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春秋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傳記類
目錄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兵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太清部
清代道教文獻
   褒异第二
魏鲜于辅为左度辽将军从太祖于官渡袁绍破走太
祖喜顾谓辅曰而今克之此既天意亦二三子之力也
阎柔为乌丸校尉从太祖征三郡乌丸以功封关内侯
太祖甚爱柔每谓之曰我视卿如子亦欲卿视我如父


公孙康嗣父永宁乡侯太祖征三郡乌丸屠柳城袁尚
等奔辽东康斩送尚首封康襄平侯拜左将军
张燕为平难中郎将太祖将定冀州燕遣使求佐王师
拜平北将军率众诣邺封安国亭侯邑五百户 夏侯惇
(第 1b 页)
元让
汉末太祖初起惇尝为裨将从征伐太
祖行奋武将军以惇为司马别屯白马迁折冲校尉领
东郡太守太祖自徐州还惇从 (第 1b 页)
征吕布为流矢所中伤

左目复领陈留济阴太守加建武将军封 高安乡侯

转领河南尹太祖平河北为大将军后拒邺破迁伏波
将军领尹如故使得以便宜从事不拘科制献帝建安
十二年录 …… (第 2a 页)
录前后功封东阳亭侯 夏侯惇
薨以休为镇南将军假
节都督诸军事车马临送帝乃下与执手而别吴遣将
屯历阳休到击破之又别遣兵渡江烧贼芜湖 (第 4b 页)
郭凉虽为武将然通书经多智略尤晓边事
魏鲍信汉末以兵应太祖表信行破虏将军虽遭乱起
兵家本脩儒 夏侯惇
年十四就师学后为大将军虽在军旅亲迎师
受业
李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
若不及军中称 (第 5a 页)
厨米三
斗稍为饘粥洪曰何能独食此耶使为薄粥遍颁人众
又杀其爱妾以食兵将兵将咸流涕无能仰视
魏司马朗与 夏侯惇
臧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
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
曹真为大将军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辄以
家财颁赐 (第 15b 页)
必资之以禦我难解势分备资以成又不可得而
杀也权果多与备兵以禦太祖
李典为裨将军刘备北侵至业太祖遣典从 夏侯惇
(第 8a 页)
者乃士)乃悉分与吏兵无
所留
魏曹真累迁大司马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
辄以家财颁赐士卒皆愿为用 夏侯惇
为大将军性清俭有馀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
于官不治产业
于禁为虎威将军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
徐邈为凉 (第 3a 页)

夏侯惇
沛国人年十四就师学人有辱其师者惇杀之
繇是以烈气闻后终大将军
王肃字子雍为中领军散骑常侍薨门生缞绖至 (第 15b 页)
楼犁又教衍溉岁终半计
其所省用力过半得榖加五又燉煌俗妇人作裙挛缩
如羊肠用布一疋隆禁改之所省复不訾 夏侯惇
领陈留济阴太守时大旱蝗虫起惇乃断大寿
水作陂身自负土率将士劝种稻民赖其利转领河南

颜裴为京兆太守 (第 21a 页)
北边大震百姓归心
杜畿代王邑为河东太守而高干举并州反河东人卫
固范先外以请邑为名而内实与干通谋太祖遣 夏侯
讨之未至荀彧谓畿曰宜须大兵畿曰河东有三万
户非皆欲为乱也今兵迫之急欲为善者无主必惧而 (第 6b 页)

夏侯惇
为陈留太守举郡人卫臻计吏命妇出宴臻以
为末世之俗非礼之正惇怒执臻既而赦之
晋魏志字允恭为乐平太守后迁 (第 23b 页)
嵩行者知嵩无他意乃止
魏荀彧为太祖奋武将军司马太祖领兖州牧任彧留
事会张邈陈宫以兖州潜迎吕布彧召东郡 太守夏侯
至诛叛者乃定时豫州刺史郭贡帅众数万来至城
下或言与吕布同谋众甚惧贡求见彧彧将往惇等曰
何知贡不与吕布 (第 7b 页)
长委官还家初州牧陶谦初辟别驾从事辞
疾逊遁谦重令杨州从事会稽吴范宣旨坚守意不移
欲威以刑罚然后乃起 魏夏侯惇
(第 11a 页)
元让
太祖初起惇尝为裨将从征伐太祖
行奋武将军以惇为司马
荀攸字公达为汉尚书太祖素闻攸名与语大悦谓荀
彧钟 (第 11a 页)
祖从讨乌丸至柳城拜护乌丸校尉还邺辽东送袁尚
首县在马市招睹之悲感设祭头下太祖义之 夏侯惇
(第 9a 页)
元让
沛国谯人年十四求师就学人有辱其
师者惇杀之繇是以烈气闻后至大将军
邢颙为广宗长以故将丧弃官有司举正太 (第 9a 页)
(大义有益推让之/风宜如世子议)太祖犹欲侯之畴素与 夏侯惇
善太
祖语惇曰且往以情喻之自从君所言无告吾意也惇
就畴宿如太祖所戒畴揣知其指不复发言惇临去乃
拊畴背 (第 32b 页)
坐辩士
不能屈世之高名者多从之游年十八卒
张邈字孟卓少以侠闻赈穷救急倾家无爱士多归之
后至陈留太守 夏侯惇
(第 30a 页)
元让
年十四就师学人有辱其师者惇杀之
由是以烈气闻后至大将军
典韦形貌魁梧膂力过人有志节任侠襄邑刘氏与睢 (第 30a 页)
位相系其卿相牧守五十三人列侯七人
周燕汝南人为郡吏曹太守杜杀人燕代受罪不食而
死有五子皆至刺史太守 魏夏侯惇
为大将军封 (第 10a 页)
高安乡侯惇
卒子充嗣又帝追
思惇功欲使子孙毕侯分惇邑千户赐惇七子二孙爵
皆关内侯惇弟廉及惇中子楙素自封列侯惇从弟 (第 10a 页)
顿就求禄亦何遽急吾与足下素无怨憾何以相侵
苦直是意有左右尔圭又书曰昔荀公达汉之功臣晋
武帝方爵其玄孙 夏侯惇
魏氏勋佐金德初融亦始就
甄显方赏其孙封树近族羊叔子以晋泰始中建策伐
吴至咸宁末方知褒宠封其兄子卞望之 (第 17a 页)
事须臾晃下马宣令得关云长头者赏金千斤关侯惊
怖谓晃曰大兄是何言耶晃曰此国之事耳
赵云为牙门将军与魏将 夏侯惇
战于博望生获夏侯
兰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于
法律以为军正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如此
(第 3b 页)
 雁鹜 鸬鹚(上见陂二饶鸬鹚陂在/内黄县最 鱼蒲之利) 原奏罢 修
(鸿郤陂西汉翟方进奏罢/东汉邓晨修复俱详陂二) 贳贷 引灌(宁成曰仕/不至二千)
(石贾不至千万安可比人乃贳贷陂田千馀顷假贫人/役使数千家 张禹为下邳守引灌蒲阳陂率吏人假)
(与粮种邻郡/贫者归之) 增投杖 禁鱼(费长房投杖成龙见前/葛陂 渼陂禁民间渔)
(见前/陂二) 游雷 偃月(并见前/陂二) 原无漉(月令无/漉陂池) 不清
(澄之/不清) 增献督亢 造钳卢(二陂俱/见前) 赐仆射 记大
(上见陂二农韦瓘有/南陵县大 陂记) 穿渠溉田 负土种稻(晋青/龙元)
(年穿城固渠临陂溉田数千馀顷士魏志 夏侯惇
为/济阳守断大水作陂自负土率将 种稻人赖其利) …… (第 5a 页)
  陂四
增九泽既陂(禹贡/障也) 爱其功敬其事(爱敬陂在扬州方/圆百里本魏广陵)
(守陈登所设时人爱其/功敬其事故以名之) 原断水为陂 (魏夏侯惇
事/见前陂三)
穿渠筑陂(晋青龙中事/见前陂三) 增方梁石洫(汝南多陂池岁/决坏费二千馀)
(万鲍昱 (第 5b 页)
后祖腾汉桓帝时为中常侍大
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
末嵩生太祖(曹瞒传云嵩夏侯氏子 夏侯惇
之/叔父太祖于惇为从父兄弟也) 册府 (第 35a 页)
  大将军三
原如三公 次丞相(续汉书百官志曰顺帝以皇后父/梁商为大将军如三公府置长史)
(司马中郎掾二十九人将蔡质汉仪曰汉兴置大将军/骠骑位次丞相车骑卫 军左右前后皆金紫位次上)
(卿典京师兵/卫四夷屯警) 镇抚四夷 威镇州郡(北堂书钞曰汉/武柏梁诗云大)
(将军曰镇抚四夷未易哉幽续汉书曰吴汉为大将军/持节北发十郡突骑更始 州牧苗曾不肯应调汉斩)

(曾威镇州郡/将其兵诣上) 常居门下 恭以奉上(汉书曰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
(次不能以辞自达邓禹及诸将多知之数相荐举乃/得召见遂见亲信常居门下 下见前曹植辅臣论)
增耿况明经 夏侯学礼(后汉书曰耿况王莽时以明/经为朔调连率光武徇河北)
(加况大将军将魏志曰 夏侯惇
年十四就/师学后为大 军虽在军旅亲迎师受业) 亮戮马谡
 会斩许仪(蜀志曰诸葛亮为大将军出军向祁山 (第 2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