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醫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前代如揭傒斯欧阳元所脩尤属不知正闰其庶几者
陈桱之通鉴续编他若李焘长编 陈仲微
二王本纪亦
不足多矣元史作于胡粹中洪武间命宋濂纂修尤多
舛谬欲其追媲前史之流风馀韵盖亦难之岂古今人 (第 16b 页)
徜徉其间竟日忘倦故相章公鉴取知者乐水意书乐
溪二字扁其堂岁丙子兵祸延毁处之泰然重葺家塾
勉诸子勿废学 陈公仲微
隐南海不返宾从留故山君
择其贤者与为师友父丧哀瘁致客数郡毕至其事亲 (第 2a 页)
才陈公宗礼高(原缺/二字)得康庐易郡至
其当国终不少屈者吾家方公岳也坐发策言事得罪
者谢公枋得谢公章 陈公仲微
徐公直方赵公与鍴杜
公渊也议及公田逐者徐公经孙刘公震孙也耻奉行
公田贬死者魏公克愚也尹行都忤意去者李 (第 12a 页)
仕郎赵蔡马光祖交荐授钱唐尉不就景定辛酉吕文
德制置荆湖辟权鄂州司理咸淳辛未 陈仲微
荐除绍
兴文学官俱不就后四年甲戌铨授迪功郎平江府司
户参军时潜说友安抚浙西疆起之未几以印氏杀人
事忤 (第 42b 页)
  太初山人稿跋
余叙太初漫稿成太初曰子真知我者又明年庚辰而
太初死遗命以漫稿必付余余归吊其庐抚其孤携其
稿至杭梓而行之凡与太初游者如杭人许台仲 陈遂
高世美湖人施邦直沈仁伯率来集事于乎使太初
复生诸君当不愧乎其平生之言乎是年秋七月望善
夫志
  画虎 (第 9a 页)
   与海州廖师贤
冀都邂逅等萍水耳伏承抗章引疾独心异之别去四
易岁此怀耿耿常有师贤也近冬蔡希渊寄惠教函诗

翰乃师贤于仆亦尔恳恳良极感叹伏谂嘉遁静脩旧
学谅加邃密仆病耗岩栖块然蒲团睡汉尔吴德翊先
生去便勒状区区德翊善信君子仆之益友兄试契勘
何如时不待人愿益强饭力学自爱
   与颖谷 陈遂初(三首/)
章江事变甚骇私心剧于燔灼执事义均王臣谅同此
怀宗社有灵非久当靖顾恐吾土岁饥民贫或有狗鼠
辈乘时窃发 (第 17b 页)
 而太初死遗命以漫藁必付余余归吊其庐抚其孤

 携其藁至杭梓而行之凡与太初游者如杭人许台
 仲 陈遂初
高世美湖人施邦直沈仁伯徽人程世大
 孙道甫戴仲良率来集事于乎使太初复生诸君当
 不愧其平生之言乎是年 (第 6b 页)
   陈直翁墓志铭

有笃学力行之君子曰陈公名友沅字直翁年七十五
以卒其友饶君端可状其言行授公之子养蒙来谒铭
予固辞饶君重告曰陈公雅知君君亦知陈公以学也
能文章者岂无人得之未必慰陈公地下乃不复辞盖
真好学者之难得久矣太虚一理赋于人而流行于事
物在人者必有以存之在事物者必有合焉可也读书
法圣贤则其存之合之也若易然此学之大旨也公少
长习举子业最后闻石洞饶先生之高弟饶公公实讲

学西山虎溪之上不远百里往拜焉饶公语以所得于
石洞者公负受昂然推行勉勉然其动悟人莫测也自
是不复名他师其用行大要但以质之乡先达秘阁李
公义山 尚书陈公仲微
而已饶公没公为之申心丧三
年其遗书宝之终身公逮事大父母曰孙善事我事父
母无违礼丧以毁闻教弟友端自洒扫 (第 48a 页)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起太祖至钦宗十八卷礼部员外
郎兼国史院编修官李焘著续宋中兴编年资治通鉴

起高宗至宁宗十五卷户部架阁国史院检讨兼编修
官刘时举著宋季三朝政要起理宗至少帝五卷无编
著人氏名二王本末一卷则取诸 陈仲微
所录总三十
九卷吾家治为四册总题曰宋鉴此本节略已甚又多
差误盖近年书坊翻刋文籍简省率略多如此不独此 (第 16b 页)
  象山语类题辞
象山先生陆文安公语录一册遗训二册门弟子各为
编次语多复出幼儿为仿晦翁语类分门钞纂然后复
出者乃尽见而删之始稍可观埙三肃而叹曰先生真
天人也单辞片语洗凡破陋其英悟超卓足与孟配顾
其学不如朱学之盛行者盖先生不寿文公则高年先
生简易不著书文公则多述作先生门人不大显朱门

则多达官羽翼其教是以若不逮而䆒其实则天高日
精千古独步文公有言江南未有人如陆子静八字著
脚诚哉是言今世道更时好泯公论且定矣陆氏之学
将大明于世彼薶头书册寻行数墨尚袭故说以诋先
哲则蚍蜉撼树井蛙观天者尔呜呼悲夫
  题曾留远作 陈遂初
墓志后
管幼安避汉末之乱渡海居辽东三十七年乃归归而
隐于田庐不受魏命年八十四而殁史称 (第 12a 页)
遂初陈公

亦避乱安南竟客死不得归哀哉公为太常寺主簿时
轮对一疏讥切当国贾似道恶之弃官去当时巳称重
名节曾公虽与 (第 12a 页)
辟权鄂州司理咸淳辛未 陈仲微
荐除绍兴文学官俱不就
后四年甲戍铨授迪功郎平江府司户参军时潜说友安抚
浙西彊起之未几以印氏杀人事忤贾 (第 21a 页)
寄怀裴槁》、《曲辕散木集》、《两朝奏议》、《经筵讲义》、《经史明辨》、《经史管见》、《人物论》诸书。 《陈仲微
传》: 仲微,
字致广,瑞州高安人。嘉泰二年,进士。益王即位海上,拜吏部尚书。涵饫《六经》,精研理致,于诸子百家、天
烦猥失实,重修之,而藏于家。后朝廷取付,史监谓之《新五代史》,宋史之作不一,其人李焘有《通鉴长编》, 陈仲微
有《二王本纪》,陈桱有《通鉴续编》,揭傒斯有《宋辽金三史》,惟陈桱之编为知《正闰元史》,尝作于胡粹。
刘才卲著。才卲庐陵人,鹗之后。绍兴中累官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高宗称其文。。

《文溪集》六十五卷 陈仲微
著。嘉熙进士,自号遂初老人。

《曲辕散木集》 卷《寄怀斐稿》 卷
陈宗理著。宗理字立之,南丰人,淳
廖将军祠
祠在崇阳县西上津渡,唐大中间廖忠兄弟二人纠合义旅与巢寇迎敌,为贼断首,犹跃马七里许,宋淳祐中知县 陈仲微
为文祭之。
吴将军庙
庙在兴国州富池口,祀吴甘宁,宋以神有护国功赐王爵,庙号昭勇,明改号吴将军,甘公
宝毁体然香,有司观望灵素竟,捕以闻。衣阅之曰:律自伤者杖而已。灵素求内批,坐以害风教窜流之,停衣官。 《陈仲微
传》: 仲微
为莆田尉,台阃委以县事。囊山浮屠与郡学争水利,久不决, 仲微
按法曰:曲在浮屠。他日过寺,其徒久揭其事钟上以为冤,旦暮祝诅,然莫省为 仲微
也。 仲微
见之曰:吾何心哉。吾何心哉。质明,首僧无疾而逝。
《避暑录话》:和尚置梳篦,亦俚语言必无用也。崇宁中
农、医卜、阴阳、律历诸书,靡不研究,援据古今,辨博雄劲。所著有《恕斋集》、《左帑志》、《漫存录》。 《陈仲微
传》: 仲微
天禀笃实,精研理致,于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医药、卜筮、之学,靡不搜猎。
《郑樵传》:樵好著书,搜奇
       陈嗣光
  陈岘       陈模
  陈贵谊      陈晔
  陈经〈安福人〉   陈仲微
  陈之经      陈韡
  陈嘉言      陈淳
  陈埙       陈范
  陈力修    ……官终奉议郎、泉州泊干。经嗜书成癖,启益后学为多。有《书解》五十卷,及《诗讲义》、《存斋语录》行世。 陈仲微
按《宋史 陈仲微
传》: 仲微,
字致广,瑞州高安人。其先居江州,旌表义门。嘉泰二年,举进士。调蒲田尉。迁海盐丞。改知崇阳县。通判黄州
史弥远荐士充学职,韶不与。袁燮求学宫射圃益其居,亦不与,燮以此更敬韶。以廉勤荐,迁主管三省架文字。 《陈仲微
传》: 仲微,
瑞州高安人。嘉泰二年,举进士。调莆田尉,会守令阙,通判又罢软不任,台阃委以县事。寓公有诵 仲微
于当路而密授以荐牍者, 仲微
受而藏之。踰年,其家负县租,竟逮其奴。寓公有怨言, 仲微
还其牍,缄封如故,其人惭谢,终其任不敢挠以私。《癸辛杂识》:马裕,斋光祖之再尹京也。风采益振,威望凛
尉,即日可上,欲以此处君。渊对曰:甫得一官,何敢躁进,况家有严君,所当禀命。弥远为之改容,不复强。 《陈仲微
传》: 仲微,
迁海盐丞。邻邑有疑狱十年,郡命 仲微
按之,一问立决。改知崇阳县。
《孙子秀传》:子秀调吴县主簿。有妖人称水仙太保,郡守王遂将使治之,莫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