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史評類
詔令奏議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迫定师遣人搜索拘送比三嘏至幽州其妻已先在
 矣乃杀其妾与子械送三嘏以其昆弟皆方委任遂
 贷三嘏死使人监锢之 鹗案 刘六符
传云三嘏与 (第 9b 页)
 毋以小嫌遽伤大信与升谈论移日曲尽其欢升亦
 云侍中北朝仪表也深敬异之后授北宰相宣徽使
 封郑王
 列传第十六 刘六符
 陆游老学庵笔记曰辽 (第 15b 页)
刘六符
所谓刘燕公者建
 议于其国谓燕蓟云朔皆中国人不乐属我非有以 …… (第 15b 页)
 得已受之俟得币则以其数对减民赋可也宗真大
 以为然卒用其策得增币而他大臣背约才以币之
 十二减赋民固已喜及洪基嗣立 六符
为相复请用
 元议洪基亦仁厚遂尽用银绢二十万之数减燕云 (第 16a 页)
 租赋仁宗皇帝庆历中尝赐辽使 刘六符
飞白书八
 字曰南北两朝永通和好会 (第 16b 页)
六符
知贡举乃以两朝
 永通和好为赋题而以南北两朝永通和好为韵云
 出南朝皇帝飞白书 (第 16b 页)
六符
盖为辽画策增岁币者然
 其尊戴中国尚如此则盟好中绝诚可惜也 郝经
 陵川文集曰汉中山靖王之后唐卢龙节 (第 16b 页)
度使怦有
 幽州传姓授节数世入契丹为王公数十人如 刘六
 符
等尤其贵显者也终始契丹二百馀年入金源氏 (第 16b 页)
  东都本朝都汴洛阳在西故以为西都皆谓之两
  京祥符七年真宗谒太清宫于毫州还始建应天
  府为南京庆历二年契丹会兵幽州遣使萧英
  六符
来求关南北地始建大名府为北京
  又曰北京旧不兼河北路安抚使仁宗特以命贾
  文元故文元荐程文简为代 (第 2a 页)
度咸英咸康德用判澶州常迓敌使 刘六符
(第 5a 页)
六符
曰比
岁大熟非仁政所及邪曰明天子在上丰年乃其常矣
至和末富弼为相契丹使来命德用伴射敌使曰天子
以公典 (第 5a 页)
绪冢其国人有劝迎其母以觊朝廷岁赐之物虽
从之而所居相距常十馀里盖惧其或相害耳庆历二
年闻元昊叛遣萧英 刘六符
来请石晋所割瓦桥关十 (第 2b 页)
  列传

   卢文进      耶律隆运
    刘六符
 第十九卷
  列传
   马保忠      张琳
   萧奉先      李俨
   耶律伊都   (第 4b 页)
月幸中京(按原书此年失载/事实今据辽史补) 是岁
宋仁宗庆历元年
(壬/午)重熙十一年春二月帝遣萧英 刘六符
往宋求石晋
所割瓦桥关十县其书略曰李元昊于北朝为甥舅之
亲设罪合致讨曷不以一介为报况营筑长堤填塞要 …… (第 5a 页)
一日得罪归宋言契丹将有割地之请又宋知雄州杜
惟序亦先得其事以闻至是宋仁宗发书示辅臣色皆
不动 六符
亦疑其书之先漏 夏四月宋遣知制诰富
弼为回谢使张茂实副之(按宋富弼是年再使辽据宋/史本纪及此书则其为 …… (第 5b 页)
知其后颉利为太宗所擒岂复有此礼
哉弼声色俱厉帝知不可夺曰吾当遣人议之于是留
所许增币誓书复使耶律仁先 刘六符
以誓书诣宋求
为献纳宋竟许纳字帝因命勒碑纪功擢 (第 8b 页)
刘六符
为显
官子孙贵于国中 法天太后专制不满四年帝幽而
废之既亲政后始自恣拓落高旷放荡不羁尝与教坊 (第 8b 页)
度使燕京留守封韩王
    刘六符
(第 5a 页)
刘六符
平州人也年十五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长
而喜功名慷慨有大志历事圣宗朝为著作郎中允又
为詹事国子祭酒兴宗 (第 5a 页)
时为翰林学士右諌议大夫知
制诰同修国史先是宋人伐夏兵久不决 六符
以宋朝
为怯又知李士彬刘平之兵屡败宋朝旰食积苦兵间
因劝帝聚兵幽涿声言南征 (第 5a 页)
六符
及萧英先以书至 (第 5a 页)
宋索关南十县其书皆 六符
所撰也书至宋朝以富弼
为回谢使弼至穆丹河 (第 5b 页)
六符
馆之谓弼曰北朝皇帝坚
欲割地如何弼曰北朝若欲割地必志在败盟南朝决
不从有横戈相待耳 (第 5b 页)
六符
曰南朝若坚执则事安得济
弼曰南朝不发兵而遣使好辞更议嫁女益币岂坚执
(第 5b 页)
六符
引弼入见往复辨议兴宗大感悟乃从弼所请
是年八月宋再遣富弼赍国书誓书至清泉淀金毡馆
许增以岁币二十万时 (第 5b 页)
帝固惜盟好惟 六符
画策扬声 …… (第 5b 页)
聚兵幽涿以动宋宋方困西夏之扰名臣猛将相继败
衄吕夷简畏之我国遂得增岁币至五十万勒碑纪功
六符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出为长宁军节度使复
召为三司使子孙显贵不绝为节度观察使者十数人
(按原书叙 (第 6a 页)
六符
官位多/与史不合今并改正)
 
 
  (第 6a 页)
 千环庆路五万泾原路七万秦凤路二万七千有以
 牵制之故也
   契丹
庆历二年二月契丹使来求关南地遣其使萧特默

六符
来求石晋所割瓦桥关十县命知制诰富弼为接
伴入对便殿叩头曰主忧臣辱臣不敢爱其死上为动

四月富弼使契 …… (第 18b 页)
尔于功何有敢受赏乎时契丹顾
惜盟好特为虚声以动中国宰相夷简等持之不坚许
与过厚辽既岁得金帛五十万因擢 刘六符
为显官云
初范仲淹知开封时建议城洛阳以备难及契丹将渝 (第 20b 页)
以为可许中孚曰臣游边久熟知辽人情状昔辽主洪
基用其相 刘六符
之言大蠲燕云赋役今其国虽弱民
心未忘且中国通好岁久一旦与其臣妾覆灭之臣恐
灭辽之后女真未易制也凡数百 (第 8a 页)
 (未诏选河北强壮为义勇三月乙卯选河东乡弓手/为义勇敕陜西乡弓手为保捷凡一百八十五指挥)
 (月乙巳契丹遣其臣萧特 刘六符
来求关南地于四/ 戊寅命贾昌等减省浮费 庚辰遣富弼使 契)
 (丹州五月戊午以大名府为北京知契 (第 1b 页)
丹大集兵于/幽 庚申置京东两路安抚使命 青郓州者领之)
 (遗七月癸亥遣富弼再使契丹不与关南地岁增所/ 银绢各十万两匹九月乙丑契丹遣其臣耶律仁)
 (先 刘六符
来致誓书修好如初辰闰月元昊寇镇戎/军己卯葛怀敏将兵出禦之壬 怀敏大败于定州)
 (寨怀敏及诸将死者 (第 1b 页)
 南向则虽城固无益卒申前议既而契丹求和亲割

 关南之地及 刘六符
等再至桀骜久留不能遣公奏
 请于殿外幕次与敌使相见置酒面议以折之上以
 为然敌使见公畏伏语馆伴使曰观 (第 6a 页)
(灵寿人仁宗初知天雄军辽使过天/雄部勒其下曰曹公在此毋纵骑驰)
(驱/也)王德用(赵州人仁宗时辽遣 刘六符
来求复关/南地以兵压境乃改德用知澶州岁大)
(熟 (第 33b 页)
六符
见德用拜曰/此公仁政所及也)赵及(偃师人仁宗时知魏县/历通判大名府所治有) (第 33b 页)
 (亲总役堤上埽一夕复完权知大名府夜领禁/兵塞金堤决河是岁澶魏虽大水民不及患)吕夷
 简(以前宰相判天雄军兼北京留/守不以大臣自骄而留意民政)王德用(知澶州契/丹使 刘六)
 (符
至谓曰比岁大熟此公仁政所及也德用曰丰年/乃其常耳后以使相再判是州民喜曰黑王相公来)
 (矣/)梁适( (第 48a 页)
  王懿恪公拱辰传      同前
元丰八年七月彰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北京留守王
拱辰卒拱辰字君贶开封咸平人初名拱寿天圣八年
年十九举进士为第一仁宗改赐今名除将作监丞通
判怀州迁著作佐郎直集贤院同知太常礼院废后郭
氏在殡有司前具上元观灯燕拱辰言晋大夫智悼子

卒未葬平公饮酒杜蒉扬觯今既诏郭氏以后礼葬岂
独大夫比耶请罢御楼观灯及遣奠日仍禁都下声乐
历三司盐铁判官修起居注改右正言知制诰判太常
礼院初朝廷禦边重西北而轻东南拱辰请仿唐制益
以东路之湖西路之邕容各总节制与广桂为五管庆
历元年益梓路饥以拱辰为体量安抚使至则奏蠲逋
负以宽民契丹使 刘六符
尝谓贾昌朝曰塘泺何为者
耶一苇可杭投箠可平不然决其堤十万土囊遂可得 …… (第 7a 页)
而路矣仁宗以问拱辰对曰兵事尚诡彼诚有谋不应
以语敌此 六符
夸言耳设险守国先王不废而祖宗之
所以备边衅也是岁契丹遣 (第 7b 页)
刘六符
来求关南十县其
书谓太宗并汾之役举无名之师直抵燕蓟拱辰请对
曰河东之役本诛僭伪契丹遣使行在致诚款已而 (第 7b 页)
 城池以沮契丹之志公曰此子囊城郢计
 也使虏果南向则虽城固无益卒申前议
 既而契丹求和亲割关南之地及 刘六符

 
等再至桀骜久留不能遣公奏请于殿外
幕次与虏使相见置酒面议以折之 上
 以为然虏使见公畏伏语于馆伴使曰 (第 11b 页)
(宋史李沆传丨丨似忠奸言似信独孤及/直谏表罔使宦官乱国政丨丨败厥度)夸言(宋史/王拱)
(辰传契丹使 刘六符
谓贾昌朝曰塘泺何为者一苇可杭投箠可/平不然决其堤十万土囊即可路矣仁宗以问拱辰对曰兵事尚)
(诡此丨丨 (第 17a 页)
戍守)压境(公羊传曹子曰城坏丨丨君/不图与注齐数侵鲁取邑以)
(喻侵深也君谓齐桓公宋史王德用传契丹遣 刘六符
来求复关/南地以兵丨丨元史世祖纪给新附军贾祐依粮祐言为日本国)
(焦元帅婿知江南造船遣其来候动静军马 (第 28b 页)
 (也释文马郑作绘魏都赋有虞作绘兹亦等竞储光/羲述韦昭应画犀牛诗闲居命国工作绘北堂阴)藻绘(梁书刘/协传案)

(辔文雅之场而环络丨丨之府梁元帝新渝侯墓志铭义若联环/文同丨丨杜甫诗衣冠迷适越丨丨忆游睢李商隐为举人上萧)
(侍郎启涣水傥/来皆逢丨丨)收绘(隋书魏澹传高祖以魏收所撰书褒贬失实/平绘为中兴书事不伦序诏澹别成魏史澹)
(所著书甚简要/大矫丨丨之失)装绘(宋史舆服志豪贵之族所乘坐/车毋得用朱漆及五彩丨丨)传绘(宋史王/洙传洙)
(尝使契丹令 刘六符
来伴宴且言耶律防善画向持礼南朝写圣/容以归欲持至馆中洙曰此非瞻拜之地也 (第 21a 页)
六符
言恐未得其真)
(欲遣防再往丨/丨洙力拒之)锦绘(文心雕龙视之则/丨丨听之则丝簧)品绘(法书要录法书 (第 21a 页)
方当器雅过之/宋史赵槩传槩为翰林学士聘契丹契丹主会猎请赋信誓如山)
(河诗诗成亲酌玉杯为槩劝且授侍臣 刘六符
丨丨写之纳袖/中其礼重如此陆游诗静待微风停丨丨旋消残酒漱寒泉)
(南史宋明恭王皇后传/太后尝赐帝 (第 5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