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孟子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目錄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钦定四库全书
 东溪集附录
  乞褒录 高东溪
忠义状     朱 子
臣猥以微贱备员偏州仰体圣朝收恤褒奖之意思竭
驽钝仰报万一故于平日听讼决狱之际 …… (第 1a 页)
登之忠直宜在矜奖
欲望特发德音复其官秩略加褒录以慰九泉且使天
下之欲为忠义者知有所劝诚非小补焉
   高东溪先生
祠记       朱 子
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 (第 2b 页)
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
薄夫敦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夫
孟子之于二子其论之详矣虽或以为圣之清或以为
圣之和然又尝病其隘与不恭且以其道不同于孔子
而不愿学也及其一旦发为此言乃以百世之师归之
而孔子反不与焉何哉孔子之道大德中而无迹故学
之者没身钻仰而不足二子志洁行高而迹著故慕之
者一日感慨而有馀也然则二子之功诚不为小而孟

子之意其亦可知矣临漳有 东溪先生
(第 3b 页)
高公名登
(第 3b 页)

靖康间游太学与陈公少阳伏阙拜疏以诛六贼召
种李为请用事者欲兵之不为兵也绍兴初召主政事
堂又与宰相秦桧 …… (第 3b 页)
   东溪高先生
言行录 (第 5a 页)
高先生
讳登字 (第 5a 页)
彦先
漳浦人宣和间为太学生绍兴元
年正召名初调贺州富川簿再调静江府古县令后夺
官窜容州卒
公生十一岁而孤读 …… (第 5a 页)
 

 
 
 
 
 
 
 
  东溪
集附录 (第 9b 页)
好笑好笑牧亭长老尝见你气吞宇
宙眼盖乾坤今乃何得将三尺童子顺朱底上大人
来人天众前当法说不惟妄谈佛法 东溪令
贵游活
活被你羞杀我见诸方孰不攒花簇锦四六章句噫
频素伎俩今在何处山僧被他一拶直得无言可对
无理可申 (第 0508c 页)
集》四十卷,又《诗》十卷,刘一止《苕溪集》五十五卷,王赏《玉台集》四十卷,冯时行《缙云集》四十三卷, 高登《东溪
集》十二卷,仲并《浮山集》十六卷,王洋《东牟集》二十九卷,《关注集》二十卷,葛立方《归愚集》二十卷,
松韦斋小集》十二卷,《关注集》二十卷,《余安行集》三十五卷,《王蘋集》四卷,《刘子翚屏山集》二十卷, 《高登东溪
集》十二卷,《毕良史翻经堂集》八卷,《谢伋药寮丛稿》二十卷,《朱敦儒集》一卷,又《长短句》三卷,《陈 ……卷,《王义山稼村类槁》十卷,《僧子腾凤城集》一卷,《饶德操集》一卷,《释惠洪文字禅》三十卷,《释祖可 东溪
集》十二卷,《僧居简北涧集》十卷,《李易安集》十二卷。
右宋

《元好问遗山集》五十二卷,又《诗集》
林祺
按《明外史·儒林蔡烈传》:同邑有林祺者,少为诸生,豪宕不羁,后乃收敛力行。母卒,哀毁骨立,足不踰户。尝辑续《伊洛渊源录》、《考亭丽泽录》、 《高东溪
遗泽录》、《陈布衣文钞》、《漳献备忘》、《漳文备忘》、《古文指掌录》诸书。祺得年仅三十馀方,著书时人
。于易得入德之门,为作《复斋铭》、《圣传论》,可以见吾志矣!

《东溪集》二十卷
陈氏曰:迪功郎漳浦 高登彦先
撰,考试潮州策问,忤秦相,谪死。
《水心叶氏序略》曰:君高远独出,无拘留泥滓间意。学已成,谓当直施用
也。
蔡烈著有道南录朱子晚年定论诸儒正论大儒粹言读书录诸书
烈同邑有林祺者尝辑续伊洛渊源录考亭丽泽录 高东溪
遗泽录陈布衣文钞漳献备忘古今指掌录诸书祺方著书时人无知者既没检其箧乃得此数种
陈庸,著有《东峰语录》
九十三,吾媳亦六十,老矣。吾子有若无也,吾非媳,无以至此。
岳武穆女
按《漳浦县志》:岳武穆女,许配 高东溪
第四子。武穆被收,女方幼,遂抱银瓶赴井死。世传银瓶小姐是也。按察梁大用作亭覆其井榜,曰:孝娥。刘瑞铭
焉。
潘政妻施氏
按《阳曲县志》:施氏,宁化所人,寓居阳曲千户潘政妻,少寡子幼,甘贫守节四世,同居孙 高登进士,
历官陕西布政司参议。
潘润妻王氏
按《阳曲县志》:王氏,应袭千户潘润妻,润亡氏年十九,让厚产甘澹泊居
知州除福州路,同知致仕。年八十一终。
林广发
按《漳州府志》:广发字明卿,龙溪人。尝谓陈安卿号北溪, 高彦先
号东溪,蔡汝作号南溪,因自号曰三溪。善古文、工唐诗、郡学,三聘为诸生师,以部使者,荐授安溪学职普寇作
校诲诱诸生,如南康时,其至郡斋请业问难者,接之不倦,又择士之有行义知廉耻者使列学职,为诸生倡学,旧有 东溪先生高登
祠登,以敢言忤秦桧,贬死容州。朱子既为祠记,至是奏乞褒赠,以旌其节。先生初到时,教习诸军,弓射分作三
思凄。时称为半径将军。陈将军燕翼宫 在云霄陈元光宅也。落成,诗云:筮宅龙钟地,承恩燕翼宫。即此也。 高东溪
书室 在梁山之白石庵, 宋高登
读书于此,手植松柏,尚有存者。布衣张士楷诗云: 东溪
读易幽栖处,止在梁山白石庵。庵前多产木芙蓉。蔡衍鎤诗云:逐臣踪迹此遨游,百里芙蓉木末秋。 高东溪
宅 在杜浔新堡角兽山下,一峰独秀,梁岳罗其前,浔海汇其后,即先生获鹿处也。吴奉议书室 在梁山之下,陈 ……五代黄都护衣冠墓 端明学士冯道略云:公号鉴湖,固始人,四世镇临漳,五世某卜迁篁坑,云墓在石美社。 高东溪
墓 高登,漳浦人,学者称为东溪先生。卒于容州,归葬漳浦东门外里许。知县慎蒙为记,立碑于墓左。
蔡蒙斋
文行。故称贤。南轩先生为赋词。清漳志嘉定癸未。龙溪县令江叔豫建。祠濂溪。二程。横渠。文公。以周名第。 高东溪
配。广陵续志彭方七贤堂记。惟扬自国朝庆历以来。忠献魏王韩公。参政文忠欧阳公。集贤学士刘公。申国正献吕
彦实《东窗集》四十卷

又《诗》十卷刘一止《苕溪集》五十五卷王赏《玉台集》四十卷冯时行《缙云集》四十 三卷

登《东溪集》十二卷仲并《浮山集》十六卷王洋《东牟集》二十九卷《关注集》二十卷

葛立方《归愚集》二十
  公之学,从刘念台「人谱」入;未尝榜以道学名,而修己行政有本末。戊子冬,世远侍先君子主教鳌峰书院,公贻以书曰:『为学要在力行,求实用。若论派别,则漳浦如 高东溪
、陈剩夫、周翠渠、黄石斋,亦各有宗旨也』。世远心识之。孝友纯笃,每念母杨太夫人中年早逝、兄弟多夭伤, …… (第 399 页)
宫有伽蓝祠,大駴;立毁之。东狱行祠中有淫祀,香火甚盛;焚其像。朔、望,为诸生讲明经史。溯漳之学者,自 高公东溪
、陈公剩夫、周公翠渠;而尤表章黄公石斋之学,谓其贯义理、象数而一之,如武库之无不备。乃重修朱子祠之在 …… (第 402 页)
以石斋侑食。石斋故有明诚书院,为浮屠所据;则理而出之。又修朱子祠之在云霄者,与铜山皆赡以祭祀之田。自 东溪
至石斋诸公书,皆辑之。何公元子有「经学」,购之以示学者;莆田郑奚仲精于「易」,并梓其书。当时安溪以朱 (第 402 页)
乡非其寓。非其游宦之国。又非有秩祀之文。而所在学宫。争为祠室。以致其尊奉之意。则朱夫子善之而记其事。 东溪先生高公登
当靖康之难。痛愤夷夏之倒置。慨然请诛六贼。且不附秦桧。自废以终其身。论其世则止此而已。而临漳博士乃肖 (第 302H 页)
朋友。终能表著天常。维持人纪。其清名直节。耿然如寒冰皎日。使百世之下。闻者感慨而兴起。无异于朱子所称 高东溪
之为人。则其与槁项黄䤋而甘为草木同腐者。岂可同日而语哉。以是而言则公之死。真可谓尽其道者。而为公父母 (第 43H 页)
树立。亦由是而得焉。则何其伟也。惟其揭虔之议。累发而终不成。殆同胡文定之建祠。见沮于异论。世有能立享 高东溪
者乎。
遗事 (第 148H 页)
治礼者。每以备要为主。所以陶庵先生讲规。虽读要诀。而止于处世章若祭仪抄。则不无商量故也。
答尹珖仪 宋高彦先
云。修学。须是出于本心。不待父母先生督责。造次不忘。寝食在念。然后可成功。朱夫子云近时朋友谩说为学。 (第 309H 页)
 海晏全丈人用晚氏。功令钜匠也。晚从励志义士。伏 阖斥邪。自后绝意名利。闭门读小学。以成家计。今年六十九。访至柯亭书社。临讲座诵卫武公

抑戒诗。声如洪钟。听者莫不竦然。橐中抄取余小学说一卷。蝇头细书精明如少年笔。临行谓将复来就馆近地。为朝夕讲学之计。余闻而壮之。为书健翁二字奉赆之。仍成短律一章。以警诸同讲。
抗章久慕东溪节。 (高东溪登。
陈东疏下人。朱子为作祠堂记。以壮其节。)老学复闻西涧风。(清阴先生一号西涧翁。晚年犹读小学。动静云为 (第 36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