战殁 …… (第 3a 页)
(臣/)等谨按皇族表于太宗系止书翼王迪里一支
意雅斯哈天德必舒皆无嗣也契丹国志世系图
太宗子为 穆宗 蒙古伊喇赵王三人蒙古不知何
人伊喇志又言是自在太子子叶氏本书中亦多 …… (第 3a 页)
加尊庙号称宗以配上帝九月加上尊号知天守道
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献敬文孝皇帝庙号睿宗
孝宗二子
长为武宗馀一人蔚王厚炜
世宗八子
穆宗 居三馀七人哀冲太子载基阎贵妃生庄敬太
子载壑王贵妃生景王载圳卢靖妃生颖王载□江 (第 23b 页)
肃妃生戚王载□赵懿妃生蓟王载㙺陈雍妃生均
王载□赵荣妃生 穆宗 四子
神宗居三馀三人宪怀太子翊钺孝懿李后生潞王
翊镠孝定李后生靖王翊铃母氏无考
神宗八子
长为 …… (第 24a 页)
后降于我
大清定王永王乱后不知所终慈烜慈焕皆早薨悼怀
王及皇七子皆早殇名俱无考
(臣/)等谨按春明梦馀录云 穆宗 二子神宗潞王神
宗五子光宗福王惠王桂王瑞王崇祯帝三子皇
太子永王定王以史传证之其缺略多矣
(第 25b 页)
四年九月复征之十月举部来附太宗天显三年
五月命林牙图鲁卜讨乌尔古部会同二年十月
帝以乌尔古部水草肥美诏南北院徙三实里户
居之 穆宗 以后叛服不常至天祚之世入于金一
曰珠卜古(女真/附)辽太宗天显十二年九月珠卜古 (第 33a 页)
五月命林牙图鲁卜讨乌尔古部会同二年十月
帝以乌尔古部水草肥美诏南北院徙三实里户
居之 穆宗 以后叛服不常至天祚之世入于金一
曰珠卜古(女真/附)辽太宗天显十二年九月珠卜古 (第 33a 页)
欲自杀冀动众心汉主遽降阶执其手引之升坐乃
止
辽耶律贤(字贤宁兀/欲次子)立
贤闻辽主被弑帅甲骑千人驰赴怀州即位改元保
宁号乌噜曰 穆宗 以萧守兴为尚书令纳其女燕燕
为后贤婴风疾国事皆后决之(考辽史景宗后萧氏/讳绰小字燕燕北府) (第 54a 页)
止
辽耶律贤(字贤宁兀/欲次子)立
贤闻辽主被弑帅甲骑千人驰赴怀州即位改元保
宁号乌噜曰 穆宗 以萧守兴为尚书令纳其女燕燕
为后贤婴风疾国事皆后决之(考辽史景宗后萧氏/讳绰小字燕燕北府) (第 54a 页)
省刑也
辛亥以雄武节度使太原郡王掖人王景为凤翔节度
使充西面沿边都部署景起兵伍性谦退每朝廷使至
虽卑位皆尽礼或言王位尊崇不宜过自损抑景曰人
臣重君命固当如此我惟恐不谨耳至是自秦州来朝
帝优待之宴赐加等复遣镇凤翔 北汉寇麟州防禦
使杨重勋击走之重勋即重训也避周恭帝讳改今名
(重训初见广顺二年显德四年/从麟州来降即命为防禦使) 辽司徒鄂勒济子特
尔格诬告其父谋反复诈乘傅及杀行人以其父请杖
而释之(考异辽史 穆宗 纪书此事以辛亥系二月/案二月无辛亥盖史脱三月字也今正之) 癸
亥帝步自明德门幸作坊宴射酒酣顾前凤翔节 (第 4a 页)
辛亥以雄武节度使太原郡王掖人王景为凤翔节度
使充西面沿边都部署景起兵伍性谦退每朝廷使至
虽卑位皆尽礼或言王位尊崇不宜过自损抑景曰人
臣重君命固当如此我惟恐不谨耳至是自秦州来朝
帝优待之宴赐加等复遣镇凤翔 北汉寇麟州防禦
使杨重勋击走之重勋即重训也避周恭帝讳改今名
(重训初见广顺二年显德四年/从麟州来降即命为防禦使) 辽司徒鄂勒济子特
尔格诬告其父谋反复诈乘傅及杀行人以其父请杖
而释之(考异辽史 穆宗 纪书此事以辛亥系二月/案二月无辛亥盖史脱三月字也今正之) 癸
亥帝步自明德门幸作坊宴射酒酣顾前凤翔节 (第 4a 页)
令政刑紊乱国人怨之至是/畋于怀州获熊欢饮夜分近侍萧格盥人华格庖人锡)
(库等/弑之)璟立凡十九年庙号 穆宗 无子诸部首领迎立天
授皇帝乌裕之子明记(考异辽史景宗纪云讳/贤小字明扆今从长编)号天赞
皇帝更名贤改 (第 27a 页)
(库等/弑之)璟立凡十九年庙号 穆宗 无子诸部首领迎立天
授皇帝乌裕之子明记(考异辽史景宗纪云讳/贤小字明扆今从长编)号天赞
皇帝更名贤改 (第 27a 页)
窥伺可胜惜哉
甲寅以南衙为锡庆院先是酺宴则集于尚书省或都
亭驿诞节斋会则就相国寺帝以佛舍中烹饪优笑有
亏恭洁乃令内臣度馆于显敞者易之南衙即太宗尹
京时府邸秦王许王继居焉厥后虚其位故以为院
诏进奏院不得非时供报朝廷事宜令进奏官五人为
保犯者科违制之罪 是岁天下户七百九十万八千
有奇口一千七百八十万有奇 契丹主追尊按巴坚
庙曰太祖德光曰太宗璟曰世宗(乌/裕)明曰 穆宗(舒/噜) 贤曰
景宗(明/记)又赠东丹人皇倍为护国皇帝自在太子阮为
恭顺皇帝 契丹萧图玉伐甘州回鹘降之
(第 25b 页)
甲寅以南衙为锡庆院先是酺宴则集于尚书省或都
亭驿诞节斋会则就相国寺帝以佛舍中烹饪优笑有
亏恭洁乃令内臣度馆于显敞者易之南衙即太宗尹
京时府邸秦王许王继居焉厥后虚其位故以为院
诏进奏院不得非时供报朝廷事宜令进奏官五人为
保犯者科违制之罪 是岁天下户七百九十万八千
有奇口一千七百八十万有奇 契丹主追尊按巴坚
庙曰太祖德光曰太宗璟曰世宗(乌/裕)明曰 穆宗(舒/噜) 贤曰
景宗(明/记)又赠东丹人皇倍为护国皇帝自在太子阮为
恭顺皇帝 契丹萧图玉伐甘州回鹘降之
(第 25b 页)
狐突庙 在怀来县东门外畿辅旧志祀龙神或湖
渎讹呼也
三灵侯祠 在保安州玉皇阁下
秦王次仲庙 在延庆州大翮山
汉文帝庙 在蔚州南关 辽穆宗 建
崔府君庙 在矾山金太和八年建
许旌阳祠 在府城军器局南明崇祯十五年守道
何谦建
(第 23b 页)
渎讹呼也
三灵侯祠 在保安州玉皇阁下
秦王次仲庙 在延庆州大翮山
汉文帝庙 在蔚州南关 辽穆宗 建
崔府君庙 在矾山金太和八年建
许旌阳祠 在府城军器局南明崇祯十五年守道
何谦建
(第 23b 页)
城发地得仙露寺石函记后有千人邑三字尼曰
邑头尼览者疑是地名合此碑观之则知千人邑
者社会之名尔天顺皇帝者 辽穆宗 尊号丞相秦
王者重元为南京留守也辽史圣宗初即位群臣
上尊号曰昭圣皇帝统和元年六月上尊号曰天 (第 19a 页)
邑头尼览者疑是地名合此碑观之则知千人邑
者社会之名尔天顺皇帝者 辽穆宗 尊号丞相秦
王者重元为南京留守也辽史圣宗初即位群臣
上尊号曰昭圣皇帝统和元年六月上尊号曰天 (第 19a 页)
鳏寡数荐贤能之士后与统军耶律舒噜讨高丽
有功卒葬医巫闾山之道隐谷(国语舒噜珊瑚也/原作室鲁今译改)
和勒博字实讷耶律吼之子 穆宗 初以平察克功
授昭德军节度使黄龙府军将燕颇杀守臣以叛
和勒博讨之破贼于鸭绿江(按昭德军即今沈 (第 3a 页)
有功卒葬医巫闾山之道隐谷(国语舒噜珊瑚也/原作室鲁今译改)
和勒博字实讷耶律吼之子 穆宗 初以平察克功
授昭德军节度使黄龙府军将燕颇杀守臣以叛
和勒博讨之破贼于鸭绿江(按昭德军即今沈 (第 3a 页)
国王配享太祖庙庭谥庄襄(栋摩语解见名宦传/原作閒黎今译改)
萨拉噶景祖长孙世祖之侄敦厚多智长于用人
家居纯俭好穑稼 穆宗 初袭位命萨拉噶为国相
太祖即位行国相如故自萨拉噶为相能驭服诸
部讼狱皆得其情伐辽之计决于都古 (第 5b 页)
萨拉噶景祖长孙世祖之侄敦厚多智长于用人
家居纯俭好穑稼 穆宗 初袭位命萨拉噶为国相
太祖即位行国相如故自萨拉噶为相能驭服诸
部讼狱皆得其情伐辽之计决于都古 (第 5b 页)
必攻其易
金察罕取马纪岭道攻阿苏穆宗自将期阿苏城下会
军察罕行次乌布苏水乌延部色埒贝勒来谒谓察罕
曰闻国相将与太师会军阿苏城下此为深入必取之
策宜先抚定展楚珲锡馨之路落其党附夺其民人然
后合军未晚也察罕从之攻屯城请济师 穆宗 与之察
罕遂攻下屯城而与穆宗来会阿苏城下屯在南阿苏
在北穆宗初遣察罕分道即会攻阿苏闻其用色埒计
先取 (第 8b 页)
金察罕取马纪岭道攻阿苏穆宗自将期阿苏城下会
军察罕行次乌布苏水乌延部色埒贝勒来谒谓察罕
曰闻国相将与太师会军阿苏城下此为深入必取之
策宜先抚定展楚珲锡馨之路落其党附夺其民人然
后合军未晚也察罕从之攻屯城请济师 穆宗 与之察
罕遂攻下屯城而与穆宗来会阿苏城下屯在南阿苏
在北穆宗初遣察罕分道即会攻阿苏闻其用色埒计
先取 (第 8b 页)
衷周身不遑于远虑律
宜无赦使司明至当之心情或未安守吏切惟轻之愿
伏乞俯赐兴哀特从屈法幸全微命以慰远黎 穆宗 朝
有司每断大狱令中书舍人一人参酌而轻重之号参
酌院大理少卿崔把奏曰国家法度高祖太宗制二百 (第 3a 页)
宜无赦使司明至当之心情或未安守吏切惟轻之愿
伏乞俯赐兴哀特从屈法幸全微命以慰远黎 穆宗 朝
有司每断大狱令中书舍人一人参酌而轻重之号参
酌院大理少卿崔把奏曰国家法度高祖太宗制二百 (第 3a 页)
来四方狱讼积滞颇多今休战息民群臣其副朕意
详决之无或冤滥乃命北府宰相萧达鲁等分道疏决
而以韩知古领焉 穆宗 朝诸王多坐反逆知军国事萧
哈里达政体每被命按狱多得其情人无冤者圣宗统
和中敕诸处刑狱有冤不能申雪者听 (第 14a 页)
详决之无或冤滥乃命北府宰相萧达鲁等分道疏决
而以韩知古领焉 穆宗 朝诸王多坐反逆知军国事萧
哈里达政体每被命按狱多得其情人无冤者圣宗统
和中敕诸处刑狱有冤不能申雪者听 (第 14a 页)
虐而死者有为两词赂遗苦楚而死者惧其发觉先
以病申名曰监医实则已死至度宗时虽累诏切责禁
止终莫能胜焉 辽穆宗 嗜酒及猎不恤政事五坊掌兽近侍奉膳掌酒
人等以獐鹿野豕鹘雉之属亡失伤毙及私归逃亡在
告踰期召不时至或以 (第 7a 页)
以病申名曰监医实则已死至度宗时虽累诏切责禁
止终莫能胜焉 辽穆宗 嗜酒及猎不恤政事五坊掌兽近侍奉膳掌酒
人等以獐鹿野豕鹘雉之属亡失伤毙及私归逃亡在
告踰期召不时至或以 (第 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