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易類
四書類
春秋類
小學類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別史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職官類
正史類
載記類
雜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農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天文算法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敦煌寫本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涅槃部類
本緣部類
洞玄部
洞神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许淹句容人多识 广闻
精诂训与魏模公孙罗皆以博
学名家
刘邺字汉藩句容人父三复以善文章知名少孤母病
废三复丐粟以养李德裕为 (第 167a 页)

二怕工夫间断多有质美者好高入于禅骋词失于矜
不知操存省察为何事安能造道德之域隐然有自任
意久之欲 广闻
见适闽历浙入金陵从彭蠡而返所至
访求学问之士与上饶娄一斋永丰罗一峰南昌张东
白相与丽泽会于弋阳之龟峰 (第 34a 页)
  重建医学记(袁桷/)
医之道即夫人身以备三才其说与易箕畴诗礼相表
里亦大矣哉盖昔之君师聪明神圣因夫五行以寓于
五常之形气致坎离之用以合其阴阳推其运行以齐
夫寒暑考九州风土之宜别温凉燥湿之高下虫鱼草
木纤悉备具非博习 广闻
者不能也至于七情既发之
偏必求其中以返于正皆吾儒传心之极论有察于声 (第 22b 页)
 (者胡象白者国家之象其可尽言乎乃与妻荷/担入蜀莫知所终哀江南赋出狄泉之苍鸟)

或以为天文艺文虽非汉书所宜取而可(一作/有) 广闻

难为删削也对曰苟事非其限而越理成(旧讹作来来/成二字行草)
(相类/也)书自可触类而长于何不录又 (第 20b 页)
私存撰录寸有所长实 广闻
见其失之者则有苟出异
端虚益新事至如禹生启石伊产空桑海客乘槎以登
汉姮娥窃药以奔月如斯舛駮不可殚论固 (第 2a 页)
耻之夫以同圣之才而膺授经之托加以达者七十弟
子三千远自四方同在一国于是上询夫子下访其徒
凡所采摭实 广闻
见其长三也释(三长据圣人称许/亲从膺授立说)
谷梁公羊者生于异国长自后来语地则与鲁产(旧误/作史) (第 4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盘山志卷十六
 杂缀
  古今志乘类有志馀外纪轶事一门以 广闻
见录
  瑰奇盘山风气淳朴千百载中灵幻可骇之迹依
  名附类以传者视他山为少齐谐虞初之志怪此
  书 (第 1a 页)
木金碧在处成就焉 偃溪广闻
禅师侯官林家子母陈氏世业儒疏眉秀目
哆口丰颐从季父智隆于宛陵光孝十八得度受具初
见铁牛印少室睦无际𣲖 (第 47b 页)
生食其罢历下兵守
战备与郦生食其日纵酒淮阴侯韩信闻郦生食其冯
伏轼下齐七十馀城乃夜度兵平原袭齐齐王田 广闻

汉兵至以为郦生食其卖已乃曰汝能止汉军我活汝
不然我将亨汝郦生曰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而
公不为若更言 (第 5a 页)
 按世家武灵十六年梦见处女鼓琴而歌数言其状

 吴 广闻
之因纳其女娃嬴有宠生子何二十七年乃
 废太子章立何为王传国吴娃死爱弛怜故太子欲
 两王之犹豫未决乱起 (第 50b 页)
通远强立曰成(苏/)
刑民克服曰成(史记/作武)
圣善周闻曰宣(周闻谓所闻善事也/通考周闻谓 广闻
也)
施而不成为宣(周/)
善问周达曰宣(左鲁宣公疏/问苏洵作闻)
诚意外见曰宣(苏作/见外)
施而 (第 4a 页)
  隋龙藏寺碑
窃以空王之道离诸名相大人之法非有去来斯故将
喻师子明自在如无畏取譬金刚信毕竟而不毁是知
涅槃路远解脱源深隔爱欲之长河间生死之大海无
船求渡既似龟毛无翅愿飞还同兔角故以五通八解
名教攸生二帝三乘法门斯起检粗摄细良资汲引之
风挽满陷深雅得脩行之致若论乾闼之城皆妄芭蕉
之树尽空应化讵真权假宁实释迦文(缺一/字)(缺一/字)

(缺一/字)须菩提岂證果之人然则习因之指安归求道之
趣奚向如幻如梦谁其受苦如影如向谁其得福是故
维摩诘具诸 佛智
(缺一/字)之坐斯来舍利弗尽其神通
天女之花不去故知业行有优劣福报有轻重若至凡
夫之与圣人天堂之与 (第 6b 页)
    浩三卷有张浚皆另在卷前不在目录中又
    缺残脱板甚多颇疑其非朱子手笔为后人
    所增损必多盖朱子纂辑本意非为 广闻

    期有补于世教而深以虚浮怪诞之说为非
    今其间吕夷简非正人而记剪髭赐药之详
     (第 3a 页)
 明灾异之所致请罢不复建(行/状)
公以主上方富春秋宜导之典学擢孙奭等居讲席以
 经义辅导后又增置崇政说书天章阁侍讲之职以
  广闻

李宸妃薨章献欲以宫人礼治丧于外公奏宜从厚章
 献遽引帝起顷之独坐帘下召公问曰一宫人死相
 公云云 (第 2a 页)
        元 王士点 撰
  明明象魏达听四方五禁阍寺维门是防次门之
  扁第十四
 门(四辟 广/闻
曰门)
  周
皋门     圉门(王城南门/) 鼎门(东门/) (第 1a 页)
学五卷又 广闻
三卷人物志五卷曰亦足以垂世矣绍
兴辛酉薨年六十六葬县之九灵山汝文善知人宰相
吴敏范宗尹皆自布衣期以公 (第 5a 页)
夫深
入沉湎于是二者之中而不出也愚尝极论之公卿大
臣可好佛而天子国君不可好佛男子可好佛而妇人不可好 佛智
慧男子可好佛而愚妄男子不可好 (第 6b 页)
佛智
慧者湛取佛
理静修吾心躁者得佛而平傲者得佛而谦暴者得佛
而恕悭者得佛而施愚妄者不以佛为治而以佛为恃 (第 6b 页)
    正已
先生曰凡欲治人先须正已孔子曰其身正不令
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临事当无心无心则公有心则偏传曰公生明偏
生闇古语云长民有三莫一曰无事莫寻二曰有
罪莫放三曰事多莫怕
为政之要当须远嫌疑罢张设 广闻
见杜谗佞审
情伪察弊病示信令省追呼戢人吏抑豪强拯孤
危奖孝友
罪疑惟轻功疑惟重千古之明戒可不佩服才者 (第 1b 页)
帝怪其神
色有异问故。夫人泫然曰。太子无礼。帝恚扺床曰。畜生。何足
付大事。独孤误我。将召故太子勇。 广闻
之。令右庶子张衡入
侍疾。因弑帝。遣人缢殺勇。帝性严重。勤于政事。令行禁止。虽
啬于财。赏功不吝。爱 (第 058a 页)
  经筵箴
任贤去邪人主所同以忠为佞以佞为忠似是而非事
有万变物有未格将何以辨物格知至意诚心正权度
无爽鉴空衡平是以帝王靡不务学尧舜禹汤备载篇
籍至于武丁为商高宗中兴之盛比隆成汤逊志时敏
学于古训终始典学监于成宪三代而下治不如前何
以不如学失其传记问是急词藻是事以学与政判而
为二经幄设官但为观美及谓学问无补于治我宋受

命奎会五星文明之祥有开必先太祖历试聚书数千
欲增智虑而 广闻
见虽在军中手不释卷闻有奇书千
金肯捐及其即位好学不变视朝之暇未尝昼寝声色
是远经史是亲谁不读经帝感措 (第 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