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四書類
小學類
樂類
別史類
傳記類
儒家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敦煌寫本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应者。能所分别不
相应故。离一切法差别相者。离所取相故。以
无虚妄心念故者。离能取见故。即以离义而 释空
也。广释之中。明绝四句。四句虽多。其要
有二。谓有无等及一异等。以此二四句摄诸
妄执。故对此二以显真 (第 0207c 页)
云设起观心见性求菩提涅槃心皆是妄也上 释空
竟二释不空常(常德)(乐德)不变(我德以离变易苦非业所系自在故)(净德)
本所谓不生不灭等者如依 (第 0129b 页)
章广释。于中有二。先明其空。复显不空。初中有三。初略明。次广释。后总结。此初也。初句显其非染相应
释空
义。一切染法不相应故。故名为空。云何染法不相应耶。次句释云。谓离差别所相故。何故离此所取相耶。
后句 (第 1175b 页)
大会。宰相百官光临法会。
诸山硕德共阐玄音。凡圣混融人天交接。直得娑竭
罗龙王从海涌出亲献宝珠。天帝 释空
中雨花殷勤
赞叹。上来臣僧升于宝座举唱宗乘。所萃鸿因端为
祝延天算。复成一偈。尧眉八釆辉寰宇。舜目重 (第 0133a 页)
存人

#+BEGIN_VERSE
「 梧桐叶落尽皆秋露白草枯不饮牛绳索犁耙通解 释空
留狼籍在阎浮」
#+END_VERSE


** 双忘

#+BEGIN_VERSE
「 双放双收两 (第 0663a 页)
讫。还房中。与度
别。食粥未了。便取一生私记焚之。至小食时。异香忽来。
棱敛容便卒。

唐京师会昌寺 释空
藏。姓王氏。先祖晋阳。今在雍州之
新丰县。母初孕之日。自然不食酒肉。荤辛不尝。既诞之
后。灵鉴日陈。 (第 0164b 页)
地。生灭幻妄。委具寂然者也。若道眼弗
明。祖关弗透担生死于颠危。终无他念矣。盖为僧者。
非枯生死海。 释空
有心。佛祖大恩。莫由可报。故灰头
土面。知大死人。日夕孜孜。惟一无二。不知不觉。地转
天翻。而见而明 (第 0249b 页)
饭喂
婴孩。面皮厚多少。卓主丈下座。

上堂。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须菩提岩
间宴坐。天帝 释空
中雨花。古今日月。古今山川。大鹏
一举九万里。蟠桃结实三千年。

上堂。举雪峰示众云。尽大地撮来。如 (第 0450a 页)
百官。光临法会。诸山硕德。
共阐玄音。凡圣混融。人天交接。直得娑竭罗龙王。从
海涌出。亲献宝珠。天帝 释空
中雨花。殷勤赞叹。

上来
臣僧升于宝座。举唱宗乘。所萃鸿因。端用祝延
天算。复成一偈。尧眉八釆辉寰 (第 0139c 页)
文也。或可但移所化之机四字注在缘行字下。则因
行缘行也。亦是论意。此但注不著所在。亦传写之误
也。钞 释空
有迭彰。标云或先或后同时递互相对等。
释中约第一时教心境但有。第二时心境俱空。注云
上二先后递互。第 (第 0002b 页)
心无二心无二故即除憎爱自他依
正真妄诸法若能圆观一切平等则诸法上憎爱
亦尽故云亦复如是诸疏皆引行慈为 释空
烦法
(私注)
五答发心。】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
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 (第 0474a 页)
槃章四果章等世有折立别行亦正为
此后人或复作记或出章门紊乱宗乘誇掠异学忘
本逐末一至于斯引论参律援有 释空
攻乎异端为
害甚矣故云况复等俱舍此云藏藏以包藏为义此
论包藏诸胜义等婆沙即毗婆沙此云广说义广故
亦名 (第 0299b 页)
二。名空空慧中道。所谓二谛融通三昧印也。无相
照故等者。 释空
空慧中道之义。谓以无相中道之
智。而照无相中道之理。无理不显。无相不灭。是故
一切异生性障等相。灭尽 (第 0809c 页)
后世增加。亦奚足
为准。故其所不可一也。其次。俱舍等论出彼有部。今
传四分。乃是空宗。安得以有部名言 释空
宗教义。业
疏所谓。宗骨颠倒。理味差僻。摘揣过滥。何可胜言。此
其所不可二也。又斯钞所兴。意存省约。 (第 0628b 页)
妙法身湛然应一切。身
同虚空法也。身入尘国应也。说三乘法为佛事。称
四悉机为随顺。

【疏】天台曰五 释空
大入圆通。初明境之通别。别则
惟观虚空以显藏性。今通观四大以显空如来藏。
亦即情与无情而通观也。次明 (第 0823a 页)
与空不空藏也。古德解释三藏有二义。一者圆觉
疏。以隐覆含摄出生为三。二者华严疏。以体相用
三大顺次 释空
等三藏。今似后义。而亦稍不同。上
之空藏全同。以所显之真。正惟体大。合下二藏。意
旨便殊。盖惟约体用 (第 0277a 页)
单双会 释空
等三藏。而合相
于用。亦非有缺漏矣。至下分科更明。分二。一问答 (第 0277a 页)
国土佛等。

补遗云。法华文句记云。若欲通收彼经十身。应开为四云云。虚空属法者。维摩
疏弟子品阿难章 释空
声。云空声者法身之声。如普贤观之所明也。然法身无
色。华严如何云现。此经如何云相。荆溪料简。法无应有 (第 0564a 页)
后二藏也。正脉云。古德解释三藏有二
义。一者圆觉疏。以隐覆含摄出生为三。二者华严疏。以体相用三大顺次 释空
等三藏。今似后义。而亦稍
不同。上之空藏全同。以所显之真正惟体大。合下二藏意旨便殊。乃惟约体用单双会 (第 0111b 页)
释空
等三藏。而合
相于用亦非有缺漏矣)
二。
一满慈蹑前以质二疑。二如来
释疑以说二藏。
(正脉云。此以 (第 0111b 页)
空。则同龟
毛。识体若有。非同物象。既自无体。安能有用。故曰欲何分别〔私谓〕长水释二非为空。孤山温陵 释空
有为
识。此中销文。从长水为顺。无则同空。孤山指为㸦文。盖欲回经文以就巳解耳)
。】

「若无所因。突 (第 0612c 页)
,须臾变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

【肇曰:变灭不住,似释无常。然皆取其虚伪不真,故速灭不住,
释空
义也。】

「是身无主,为如地;」

【此下六界观无我也。肇曰:夫万事万形,皆四大成。在外则为
土石 (第 022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