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地理類
傳記類
別史類
史評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編年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藝術類
醫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洞真部
洞玄部
續道藏
治平寺江路
两山间林朩邃密故基存焉天禧中赐名天庆昔时观
名因而泯没
白鹤老松古朩精也李观守贺州有道人 陈某
自云一
百三十六岁因言及吕洞宾曰近在南岳见之吕云过
岳阳日憩城南古松阴有人自杪而下来相揖曰某非
山精 (第 8a 页)
    存抄本第二卷中养奋传后蠹蚀一传不辨

     姓名邓盛传綦母俊传李进传皆残缺不完
      陈某
一传脱佚尤甚仅存姓而佚其名今亦
     各仍原本从阙疑之义焉乾隆四十二年五
     月恭校上
  (第 3a 页)
提刑子耶命赋诗立就崔曰其父以忠遁孺子何罪释
之授省都镇抚 陈某
陈命诸子从熙之学凡六年资其
归遂偕弟往闽省父枋得命熙之归养祖母定之留侍
日以卖文为生久之硕人讣至夜间 (第 59a 页)
 通其野宿皆成营栅青所居四面陈兵彀
 弓弩皆数重所将精锐列布左右守卫甚
 严方青之未至诸将屡败屡走皆以为常
 至是知桂州崇仪使 陈某
知英州供备库
 使苏缄与贼战复败走如常时青至宾州
 悉召陈与裨校凡三十二人数其罪按军
 法斩之唯苏缄 …… (第 5a 页)
 州监押亦走智高复入邕州十一月狄青

 至湖南诸道兵皆会诸将闻宣抚使将至
 争先立功余靖遣广南西路钤辖 陈某

 万人击智高为七寨逗遛不进十二月壬
 申朔智高与某战于金城驿某败遁归死
 者二千馀人弃捐器械辎重 …… (第 7b 页)
 德政请出兵二万助收智高狄青奏官军
 自足办贼无用交趾兵丁未诏交趾母出
 兵青又请西边蕃落广锐近二千骑与俱
 五年正月青至宾州余靖 陈某
皆来迎谒
 时馈运未至青初令备五日粮既又备十 …… (第 7b 页)
 日粮智高闻之由是懈惰不为备上元张
 灯高会先是诸将视其帅如僚寀无所严
 惮每议事各执所见喧争不用其命己酉
 狄青悉集将佐于幕府立 陈某
于庭下数
 其败军之罪并军校数十人皆斩之诸将
 股栗莫敢仰视余靖起拜曰某之失律亦
 靖节制之罪青曰舍 (第 8a 页)
知权在京闻景思被诬乃见弘肇曰唐景思赤心为国
某服事三十年孝于父母义于朋友被此诬枉何以伸 陈某
请先下狱愿公追释景思免至冤横弘肇慜之令
在狱日与酒食景思既桎梏就路颍亳之人随至京师
众保證之弘肇乃令 (第 20a 页)
先时景思别有从者
在京闻景思被诬乃见弘肇曰唐景思赤心为国某服
事三十年孝于父母义于朋友被此诬罔何以伸 陈某
请先下狱愿公追劾景思免至冤横弘肇悯之令在狱 (第 33a 页)
    卢钧
卢相国钧初及第颇窘于牵费俄有一仆愿为月佣服
饰鲜洁谨干不与常等睹钧之乏往往有所资时俯及
开宴钧未办醵率挠形于色于是仆辄请罪钧具以实
告对曰极细事耳几郎可以处分最先合勾当何事钧
初疑其妄既而将觇之绐而命之曰尔若有技吾当主
宴第一要一大第为备宴之地次即徐图其仆唯然而

去顷刻乃迥回白钧曰已税得宅矣请几郎检校翌日钧
彊为观之既而朱门甲第拟于宫禁钧不觉忻然又曰
会宴处即大如法此尤不易张陈对曰第请选日启闻
侍郎张 陈某
请专掌钧始虑其为非反覆诘问但微笑
不对或意其非常人亦不固于猜疑暨宴除之日钧上
于是俄睹幕帟茵毯华焕无 (第 13b 页)
    茅山道士

茅山道士 陈某
壬子岁游海陵宿于逆旅雨雪方甚有
同宿者身衣单葛欲与同寝而嫌其垢弊乃曰寒雪如
此何以过夜答曰君但卧无以 (第 11a 页)
 留心(义刚/)
神宗理会得文字极喜陈殿院(师锡/建人)文尝于太学中取
 其程文阅之每得则贮之锦囊中及殿试编排卷子
 奏御神宗疑非师锡之文从头阅之至中间见一卷
 子曰此必 陈某
之文也寘之第三已而果然(儒用/)
温公日录中载厚陵事甚详林子中杂记载裕陵事甚 (第 8a 页)
子候见再拜自 陈某
乞得侍给轮毂三过见元君之辈
者向日升天(云洞真/黄老经)唐试进士以立春日望三素云诗
为题盖出于此陶洪 (第 24b 页)
  今名笔以新耳目会有以兹图见喻者且云图初
  留秘府后为官匠装池者以似本易去而售于贵
  官某氏某后守真定主藏者复私之以鬻于武林
   陈某
陈得之且数年坐它事稍窘急又闻守且归
  恐遂速祸怨思欲密付诸贤士君子准闻语即倾
  橐购之盖平生癖好 (第 6b 页)
 陈叔刚(名枨以字行闽县人永乐中登进士第宣德初拜监察御史严重不苛预修太宗及仁宗)


(实录迁翰林修撰未几丁内艰庐于墓侧哀毁逾礼服除又修宣宗实录充)  讲官寻升 


(侍读以父病乞归省视叔刚温雅忠厚以文行推重于时有絅斋集)

 陈孜(字克和以人材荐尝试政行在兵部尚书吕本称之曰 陈某
倚马万言之才也深器重之荐授)

(职方主事章疏机务多所咨决时军政滋弊民往往被诬孜撰军政条例上之) …… (第 47a 页)
 陈音(字师召莆田人宋明州观察使淬之后也登天顺进士选为翰林庶吉士授编修尝与修英庙)

(实录后进侍讲擢南京太常少卿弘治初上命兼掌南京翰林院事再升本寺卿仅二载卒年)


(五十九音为人和易坦率细事无可不可至分别义利则界限截然有不可夺者在翰林时尝)


(上疏陈时政数事如乞起李秉张元祯复罗伦王徽章懋等及用陈献章革法王佛子真人名)



(号皆剀直不阿司礼太监黄赐有母丧省寺院监罔不吊祭翰林亦有欲行者音奋曰堂堂翰)


(林相率而拜内竖之门奈天下笑何议遂止太监汪直方用事其爪牙韦英夜率逻校入兵部)


(主事杨仕伟家收缚仕伟并掠其妻众悚汗莫测音与比居亟乘墉大呵曰汝何人乃擅辱朝)


(臣其人曰尔何人乃不畏西厂音曰我翰林侍讲 陈某
也惧汝辈坏败国法祸福非所惮其人)


(为之少戢人称愧斋先生)

 陈壮(字直夫幼从父戍燕清苦力学常 (第 51a 页)
 纸撚纴鼻中顷之打嚏即愈此方甚奇(同/上)

扬子县吏 陈某
当腊月鼻衄至正月凡十三日始定其
 脉实而数治当下𨗳与桃仁承气汤去积瘀次服既
 济汤而愈盖此人过食煎 (第 47b 页)
 从弘政门至金台东辅臣立御幄旁咫尺诰敕官
  立辅臣稍后尺许俟领敕官过即转北向上拱立
  俟领敕官自 陈某
官奉差某处领敕有旨曰与他
  敕去即向北鞠躬授敕一躬而退其制始于嘉靖
  七年 (第 8a 页)
  定持而可低昂二三其断者也所藉于票拟者正
  谓为诚心观理折衷求平使票拟果当虽偶值发
  改亦宜详悉敷 陈某
事理合何如天心至虚必能 (第 41a 页)
  设工部郎中一员浅夫六百名挑浚外河以求必
  达自后建议者复挠其计运船只抵湾劳费如昔
  故隆庆四年四月该总督仓场侍郎 陈某
议令浅
  夫及时疏浚务使运船抵坝以省脚价又该户科 (第 47a 页)
 聊避六宫之惑耳
主皮之议何如
 真宗欲择臣僚中善弓矢美容仪者伴北使射弓时
 兼备者惟陈康肃尧咨可上谓翰林学士晏殊曰

 某
若肯换武当授节钺卿可谕之康肃母尚在堂陈
 曰当白老母不敢专擅母怒挞曰汝策名第一父子
 以文章立朝为名 (第 22b 页)
 蘖之赖上知其朴忠尝因陛对宣谕曰久不闻谠论
 会辞言职惇卞欲乘间出之拟优除职名河北转运
 使上曰漕臣之职岂无其人 陈某
敢言不当去朝廷
 可除左司谏公益感激自奋 徽宗即位除侍御史
 公对论三省大臣曰近肆为诡计但避专权之名 (第 21a 页)
   陈康肃
真宗欲择臣寮善弓矢美仪彩者伴北使射时双备者
惟陈康肃尧咨可焉陈方词职进用时晏元献为翰林
学士太子左庶子事无巨细皆咨访之上谓晏曰 陈某
若肯换武当授与节钺卿可谕之时康肃燕国冯太夫
人尚在阃范严毅陈曰当白老母不敢自专既白之燕国
命杖挞之曰 (第 10b 页)
 时命画院能手始设色焉恐好奇之谈非确语也
张正道清明上河图 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
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

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
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
清明后一日燕山张著跋 右故宋翰林张择端所画
清明上河图一卷金大定间燕山张著跋云向氏图画
记所谓选入神品者是也我元之至正辛卯准寓蓟日
久稍访求古今名笔以新耳目会有以兹图见喻者且
云图初留秘府后为官匠装池者以似本易去而售于
贵官某氏某后守真定主藏者复私之以鬻于武林

陈得之且数年坐他事稍窘急又闻守且归恐遂速
祸怨思欲密付诸贤士君子准闻语即倾橐购之盖平
生癖好在是也卷 (第 4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