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五經總義類
經解類
易類
書類
小學類
孝經類
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編年類
時令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傳記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續道藏
运推移
三灵改卜(宋太祖即/位赦诏) 披皇图 稽帝文 握乾符
叶灵图(俱出/文𨕖) 原荀卿传秘记  尹敏
增图谶(后汉荀/卿临终)
(戒子统曰吾绨帙中有光祖所传秘记为汉家所用尔/其修之统遂学焉朝廷多访之 (第 26b 页)
尹敏
博通经史帝使)
(挍图谶敏增之曰帝无可/为辅帝不之罪亦以沈滞) 龙马出图于河伏羲观之 (第 26b 页)
  宽惠二
增册府元龟曰汉高祖时范阳人蒯通尝说齐王韩信
背汉信不听后天下既定信以罪废为淮阴侯谋反被

诛临死叹曰悔不用蒯通之言高帝乃诏齐召蒯通通
至帝欲烹之曰若教韩信反何也通曰狗各吠非其主
当彼时臣独知齐王韩信非知陛下也且秦失其鹿天
下共逐之高才捷足者先得焉天下匈匈争欲为陛下
所为顾力不能可殚诛耶帝乃赦之 又曰吴王濞怨
望称疾不朝使来辄系责治之后又使人为秋请文帝
复责问吴使者使者曰察见渊中鱼不祥今吴王始诈
疾及觉见责急愈益闭恐上诛之计乃无聊唯帝与更

始于是天子皆赦吴使者归之而赐吴王几杖老不朝
吴得释其谋亦益解 又曰光武时 尹敏
为郎中辟大
司空府较图谶敏因其缺文增之曰君无口为汉辅帝
见而怪之问其故对曰臣见前人增损国书臣不自量 (第 42b 页)
  兰台令史
原冠一梁 秩第九(汉书百官表曰兰台置令史十八/人朝服进贤一梁冠官秩第九与)
(御史共诏上所典平处事/宜别掌录 事立草者也) 景伯作颂(华谭汉书曰贾/逵字景伯有赡)
(才能通今古时有神爵集宫殿上召见/敕兰台给笔札作神爵颂除兰台令史) 武仲能文(魏/文)
(典论曰傅毅之文与班固同与弟/书曰武仲以能文为兰台令史) 班固作本纪(续汉/书曰)

(班固除兰台令史与陈宗 尹敏
共作世祖本纪也) 李尤撰汉记(魏文帝兴论/曰李尤字伯)
(宗少有文章贾逵荐尤有相如扬雄之/风拜兰台令 (第 56b 页)
  著作郎一
原杜氏通典曰著作郎汉东京图书悉在东观故使名

儒硕学入直东观撰述国史谓之著作东观皆以他官
领焉盖有著作之任而未为官员也(兰台令史班固傅/毅洛阳令陈崇长)
(陵令 尹敏
司𨽻校尉孟冀/及杨彪等并著作东观)魏明帝太和中始置著作郎
官𨽻中书省专掌国史(卫顗字伯儒以侍/中 (第 33b 页)
  郎中一
原入贺秦王 上书光武(韩子曰秦昭王有病百姓为/之祷病愈杀牛赛祷郎中阎)
(遏公孙衍出见之曰非社腊之时也奚自杀牛而祠社/怪而问之百姓曰人主病为之祷今病愈杀牛赛祷阎)

(遏公孙衍说见王拜贺曰过尧舜矣王惊曰何谓也对/曰尧舜其民未至为之祷也今王病而民以牛祷病愈)
(杀牛赛祷故臣以为王过尧舜也王因使人问之何里/为之訾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注屯罚也 论衡曰郎)
(中王贲上书光武言孝文皇/帝时居明光宫断狱三人也) 使成前书 令校图谶
(华峤后汉书曰班固拜为郎中使终成前所著书学者/莫不讽诵自为郎中遂见亲近读书禁中或连日继夜)
(每行巡狩辄献上赋颂朝廷有大议使难问公卿辨论/于前赏赐恩宠甚渥然二世位不过郎中 谢承后汉)
(书曰 尹敏
字功季治尚书拜郎/中帝以敏博通经记令校图谶) 增季布摧刚 冯绲
赴急(汉书曰汝阴侯滕公知朱家大侠意季 (第 24a 页)
 京师肃清(又云周行为泾令下车严/峻贵戚跼蹐京师肃清) 盗贼省减(续/汉)
(书鲍昱为泚阳/令盗贼省减) 梁车以不慈免(韩子云梁车为邺令/其姊往看暮而踰郭)
(入车刖其足赵成侯以/为不慈免之详姊妹)  尹敏
以仓漏免(续汉书 (第 40b 页)
尹敏/
为长陵令以)
(县仓漏三/所自免) 刘类托疾流闻州郡(北堂书钞魏略云刘/类守寻阳令见门干)
(二人皆 (第 40b 页)
谬典亦已甚矣是以桓谭疾其虚伪 尹敏
戏其琛瑕张
衡发其僻谬荀悦明其诡诞 又曰平子恐其迷学奏
令禁绝仲博惜其杂真未许煨烬 李华质文论曰谶 …… (第 76b 页)
  谶二
原号世谶(蜀志孟达与刘封书曰夫不经/之言而有验应者号曰世谶也) 采谶纬(蔡/邕)
(叙乐曰世祖追脩前业采谶纬/之文曰太子乐府曰黄门鼓吹) 读图谶(东观汉记曰/光武避正殿)

(读谶坐庑下浅露中风苦咳也又案光武中元元年/初起明堂灵台辟雍及北郊兆域宣布图谶于天下)
校图谶(又曰 尹敏
辟大司空府上以敏博通经记令校/图谶敏对曰谶书非圣人所作其中多近鄙别)
(字颇𩔖世俗之/辞恐疑误后生 (第 77a 页)
若春华之俱发其/攻者若秋风之落叶听者眩惑不达其义言者收声莫)
(不心/服) 夜达旦 昼达夜(东观汉记 尹敏
与班彪亲善/每相遇与谈常日旰忘食夜)
(则达旦其蜀志先主谓诸葛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 察之亮 (第 10a 页)
  交友三
原弹冠 结绶(汉书王阳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禹弹冠言其取合同 汉书萧育与)
(朱博为友著闻当代长安语/曰萧朱结绶言相荐达也) 解带 披襟(上见周祇/执友箴)
(王智深宋纪孔淳之隐剡山尝遇桑门释/法祟于二山披襟领契自以为得意之交) 两龚 二

(汉书两龚皆楚人胜字君宾舍字君倩二人相友著/名节故时号为楚两龚 三辅决录蒋诩字元卿舍)
(中三径唯羊仲求仲从之/游二仲皆挫廉逃名之士) 增神交 冥契(袁宏山涛/别传曰陈)
(留阮籍谯国嵇康并高才远识少有悟其契者涛初不/识一与相遇便为神交 世说曰支道林丧法虔之后)
(精神霣丧风味转坠谓人曰冥契既逝发言莫/赏中心蕴结余其亡矣却后一年支遂殒殁) 原尹
班 荀李(东观汉记 尹敏
(第 23b 页)
幼季
与班彪相厚每相与/谈常对案不食昼即至暝夜即彻明 司马)
(彪续汉书李膺性简亮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 …… (第 23b 页)
(江淹曰袁叔明与予有青云之交非直衔杯/酒慇勤而已 文选青松示心白水旌信) 陶陶
款款(东观汉记 尹敏
与班彪久语彪曰相与久语为俗/子所怪然钟子期死伯牙破琴曷为陶陶哉 广)
(绝交论范张/款款于下泉)  (第 24a 页)
  案二
原燕太子曰太子尝与荆轲等案而食 楚汉春秋曰
项王使武涉说淮阴侯信曰臣事项王位不过中郎官
不过执戟乃去楚归汉汉王赐臣玉案之食玉具之剑

臣背叛之内愧于心 汉书曰万石君石奋子孙为小
吏归谒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诮让
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谢罪改
之乃许 汉武故事曰武帝时东郡献短人长五寸上
疑其山精常令案上行东方朔问曰巨灵汝何以叛阿
母健不 西京杂记曰武帝为七宝床杂宝案设桂宫
中 增汉书曰贡禹奏曰见赐杯案尽文画金银饰非
当所以食臣下也 原东观汉记曰更始韩夫人尤嗜

酒每侍饮见常侍奏事辄怒曰帝方对我正用此时持
事来乎起抵破书案 又曰 尹敏
与班彪相厚每相与
语尝屏案不食 又曰祭彤素清约在辽东三十年衣
无储副帝嘉其功赐钱百万及衣冠刀剑下至杯 (第 5b 页)
晋人曰于姬姓我为伯赵鞅呼司马寅曰丨丨矣/大事未成二臣之罪也建鼓整列二臣死之长幼必可)
(知也分后汉书 尹敏
传与班彪亲善每相遇辄丨丨忘/食夜 不寝 晋书郗超传谢安尝与王文度共诣超) (第 23b 页)
视朝日侧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丨丨乃寐 又清河孝王传每朝)
(谒陵庙常丨丨严装衣冠待明丨又儒林 尹敏
传与班/彪亲善每相遇辄日旰忘食丨 不寝自以为钟期伯)
(牙庄周惠施之相得也其晋书陶侃传时周顗为荆州 (第 13b 页)
必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 晋书艺术传汉武雅好神仙世祖尤耽谶术)
(遂使文成五利逞诡诈而取宠荣 尹敏
桓谭由忤时而/婴罪戾斯固通人之所蔽千虑之丨丨者乎 宋史王)
(应麟传国家所恃者大江襄樊其喉舌议不容 (第 18b 页)
信谶言/士之赴趣时宜者皆驰骋穿凿争谈之也故王梁孙咸)
(名应图箓越登槐鼎之任郑兴贾逵以附同称显桓谭 尹敏
以乖忤沦败自是习为丨丨尚奇文贵异数不乏)
(于时矣者宋书符瑞志春秋谶曰代汉者当涂高也汉/有周舒 善 (第 40a 页)
五)
(行传记一篇) 李寻传寻治尚书独好洪范灾异学天文月
令阴阳(续志应劭董巴谯周并撰建武以来灾异) 尹敏
建武二年上疏陈洪范消灾之术  周
磐传磐学古文尚书洪范五行 郎顗传尚书洪范记
曰月行中道移节应期德厚 (第 34a 页)
 隋志梁有汉高祖手诏一卷(古文苑有高祖手敕太子)

汉五家要说章句 (刘向有五行传尹咸校三十家)


桓郁传永平十四年显宗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郁校
定于宣明殿注华峤书曰帝自制五行章句此言五家
即五行之家也宣明殿在正阳殿后东观记上谓郁曰
卿经及先师致复文雅其冬上亲于辟雍自讲所制五
行章句已复令郁说一篇上谓郁曰我为孔子卿为子
夏起予者商也(十五年入授皇太子经)

汉光武本纪

东平王苍传显宗永平十五年三月幸东平以所自作
光武本纪示苍苍因上光武受命中兴颂 班固传永

平中为兰台令史与陈宗 尹敏
孟异共成世祖本纪(所示)
(东平王恐一书也) 北史萧太圜云汉明为世祖纪章帝为显
宗纪 宣和四年七月哲 (第 24b 页)
 汉书曰自古书契之作而有史官其载籍博矣至孔氏
篹之上继唐尧下讫秦缪唐虞以前虽有遗文其语不
经故言黄帝颛帝之事未可明也


汉古文尚书

蓺文志尚书古文经四十六卷为五十七篇(注师古曰孔安国书)
(序云凡五十九篇为四十六卷承诏作传引序各冠篇首定五十八篇郑玄叙赞云后又亡其一篇故五十七)
古文出孔子壁中皆古字也(隋志孔惠所藏家语孔腾汉记 尹敏
传孔鲋藏)
国孔子后(十一世孙)悉得其书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献
之遭巫蛊事未列于学官 儒林传孔氏有 …… (第 14b 页)
 贾逵父徽受古文尚书于涂恽(风俗通曰涂姓涂山氏之后恽字子贡学)
(尚书于胡常见前书) 张楷通古文作尚书注 周磐学古文洪
范 卢植上书曰少从通儒马融受古学愿诣东观专
心研精合尚书章句 刘祐学古文尚书(传注)  尹敏
习欧
阳尚书后受古文 周防事盖豫受古文尚书撰尚书
杂记 孔僖自安国以下世传古文尚书 杨伦师事
丁鸿习 …… (第 20a 页)
 荣 丁鸿从荣明章句善论难为都讲 牟长习欧

 阳拜博士著录万人著尚书章句皆本之欧阳氏俗
 号牟氏章句 宋登教授数千人  尹敏
初习欧阳
 后受古文 张奂事朱宠学欧阳尚书初牟氏章句
 浮辞繁多(注牟卿受书于张堪为博士)有四十五万 (第 25b 页)
 易 施氏(刘昆子轶)孟氏(洼丹阳鸿任安)梁丘(杨政张兴子鲂)京氏(戴凭)

 (魏满孙期)
 书 欧阳(歙曹曾陈弇牟长宋登)大夏侯(张驯字子隽)古文 (尹敏
周防孔僖)
 (杨伦)
 诗 鲁(高诩包咸魏应)(伏恭任末景鸾)(薛汉杜抚召伯春杨仁赵晔张康) …… (第 17b 页)
后儒者争学图纬衡上疏曰河洛六蓺篇
录已定后人皮传无所容篡注衡集上事云河洛五九
六艺四九谓八十一篇也  尹敏
传世祖令敏校图谶
使蠲去崔发所为著录次比 隋志七经纬三十六篇
并云孔子所作汉代有郗氏袁氏说宋均郑玄并 (第 26a 页)

尹敏
司隶从事孟异共成世祖本纪迁为郎典校秘书
固又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事作列传载纪二十八
篇奏之帝乃复使终 …… (第 18b 页)
卷唐吴兢家藏已亡十六卷今所存止邓禹吴汉贾复
耿弇寇恂冯异祭遵景丹盖延九传 列传班固除兰
台令史与陈宗 尹敏
孟异共成世祖本纪迁为郎固又
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等作列传载纪二十八篇奏
(显宗时) 李尤和帝时贾逵 …… (第 21b 页)
 刘
珍永宁元年诏珍与刘騊駼作建武已来名臣传(騊駼与珍)
(著中兴以下名臣列士传)
 永平中班固陈宗 尹敏
孟异共撰世祖本纪固又撰
 列传载纪二十八篇而纪传始立安帝永初永宁间
 刘珍騊駼张衡李尤等撰集为汉记于 …… (第 23b 页)
 彪之补续又作灵纪及补诸列传四十二篇而纪传
 益备唯书志缺邕以十意足之
隋志明帝召班固为兰台令史与陈宗 尹敏
孟异等共
成光武本纪固撰后汉事作列传载纪二十八篇其后
刘珍刘毅刘陶伏无忌等相次著述东观谓之汉记
吴华 …… (第 24a 页)
晋少府卿华峤撰(唐志三十一卷) 晋诸公赞曰峤
撰后汉书世称为良史 范史班固传论略华峤之辞
永平中班固 尹敏
等作世祖本纪及建武功臣列传永
初中刘珍等作建武后至永初间纪传及伏无忌等作
诸王王子恩泽侯并单于西羌地 (第 27a 页)
(疏巧慧小才伎数之人矫称谶记) 尹敏
戏其深瑕(敏曰谶书非圣人所作颇类世俗之辞)
张衡发其僻谬(衡以图纬虚妄非圣人之法上疏宜禁绝之)荀悦明 …… (第 13b 页)
难即害之
苏竟善图纬孔丘秘经为汉赤制 朱浮讲图谶 张
纯以建辟雍案七经谶注谓书礼乐易春秋及论语也
  尹敏
世祖以敏博通经记令校图谶(儒林) 景鸾受河 …… (第 13b 页)
序纬候之部(注七经纬尚书)
(中候)光武尤信谶言王梁孙咸名应图箓越登槐鼎之任
郑兴贾逵以附同称显桓谭 尹敏
以乖忤沦败自是习
为内学尚奇文贵异数注内学谓图谶之书其事秘密
故称内 李合善河洛风星 公沙穆锐思河洛 (第 1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