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故事類
雜史類
職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发愿文。
《河渠志》:大中祥符八年六月,诏自今后汴水添涨及七尺五寸即遣禁兵三千沿河防护。八月太常少卿 马元方
请浚汴河,中流阔五丈,深五尺,可省修堤之费。即诏遣使计度修浚。使还,上言泗州西至开封府界岸阔底平,水
,有密言其事者,诏黄目察之,得实以闻,尧咨坐罢龙图阁职,徙知邓州。八年,黄目入判三司三勾院。天禧初, 马元方
奏黄目职事不举,遂分三勾院,以三人掌之。黄目罢任,奉朝请。踰月,拜兵部员外郎、知制诰,充会灵观判官。
浙四路民苦折帛和买重输,大中曰:有产则有税,于税绢而科折帛,犹可言也,如和买折帛则重为民害。盖自咸平 马元方
建言于春预支本钱济其乏绝,至夏秋使之输纳,则是先支钱而后输绢。其后则钱盐分给,又其后则直取于民,今又
场、织造院,自今非供军布帛,其锦绮、鹿胎、透背、六铢、欹正、龟壳等段疋,不须买织,民间有织卖者勿禁。 马元方
为三司判官,建言:方春乏绝时,预给库钱贷民,至夏秋令输绢于官。
按《玉海》:和预买起于兴国七年。
燕谈》又以为其后,李士衡行之,陕西民以为便,今行天下于岁首给之。然予按范蜀公《东斋记事》称是太宗时, 马元方
为三司判官建言,方春乏绝时,预给库钱贷之,至夏秋令输绢于官,预买䌷绢。盖始于此,以三书考之,当以范说
用,为莫大之祸也。悲夫。《挥麈后录》:明清《前录》载和买起于王丝。后阅范蜀公《东齐记事》云:太宗时, 马元方
为三司判官,建言方春民乏绝时,预给官钱货之,至夏秋令输绢于官。和买䌷绢,盖始于此。然在昔止是一时权宜
度经费,罢不急。诏与三司合议,岁所省缗钱百万。
《李迪传》:迪为翰林学士。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 三司使马元方
所上岁出入财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 元方,
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又言:陛
大中祥符三年,李士衡请预给民间帛钱,及时输绢,诏优予其直。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按《食货志》: 马元方
为三司判官,建言:方春乏绝时,预给库钱贷民,至夏秋令输绢于官。大中祥符三年,河北转运使李士衡又言:本
》又以为其后。李士衡行之陕西,民以为便。今行天下,于岁首给之。然予按《范蜀公·东斋记事》称是太宗时, 马元方
为三司判官建,言方春乏绝时预给库钱,贷之至夏秋,令输绢于官预买䌷绢。盖始于此,以三书考之。当以范说为
〈宋史秦传序传。传序充变峡巡检使李顺之乱。贼众奄至。传序督士力战。城坏。传序赴火死。传序家。寄荆湖间。子爽溯峡束父尸溺死。人以为父死。于忠。子死于孝。奏至太宗嗟恻久之。录其次子煦为殿直。厚赐其家。煦卒。复以其弟昉为三班奉职〉间行求父尸
〈宋史 马元方
传。 元方
父应国。尝知颐丘县。太宗攻幽州。应国部刍粮。没虏中。 元方
去发为浮屠。间行求父尸不得。许于朝。帝哀之。为官其兄元吉〉
战处得父尸〈宋史高斯得传。斯得知沔州。稼
尔都民承予世德庆灵所佑感悦良多二月一日诏名南京门曰崇礼。双门曰祥辉外西门曰回銮三日以主客郎中知应天府 马元方
兼南京留守司事合置官属名目下审官院流内铨。一如西京之式三月十三日诏名南京城大东门曰昭仁。小东门曰延和
仁来献五色金玉丹紫芝八千七百十一本。巩县柴务牡丹华。十月,泰山芝草再生者甚众。辛丑,车驾次郓州,知州 马元方
献芝草五本。甲辰,钦若等又献泰山芝草三万八千五十本,有并五连、三连理者,五色重晕如宝盖,下相连带,凡
水减,阻滞漕运,复遣浚汴口。八年六月,诏自今后汴水添涨及七尺五寸,即遣禁兵三千,沿河防护。八月,太常 少卿马
元方请浚汴河中流,阔五丈,深五尺,可省修堤之费。即诏遣使计度修浚。使还,上言:「泗州西至开封府界,岸
朝官及内殿崇班、军校领刺史以上与蕃夷酋长并于《朝觐颂》碑阴刻名。

  明年二月,诏知兖州李迪、京东 转运使马元方
等同修圜封,以吕良首请,命摄兖州助教。

  政和三年,兖、郓耆寿、道释等及知开德府张为等五十二人表
场、织造院,自今非供军布帛,其锦绮、鹿胎、透背、六铢、欹正、龟壳等段匹,不须买织,民间有织卖者勿禁。 马元方
为三司判官,建言:「方春乏绝时,预给库钱贷民,至夏秋令输绢于官。」大中祥符三年,河北转运使李士衡又言
作郎、直史馆,赐绯。历户部判官、判户部勾院。

为人气调俊爽,善与人交,疏财慷慨,尚气义,明于吏道。 马元方
领三司,临事粗率,固摭其旷阙之状,屡请对条奏。尝诏鞠狱,时称平审。天禧大礼成,奏颂甚工。无几卒,年三 ……宾友。性和易,清素有懿行,士类推重之。
查道
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祖文徽,仕南唐至工部尚书。父 元方,
亦仕李煜,为建州观察判官。王师平金陵,卢绛据歙州,遣使传檄至郡, 元方
斩其使。及绛擒,太祖闻 元方
所为,优奖之。拜殿中侍御史、知泉州,卒。

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喜亲笔砚,文徽特爱之。未冠,以词业
梦人告曰:「吕丞相至矣。」既而吕夷简通判州事,故待之甚厚。其后,援询于废斥中,以至贵显,夷简力也。 马元方
马元方,
字景山,濮州鄄城人。父应图,尝知顿丘县,太宗攻幽州,应图部刍粮,没虏中。 元方
去发为浮屠,间行求父尸,不得,诉于朝。上哀之,为官其兄元吉。 元方,
淳化三年进士及第,为韦城县主簿,改大理寺评事、知万年县。诸将讨李继迁,关辅转饷逾瀚海,多失亡,独 元方
所部全十九。以劳,迁本寺丞,为御史台推勘官,迁殿中丞。户部使陈恕奏为判官, 元方
言:「方春民贫,请预贷库钱,至夏秋,令以绢输官。」行之,公私果便,因下其法诸路。

知徐州,改太常博 ……滑州,为京西转运使,知应天府,累迁太常少卿。擢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公事,众论不以为允。真宗谓宰臣曰: 「元方
在三司,何多谤也?」王旦曰: 「元方
尽心营职,然其性卞急,且不纳僚属议,而丑言诋之,所以贾怨。」帝曰:「僚属顾不有贤俊邪?」岁馀,以烦苛 ……用冯元等奏,听解官申心丧,语在《礼志》。


论曰:肃之守邢,以赢兵却敌,开门纳避难之民,功在王府。 元方
为并州,有勤留之命,其宜民可知。宥在蕲,则活饥氓;在江宁,则直冤狱。吏之良者欤!然皆不能无小累也。日
,有密言其事者,诏黄目察之,得实以闻,尧咨坐罢龙图阁职,徙知邓州。八年,黄目入判三司三勾院。天禧初, 马元方
奏黄目职事不举,遂分三勾院,以三人掌之。黄目罢任,奉朝请。逾月,拜兵部员外郎、知制诰,充会灵观判官。
赖子弟,喜犯法,迪奏取其甚者,部送阙下。徙陕西都转运使,入为翰林学士。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 三司使马元方
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 元方,
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又
四路民苦折帛和买重输,大中曰:「有产则有税,于税绢而科折帛,犹可言也,如和买折帛则重为民害。盖自咸平 马元方
建言于春预支本钱济其乏绝,至夏秋使之输纳,则是先支钱而后输绢。其后则钱盐分给,又其后则直取于民,今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