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詩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詔令奏議類
紀事本末類
藝術類
類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楚辭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帝赐不诬」
#+END_VERSE


* 唐大慈山中禅师

师名寰中。姓卢氏。蒲坂人也。生有异相。其声如钟。出
家于并州童子寺。受心印于百丈海禅师。结茅于南
岳。一日南泉至。问如何是庵中主。师云。苍天苍天。泉
云。苍天且置。如何是庵中主。师云。会即便会。莫忉忉。
泉拂袖而出。赵州问般若以何为体。师云。般若以何
为体。赵州大笑而出。师明日见赵州扫地。师问般若
以何为体。赵州置帚。附掌大笑。师便归方丈。师后住
浙江大慈山。上堂示众云。山僧不解答语。只能识病。
又云。说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取
一寸。时学者甚众。山素缺水。师拟飞锡。夜梦神人告
曰。勿他之。我移南岳小童子泉就师取用。诘旦见二
虎以爪跑于地。泉自涌出。味甘如饴。有 僧自南
岳至。
乃曰小童子泉涸矣。故东坡题诗云。亭亭石塔东峰
上。此老初来百神仰。虎移泉眼趁行脚。龙作浪花供 (第 0581c 页)
佛日尧禅师自
江左至燕然寓大圣安。一夕与佛觉晦堂夜话次。时
圆通善国师年方十二。座右侍立。佛日曰。山 僧自南
方来。拄杖头不曾抹著一个会佛法者。通叉手进曰
自是和尚拄杖短。佛日大惊曰。可乞此子续吾临济
一宗。通 (第 0311c 页)
。自此凡阅诸典。皆达意趣。留止一󵊮。侍师至
天峰圆戒时󵊮十九。即崇祯辛未岁也。因游峨眉。路
逢一 僧自南
方来。叙及密云老和尚乃临济正宗。在
金粟开堂。有法嗣破山和尚现住万峰。门庭孤峻。余
闻之喜跃。即中夜 (第 0201a 页)
。尹司空诸老僧开堂。师拈云。今日
有问荐福如何是一大事因缘。只向佗道。干戈中立
太平基。

上堂。山 僧自南
北兵兴以来。佛法二字。飏向鄱阳湖
里。何暇著眼觑著。今幸干戈偃息。人天普集。未免东
捞西摝。重为宣扬 …… (第 0507a 页)
。犹隔
弱水三万里。一向与么。道绝人荒。放一线道。与诸人
有个商量。只如尅期取證。毕竟證个什么。薰风 自南

来。殿阁生微凉。

谢秉拂及斋上堂。召众云。夜来山僧。从定安详而起。
步自宝街。忽见二僧。厖眉雪顶。 …… (第 0509a 页)
僧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门云。东山水上
行。后来圜悟云。天宁则不然。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只
向道。薰风 自南
来。殿阁生微凉。师拈云。云门向广寒
宫里呈月。圆悟向龙王宫里呈珠。荐福虽臂长袖短。
亦有一个道处。良 (第 0516b 页)
。和麸粜面。手携只履。卖狗悬羊。
年年十月初五日。多费儿孙一瓣香。

上堂。昨日有一僧。自罗浮来。一 僧自南
岳来。一人头
长脚短。一人额阔眉低。总有佛法身心。且道那一人
合受人天供养。以拂子画一画。巴峡猿啼霜 …… (第 0447b 页)
丈且将留靠壁。草鞋乾晒待秋风。

上堂。佛法遍在一切处。一切处不可作佛法商量。拈
主丈。薰风 自南
来。殿阁生微凉。古人于言下顿悟。又
作么生。卓主丈。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

解夏上堂。十五日巳前 (第 0455c 页)
雾嶂西。
牡丹池 在牡丹坪上,或片叶纤芥落池中,则鸳鸯野鹜之类,即衔出之。
明月池 在雾中山上,昔有 僧自南
装塑罗汉十八尊,归过瞿塘,舟覆,僧惟救罗汉一尊,而归甫至寺,见所失十七尊俱从池中鱼贯而出。虎擘池 在
庆集留千佛堂本名集云寺。明洪武中改今名。
西禅寺 即南观音庵在吴县县学前。唐贞观间僧壁法建。咸通间有 僧自南
泉来,称西禅和尚寺因得名。宋绍兴间信安郡王孟忠厚改建为隆祐太后荐严之所。景定间兵燬,唯观音像存故称观
至山观井无水。遂以杖三敲云。快出快出。至中夜闻有落泉溅崖之声。诘旦涌出满溢。终三年复返南岩。祥符初有 僧自南
海郡来告曰。今欲造砖塔。将求巨舰载砖元。惠州河源县沙洲有船插沙岸。无能取者。愿师方便。师曰此船已属阴 ……岩。见周必大新创定光庵记。定应大师。鄞江集云。初波利尊者自西土来住盘石。即有谶曰。后五百岁有白衣菩萨 自南
方来居此山。即是定光佛也至定大师乃应谶。敕赐威济灵应普惠妙显大师。叶姓法名惠宽。宁化县人。幼通悟。善
天也。不食者。人也。不食则归。归则藏。藏则复。圣人所以惓惓于扶阳者。岂强为之者哉。亦因乎天道而已矣。 宋自南
渡以后。神州陆沈。华夷两立。及元世祖出。而四海一家。则举天下之衣冠。化为毡裘。而中国之礼乐文物。扫地 (第 41H 页)
   义林池小憩。姜公献同行号韵。
   岛潭洪景泽钓台。感怀口占。
   还官后。衙罢悄坐。希安韵 释自南
汉来访。临行留一律。走笔次赠。
   到海仓口占
   备局郎李员外枝茂到本州。整齐越海船。要余同检
 水能为陆陆能舟。好事天公借胜游。清兴今宵兼雪月。山阴之棹武昌楼。(白洲)
还时。舍兄借驾轿。到深林驿。还送寄怀。
长途驱策轸深忧。太守还乘刺史輶。只恨三隅俱有障。苦心生处未回头。
义林池小憩。姜公献同行号韵。
不恨年来作远游。此身于世本悠悠。浮生聚散寻常事。看取云行与水流。(是日。公献将向其家。立马呼韵。口授为别。)
岛潭洪景泽钓台。感怀口占。
水上三山何处来。壶中万象此间开。风流尚想人亡后。泪洒斜阳旧钓台。
还官后。衙罢悄坐。希安韵 释自南
汉来访。临行留一律。走笔次赠。
公斋拄笏处。山雨过庭时。邂逅洛中释。推敲夔后诗。为官二不可。处世百无 (第 221L 页)
 臣按当高宗之时。久雨恒阴。此阴盛之象。小人得志之应也。自安石以后。奸凶代执国柄。而正人君子屏黜尽矣。高宗不见其形。则可察其影。而蛊心谄佞。终不却顾。以赵相之贤。不容于朝。其保奸疏贤忘雠耽乐之讥。乌得免焉。
孝宗淳熙七年。夏五月大旱。诏求直言。知南康军朱熹上疏曰天下之本。在人君正心术立纪纲而已。今宰相台省宾友师傅之臣。皆失其职。陛下所与亲密谋议者。不过一二近习之臣。上以蛊惑君心。下则招

集天下之嗜利无耻者。盗陛下之权。窃陛下之柄。臣恐必至之忧。近在朝夕。而陛下独未之知。臣窃自痛之。帝读之大怒曰是以我为亡也。熹乞退。
 臣按 宋自南
渡以来。君心狃于宴安。国势日就陵夷。当时谪见于天者。未必不由乎此。君心正则有以辨别淑慝。纲纪立则有以 (第 351H 页)
,《本事曲》已误。至所传〔冰肌玉骨清无汗〕一词,不过檃括苏词, 然删去数虚字,语遂平直,了无意味。盖 宋自南
渡,典籍散亡,小书杂出,真伪互见 ,丛话多有别白。而竹垞《词综》,顾弃此录彼,意欲变草堂之所选,然亦 ……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按词 自南
唐以后,但有小令。其慢词盖起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台舞席 ,竞赌新声。耆卿失意无俚,流连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