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書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時令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別集類
 赵安仁〈子良规〉 杨日严〈兄日华〉
  李行简      章频
  杨纮       柴成务
   韩显符      
蒋堂
  燕肃       薛颜
  许元       赵湘
  余靖
官常典第七百八十六卷
政事部 ……郡乏廉称,时论惜之。文集二十卷。成务年六十六始有子,比卒,才六岁,授奉礼郎,名贻范,后为国子博士。 韩显符
按《宋史本传》: 显符,
不知何许人。少习三式,善察视辰象,补司天监生,迁灵台郎,累加司天冬官正。 显符
专浑天之学,淳化初,表请造铜浑仪、候仪。诏给用度,俾 显符
规度,择匠铸之。至道元年浑仪成,于司天监筑台置之,赐 显符
杂䌽五十匹。 显符
上其《法要》十卷,序之云:伏羲氏立浑仪,测北极高下,量日影短长,定南北东西,观星间广狭。帝尧即位,羲 ……算造之士,非占验不能究得失。浑仪之成,则司天岁上细行历。益可致其详密。其制有九,事具《天文志》。自是 显符
专测验浑仪,累加春官正,又转太子洗马。大中祥符三年,诏 显符
择监官或子孙可以授浑仪法者。 显符
言长子监生承矩善察躔度,次子保章正承规见知算造,又主簿杜贻范、保章正杨惟德皆可传其学。诏 显符
与贻范等参验之。 显符
后改殿中丞兼翰林天文。六年卒,年七十四。又诏监丞丁文泰嗣其事焉。
蒋堂
按《宋史本传》:堂,字希鲁,
,文臣如窦仪,号知天文。太宗之世,召天下伎术有能明天文者,试隶司天台;匿不以闻者罪论死。既而张思训、 韩显符
辈以推步进。其后学士大夫如沈括之议,苏颂之作,亦皆底于幻眇。靖康之变,测验之器尽归金人。高宗南渡,至
,文臣如贵仪,号知天文。太宗之世,召天下伎术有能明天文者,试隶司天台;匿不以闻者罪论死。既而张思训、 韩显符
辈以推步进。其后学士大夫如沈括之议,苏颂之作,亦皆底于幻眇。靖康之变,测验之器尽归金人。高宗南渡,至
知其法制者。
至道元年冬十二月庚辰,新浑仪成。
按《宋史·太宗本纪》云云 按《小学绀珠》:至道元年, 韩显符
浑仪九事,曰:天经双规、游规、直规,窥管平准,轮赤道环、黄道环,龙柱水臬。
真宗大中祥符三年春闰二月甲寅, 冬官正韩显符
上新造铜候仪。
按《宋史·真宗本纪》云云 按《天文志》:铜候仪, 司天冬官正韩显符
所造,其要本淳风及僧一行之遗法, 显符
自著经十卷,上之。书府铜仪之制有九:一曰双规,皆经六尺一寸三分,围一丈八尺三寸九分,广四寸五分,上刻 ……测北极出地高三十四度八分,差阳城九。今测定北极高三十五度,以为常准。
按《尚书通考》:大中祥符三年, 冬官正韩显符
造铜浑仪,其制为天轮二一平,一侧各分三百六十五度,又为黄、赤道,立管于侧轮中以测日月星辰行度皆无差。 ……,以四分为度。其后陆绩、王蕃、孔挺、斛兰、梁令瓒、李淳风并尝制作。五代乱,亡遗法荡然矣。真宗祥符初, 韩显符
作浑仪,但游仪双环夹望筒旋转,而黄赤道相固不动。皇祐初,又命日官舒易、简于渊、周琮等参用淳风、令瓒之 ……运转,低昂筒常指日,日体常在筒窍中。天西行一周,日东移一度,仍以窥测,四方星度皆斟酌。李淳风、孔挺、 韩显符
舒易简之制也。三辰仪上设天运环,以水运之。水运之法始于汉张衡,成于唐梁令瓒及僧一行,复于太平兴国中张
表、五壶浮漏,招卫朴造新历,募天下士太史占书,杂用士人,分方技科为五,后皆施用。
《图书编》:至道中 韩显符
皇祐中周琮,及熙宁元丰新造浑仪,皆不以水运。
《石林燕语》:苏子容过省赋历者,天地之大纪为本场。魁既 ……但备员安禄而已。熙宁中,予领太史尝按发其欺,免官者六人。未几,其弊复如故。
司天监铜浑仪,景德中历官 韩显符
所造,依放刘曜。时孔挺、晁崇、斛兰之法,失于简略。天文院浑仪皇祐中冬官正舒易简所造,乃用唐梁令瓒、僧 ……列二十八宿,上刻正统七年御制铭。予按:此非本朝人所办,意必故元旧物。按宋沈括云:司天监铜浑仪,景德中 韩显符
所造。依刘曜时、孔挺、晁崇、斛兰之法,天文院浑仪皇祐中舒易简所造。用唐梁令瓒僧一行法。至熙宁括监太史
之习唱。每大礼、御殿、登楼、入阁、内宴、昼改时、夜改更则用之,常时改刻、改点则不用。
大中祥符三年, 韩显符
定二十四气昼夜刻数。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 按《律历志》大中祥符三年, 春官正韩显符
上铜浑仪法要,其中有二十四气昼夜进退、日出没刻数立成之法,合于宋朝历象,今取其气节之初,载之于左:
氏正义云四方中星,总谓二十八宿,或以象言鸟也,或以次言火也,或以星言虚昴也。

四浑仪:宋至道仪〈在 刻漏所韩显符〉
,皇祐仪〈在天文院舒易简〉,
熙宁仪〈在太史局沈括〉,元祐仪〈在合台苏颂〉。

四表:月令正义二十八
衡殷中州,河济之间魁海岱以东北,《保章氏》解十二次分十二土合,而言则为九州。

浑仪九事:至道元年, 韩显符
浑仪九事,天经双规,
游规,直矩,规管,平准轮,赤道环,黄
道环,龙柱,水臬。

九垓:九重之天,《
家有大庆之兆,愿进贤恤刑,治兵经武。其间背气,宜谨边防。上嘉之。
《长编》:大中祥符三年闰二月甲寅, 冬官正韩显符
造铜浑仪,成,并上所著经十卷,其制则本唐李淳风及一行之遗法云。
《玉海》:大中祥符三年闰二月,龟兹贡
二十八宿,上刻:正统七年御制铭。予按此,非本朝人所办,意必故元旧物。按宋沈括云:司天监铜浑仪,景德中 韩显符
所造。依刘曜时、孔挺、晁宗解兰之法,天文院浑仪,皇祐中舒易简所造。用唐梁令瓒僧一行法。至熙宁,括监太
春射猎,每岁春夏所在长吏申明之。辛丑,以张齐贤判河阳。

  闰月辛亥,帝御文德殿,群臣入閤。甲寅, 冬官正韩显符
上新造铜候仪。乙卯,诏转运司贷恤黎州夷人。丁卯,幸开封府射堂宴射,赐开封府将吏器币。戊辰,诏:「东京
文臣如窦仪,号知天文。太宗之世,召天下伎术有能明天文者,试隶司天台;匿不以闻者幻罪论死。既而张思训、 韩显符
辈以推步进。其后学士大夫如沈括之议,苏颂之作,亦皆底于幻眇。靖康之变,测验之器尽归金人。高宗南渡,至 ……取仰视。按旧法,日月昼夜行度皆人所运行。新制成于自然,尤为精妙。以思训为司天浑仪丞。

  铜候仪, 司天冬官正韩显符
所造,其要本淳风及僧一行之遗法。 显符
自著经十卷,上之书府。铜仪之制有九:

  一曰双规,皆径六尺一寸三分,围一丈八尺三寸九分,广四寸五
之外,玉清昭应宫、景灵宫、会灵观、祥源观及宗庙陵寝亦皆置焉,而更以鼓为节,点以钲为节。大中祥符三年, 春官正韩显符
上《铜浑仪法要》,其中有二十四气昼夜进退、日出没刻数立成之法,合于宋朝历象,今取其气节之初,载之于左
以四分为度。其后,陆绩、王蕃、孔挺、斛兰、梁令瓒、李淳风并尝制作。五代乱亡,遗法荡然矣。真宗祥符初, 韩显符
作浑仪,但游仪双环夹望筒旋转,而黄、赤道相固不动。皇祐初,又命日官舒易简、于渊、周琮等参用淳风、令瓒
浑仪》十二卷

又《刻漏》五卷《晷影法要》一卷丰稷《浑仪浮漏景表铭词》四卷苏颂《浑天仪象铭》一卷 韩显符《
天文明鉴占》十卷瞿昙悉达《开元占经》四卷《二十八宿分野五星巡应占》一卷《推占龙母探珠诗》一卷

《古
郎,赐五品服。淳化初,与马韶同判监,俱坐事,芝兰出为遂平令。卒,年六十。录其子继芳为城父县主簿。 韩显符
韩显符,
不知何许人。少习三式,善察视辰象,补司天监生,迁灵台郎,累加司天冬官正。 显符
专浑天之学,淳化初,表请造铜浑仪、候仪。诏给用度,俾 显符
规度,择匠铸之。至道元年浑仪成,于司天监筑台置之, 显符
杂䌽五十匹。 显符
上其《法要》十卷,序之云:

伏羲氏立浑仪,测北极高下,量日影短长,定南北东西,观星间广狭。帝尧即位 ……造之士,非占验不能究得失。浑仪之成,则司天岁上细行历。益可致其详密。
其制有九,事具《天文志》。自是 显符
专测验浑仪,累加春官正,又转太子洗马。

大中祥符三年,诏 显符
择监官或子孙可以授浑仪法者。 显符
言长子监生承矩善察躔度,次子保章正承规见知算造,又主簿杜贻范、保章正杨惟德皆可传其学。诏 显符
与贻范等参验之。 显符
后改殿中丞兼翰林天文。六年卒,年七十四。又诏监丞丁文泰嗣其事焉。

史序
史序,字正伦,京兆人。善推
禁中,逾年而成,诏置文明殿东鼓楼下,曰「太平浑仪」。自思训死,玑衡断坏,无复知其法制者。景德中,历官 韩显符
依仿刘曜时、孔挺、晁崇之法,失之简略。景祐中,冬官正舒易简乃用唐梁令瓒、僧一行之法,颇为详备,亦失之 ……使运转低昂,筒常指日,日体常在筒窍中,天西行一周,日东移一度,仍以窥测四方星度,皆斟酌李淳风、孔挺、 韩显符
、舒易简之制也。三辰仪上设天运环,以水运之。水运之法始于汉张衡,成于唐梁令瓒及僧一行,复于太平兴国中
带日道。旁列二百四十九交以携月游。法颇难术。更造仪。使黄道运行。黄道内。施白道月环。宋至道年。司天正 韩显符
制铜仪。移三辰仪之黄赤二道。置于六合仪。皇祐年。复移黄赤道。附于三辰仪。熙宁年。沈括论旧法不合者十三 (第 638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