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易類
詩類
四書類
書類
故事類
地理類
目錄類
傳記類
法制類
別史類
職官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農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詞曲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订义卷六十六   宋 王与之 撰
冥氏下士二人徒八人
  郑锷
曰扬子曰擿埴索涂冥行而已又曰冥行翳路
 皆谓闇而无所见也故日入之后谓之晦冥冥氏设
 弧张为阱擭以攻猛 …… (第 1a 页)
 弧张谓机弩也

为阱擭以攻猛兽以灵鼓驱之
  郑锷
曰既设弧张又为阱擭盖兽之猛者非弧张所
 能取故为阱擭以攻之言攻则知其用力之难如攻
 战之攻也(○李嘉 …… (第 2a 页)
 鼓社祭之鼓冀其神灵有以驱之而至
若得其兽则献其皮革齿须备

  郑锷
曰若得其兽则皮也齿也须也皆备献焉不可
 阙一将以供国家器用之资郑以备为爪未之前闻
 ○李嘉会曰得之则 (第 2b 页)
献不欲遗留以起人争
(章预/反)氏下士一人徒四人
  郑锷
曰或谓庶与蛀同字乃作庶何耶尝闻南方之
 人养蛊毒之家合众蛊之有毒者共为一处使自相
 啖食已尽其一存者 …… (第 2b 页)
 蛊之病人非一种而下士一人者掌其方书治禁之
 法
掌除毒蛊以攻说禬(音/溃)之嘉草(音/草)攻之
  郑锷
曰左氏曰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皆谓
 其腐坏也蛊能腐坏人之心腹其除之之法谓其有 …… (第 3a 页)
 矣○王昭禹曰用祝则治于未然之前用药则治于

 已然之后
凡驱蛊则令之比之
 王昭禹曰其徒有四人则令使为之校以比之皆其
 徒也○ 郑锷
曰蛊非人之所能驱也令者谓使人之
 能驱者驱之(○刘执中曰凡能驱蛊者随其方土/所宜各有能者人有病者则令 …… (第 4a 页)
 郑康成曰蛰兽熊罴之属冬藏者也将攻之必先烧
 其所食之物于穴外以诱出之乃可得之(○王氏曰/其攻之也)
 (以其所嗜诱之/以火燠而出之) 郑锷
曰鱼龙有渊鸟兽有山林窟 …… (第 4b 页)
 熊与罴之属或时出而害人不可使之藏于窟穴以
 俟人之隙则设穴氏以攻蛰兽未为过矣
以时献其珍异皮革
  郑锷
曰若其兽之身可以备珍异之羞如熊掌之类 …… (第 5a 页)
 郑司农曰翨读为翅翼之翅○王昭禹曰鸟所以飞
 者在翨攻猛鸟者必攻其翨然后可获故名官谓之
 翨氏
掌攻猛鸟各以其物为媒而掎(居绮/反)
  郑锷
曰鸟有鸷者而已安得有猛先儒谓鹰隼之属 …… (第 5b 页)
 (物也或以鸠鸽之雏或以/匹类但可媒获其法多矣)

以时献其羽翮
  郑锷
曰若其羽翮可为器用者亦以时献焉不常贡
 也(○李嘉会曰羽翮/可以为箭羽者)
   总论
 王昭禹曰兽 …… (第 6b 页)
 (是除木之名者诗云载芟/载柞芟是除草柞是除木)○陈及之曰柞氏攻木薙
 氏攻草皆主苑囿之官若畿内之山林自有虞衡等
 官提其大要而已
掌攻草木及林麓
  郑锷
曰攻如攻城之攻草木林麓根固蟠结不可削 …… (第 7a 页)
 除则用力为尤多故曰攻(○贾氏曰柞氏攻木兼云/草者以攻木之处有草兼)
 (攻/之)○易氏曰木生于山而曰及林麓者林则积木者
 麓则山之足也○ 郑锷
曰先王于草木设虞衡之官
 以作之固欲其条畅硕大以备抡材之用于此又设
 柞氏以攻之者尝考皇矣之诗作之屏 …… (第 7b 页)
 (司徒固尝辨十有二土以相民宅矣辨十有二壤以/知其种矣柞氏因司徒之所辨者以攻治之而已)
夏日至令刋(苦干/反)阳木而火之冬日至令剥阴木而水

  郑锷
曰攻之之法夏至日则刋阳木而令燔燎以火
 冬至日则剥阴木而令浸渍以水木之生于山南者
 为阳木夏日至则阳 …… (第 8a 页)
 用也大要如是而已若曰设虞衡以养蕃设柞氏以
 刋剥之则其细已甚且不胜其劳矣
若欲其化也则春秋变其水火
 郑康成曰化犹生也○ 郑锷
曰若欲用为耕地而冀
 其能化生嘉谷则于春秋之时变其冬夏所用之水
 火夏用火矣春则水之冬用水矣秋则火之 …… (第 9b 页)
 美自能化生嘉谷也(○王氏曰其蘖薄于阴阳/相沴之气化而为土矣)

凡攻木者掌其政令
 郑康成曰除木有时○ 郑锷
曰木或当刋或当剥或
 宜水或宜火与夫春秋冬夏之时各有政令也
(他计/反)氏下士二人徒二十人
 郑康 (第 10a 页)
成曰薙读如剃小儿头之剃○ 郑锷
曰考月令
 于季夏之月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则除草谓之薙也
 然非所当生之地而生非其有用之物而有大则害
  …… (第 10a 页)
 (氏曰传所谓农夫之务去草/芟夷而蕴崇之此杀草之法)
春始生而萌之夏日至而夷之秋绳(音/孕)而芟之冬日至
而耜之
  郑锷
曰杀草之法其去必有渐春始生之初则薙其 …… (第 10b 页)
 爱心之所加也草自始生而萌之又夷之绳而芟之

 又耜之既又以水火变之盖消化之也郑言土化美
 非也设官之意与稻人不同
掌凡杀草之政令
  郑锷
曰杀草政令谓春夏秋冬萌夷芟耜自有先后
 之序薙氏则掌之观谈苑记江南主患清暑阁前草
 生徐锴令以桂屑布 …… (第 12a 页)
 之患凡凶者皆在所去故设官掌覆夭鸟之巢而谓
 之硩蔟氏硩言摘也蔟言巢也摘其巢而去之则夭
 鸟不复至矣(○ 郑锷
曰硩与彻同蔟者/鸟之为巢蔟众木以为之)
掌覆夭鸟之巢
 郑康成曰覆犹毁也○ (第 12b 页)
郑锷
曰王政仁及飞鸟不毁
 卵不覆巢今乃设官以硩去之何耶此乃覆夭鸟之
 巢先儒谓恶鸣之鸟若鸮鵩之类且鸟之恶 …… (第 12b 页)
 周公之所建置不可谓不切于事

以方书十日之号十有二辰之号十有二月之号十有
二岁之号二十有八星之号县(音/玄)其巢上则去之
 郑康成曰方版也○ 郑锷
曰硩蔟虽掌覆巢有不待
 覆巢而去之之法以方版书十日十二辰十二月十
 二岁二十八星之号县其巢上彼见其号 …… (第 13b 页)
 ○王氏曰日辰月岁星之神凡有气形者制焉故书
 其号焉可以胜天
剪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郑康成曰剪断灭之言主除虫蠹者诗云实始剪商
 ○ 郑锷
曰除蠹之法与庶氏除蛊事同而义异蛊则
 合庶毒以为之官曰庶氏本其致毒之由以诏后世 …… (第 14b 页)
 也蠹比蛊为害甚轻名官曰剪教人以剪而去之之
 法也
掌除蠹物
 郑康成曰蠹物穿食人器物者蠹鱼亦是也(○ 郑锷/
曰书内)
 (有白鱼及白蠹食书之类然考之传有/曰木将病蠹生之则蠹亦为木之害也)
以攻禜攻之以莽草熏之 (第 15a 页)
 郑康成曰攻禜祈名莽草药物杀虫者以熏之则死
 (○ 郑锷
曰莽草药名也谓其有神则以攻/禜而攻之谓其有毒则以莽草而熏之) …… (第 15a 页)
 蠹禾根者也蛊者蟊虫之食苗心者也凡庶蛊者蝝
 蝻螣贼之害稼者皆是也故以攻禜之法祭而攻除
 之又焚莽草熏烧之除苗害也
凡庶蛊之事
  郑锷
曰又言凡庶蛊之事者庶氏自掌除蛊然蛊为
 难除除之不得或亦用剪氏之法(○贾氏曰剪氏主/除蠹物其蛊毒自) …… (第 15b 页)
 (是庶氏今此云凡庶蛊/者同类相兼左右掌之)

赤叐(音/跋)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郑锷
曰虫豸藏埋于墙屋之隈除去为难当用物以
 捇拔而去之故名曰赤叐
掌除墙屋
 刘执中曰墙屋隙罅之间有虫有 (第 16a 页)
豸皆螫人而毒入
 四爻至于迷闷痛绝不可救者蠖螋蝎虿蜘蟵蜈蚣
 之类皆是也○ 郑锷
曰文王仁及昆虫伏藏埋蛰于
 墙屋之下乃设官搜求以除之何耶此殆为王居也 …… (第 16a 页)
 独此也而用蜃炭涂暨墙壁亦赤叐之遗法欤
凡隙屋除其狸(莫皆/反)

  郑锷
曰隙屋则离宫别馆希御幸之地无所不除之
 矣(○贾氏曰埋藏之虫在屋/孔穴之中故以隙屋言之)○郑康成曰狸 …… (第 17a 页)
 郑司农曰蝈读为蜮蜮虾蟆也月令云蝼蝈鸣
掌去蛙(音/蛙)(莫幸/反)
 郑康成曰齐鲁之间谓蛙为蝈黾耿黾也蝈与耿黾
 尤怒鸣为聒人耳去之○ 郑锷
曰天下之蝼蝈为不 …… (第 17a 页)
 以昏瞆王之志意者皆去之岂容此物聒聒乎其侧
 耶
焚牡菊(音/菊)以灰洒之则死以其烟被之则凡水虫无声
  郑锷
曰牡菊谓菊之不华者能治蛙黾盖物有相制 …… (第 17b 页)
 郑康成曰壶谓瓦鼓涿击之也○王昭禹曰击瓦鼓
 以驱水虫故名官谓之壶涿氏
掌除水虫
 郑康成曰水虫狐蜮之属○ 郑锷
曰水虫之能为人 …… (第 18a 页)
 害者如春秋书有蜮之类谓于水中含沙射人影为
 灾故也
以炮(步交/反)土之鼓驱之以焚石投之
 郑康成曰炮土之鼓瓦鼓也○ 郑锷
曰壶涿氏驱之
 以炮土之鼓为瓦鼓以火炮之其状如壶可以涿击
 水虫以浊其水旧书以涿为浊(○王昭禹曰以土 …… (第 18b 页)
 刘执中曰攻之以火气应之以阳声则阴邪之虫去
 矣
若欲杀其神则以牡橭(音/枯)午贯象齿而沈之则其神死
渊为陵
 郑康成曰神谓水神龙罔象○ 郑锷
曰若为害之虫
 驱之不去意有神者主之欲杀其神使之死欲塞其
 渊使其虫无所藏必有牡橭午贯象齿而沉之橭木 …… (第 19a 页)
 (血以藕皮毁金以羊角皆出于自然之理先王/命官如此岂非知变化之道知神之所为乎)
庭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郑锷
曰郑以庭氏主射夭鸟令国中洁清如庭疑其
 不然古有大庭氏其所行之事久远无传窃疑用致
 日月之弓矢以射夭 …… (第 20a 页)
 王昭禹曰夭鸟谓呼鸣而为怪者先王因人情之所
 恶故在国中者皆庭氏射之(○贾氏曰城郭人聚之/处不宜有夭鸟故去之)
 ○ 郑锷
曰言国中之夭鸟则是夭鸟也旧所无有偶
 自远而至此也如鸲鹆来巢鲁旧无今有之故春秋
 书其异 …… (第 21b 页)
 形被其害而不见其迹者也救日之弓者乘日食时
 所造阳乘于阴之器也救月之矢月食时所造阴胜
 阳所成也以阴阳至盛之气攻暗昧不明之夭罔不
 克矣(○ 郑锷
曰夜射之弓矢曾用以救日月或足以/制太阴而胜之或足以制太阳而胜之则其神)
 (异所凭岂不足以/威不正之 (第 22a 页)
妖物欤)

若神也则以太阴之弓与枉矢射之
 郑康成曰神谓非鸟兽之声若或叫于宋太庙嘻嘻
 诎诎者
  郑锷
曰此言太阴枉矢则非救日月之弓矢也太阴
 之弓谓其弓纯属乎阴司弓矢言枉矢利火射说者
 谓象天枉矢之星则 …… (第 22b 页)
 声过于哀曰哭○王昭禹曰人之乐不能不歌人之
 哀不能无哭圣人曷尝抑之使无歌哭哉于所居可
 也行而歌哭于国中之道为其感动人心故禁之(○ 郑)
 (锷
曰亦禁其为妖/异之声以惑众耳)
伊耆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第 25a 页)
  郑锷
曰先王笃养老之礼为其气体已衰年德弥尊
 设为赐杖之制以优之自七十者杖于国至八十者
 杖于朝取伊耆息老 …… (第 25b 页)
 各得长老慈幼所谓尧舜行德而民仁寿也
掌国之大祭祀共其杖咸
 郑康成曰咸读为函○王昭禹曰咸盛杖之器○
 锷
曰杖之有咸犹节之有英簜尔老臣虽杖于朝至
 于祭祀之时以敬为主虽老而不敢杖伊耆氏共其 …… (第 26a 页)
 函以盛之既事乃授之所以尊神也
军旅授有爵者杖
 黄氏曰有爵者皆有统率在军见王见帅宜当执杖
 今三衙兵官常朝亦执杖也(○ 郑锷
曰军中以斧钺/为威将帅所执尔若有)
 (爵者在其中既非杖钺之将又匪将校之列宜有以/表异之故授以杖见其 (第 26b 页)
爵位之尊○刘执中曰尊其)
 (爵以御众不必老焉然古之杖皆/授于君而有等制不可以私作矣)
共王之齿杖
  郑锷
曰国老年齿已高在礼宜杖是之为齿杖以齿 (第 26b 页)
 尽同于中国之礼先王待之又特建夫象胥之官无
 所往而不接于礼天下亦何事于刑禁之防哉
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
  郑锷
曰奉一人之命供行李之役以往来于诸侯之 …… (第 1b 页)
 贾氏曰此有考绩之事故以王见诸侯为文大宗伯

 无事相见故以诸侯见王为文○ 郑锷
曰王者之于
 诸侯当其朝觐宗遇之时凡天下之事无不与之图
 非止春朝则图之邦国之功无不比非止秋觐则比 …… (第 3a 页)
 己一于事及其入王又会而图之以四海为一家以

 中国为一人盖如此
时会以发四方之禁殷同以施天下之政
  郑锷
曰四时之朝常朝也时会者其会有时非一定
 之时盖诸侯有不奉王命而王将有征讨之事于是
 时则会诸侯于国门 …… (第 5a 页)
 同事盖同者有同与不同之义焉此所以为司马法
 (○愚按馀说/见大宗伯)
时聘以结诸侯之好(呼报/反)殷覜(通吊/反)以除邦国之慝
  郑锷
曰诸侯之事天子则有时聘殷覜之文大宗伯
 所谓时聘曰问殷覜曰视是也天子之于诸侯亦有
 以报其礼故此行时 …… (第 7a 页)
 君礼也
间问以谕诸侯之志归脤以交诸侯之福贺庆以赞诸
侯之喜致禬以补诸侯之灾
 郑康成曰此四者王使臣于诸侯之礼○ 郑锷
曰诸
 侯之于天子有时聘之问天子间一岁亦一问之是
 谓间问盖诸侯之众未必皆能通晓吾志之所在者 …… (第 8b 页)
 诸侯以礼致其勤王以仁致其爱
以九仪辨诸侯之命等诸臣之爵以同邦国之礼而待

其宾客
 郑康成曰九仪谓命者五公侯伯子男爵者四孤卿
 大夫士
  郑锷
曰有命本由有爵诸侯之命为尊不止于爵而
 已故以命言有爵未尝无命诸臣之命为微命不足
 道也故以爵言典命 …… (第 12b 页)
 大国次国小国之异命则亦各视其命之数而为节
 以此待宾客则大行人之所掌有定籍而其爵命之
 上下隆杀各当以礼而举不敢踰其分其为同也至
 矣(○ 郑锷
曰王朝之礼如此亦欲邦国知其如此苟/王朝用之邦国不同何以使宾客之礼归乎一哉) …… (第 13b 页)
 (惟辨其命等其爵斯可得而同矣九仪以辨其君之/命等其臣之爵命同者其礼以命而同爵同者其礼)
 (以爵而同如是则内/外其知礼之无二矣)
上公之礼
 王氏曰三公八命出封加一等则谓之上公○ 郑锷
 
曰周封鲁以上公之地是同姓之为上公也建微子
 以为上公是异姓之为上公也公视侯伯固巳尊矣
 而曰上公尊而 …… (第 14a 页)
 贾氏曰执桓圭九寸者以桓楹为饰缫藉九寸者所
 以藉玉(○郑康成曰缫藉以五采/韦衣板若奠玉则以藉之) 郑锷
曰天之大
 数不过十二故王者法之阳之极数过于九而必亢
 以九而止故上公法之圭之寸服之章常之斿樊缨
  …… (第 14b 页)
 郑康成曰冕服着冕所服之衣九章者自山龙以下

 ○ 郑锷
曰上公所建交龙之旂尔至于日月之常王
 所建也今曰建常者盖别而言之指画日月者为常
 总而言之凡爵命之尊 …… (第 15a 页)
 以明于旗之中为最大○郑康成曰斿其属縿垂者
 (○贾氏曰尔雅云纁帛縿练旒九正幅为縿/谓旌旗之幅也其下属旒故云属縿垂者也) 郑锷

 凡此皆诸侯命数所当用 (第 15a 页)
(音/盘)缨九就贰车九乘(绳證/反)
 郑康成曰樊缨马饰以罽饰之每一处五采备为一
 就就成也贰副也(○ 郑锷
曰/后乘之车)
介九人礼九牢
 郑康成曰介辅巳行礼者(○王昭禹曰以相礼曰介/以相宾曰傧介傧所以传) (第 15b 页)
 (辞/)○贾氏曰介九人者陈于大门外宾北面时介皆
 西北陈之○ 郑锷
曰礼九牢以下则朝享之时王朝
 所以待之之礼也礼则掌客所言饔饩之大礼也三 …… (第 15b 页)
 人之下为非其叙盖述礼者因其数之用九故并列
 之耳(○愚按馀说见/后摈者五人)
其朝位宾主之閒九十步
  郑锷
曰凡诸侯之来朝春夏则受其贽于朝乃受其
 享于庙所以象阳气之布散秋冬则受贽受享一于
 庙中而已所以象阴 …… (第 16a 页)
 (极佳记曰觐礼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之失礼也由夷王以下此汉儒之陋今不取)

 (之/)
立当车轵
  郑锷
曰惟其为宾主故诸侯得用上服乘所得乘之
 车而至及门下车当车轵而立轵车毂之末(○贾氏/曰车辕)
 (北 …… (第 17a 页)
 (差约小向后/为尊故也)
摈者五人
 贾氏曰摈五人者大宗伯为上摈小行人为承摈啬
 夫为末摈其馀二人是士也○ 郑锷
曰前言介此言
 摈者宾自用人以辅已行礼则名曰介王朝用以相
 礼宾而进之者则名曰摈大宗伯王命诸侯则摈论 …… (第 17b 页)
 语谓君召使摈是也
庙中将币三享

 郑康成曰庙受命祖之庙○ 郑锷
曰既摈而入庙王
 受其享享必用币上公将送币以享王其享也必至
 于三则礼成于三矣
 郑司农曰三享三献 …… (第 18a 页)
 小宰凡授币之事是也又以礼官之尊者受之小宗
 伯受其将币之赍是也清庙曰骏奔走在庙则朝诸
 侯而受享也○ 郑锷
曰公侯伯子男所以将币享王
 者同以三而成礼故皆曰将币三享为下之道不可
 以有二也
王礼再祼而酢 (第 18b 页)
 贾氏曰王礼者自是已下○郑司农曰祼读为灌再
 饮公也而酢报饮王也○ 郑锷
曰宾主之道报施为
 先宾既致礼于主主当致礼于宾故受享已讫王乃
 礼宾其礼也再祼而酢祭祀之有祼酌郁祼以 …… (第 19a 页)
 误矣

飨礼九献食礼九举
 贾氏曰飨礼九献谓后日王速宾宾来就庙中行享
 ○ 郑锷
曰飨礼者设盛礼以饮宾也有房烝以成其
 礼有体荐以示其俭有备物以象其德设几而不倚
 立饮也爵盈而不饮肴 …… (第 20a 页)
 庙之九献见其礼之至也

 郑司农曰举举乐也○郑康成曰九举举牲体九饭
 也○ 郑锷
曰食礼者大牢以食宾设酒不饮以食为
 主也以乐侑食宾九举牲体而九饭乐亦九奏也掌
 客云三飨三食三燕此言 …… (第 20b 页)
 也

出入五积
 郑康成曰出入谓从来讫去也○ 郑锷
曰出入从来
 有禾米刍薪以供其仆从车马之费亦用牢礼以致
 之谓之积五十里有市市有积积言委积之多也宾 …… (第 21a 页)
 刍薪(○愚按贾氏/说见掌客文)

三问三劳
  郑锷
曰问者问其不恙劳者劳其勤苦以三为节礼
 成于三也观诸公之臣为国客之礼出及中门之外
 有问君之礼曰君不 …… (第 21b 页)
 (别如此岂可/强为之说)
诸侯之礼执信(音/伸)圭七寸缫藉七寸冕服七章建常七
斿樊缨七就贰车七乘介七人礼七牢朝位宾主之间
七十步
 郑康成曰七章者自华虫以下○ 郑锷
曰信圭缫藉
 冕服建常樊缨贰车介及牢礼宾主之步享食之礼
 在侯所当用者以七为节在王所以待之者亦以七 (第 24b 页)
 为节其视上公降杀以两而然也

立当前疾
  郑锷
曰其立则当前疾盖又进而在轵之前也司农
 谓前疾为驷马车辕前胡下垂拄地者盖辀人之辀
 深四尺七寸其轼前 …… (第 25a 页)
 郑康成曰礼侯伯一祼而酢者祼宾宾酢王而已后

 不祼也
  郑锷
曰摈者四人出入四积再问再劳皆视上公而
 减杀也
诸伯执躬圭其他皆如诸侯之礼
  (第 25b 页)
郑锷
曰礼如诸侯所异执躬圭而已
诸子执谷璧五寸缫藉五寸冕服五章建常五斿樊缨
五就贰车五乘介五人礼五牢朝位宾 (第 25b 页)
主之閒五十步
 郑康成曰五章者自宗彝以下○ 郑锷
曰谷璧缫藉 …… (第 25b 页)
 在子所当用者皆以五为节在王所以待之者亦以
 五为节其视侯伯降杀以两而然也
立当车衡
 王昭禹曰车衡谓在辀下轭两服之领前是也○
 锷
曰公侯伯子男以臣事主其礼一耳今其待主之
 迎或立乎轵有止意或立乎前疾有速意或立乎车
 衡有平意卑者前 …… (第 26a 页)
   总论

  郑锷
曰王于上公再祼而酢则王与后皆祼之于侯
 伯子男则皆一祼盖后不祼待之之礼不敢同于上
 公矣均于一祼几乎 …… (第 27a 页)
 国之君不敢纯以宾道自居但王礼之以为宾而已
 王所以宾之者有大小国之异
诸男执蒲璧其他皆如诸子之礼
  郑锷
曰诸男之礼皆与诸子同所以异者执蒲璧而 …… (第 27a 页)
 命之孤而执皮帛束帛而加之以豹皮也若夫诸侯
 之适子未誓者以皮帛继子男不纯乎子男也以公
 之孤执皮帛继小国之君亦不纯乎小国之君也○
  郑锷
曰此等诸臣小爵以同其礼也大国之孤公之
 孤也所执者皮帛若以君命来聘其位在子男之后
 子男行朝觐之礼毕 …… (第 28b 页)
 则以皮帛继子男之意同
出入三积不问壹劳朝位当车前不交摈庙中无相(息/亮)
(反/)以酒礼之其他皆视小国之君
  郑锷
曰出入之积问劳之礼视子男而降杀其朝位
 则当车前愈卑则进而近君也愈蹙以速也其传辞 …… (第 29a 页)
 事特来亦当见孤视小国之君卿下其君二等即小
 行人礼籍也臣工诸侯来朝遣于庙之诗而曰嗟嗟
 臣工敬尔在公遣其君而戒其臣古人之意深矣○
  郑锷
曰凡诸侯之卿有公之卿有侯伯之卿有子男
 之卿或三命或再命之不同然王朝礼之也各视其 …… (第 30a 页)
 贡以来见焉则制礼以致太平此其极也

  郑锷
曰此言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要服来见之
 岁与所贡之物康成谓六服随服来朝六年一遍孔
 安国据左传岁聘以 …… (第 34a 页)
 其所贵宝为贽则蕃国之君无执玉瑞者是以谓其
 君为小宾臣为小客所贵宝见传者若犬戎献白狼
 白鹿是也其馀则周书王会备焉(○ 郑锷
曰贽与禽/作六贽之贽同非)
 (常贡/也)○王昭禹曰自要服以上所贡有常物而蕃国
 则各以其所贵宝为贽 …… (第 38b 页)
 贽与蕃国同也言蕃虽以面言五百里为率通曰九
 州之外无道里之限矣
王之所以抚邦国诸侯者
 郑康成曰抚犹安也○ 郑锷
曰诸侯事上既以尽其
 礼王之所以抚邦国诸侯者凡以致其恩也故言抚
 抚必遣使自巡守之明岁为首间一岁则覜 …… (第 39a 页)
 (效/也)省者巡而察之也(○刘氏曰省/察其风俗)覜则详于存省则

 详于覜○ 郑锷
曰愈久则愈致其勤此五岁间问其
 名各异○黄氏曰存覜省其为礼宜有不同时聘上
 已见此又出上举其节此疏其 …… (第 40a 页)
 (言语之官为象胥云/谞谓象之有才知者)○刘执中曰以其象胥属王之
 象胥则言语可谕于其俗辞命可协于其民○ 郑锷
 
曰谕言语晓之使知○郑康成曰辞命六辞之命○
  (第 40b 页)
郑锷
曰为国之制必出辞命或以交邻国虑其所作
 体制不同故协而合之(○王昭禹曰宾主不交无辞/不相接欲民之无相 …… (第 40b 页)
 (辞命所以/使之交也)○易氏曰通五方之言语合九等之辞命

 皆象胥之职○郑康成曰瞽乐师(○ 郑锷
曰诸/侯掌乐之官)史大
 史小史(○ (第 41a 页)
郑锷
曰诸/侯掌书之官)○刘执中曰以其瞽史属王之瞽
 史则六书可谕也而书名为先六乐可听而声音为
 本○郑康 (第 41a 页)
成曰书名书之字也古曰名聘礼曰百名
 以上○易氏曰达六书之文察五音之和皆瞽史之
 职
  郑锷
曰自七岁而下皆可谓之省者不止于视之察
 之而已又有以教之焉患其言语辞命之异也则会 …… (第 41a 页)
 ○王昭禹曰瑞六瑞也节六节也达瑞节所以达四

 方而交之(○ 郑锷
曰瑞者所执之玉有璧有圭节/者所用之节有金有竹达之使无不通)
 郑康成曰度丈尺也量豆区釜也○ (第 42a 页)
郑锷
曰量有小
 大度有长短同之使无或异○郑康成曰成平也平
 其僭踰者也○ (第 42a 页)
郑锷
曰享礼之用牢或九或七或五
 恐其或异成之使彼此所用各适于平无有僭踰之
 过数器者(○郑康成/曰铨衡也 …… (第 42a 页)
 几于不戒视成谓之暴矣

十有二岁王巡守殷国
  郑锷
曰至十二岁王乃巡其所守变礼易乐者可以
 知其畔革制度者可以知其逆或讨或流于是行焉
 若或有故而不巡守 …… (第 43a 页)
 (盖周时文治已成礼文渐备所以十二年/方举巡守之事此是成王知时变识会通)

凡诸侯之王事辨其位正其等协其礼宾而见之
 贾氏曰王事谓诸侯朝王之事○ 郑锷
曰左氏云宋
 公不王谓不朝王也朝王无非事者行人则辨其位
 如朝士所谓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之位(○贾氏 …… (第 44b 页)
 币而听其辞为诸侯之告急者设也
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
 王昭禹曰邦交谓邻国之往来○贾氏曰聘礼云小
 聘曰问大聘使卿小聘使大夫也○ 郑锷
曰问则问
 其不恙以言为礼○王昭禹曰聘义云天子制诸侯
 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岁相问则比年之小聘也
  (第 46a 页)
殷相聘则三年之大聘也大聘施于小聘之中岁故
 曰殷殷中也(○黄氏曰/殷亦为众) 郑锷
曰殷在二年五年之 …… (第 46a 页)
 久旷今脩盛礼也○郑康成曰父死子立曰世凡君
 即位大国朝焉小国聘焉此皆所以习礼考义正刑
 一德以尊天子也必择有道之国而就脩之(○ 郑锷/
曰嗣君)
 (新即位则相朝所以继好息民也文元年公孙敖如/齐聘左氏以为凡君即位卿出并聘践脩旧好忠信) (第 46b 页)
 刘执中曰礼籍所以载五等诸侯及其孤卿上下大
 夫四等入觐之礼随其爵命为之降杀大行人用之
 以同邦国之礼者皆书于此籍也○ 郑锷
曰宾客之
 来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固有籍以记之大行人掌其 …… (第 1a 页)
 贾氏曰贡即大宰九贡○郑康成曰功考绩之功○

  郑锷
曰诸侯每岁有常贡必以春入则因四时之始
 以供王一岁之用也诸侯任事有成功必以秋献则
 因万物之成以明图 …… (第 2a 页)
 曰诸侯有王

 王昭禹曰诸候之入王以其在道涂之劳则必有以
 劳之逆劳于畿始至而劳之于外也(○ 郑锷
曰掌/其入境之劳)
及郊劳视馆将币为承而摈
 王氏详说曰逆劳于畿小行人也及郊劳则非小行
 人盖小行人 …… (第 3a 页)
 劳郑氏以为近郊盖近郊则用皮弁故也言使人即
 王人王人即行人也贾氏谓近郊使大行人远郊亦
 使大行人得矣○ 郑锷
曰三劳之礼初至则逆于境
 及至近郊远郊又有郊劳之礼致馆于宾又有视馆
 之礼(○黄氏曰环人舍则授馆小行 …… (第 3b 页)
 者王使人与之言其享礼皆有圭璋受币听辞天子
 也非行人也若小客则蕃国使者不可直达于天子
 故行人为之受其币听其辞○ 郑锷
曰若诸侯遣臣
 而来大国之臣非已所得专必摈之而见王使自言 …… (第 4b 页)
 (王有见有不见/与朝享不同)
使适四方协九仪宾客之礼朝觐宗遇会同君之礼也
存頫省聘问臣之礼也
 郑康成曰适之也协合也(○易氏说协字/见前礼籍下) 郑锷

 五等之侯四等之臣皆以时入王朝为宾客者也众
 国不一则其礼或不协小行人又掌为使而之适于 …… (第 5a 页)
 见于经经无其文注疏家自以意测之言者多误

达天下之六节
 郑康成曰此谓邦国之节也达之者使四方亦皆赍
 法式以齐等之○ 郑锷
曰掌节言八节此言六节何
 也盖八节有玉有角有虎有龙有人有旌有符有管
 此言虎节人节龙节皆用金则与掌节 …… (第 6a 页)
 大夫所食采地也如左氏所谓凡邑有先君之主曰

 都与夫西鄙北鄙是也○ 郑锷
曰掌节言守都鄙之
 角节守则制度不可变行人言达都鄙之管节达则
 无所不通(○薛氏曰天子公卿大夫之采地 …… (第 7b 页)
 关用符节此无玺节(○薛氏曰小行人之六节直谓/诸侯使者入聘非有货贿之事)
 (此所以不/言玺节)司关言掌国货之节以联门市门市节既
 相联则同用符节可知矣
  郑锷
曰凡此六节者有国者君道欲其守而不变故 …… (第 7b 页)
 郑康成曰成平也瑞信也皆朝见所执以为信○王

 昭禹曰以质言之谓之玉以形言之谓之器以合验
 言之谓之瑞上有以合验乎下下有以合验乎上则
 瑞成矣○ 郑锷
曰六瑞者王与五等之君所执之圭
 璧以为合符之验是故以瑞名之使均用以为验是
 之谓成成如成牢礼之成亦彼 …… (第 8b 页)
 六者是朝时所用也此六者之中有圭以马璋以皮
 二者本非币云六币者二者虽非币帛以用之当币
 处故总号为币○ 郑锷
曰币所以将其礼玉所以彰
 其德有是德故有是币然后足以见其诚圭也璋也
 与夫璧琮琥璜皆玉也所以比德马也 …… (第 9a 页)
 (其有以通其情而来则谓之好以其有以因其事而/来则谓之故行人为之合六币焉所以和其好故而)
 (使之不/乖而已)
  郑锷
曰六币皆以和诸侯之好其用币未尝无辨故
 圭璋者二王之后用之璧琮琥璜者五等诸侯用之
 玉人之事曰璧琮九 …… (第 11b 页)
 此赙补赒委槁禬庆贺哀吊之礼所以掌于行人之
 官凡以治其事故而已所作谓之事所逢谓之故札
 丧凶荒祸灾则出于所逢者也师役福事或出于所
 作焉(○ 郑锷
曰上云六物指六币之物此云五物指/赙补赒委之物行人用六物以和诸侯之好正) …… (第 17a 页)
 别善恶俱有故利害逆顺并言其悖逆一条专陈奸
 寇之事其札丧一条专陈凶祸之事其康乐一条专
 陈安泰之事○ 郑锷
曰职方掌天下之图以周知其
 利害其知也以图此则载之以书案图所以知其形
 案书所以知其事也礼俗也政事也 …… (第 18a 页)
 事可治也从其本焉者治之而已五物者为故虽不
 同而其本皆在乎民(○李嘉会曰故者必求其/源委而知其所以然也)
  郑锷
曰大司徒土会之五物则以山林川泽丘陵坟
 衍原隰言之保章氏救政之五物则以天星星土十
 二岁五云十二风言 …… (第 19a 页)
 用事则可名以物一也故皆谓之五物
司仪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
掌九仪之宾客摈相(去/声)之礼以诏仪容辞令揖让之节
 贾氏曰九仪即大行人九仪○ 郑锷
曰人道之交贵
 乎有礼行礼之际贵乎有仪仪者俯仰揖逊进退周
 旋之容也保氏教国子以六仪二曰宾客之容正谓 …… (第 19b 页)
 子之行司仪之职特司之而已
 郑康成曰出接宾曰摈入赞礼曰相(○贾氏曰摈即/下文交摈者相)
 (即下文惟上相入者是也○ 郑锷
曰曰摈曰相/者摈在门外主接宾也相在庙中辅行礼也)○王
 昭禹曰公侯伯子男之为宾孤卿大夫士之为客大 (第 20a 页)
 行人则辨其命等其爵而待之以礼司仪则掌其摈
 相之礼而已○郑康成曰以诏者以礼告王○ 郑锷
 
曰行礼之际司仪掌摈相之礼以诏王仪容辞令揖
 逊之节使动容中礼为盛德之至仪容以形貌言辞
 令以出语言揖 …… (第 20b 页)
 方三百步四门是也盖壝土为坛坛外为宫每旁一

 门则四门矣(○ 郑锷
曰王之所处则四方诸侯/各以其方而入亦辟四门之意也)朝觐
 皆有坛而此言于合诸侯者盖合诸侯之礼大而坛 …… (第 23a 页)
 (自至郊王使人用璧劳秋觐也自诸侯/觐于天子为宫时会殷同也郑注亦然)○贾氏曰诏
 告也谓诸侯各就位立王在坛亦立司仪乃告王降
 坛南面见诸侯乃揖之(○ 郑锷
曰乃若王/则无时而不南乡)○郑康成
 曰王揖之者定其位也庶姓无亲也土揖推手小下
 之也异姓昏姻也时揖 …… (第 24b 页)
 (○李嘉会曰上揖不举手起就地揖之时揖则略举/手起而后至地天揖则高揭手起而后至地○王昭)
 (禹曰庶姓诸侯异姓同姓则王之亲也异姓亲于/庶姓同姓亲于异姓故其揖之仪有隆杀如此)
  郑锷
曰诸侯之中有庶姓有异姓有同姓王揖之之 …… (第 24b 页)
 (十步五十步摈者五人四人三人是/为上中下等郑言坛之奠玉处非)
其将币亦如之其礼亦如之
 郑康成曰将币享也○ 郑锷
曰既奠玉则拜而献其 …… (第 26b 页)
 (證成之将币当时在庙此所谓坛壝宫也始合升坛/见诸侯谓之觐遂行朝享之礼虽其详不可考至若)
 (因坛三成为三等则必不/然当时在庙其礼亦三等)
王燕则诸侯毛
  郑锷
曰朝享已毕王燕之以示慈惠则择发须之白 …… (第 27a 页)
 焉故四代之燕或贵爵或贵德或贵齿或贵亲各从

 其所贵而加之然不以爵之尊卑德之小大为之序
 者序齿而已尚齿仁也尚老又其仁之至也
凡诸公相为宾
  郑锷
曰此记诸侯国之礼仪也诸公相为宾客者谓
 其爵同为公者相与交际而为宾主也
主国五积(音/渍)三问皆三辞 (第 28b 页)
拜受皆旅摈再劳三辞三揖
登拜受拜送
  郑锷
曰积以供其费用其数五(○郑康成曰宾所停/止则积○贾氏曰积) …… (第 28b 页)
 则前对位皆当其末摈焉(○贾氏曰先郑以旅摈与/交摈同之后郑不从者此)
 (臣礼云旅摈下文主君郊劳交摈三辞明其别/旅直陈摈介不传辞命交则一往一来传辞也)
 锷
曰致积致问之际宾主皆旅摈之礼旅摈者不上 …… (第 29a 页)
 (司仪先三问再劳然后继之以主君郊劳是已然郑/氏必知其再劳使卿者以聘礼遣卿行劳礼劳臣以)
 (卿则劳君以卿也明矣此劳之所以少异○ 郑锷
曰/或使卿或使大夫皆三辞者辞其劳也于远不敢当)
 (也/)○郑康成曰三揖谓庭中时也 (第 29b 页)
郑锷
曰三揖者 …… (第 29b 页)
 从而拜送之○易氏曰重主君之命○郑康成曰此
 从来至去之数如此
主君郊劳交摈三辞车逆拜辱三揖三辞拜受车送三
还再拜
  郑锷
曰宾至近郊则主君亲出郊而劳之于是有交 …… (第 30a 页)
 王昭禹曰三揖所以致恭三辞所以致谦然后拜受
 币也(○贾氏曰拜受宾再拜乃受币/也主君亦当拜送不言文省也) 郑锷
曰受劳
 讫乃出车以送主君三还而辞之乃再拜而别(○贾/氏曰)
 (车送者宾乘车出门就主君若欲远送之三 …… (第 31a 页)
 康成曰车送迎之节各以其等则诸公九十步立当

 车轵也
致馆亦如之
 郑康成曰馆舍也○ 郑锷
曰客至而后馆君又以礼
 亲致之其礼亦如郊劳也○王氏详说曰诸侯之于
 天子其馆之也初无所致赐舍而已至诸 …… (第 31b 页)
 侯相宾既亲致馆则其授馆当使卿也明矣此馆之
 所以少异也
致飧如致积之礼
 郑康成曰飧食也小礼曰飧大礼曰饔饩○ 郑锷
曰 …… (第 32a 页)
 (致之所以/少异也)
及将币交摈三辞车逆拜辱宾车进答拜
 贾氏曰币即圭璋也○王昭禹曰将币宾享主君也
 ○ 郑锷
曰及庙中将币必交摈主君三辞其将币之 …… (第 32b 页)
 揖者让分左右也
每门止一相及庙唯上相入
 郑康成曰相谓主君摈者及宾之介也谓之相者于
 外传辞耳入门当以礼诏侑也○ 郑锷
曰每门至一
 门则止止谓绝行在后至祖庙则唯上相入以其诏
 相礼事不可止也(○贾氏曰每门止一相者既入门 …… (第 34a 页)
 也将币则曰三辞谓辞其以车逆于庙门之外也车
 送则曰三辞谓辞其以车送于庙门之外也辞让两
 字对文则然散文则否记曰不辞让而对非礼也
每事如初
  郑锷
曰宾送币于主君则再拜而送之每送币其礼 …… (第 36b 页)
 (诸侯相朝灌用郁鬯是诸侯之有灌礼也不曰礼而/曰傧者案聘礼云赐伯父舍侯氏再拜稽首受傧之)
 (束帛乘马是侯氏之礼于天子使者曰傧其/相礼则亦曰傧也明矣此祼之所以少异也) 郑锷
 
曰傧亦三揖三让○易氏曰谓仪容辞令揖逊之节
 皆如将币之礼
及出车送三请三进再拜宾三还三辞告辟(音/避 (第 37b 页)
)
  郑锷
曰及朝享毕而出主君以车送宾则三请于宾
 请留而勿行也一说请宾登车已以车送也宾不敢 …… (第 37b 页)
 者有所不敢进则让有所不敢受则辞有所不敢当
 则避
致饔饩还圭飨食致赠郊送皆如将币之仪
 王昭禹曰熟食谓之饔可食之物生气存焉谓之饩
 ○ 郑锷
曰致饔饩者盛礼也饪一牢腥二牢饩二牢 …… (第 38a 页)
 乎

宾之拜礼拜饔饩拜飨食
 郑司农曰宾之拜礼者因言宾所当拜者之礼所当
 拜者拜饔饩拜飨食○ 郑锷
曰主君致礼其盛有六
 宾所以谢之者唯谢其至重之礼而已饔饩飨食皆
 为礼之盛宾将去则谢此三礼耳其馀还圭 (第 39b 页)
致赠之
 类不必谢也
宾继主君皆如主国之礼
  郑锷
曰先郑以继为复主君之礼康成以主人礼费 …… (第 39b 页)
 交际而复其礼费如市道之交者耶○郑康成曰礼
 者谓玉帛皮马
诸侯诸伯诸子诸男之相为宾也各以其礼相待也如
诸公之仪
  郑锷
曰侯伯子男相为宾各以其礼从其命数之高 …… (第 40b 页)
 (以命数分为三等其圭璋饔饩飧积/步数摈介皆降杀备于大行人掌客)若夫揖逊辞受
 之仪无以异焉盖礼以定名分仪者交际之容而已
诸公之臣相为国客
 郑康成曰谓相聘也○ 郑锷
曰此记诸侯之国诸臣
 之礼仪也公国之臣来聘公国相与为客故曰相为
 国客君尊故以宾言之而曰相为宾臣卑故 …… (第 41a 页)
 王昭禹曰诸侯五积其臣下其君二等故三积(○贾/氏曰)
 (三积谓在道之礼于路/馆致之亦有束帛致之) 郑锷
曰客始至则三积皆
 三辞然后拜而受之不言登受者受之于庭也(○贾/氏曰)
 (知受之于庭者上诸公即云 …… (第 41b 页)
 盖上公近郊劳远郊劳皆使卿大夫诸公之臣则使大
 夫及士耳案聘义君使士迎于境大夫郊劳则是主
 君不亲劳也上公之臣如此侯伯可知○ 郑锷
曰及 …… (第 42b 页)
 传命则是交摈乎曰非也谓宾来至末介下对上傧

 传本君之命也非谓得传其巳之辞也上公之臣如
 此侯伯可知○ 郑锷
曰三辞不敢受劳而拜其辱也
 (○贾氏曰三辞拜辱者宾从馆内出于大门拜使者/辱命来于外也○王昭禹曰公车逆 …… (第 43b 页)
 贾氏曰三让让升堂也登堂听使者传主君劳问之
 命○王昭禹曰听命既毕于是下堂而拜然后登堂
 而受主君之命(○ 郑锷
曰又登而受其郊劳之币也/听命受币皆登堂尊主君之命而致)
 (敬/也)○王氏详说曰上公言再劳三辞三揖登 …… (第 43b 页)
 (礼毕出门宾以束帛傧使者如初行劳时之仪前宾/受币今使者受币受币虽异威仪则同敬主君使也)

   郑锷
曰使者退而去则客拜而送之
致馆如初之仪
 易氏曰案聘礼宾至使大夫帅至馆卿致馆其旅摈
 以至登受亦如郊 …… (第 44b 页)
 飧不致举其中以见上下也
及将币旅摈三辞拜逆客辟三揖每门止一相及庙唯
君相入
 贾氏曰将币亦谓圭璋也(○ 郑锷
曰将币/所以享主君也)旅摈三辞
 亦谓于主君大门外主君陈五摈客陈七介不传辞
 也(○ (第 45a 页)
郑锷
曰客臣也故不/交摈不敢敌主君也)三辞者辞主君以大客礼
 当已也拜逆客辟者主君遣上摈纳宾宾入大门主 (第 45a 页)
 君在大门内南面拜宾(○ 郑锷
曰三辞其将币之礼/辞不获已则拜而逆客也)
 以使者奉君命来不敢当拜故逡巡避君拜也(○ (第 45b 页)
郑/锷
曰)
 (客不敢当主君之/逆则退而辟之)
 王氏详说曰上公言车逆拜辱宾车进答拜此言拜
 逆客辟者盖上 …… (第 45b 页)
 拜逆拜受拜问君拜问大夫皆辟而不答拜者亦犹
 聘礼宾再拜劳不答拜与礼有不答拜者不同等也○
 贾氏曰三揖者亦揖之使前○ 郑锷
曰客进而入门
 则三揖宾主各有介每门各止一相及行礼则唯主
 君之介入客之相者不入所以然者客臣故也既以 …… (第 46a 页)
 辟主君之拜然后以君命授币于主君也授币既毕
 则下堂而出○易氏曰所以异于诸公之拜送币者
 不敢当主君也○ 郑锷
曰谓之每事事事皆如初之
 礼文也(○郑康成曰每事享及有言○王昭禹曰/亦与诸公拜送币之后言每事如初同也 …… (第 47a 页)
 (大夫赠上介亦如之使士赠众介如其觌币还以至/本国陈币于朝则上宾之公币私币皆陈上介公币)
 (陈他介皆否此所以知聘者之/私觌私面其币皆其已物也) 郑锷
曰或谓聘有
 私觌而郊特牲云朝觐大夫之私觌非礼者何耶余
 以为与君偕来之时君方有朝觐之事而大夫行私 …… (第 48a 页)
 也或者谓于君谓之觌卿谓之面不知此言私面而
 下文有君答拜之文则非卿谓之面矣弃疾见郑伯
 亦谓之面或说非也
  郑锷
曰礼也私面也私觌也凡兹三礼皆再拜稽首 …… (第 48b 页)
 客甚劳劳介则曰二三子甚劳(○贾氏曰此未知所/出或曰孔子聘问之)
 (辞/)问君客再拜对者为敬慎也○ 郑锷
曰再拜而思
 所以对盖未对也君答之也客于君拜之时乃辟君 …… (第 49b 页)
 巳跋涉之劳谦不敢当其问故再拜稽首以致谢明
 其感戴之深也主君答其拜客趋而辟之不敢当主
 君也
致饔饩如劳之礼飨食还圭如将币之仪
  郑锷
曰致饔饩如劳之礼飨食还圭如将币之仪此
 四者皆盛礼也然致饔饩则如郊劳之礼者以其不 …… (第 50a 页)
 与使人致耳此致饔饩飨食之异于上公也
君馆客客辟介受命遂送客从拜辱于朝
 郑康成曰君馆客者客将去就省之尽殷勤也○

 锷
曰客不敢当主君之亲临故辟之而使介受其又
 问之命主君因此遂拜以送客也客即从君之后至
 朝而拜谢君之有 …… (第 51a 页)
 送皆君亲往焉上公之臣则因其将去就馆以送之
 而已
明日客拜礼赐遂行如入之积
 郑康成曰礼赐谓乘禽○ 郑锷
曰既有饔饩飨食之 …… (第 51b 页)
 郑康成曰爵卿大夫士也○李嘉会曰以爵相为客
 足矣何必以其国之爵国有小大子男之卿仅可当
 公国之士故不止曰爵必以国之爵言也○ 郑锷

 凡侯伯子男之国其臣相为国客皆以其爵命高下
 为礼若夫见于揖逊之间仪容则与公国之臣同故
 曰其仪 (第 53a 页)
亦如之
凡四方之宾客礼仪辞命饩牢赐献以二等从其爵而

上下之
  郑锷
曰礼仪见于形貌(○王昭禹曰礼/仪所以相接)辞命见于答
 问(○王昭禹曰辞/命所以相与)饩牢者礼之常 …… (第 53b 页)
 皆是始终如一礼主乎敬也
凡诸侯之交各称其邦而为之币以其币为之礼

  郑锷
曰诸侯交际之礼视国之大小报复之礼因物
 之重轻交大国则其币以多为贵交小国则其币以
 少为贵是之谓称若 …… (第 54b 页)
 之厚薄也如是则宾之所以继主君而主君所以礼

 宾者皆无过不及矣
凡行人之仪不朝不夕不正其主面亦不背客
 郑康成曰谓摈相传辞时也○ 郑锷
曰凡行人者司
 仪掌客上所言者皆宾客之礼仪也而又掌大小行
 人之仪为行人者当其相礼则不可向东亦不可向 (第 55a 页)
 也若夫载于礼籍之大事则有小大行人存焉○贾
 氏曰无摈介而单行谓之无礼(○郑康成曰无礼/者行夫主使之)
  郑锷
曰既有大小行人又有行夫者盖大小行人备
 礼仪而使使之大者也行夫不用摈介疾传遽而达
 其小事使之小者也 …… (第 1b 页)
 皆当过王都天子使人通之故谓之通宾客(○王昭/禹曰通)
 (与易所谓往来不/穷谓之通同意)○郑康成曰路节旌节也(○ 郑锷/
曰谓之)
 (旌节则指其物也谓之路节/则指其行于道也其实一耳)○王昭禹曰无节者有
 几则不达故以路节 …… (第 3b 页)
 以远及四疆
舍则授馆令聚柝
 贾氏曰馆谓道上庐宿市所馆舍(○王昭禹曰国野/之道五十里有候)
 (馆宾客至则/环人授之也)
  郑锷
曰行人有致馆之礼盖宾客至国则授以馆舍
 也此则送逆所至宾客或舍止则授之以馆非行人
 致馆之比○郑康成 (第 4a 页)
曰令令野庐氏(○王昭禹曰野/庐氏若有宾客)
 (则令守涂地之人聚柝/则环人乃令野庐氏) 郑锷
曰聚人以击柝为之 (第 4a 页)
 宿卫以防非常
有任器则令环之
  郑锷
曰宾客有所用之器不特聚柝以防之令循环
 守视虑其或失也司隶言为百官积任器与此任器
 同皆谓所须之物所 …… (第 4b 页)
 畿四方之界宾客始来而逆之终去而送之皆至王

 畿之界所也○ 郑锷
曰他官送逆宾客或近郊或远
 郊有不及疆者环人既以循环守卫为职此所以及
 疆焉
象胥每翟上士一人中士二 …… (第 5a 页)
 郑康成曰通夷狄之言者曰象胥其有才知者也此
 类之本名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
 译今总名曰象者周之德先致南方也(○ 郑锷
曰周/自西土创业)
 (所先归者南方之人观江汉汝坟之诗皆南方之域/其后越裳重译而至亦南方之蛮因其先通 …… (第 5a 页)
 子有道守在四夷殊方异俗莫不输诚归款象胥之
 译其言又曷可少哉故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谕则
 使之喻其言说则以言明其理(○ 郑锷
曰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使知王之)
 (志意也以王之恩意晓谕其心乃所/以和之使勿乖亲之使勿疏外也)
若以 (第 6a 页)
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辞言传之
  郑锷
曰以时入宾谓四夷之君以时亲来也○刘执 …… (第 6a 页)
 中曰协其礼谓蕃国之君世一见象胥掌教之以中
 国之仪用协其礼也与其辞言者虽不能变其音声
 而可谕之以事上之意然后以其辞而言之于上也
  (郑锷
曰传以辞言其使达中国之语可以相通也○/王昭禹曰接之以辞言而象胥则协其辞言传而通)
 (之王制曰达其志 …… (第 6b 页)
 禹曰礼节所以相接币帛所以致享辞令所以相与
 象胥掌摈而相之(○贾氏曰币帛谓/王有赐与之者)
凡国之大丧诏相国客之礼仪而正其位
  郑锷
曰国客谓四夷遣其臣来也中国之客自有大
 小行人掌正其位○刘执中曰若其入宾而遇国之
 大丧则诏相其礼仪 …… (第 7a 页)
 其币而宾礼之皆谓蕃国也
凡军旅会同受国客币而宾礼之

 王昭禹曰军旅以征伐时会以发禁殷同以施政四
 海之诸侯或遣臣以聘问则象胥摈而礼之○ 郑锷
 
曰受其币而摈相之所以待其来会之勤
凡作事王之大事诸侯次事卿次事大夫次事上士下
事庶子
 王昭禹曰凡作 …… (第 7b 页)
 已言下事庶子则包中士矣(○贾氏曰不言中士下/士者总以王之三等之)
 (士皆曰上士与王制所云元士同也云/庶子者谓若宫伯所云士庶子之等)
  郑锷
曰事有小大爵有尊卑权有轻重因事用人各
 得其称理之常也必于象胥言者盖处夷狄之道尤 …… (第 8a 页)
 事后郑说是择使也诸侯恐当为诸公春秋天王使
 宰周公来聘是也下事庶子若武氏子仍叔之子
掌客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
十人
  郑锷
曰宾客之名分而言之则尊者谓之宾卑者谓 …… (第 8b 页)
 易氏曰牢礼即凡用牢之礼饩谓饩九牢之类献谓
 禽献之类饮食谓飨燕膳食之类
 李嘉会曰政治注谓国新杀礼之类若此之属非一
 事也可以类推○ 郑锷
曰牢礼饩献饮食皆主国所
 以待宾客之礼必有等数焉等如司仪所谓以二等
 从其爵而上下之之等不为之等无以 …… (第 10a 页)
 客盖掌客事专于牢礼饩献饮食之等数此所以言
 积飧饔饩之礼为详且悉
王合诸侯而飨礼则具十有二牢庶具百物备诸侯长
十有再献
  郑锷
曰飨礼之具十二牢者非常之礼也昔吴人徵
 十二牢于鲁子服景伯谓周之王也制礼上物不过 …… (第 11a 页)
 贵者外心也以少为贵者内心也○郑康成曰令者
 掌客令主国也○贾氏曰百官即三公以下○郑康
 成曰百牲皆具言无有不具备○ 郑锷
曰下至百官
 之众所用之牲亦不一非特具以养百官也凡百官
 而不从王之行者皆当有以给之公卿大夫子男士 …… (第 13b 页)
 之意也司仪专载诸侯相待之礼诸侯常时用之掌

 客专掌天子待诸侯之礼因王巡守殷国主国用之
 是皆当参考也(○ 郑锷
曰考此下文有夫人致礼/之事则知为诸侯待宾之礼无疑)○易
 氏曰凡诸侯之礼即所掌牢礼饩献饮食之等数也 (第 15a 页)
上公五积皆视飧牵
  郑锷
曰客始至则致小礼谓之飧飧必有牢或饪或
 腥致积则牵而往不杀也五积所用皆视飧时之物
 但牵往不杀为异言 …… (第 15a 页)
 以上公爵命为独隆其礼为独优故也
飧五牢食四十簠十豆四十铏四十有二壶四十鼎簋
十有二牲三十有六皆陈
 贾氏曰案聘礼宾大夫帅至馆卿致馆即云宰夫朝
 服设飧是其客始至之礼言小礼者对饔饩为大礼
 也○ 郑锷
曰夕食曰飧谓其薄也三牲备为一牢五 …… (第 16a 页)
 (又言铏三十八则铏为铏羹之/器矣此铏鼎铏器之所以异也)○郑康成曰壶酒器
 也其设于堂夹如豆之数(○ 郑锷
曰壶以盛酒司尊/彝云其馈献用两壶左传) …… (第 17b 页)
 正鼎九与陪鼎三皆设于西阶前(○贾氏曰鼎为烹/牲体之器也牢鼎)
 (九谓牛羊豕鱼腊肤与肠胃鲜/鱼鲜腊陪鼎三者膷臐膮也)簋黍稷器也十有二
 堂上八西夹东夹各二○ 郑锷
曰食与豆非相配之
 物故分之簋与鼎为食之主且相配故合之(○王昭/禹曰上)
 (公鼎簋十有二侯伯子男亦 …… (第 18a 页)
 (三牢飧三牢者则饪一牢而腥二牢此五等之鼎皆/十有二而腥之鼎降杀以九也牵牲无铏鼎腥牲亦)
 (无铏鼎此饪腥之/鼎所以不同其数)陈列也○ 郑锷
曰已上所致飧之
 物皆陈列于客馆也列有常处食陈于楹外簠与豆
 铏壶簋皆陈于堂上及东西之夹鼎则陈于西阶 …… (第 19a 页)
 (云急归大礼是既/相见致大礼也)○王氏详说曰曰死牢曰牵牢曰
 米曰醯醢曰车米曰车禾曰刍薪曰倍禾此饔饩之
 礼○ 郑锷
曰牛羊豕备为一牢凡用九牢从命数也
 九牢之物有生致者有杀而往者死牢五如飧之五
 牢也其陈亦如飧饪一牢 …… (第 19b 页)
 斛侯伯百筥为米五十斛子男八十筥为米四十斛
 其设在于庭中(○郑康成曰公侯伯子男黍稷稻粱/皆二行公稷六行侯伯稷四行子男)
 (二行○ 郑锷
曰有黍/稷稻粱共百二十筥)(第 20a 页)
郑锷
曰醯醢者齑菹臡醢可
 食之物如王举之数(○贾氏曰上公醯醢百二十瓮/与王举百二十瓮同故郑志云) …… (第 20a 页)
 之义醯谷阳也醢肉阴也其数以二十为降杀故上
 公百二十瓮而侯伯则百子男则八十矣然飧则实
 于豆而饔则实于瓮此飧之所以异于饔也○ 郑锷
 
曰皆陈列于客馆其陈则牢有在阼阶西者有在东
 者米积陈于中庭十为列醯醢夹碑从陈亦十为列
 醯以谷为之阳 …… (第 20b 页)
 (故侯伯子男言皆/陈而不言车也)
车米视生牢牢十车车秉有五籔车禾视死牢牢十车
车三秅(音/妒)刍薪倍禾皆陈
  郑锷
曰车米者以车载米也视生牢谓视牵一牢则
 用十车以载米牵四牢则用四十车矣然一车之中
 所容秉有五籔而已 …… (第 21a 页)
 一车所载者三秅而已禾之秉谓禾可把者也四秉
 曰筥筥一穧也十筥曰稯十稯曰秅三秅者三十稯
 也○王昭禹曰刍薪倍禾则凡百车也(○ 郑锷
曰有/刍有薪其数)
 (则视禾/而倍之)○王氏详说曰禾米薪刍公养之义也米所
 以养宾而薪如其数禾所以 …… (第 21b 页)
 东序则与君之陈笾豆于堂陈壶于楹外异矣
(去/声)禽日九十双殷膳大牢以及归三飨三食三燕若
弗酌则以币致之
  郑锷
曰飧饔之外每日所供有乘禽所谓礼赐是也
 乘谓群行相四偶者如雉雁之属传所谓乘雁集不
 为多是尔九十双者 …… (第 23b 页)
 言者止于乘禽耳(○王昭禹曰侯伯言膳大牢子男/不言蒙上文可知然独于上公言)
 (以及归则侯伯子/男及归可知也)
  郑锷
曰自始至以及归凡三飨之三食之三燕之礼 …… (第 24a 页)
 毛为尚其乐无算也取其欢而已其爵无算也取其
 醉而已取脯以降奏陔而去则王之所以致爱于诸
 侯于是为至矣
 郑康成曰若弗酌谓君有故不亲飨食燕也○ 郑锷

 
曰飨必有酬币食必有侑币不亲飨则遣大夫以酬
 币致其飨礼不亲食则亦遣大夫以侑币致其食礼
 所以将厚意焉 …… (第 24b 页)
 况燕宾乎
凡介行人宰史皆有飧饔饩以其爵等为之牢礼之陈
数唯上介有禽献

  郑锷
曰凡介者宾之众臣从行者也行人者掌宾礼
 之官也宰者宾之膳夫也史者宾之掌书史也始至
 有飧且后有饔饩尊 …… (第 25b 页)
 陈于东序凡夫人之礼皆使下大夫致之(○贾氏曰/内宰致后)

 (宾客之礼注云谓诸侯朝觐及女宾之宾客内/宰是下大夫王后尚使下大夫况诸侯夫人乎)
 锷
曰其数八八者阴之极数所用之物皆大牢厚宾
 也○王氏详说曰上公八壶八豆八笾而侯伯同者
 抑以夫人于上公 …… (第 26b 页)
 黄氏曰亲见卿谓子男于主国之卿皆当亲见之也
 疏家引聘礼卿大夫劳宾宾不见大夫奠雁上介受
 则公侯伯于主国之卿来见不亲见之矣○ 郑锷

 主国之卿见宾亦皆执羔所以礼之也卿执羔取其
 群而不党之义自其常也嫌于他国君不可用见已
 君之礼 …… (第 27a 页)
 曰堂上十六西夹东夹各十二是公豆四十但言十
 六者是堂上数也堂上十二西夹东夹各十是侯伯
 豆三十二但言十二者亦堂上数也
  郑锷
曰侯伯四积者凡此皆视上公而降杀耳其义
 则同于夫人之礼则言致飨盖不亲飨也使大夫致
 之而已于子男之君 …… (第 29b 页)
 诸侯之卿大夫士臣也以为介者分之所当然以为
 国客者亦分之所当然以其爵等为之牢礼之陈数
 则知先王待宾客之礼固有常制矣(○ 郑锷
曰诸侯/之卿大夫士有) …… (第 30b 页)
 约安得重困无聊之民求备乎笾豆之事
凡宾客死致礼以丧用
 郑康成曰死则主人为之具而殡矣丧用者馈奠之
 物(○ 郑锷
曰使/其丧有所给)
宾客有丧唯刍稍之受 (第 31b 页)
  郑锷
曰宾客在主国自闻其亲之丧凡主国飨食之
 礼皆不敢受以其丧故也若夫刍稍则以给人马日
 用之须不可以一已 …… (第 32a 页)
 (以转运为馆伴一路/所给皆得以自办)

凡宾客诸侯有卿讶卿有大夫讶大夫有士讶士皆有

  郑锷
曰当朝聘之日讶于宾馆则各降一等其人诸
 侯也则遣卿以讶之诸侯之卿也则遣大夫以讶之
 大夫也则遣士以讶 …… (第 35b 页)
 令则掌讶掌之(○黄氏曰若今金客有/接伴又使监司治护之)
掌交中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徒三十有二人

 郑康成曰主交通结诸侯之好○ 郑锷
曰邦国地远
 势隔故设官以掌交通之事导达其间隔之情使无
 疑沮则天子诸侯情相得矣
掌以节与币巡邦国之 …… (第 36b 页)
 若畿甸之近(○易氏曰诸侯则据所以守邦国者而/言万民所聚则据都家县邑之类而言)

  郑锷
曰天下九州千七百国中士八人安能遍至达
 之以节可也夷诸侯于万民必无是理殆所巡之
 国见其国君则用币以 …… (第 37a 页)
 则道其实诵则诵其言道其实以交邦国万民者义

 也故属之秋官诵其言以正邦国万民者政也故属
 之夏官
使和诸侯之好达万民之说
  郑锷
曰诸侯交好恐不常也王欲诸侯之交久而不
 变以币礼之乃所以和之使益至于无乖也万民之
 说固不一也掌交巡 …… (第 38a 页)
 邦国星分棋布于九州之内其势疑若睽间而相绝
 先王制为朝觐聘问之礼行于其间则有往来不穷
 之通矣(○ 郑锷
曰朝觐聘问相通之事事之常也然/或恐有时而不通又从而为之结其交好使)
 (其相与之情固/结而不可解) (第 38b 页)
以谕九税之利九礼之亲九牧之维九禁之难(乃旦/反)
戎之威

 郑康成曰谕告晓也九税所税民九职也(○ 郑锷
曰/谕以九税)
 (之利使用九职任民而取其财也利国之治莫利于/此○林椅曰侯国计食之馀其赋必有入于王国 …… (第 39a 页)
 (故有九税之利然山林川泽之利非侯/国之所得有故掌交谕之必有以也)九礼九仪之
 礼(○贾氏曰九仪之礼以大小行人皆掌九仪据诸/侯国也言九礼之亲则朝觐是也○ 郑锷
曰谕以)
 (九礼之亲使遵九仪之礼以相聘问/而致其亲也邻国相亲莫亲于此)九牧九州之牧
 (○ (第 39a 页)
郑锷
曰谕以九牧之维使依九州之牧以相亲比/而为国之维也为国之维莫如方伯连率故言为)
 九禁九法之禁(○ (第 39a 页)
郑锷
曰谕以九禁之难使知司马/九法以禁邦国者不可犯诚可畏难)
 (也/)九戎九伐之戎(○ (第 39a 页)
郑锷
曰谕以九戎之威使知司/马九伐之法以威邦国者诚为威) …… (第 39a 页)
 曰以施邦国之政职而司寇之诘邦国无非纠而合
 之也若上无政刑虽不封建其能安且治乎
掌察四方中士八人史四人徒十有六人(阙/)
  郑锷
曰掌察诸侯之不率者
掌货贿下士十有六人史四人徒三十有二人(阙/) (第 41a 页)
  郑锷
曰掌所以供交通诸国之币帛
朝大夫每国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庶子
八人徒二十人
 郑康成曰此王之 …… (第 41b 页)
 六官治教之当行于都家者朝大夫日朝于王以听
 国之事故告都家之君长是以国有政令令朝大夫
凡都家之治于国者必因其朝大夫然后听之唯大事
弗因
  郑锷
曰都家之治有当治于王国者必因大夫以上达
 (○郑康成曰谓以小事文书来者/朝大夫先平理之乃以告有司也) …… (第 44a 页)
 可也○刘执中曰谓有亟事欲遥达于王者则弗因
 朝大夫焉
凡都家之治有不及者则诛其朝大夫
 郑康成曰不及谓有稽殿之诛○ 郑锷
曰凡都家之
 治有失其先后之期违王命而不至则朝大夫告戒
 之不蚤故耳诛而责之可也
在军旅则诛其有司 (第 44b 页)
  郑锷
曰在军旅而其军事不及期则诛其在军之都 (第 44b 页)
 司马家司马耳○贾氏曰见军旅不干朝大夫之事
则中
士一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庶子四人徒
八十人(阙/)
 郑康成曰都则主都家之八则者也当言每都如朝大 (第 45a 页)
 (工以为考工记虽不知其人其作在何日要之在秦/前故遭秦焚书有韦氏裘氏等缺也此记虽不同周)
 (礼体例亦为叙致首尾相承总有七段○ 郑锷
曰司/空之职用是以考百工之事其篇亡其记存汉儒刘)
 (歆校理秘书得之/用以备司空之阙)今观所记如营国 …… (第 1b 页)
 刘氏曰坐而论道一职也作而行之二职也审曲面

 埶三也通四方之珍异四也饬力以长地财五也治
 丝麻六也此文首尾自明不须以六官说之○ 郑锷
 
曰王公士大夫固可谓国之职百工啇旅农夫妇功
 分各不同贵贱殊等乃大宰所授九职中之四者而
 已讵可取并列 …… (第 4a 页)
 不悖于理者也人君欲建久长之策必先谨股肱之

 臣
  郑锷
曰审曲者审其曲也面埶者面其埶也材有曲
 直直者不待审而可知审其曲然后见其理之所在
 势有向背背者不可 …… (第 5b 页)
 (斩毂之道矩其阴阳皆记其阴阳之面背也○陈蕴/之曰面字非物之面乃人向道之面也掸人云以正)
 (王面召诰云面稽天若皆向之谓也审/其曲面其势皆人为之耳又说见下文)赵氏曰饬修
 治也○ 郑锷
曰审其曲面其埶以饬治乎五材左氏 …… (第 5b 页)
  之而未始有行然则作而行之者推王公所论之

  道以见于事业而已 (郑锷
曰时有污隆则道有可/升降当其时所宜行者不)
  (以不论为王公者坐庙朝之上所论若此为/士大夫者奔走于 …… (第 8a 页)
 言者谓贤者与民并耕而食岂知一人之身百工之
 所为备岂必自为而后用之乎
审曲面埶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
  郑锷
曰自审曲面埶而下凡有四职大抵论百工之
 为急○郑康成曰五材各有工言百众言之也○王
 昭禹曰五材者民器 …… (第 8b 页)
 辨民器

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
 郑康成曰商旅贩卖之客(贾氏曰行曰商/坐曰贾旅贾也)
饬力以长地财谓之农夫
  郑锷
曰出于地而利于人者地财也必得人有事于
 地而财始长能勉致其力不惮勤苦以有事焉则地
 无遗利矣斯可谓之 …… (第 9b 页)
 (盖三农生九榖园圃毓草木虞衡/作山泽之财皆所谓长地财也)
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功

  郑锷
曰丝枲人所赖以禦寒暑非嫔妇化而治之无
 以成布帛故制丝以成缯纩组文之物治麻以成布
 缌絺绤之物斯可谓 …… (第 10a 页)
 轮六材既具巧者和之以为弓凡此皆工之巧也

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
  郑锷
曰世不明寒暑燥湿之理徒谓吾有美材矣有
 工巧矣不患乎器不良也而器之成卒不甚善者上
 不得天时下不得地 …… (第 17b 页)
 (俱化何妨乎有之鸲鹆不宜有而有者未必/死也貉踰汶则死矣斯三者言之浅深之序)
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
良地气然也
 贾氏曰据经所言以郑之刀铁移向宋而作斤宋之
 斤铁移向郑而作刀皆不得为良○ 郑锷
曰郑刀宋 …… (第 19a 页)
 不可不顺也
燕之角荆之干妢(扶云/反)胡之笴(古老/反)吴粤之金锡此材

之美者也
  郑锷
曰燕幽燕也燕角之美别无所见荆楚也禹贡
 荆州贡杶干栝柏(郑氏康成曰可/为弓弩之干)则材之出于荆者
  …… (第 20a 页)
 邦之所产也
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石有
时以泐(音/勒)水有时以凝有时以泽(音亦/又释)此天时也
  郑锷
曰天之运也一为春夏而万物生一为秋冬而
 万物死此生杀之时也草木之生也蘖萌于子纽牙 …… (第 20b 页)
 贾氏曰此一段言工之多少总数○毛氏曰凡此诸
 工以职多者上寡者次之尤寡者为下○郑康成曰
 攻犹治也○ 郑锷
曰设色者敷布其采色也刮摩刮
 去而摩铝也司农以刮摩为玉工然玉人磬人谓之
 玉工可也雕人以雕刻为事楖人 …… (第 22a 页)
 攻金抟埴无称人者盖制木必以巧而金土贵乎世

 习宁非记者深得先王制作之意乎
有虞氏上陶夏后氏上匠殷人上梓周人上舆
  郑锷
曰此欲言作车之工故言周人以车为上欲言
 周人上车之由故言虞夏商周四代之主所尚各异
 陶陶土以为器也虞 …… (第 25b 页)
 殷周称人者纯于帝者天道纯于王者人道虞夏称
 氏以其嗣于先则纯乎帝也商周称人以其兴于后
 则纯乎王也
故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
  郑锷
曰周之所尚者舆也故作车之工为多○易氏
 曰故者继上文而言也攻木之工七弓庐梓匠各居
 其一而轮人舆人车 …… (第 27a 页)
 上之覆则有盖盖之斗谓之部盖上撩谓之弓盖之
 小柄谓之达常大扛长八尺谓之桯此车之通制也
车有六等之数
  郑锷
曰易兼三才而两之故六车之为盖以象天为
 轸以象地人立其中则三才之道备矣六等之数殆
 亦兼三才而两之之 …… (第 29a 页)
 类也戈兵之最健者其别于戈而言车戟者以其长

 则不必皆倍寻惟达于车者必然○ 郑锷
曰人长八
 尺立于车上则又崇于戈者四尺是谓三等八尺谓
 之寻倍寻谓之常殳长寻有四尺则丈二也其崇于
  …… (第 32a 页)
 之行以戚速为利是三者皆察之之道故曰察车之

 道言道则超乎形数之表有非目力之所能给矣○
  郑锷
曰察车之道必观乎轮而观轮之法又自有术
 轮以三材合而为之故欲其朴属朴属者言其附著
 之坚固也轮以圜转 …… (第 34b 页)
 也(王昭禹曰轮庳则马高马高则引轮也矣/常若登阪然虽倍用力马疲而车不进)
故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乘(绳/證)
(反/)车之轮六尺有六寸
 毛氏曰人之登下以车为节车之崇庳以马为节
 郑康成曰兵车乘车驾国马田车驾田马○ 郑锷

 马有高下故车轮亦有高下马之高者其轮高马之
 下者其轮卑或驾种马或驾齐马或驾道马其与戎 …… (第 35b 页)
 加轸与轐之七寸则车舆去地四尺矣人长八尺与
 车舆去地之尺适得其半其长短升降适相称焉故
 曰登下以为节○ 郑锷
曰田车轮六尺三寸则轵三
 尺一寸半○郑康成曰乘车之轨广取数于此轨广
 八尺旁出舆亦七寸也 (第 37a 页)
全书
 周礼订义卷七十一   宋 王与之 撰
轮人为轮斩三材必以其时
  愚案自此以下皆攻木之工
  郑锷
曰有车无轮则车不行为轮不专于一工则轮
 不精此所以特立轮人之职察车自轮始此轮人所
 以居众职之先○陈 …… (第 1a 页)
 者也总而言之谓之轮别而言之则轮之体有三毂
 也辐也牙也合此三者而成名者也○郑康成曰三
 材所以为毂辐牙者也○ 郑锷
曰毂辐牙各有所宜
 之木而木有在阴者有在阳者斩之非时则在阴者
 或失之太柔在阳者或失之太刚以之为毂辐 …… (第 1b 页)
 王昭禹曰毂辐牙之材生于天而成于人和者天也
 和之者人也故曰巧者和之○郑康成曰和调其凿
 内而合之○ 郑锷
曰三材以为轮必为之孔入毂入
 牙皆使得所是之谓和非巧者不能焉百工之制器
 惟轮人为轮弓人为弓皆曰巧者 …… (第 2a 页)
 乐如师旷者然后能和其声合五味以为食必精于
 味如易牙者然后能和其味
毂也者以为利转也辐也者以为直指也牙(音/讶)也者以
为固抱也
  郑锷
曰毂者众辐之所凑唯其中虚则轮得行故老
 子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于其无有之
 处而车赖之以为用 …… (第 2b 页)
 利能转惟直能指惟固能抱

轮敝三材不失职谓之完
  郑锷
曰利转者毂之任直指者辐之任固抱者牙之
 任三者各有职矣苟能各当其任至于轮之久而敝
 犹且各居其职任而 …… (第 3b 页)
 故必近视之○王昭禹曰轮贵于圜故欲其幎尔而
 下迤幎如巾之羃物言均致也(○陈用之曰若巾之/幎物然均而无旁突)
 (故/也) 郑锷
曰其至地者微小则其行必戚速其所以
 取者无他惟取其圜而已盖轮已圜故能运转而不
 滞 …… (第 4b 页)
 曰掺掺女手手之揱也欲其肉称者虽以纤杀为善
 又欲其体之壮不肉称则体瘦而弱矣肉称谓如手
 之揱然而又肉称之也○王昭禹曰易则无节直则
 无挠曲○ 郑锷
曰远而望之入牙者欲其纤近而视 …… (第 5a 页)
 而已盖辐以无节目不挠曲为尽善
望其毂欲其眼(音/限)也进而视之欲其帱(音/畴)之廉也无所
取之取诸急也
  郑锷
曰毂则三十辐之所辏初作时则隐然起后以
 革挽之眼者隐起之急如人之眼然也帱覆也廉隅
 也覆之以革革之急 …… (第 5b 页)
 (干也帱则幔毂之革廉则廉隅之见于外惟帱之负/干其革急而不缓然后能至是此毂所以取诸急也)

 (眼以其显于外者言之/廉以其隐于内者言之) 郑锷
曰远而望之欲其突
 然而出如人之眼近而视之欲其革之所挽如屋之
 隅其所以取之者无他惟取其急而已盖毂以 …… (第 6a 页)
 王昭禹曰入牙之蚤入毂之菑上下两相当而无龃
 龉之不齐则轮虽久敝而无方而不转之患匡言方
 也凡物圜则运而转方则碍而止故也
  郑锷
曰轮之外箄为易见故曰视其绠至于菑与蚤
 欲其不佹尤为难见宜察之详特谓之察其菑
凡斩毂之道必矩其阴阳 …… (第 7a 页)
 (其阴而齐乎阳愚谓矩者中分/初斩之木以定身阴阳之多少)
阳也者稹(音/轸)理而坚阴也者疏理而柔是故以火养其
阴而齐诸其阳则毂虽敝不藃(耗又/音固)
  郑锷
曰阳木向阳则受至阳之气其文必稹密其材
 必刚盖阳气之所钟也阴木向阴则受至阴之气其 …… (第 8a 页)
 则两头拘定车轴故虽辘轳而不至臲卼大而短则
 挚卼矣毂围三尺三寸径一尺一寸三分去一以为
 空则中间空宽故辘轳而不迫窄小则迫窄矣(○ 郑/锷
曰)
 (毂以容三十辐则其长短小大当其法取足容辐而/已小而长则辐窄狭而不能容柞迫侧而不宽也大)
 ( …… (第 9a 页)
 之五此毂之长也亦所以为围
以其围之阞(音/勒)(音/萧)其薮(音/叟)

 郑康成曰阞三分之一(○ 郑锷
曰阞者分散之义初/无定数凡物之馀数则谓之)
 (阞如王制言祭用数之阞盖取经用之什一以为阞/也如易之大 …… (第 11b 页)
 之二金厚一寸故其空径四寸五分寸之二此薮之

 所捎者为宽也(○ 郑锷
曰若依经文去一为贤则大/穿径八寸十五分寸之八大小俱不)
 (等故郑氏以去一为误贤者才有过人之/称车毂 …… (第 13a 页)
 (作尺/一寸)
容毂必直陈篆必正施胶必厚施筋必数(音/朔)帱必负干
 郑康成曰容者治毂为之形容也○ 郑锷
曰毂以运
 转不直则轮不可行故治毂而为之形容必欲直而 …… (第 13b 页)
 约之谓之篆毂之有约以待施筋施胶幔革之用苟或

 不正则帱何以负干故必欲其正篆既正矣然后施
 胶以附丽之必欲其厚施筋以固结之必欲其数○
  郑锷
曰胶所以附离异木以为固薄而不厚则附离
 者有时而解剥筋所以缠束柔木以为坚疏而不数
 则缠束者有时而柔 …… (第 14b 页)
 足而毂必急矣故帱欲负干(○陈用之曰负如背有/所负然著于体上故也)

既摩革色青白谓之毂之善
  郑锷
曰以革缦毂矣则以骨丸之丸之已乾又以石
 摩之摩之然后漆焉若既摩而革色青白是为毂之
 尽善盖青者东方之 …… (第 15a 页)
 七寸九分寸之一两厢分之一畔得三寸九分寸之

 五故辐深广各三寸半○ 郑锷
曰凿以容辐之广必
 欲与凿之深相称使无有馀不足斯无危槷之患
辐广而凿浅则是以大杌(音/兀)虽有良工莫 (第 17a 页)
之能固
 郑康成曰杌摇动貌○ 郑锷
曰苟辐广三寸半而凿
 孔太浅不及三寸半则所入不深不深则不固必大
 隍杌而动摇矣虽有良工无所施其巧而使 (第 17a 页)
之固也
凿深而辐小则是固有馀而强不足也
  郑锷
曰毂大而凿孔得深其辐亦宜大苟辐小而凿 …… (第 17a 页)
 入所谓固其有馀而强其不足也如是则辐失于太
 弱安能胜毂之所任乎
故竑(音/宏)其辐广以为之弱则虽有重任毂不折
 赵氏曰竑谓度也弱辐菑也(○ 郑锷
曰此弱与前文/所谓菑理则一也辐入)
 (毂中谓之菑/亦谓之弱)度其辐之广狭以为菑之大小长短则
 菑与 …… (第 17b 页)
 下利故泥不粘著之
参分其股围去一以为骹(音爻/又效)

 郑康成曰谓杀辐之数○ 郑锷
曰上言杀其一据长
 短之中杀其一分而已未明其股骹之大小如何也
 向毂大处谓之股向牙小处谓之骹此盖以人 …… (第 18b 页)
 分之围去一以为骹则本大末小此所以深泥莫之

 粘也
揉辐必齐平沈必均
  郑锷
曰木有曲直不能皆易直故以火矫揉其曲者
 使与直者齐则三十辐之直必等矣木有虚实不能
 无轻重故平而沈诸 …… (第 19a 页)
 孔中之涅又解𣙗字以其用木为𣙗故从木○李嘉
 会曰𣙗即梫(七甚/反)也前曰绠者孔中出外今曰𣙗则
 梫之木也牙之入辐但必用栘无梫则不固○ 郑锷
 
曰辐直而倨牙曲而句倨句之势难乎相得苟辐之 …… (第 20a 页)
 (○李嘉会曰绠继𣙗说者绠/其孔也𣙗其木也故继说)
凡为轮行泽者欲杼(音/纻)行山者欲侔
  愚案此言牙耳非谓辐也言轮则兼于牙
  郑锷
曰凡为轮则所谓牛车大车皆举焉观车人为
 车有行泽者欲杼行山者欲侔之异则知此所谓不 …… (第 22b 页)
 郑康成曰附著也抟圜厚也○郑司农曰不甐于凿

 谓不动于凿中○郑康成曰甐亦敝也以轮之厚石
 虽齧之不能敝其凿旁使之动○ 郑锷
曰泽之下湿
 厥土惟涂泥轮之践浅处不薄则附著必多而滞留
 不行苟削而杼之如以刀割涂然涂分裂而自解则 …… (第 23b 页)
 ○毛氏曰泽多泥泥善附附则不利山多石石善掉
 掉则不稳如刀之割涂言其利之至如抟之行石言
 其稳之至
凡揉牙外不廉而内不挫旁不肿谓之用火之善
  郑锷
曰轮所赖以为用者不一而牙者实所以为固
 抱其揉之也尤不可以不尽善于是又言揉牙之法
 牙车辋必屈一木以 …… (第 24a 页)
 (负起/也)免此患则为用火之善盖用火或过或不及惟
 中为善廉挫者用火之过肿者用火之不及言不柔
 纫也
是故规之以视其圜也萭(音/矩)之以视其匡也
  郑锷
曰轮既成矣察之之道又如此萭矩也匡方也
 赵氏曰轮圜物也中规则可如何欲其中矩盖以规 …… (第 24b 页)
 直从旁以绳县之两两中县则凿正而辐直矣
水之以视其平沈之均也

  郑锷
曰绳所以见其辐之直未知其轮厚薄之善否
 也又浮之水上以观之上文言平沈必均言揉辐之
 时也此则轮已成又 …… (第 25b 页)
 曰上载轮之法备矣然所试者一轮而已此又合两
 轮于水而试之以观其浮沈之均则轮之行用力侔
 矣
量其薮以黍以视其同也
  郑锷
曰轮之毂空壶中当辐菑者谓之薮薮孔薮也 …… (第 25b 页)
 准绳之为审援手而度多寡轻重不如付诸权量之
 为当六者设则天下之为方员平直多寡轻重者皆
 不能外是固不容加毫末于其间也○ 郑锷
曰自规
 之以视圜至权之以视轻重之侔皆一定之法所当
 然若夫不必用规用矩不必沈之水县以绳不必量
 以 …… (第 26b 页)
 (度惟国工/而后可)

轮人为盖
  郑锷
曰轮人之职掌为轮者也又使为车盖者盖先
 王役人固不强人之所不能苟制作相似因其巧智
 亦足以为者从而任 …… (第 27b 页)
 可之有○陈用之曰其工虽同其事则别故特以轮

 人为盖目其职事焉
达常围三寸
 郑司农曰达常盖斗柄下入杠中也○ 郑锷
曰盖柄
 有二节达常则下入乎桯桯则上含乎达常名曰达
 常以其通乎上下无所更变其体有常也○郑康成
 曰 …… (第 28a 页)
 桯无以含达常于其中
(音/楹)围倍之六寸
 郑司农曰桯盖杠也读如丹桓宫楹之楹○贾氏曰
 楹者盖柄下节粗达常一倍向上含达常○ 郑锷

 名曰桯者犹屋之有楹所以直而上承(○王氏曰桯/立于下盖之)
 (材赖之以呈/露故谓之桯)○郑康成 …… (第 28b 页)
 常
(音/伸)其桯围以为部广(去/声)部广六寸

 郑司农曰部盖斗也○贾氏曰部者盖之斗四面凿
 孔内盖弓者于上部高隆穹然谓之为部○ 郑锷

 盖斗最处盖之上者名之曰部言穹窿而高处乎上
 部以总众弓如部伍然也信当为伸取其在下之围
 以为在 …… (第 29a 页)
 围尺有八寸
部长二尺

  郑锷
曰部径六寸正指部言之部长二尺又指达常
 为部也达常者盖之上节贯入乎部中者惟其入乎
 部中故亦可谓之曰 …… (第 29b 页)
  常以达常上纳于部下纳于桯人所不见所可见
  者部与桯耳其实部自是部达常自是达常注以
  部即达常非也
桯长倍之四尺者二
  郑锷
曰达常长二尺而桯长倍之则四尺矣倍四尺
 而又有二则其倍者八尺也以此八尺上含达常之
 二尺则盖之高凡一 …… (第 30a 页)
 具矣
十分寸之一谓之枚
 郑康成曰为下起数○赵氏曰以一寸而十分枚计
 一分也盖十分为一寸枚只得十分之一故也
部尊一枚
  郑锷
曰前言部广六寸未见其高之如何故于此言 …… (第 30b 页)
 一寸又尊高一分欲其稍峻而高去水疾故也
弓凿广四枚凿上二枚凿下四枚
 郑康成曰弓盖撩也○图说曰凿部上菑弓者也○
 郑康成曰广大也○ 郑锷
曰四方凿孔以纳弓弓凿
 之广其广四分故曰弓凿广四枚弓凿之上则馀二
 分凿之下则馀四分以凿广四枚与上二 …… (第 31a 页)
 坚固缜密非常工所能测识者
弓长六尺谓之庇轵五尺谓之庇轮四尺谓之庇轸
 赵氏曰庇谓覆也轵谓毂末也轮谓轮牙也轸谓舆
 后横木也○ 郑锷
曰车有大小故盖有大小盖大故
 弓长长则所庇者远弓长六尺谓之庇轵者盖弓之
 一面长者六尺对为丈二中有部 …… (第 33b 页)
 弓每减一尺短则其庇近也汉世名盖弓为撩子
参分弓长而揉其一

  郑锷
曰揉与揉牙揉辐之揉同挠而曲之谓之揉参
 分弓长而揉其一者假如弓长六尺则曲其二尺也
 盖凿孔之时外畔弓 …… (第 34b 页)
 四分由弓头仰故须近部挠其二尺使平其长四尺
 以为宇曲也
参分其股围去一以为蚤(音/爪)
 郑康成曰蚤当为爪○ 郑锷
曰股与辐之近毂者谓
 之股同弓之近部者亦谓之股以其大也蚤与辐之 …… (第 34b 页)
 围当一寸六分也于一寸六分之数而去其一分以
 为蚤围则弓之蚤围凡一寸十五分寸之一
参分弓长以其一为之尊
 郑康成曰尊高也○ 郑锷
曰前云部尊一枚言部之
 高耳若弓之入部则三分其长以其一为之尊假如
 六尺之弓则以二尺近部为高也 (第 35a 页)
上欲尊而宇欲卑
  郑锷
曰弓上近部者二尺则欲高其长四尺为宇者
 则欲卑弓之隤下处谓之宇如屋宇然因以名之
上尊而宇卑则吐水疾而 (第 35b 页)
(力又/反)
  郑锷
曰所以上欲尊而宇欲卑者盖本为雨设苟上
 尊而宇卑则其吐水也必速而水之霤所及者必远
 矣古人云犹高屋之 …… (第 35b 页)
 薛氏曰盖部并达常二尺桯长八尺共十尺也古者
 以人为法人长八尺二寸为宇曲卑于此则蔽人目
 高于此则难为门○ 郑锷
曰车出入乎门盖太高则
 门不能容人立乘乎车盖太卑则目无所见古人制
 盖之法欲无害于门欲不蔽乎目故以十 (第 36a 页)
尺为度○

 郑康成曰十尺其中正也
良盖弗冒弗纮殷(音/隐)亩而驰不队(音/坠)谓之国工
  郑锷
曰为盖者必冒之以衣必纮之以带如纮綖之
 纮谓以带而维系之也冒之纮之则弓有所恃以为
 固而不坠矣此作盖 …… (第 36b 页)
 为非常才所可及(○陈用之曰亩平夷之地非谓垄/上也殷若殷其雷之义车震地之)

 (声驰之疾则/转而有声矣)
   总论
  郑锷
曰巾车惟王后五路重翟安车言皆有容盖辇
 车言有翣羽盖彼妇人车盖疑非此轮人所专掌也
 夫车未有不用盖者 (第 37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订义卷七十二   宋 王与之 撰
舆人为车
  郑锷
曰舆人掌为舆者也谓之为车者盖察车之道
 虽自轮始而作车实自舆始舆居中以载人有舆则
 一车之体成故舆人 …… (第 1a 页)
 尺六寸不足以容驭右轮之崇不六尺六寸不足以
 为登下之节三者异任而尺数如一者非相期也各
 适其宜而已○ 郑锷
曰此指兵车乘车以为言也轮
 则计其崇舆则计其广衡则计其长各因其所主言
 之是三者要如一乃谓之称(○陈 (第 2a 页)
用之曰称非谓其/度之等言其用相称也)
参分车广去一以为隧

  郑锷
曰车之舆居中以载人者也其深则名曰隧如
 墓隧之隧经于墓大夫言及竁以度为丘隧注谓隧
 羡道也左传晋文公 …… (第 2b 页)
 薛氏曰植于车舆两旁为輢横于两輢在车前为人
 所凭者为式(○贾氏曰式谓人所冯依/而式敬故名此木为式) 郑锷
曰以
 隧之四尺四寸而三分之其一分当一尺四寸三分
 寸之二矣一分在前二分在后于其中而揉式焉则
 式凡 (第 3a 页)
深一尺四寸三分寸之二(○李嘉会曰揉/者取其平贴也)
以其广之半为之式崇
  郑锷
曰舆广六尺六寸取其广之半为式之高则式 …… (第 3a 页)
 者也轵则横植于輢者也轛则横植于式者也式必
 曲为之所谓揉其式是也较有重之者所谓猗重较
 兮是也(○ 郑锷
曰淇奥之诗曰猗重较兮诗疏曰侯/伯之车注云卿士之车左传载王黑以灵姑)
 (銔率请断三尺而用之事杜预曰断 …… (第 4a 页)
 其可也轸为任正故比较为大自式而下皆以次减
 焉轸在下式在中较在上大其本者小其末物理然
 也
参分轸围去一以为式围
  郑锷
曰轸围一尺一寸三分之而去其一以为式围
 则式围七寸三分寸之一
参分式围去一以为较围 (第 5a 页)
  郑锷
曰以式之七寸三分寸之一而三分之取其二
 以为较围则较围四寸九分寸之八
参分较围去一以为轵围
 郑康成 (第 5b 页)
曰轵輢之植者衡者与毂末同名(○贾氏曰/上文注云)
 (轵是毂末此轵是车较下竖直者/及较下横者直衡者并纵横相贯) 郑锷
曰较围四
 寸九分寸之八而三分之取其二分以为轵围三寸
 二十七分寸之七与毂之轵五分毂长而去三者异
  …… (第 5b 页)
 之附于干相着而不可离此却是人力之巧妙有若

 自然生成之物与上四件不同(○ 郑锷
曰木之始生/者必直其曲者非其)
 (性也必有所折屈故曲也立木之直者欲其如自地而/出直而无所屈木之旁枝 …… (第 8a 页)
 多其材有圜者有方者有横者有直者有附者中之
 与如各指一件说否则车形不四方平直如何中得
 又如何如得
凡居材大与小无并大倚小则摧引之则绝
  郑锷
曰居处也处身者必欲得其所然后身安车之
 制木处之亦欲得其所故谓之居木有大小各宜以
 类相从则强弱相敌 …… (第 8b 页)
 使大材倚并小材小材弱不堪大材所倚则摧折矣
 此引之则绝据小并大而言也若小并于大大木振
 其小木力不堪则绝断也
栈车欲弇饰车欲侈
  郑锷
曰巾车言服车五乘孤乘夏篆卿乘夏缦大夫 …… (第 9a 页)
 郑康成曰辀车辕也诗曰五楘梁辀(○赵氏曰梁谓/衡也辀持衡者)

 (也辀从轨前微曲而上至衡则下而句之辀纵/而衡横纵者若辀横者若梁所以云梁辀也)
 锷
曰考工所记攻木之工七轮舆弓庐匠车梓而辀
 人不与焉此有辀人之官者盖作车自舆始察车自
 轮始故舆轮之职 …… (第 10b 页)
 则谓之辕自其载任以覆为戒则谓之辀辀犹舟焉

 所戒者覆也
辀有三度轴有三理
 郑康成曰目下车度浅深之数○ 郑锷
曰辀欲中法
 其度有三三度者国马田马驽马之辀深浅不同之
 数○薛氏曰两毂中横截之木为轴○项氏曰轴则 …… (第 11a 页)
 郑康成曰轮轵与轸轐大小之减率寸半则驽马之
 车轵崇三尺加轸与轐四寸又并此辀深则衡高六
 尺七寸今驽马六尺除马之高则衡颈之间亦七寸
 ○ 郑锷
曰辀之所贵挠而无曲故为车则必揉之以 …… (第 12a 页)
 (正者此木任力车舆所取正以其两輢之所树于此木/较式依于两輢故曰任正云三面材者此木下及两)
 (旁见面其上面托著/舆板其面不见也) 郑锷
曰上言辀之深耳若夫
 辀之长当计軓前舆下总为辀之数軓前十尺与隧
 四尺四寸凡一丈四尺四寸矣十分其长取 …… (第 15b 页)
 陈用之曰谓之衡任其为任也横而用之非车之所

 以为行○ 郑锷
曰衡任谓两轭之间此木当辀颈之
 处其用力为尤多故五分其长以其一为之围然衡
 任之木其围盖有取于辀之五 …… (第 16a 页)
 三寸五分寸之一窃恐不然
小于度谓之无任

 王昭禹曰任正衡任其度如此材苟小焉则力不足
 以胜其任故谓之无任
五分其轸间以其一为之轴围
  郑锷
曰前言六分隧之广以为轸围言其围尔此言
 五分其轸间非计其围也轸以承舆之六尺六寸则
 轸间亦六尺六寸也 …… (第 16b 页)
 其末入轵处渐以小也(○李嘉会曰车之用力不/在乎轴只在中央之转动)

十分其辀之长以其一为之当兔之围
  郑锷
曰当兔谓舆下当横轴之处前文所谓加轸与
 轐轐即伏兔也辀长一丈四尺四寸(○贾氏曰亦通/计辀之軓前与) …… (第 17b 页)
 牛之车也驾马之车以载人驾牛之车以载物载人
 之车轻辕直未必覆载物之车重辕直则必覆故举
 大车以明之(○ 郑锷
曰牛车之辕必欲/桡则驷马之辕欲桡可知)
 郑康成曰挚輖也登上阪也克能也○王昭禹曰挚
 言其至谓其势直 …… (第 19b 页)
 深故曰唯辕直且无桡也

  郑锷
曰此言大车辕挚则然
是故大车平地既节轩挚之任及其登陀不伏其辕必
(一臂反又/于计反)其牛此无故唯辕 …… (第 20a 页)
 夫大车于平地虽节其轩挚之任若其登阪陀之地

 牛不退而偪伏其辕则辕必重而缢系其牛颈此亦
 其辕直且无桡之故○ 郑锷
曰此言车之登陀之时
 则然
故登陀者倍任者也犹能以登及其下陀也不援其邸
必鞧(音/秋)其牛后此无故唯 (第 20b 页)
辕直且无桡也
  郑锷
曰登陀者上高峻之处○郑康成曰倍任用力
 倍也○赵氏曰邸却无可考意者邸是伏兔后踵承
 轸处如四圭有邸与 …… (第 20b 页)
 深皆有常数也

  郑锷
曰必三言辕直无挠者一言辕之势一言登陀
 一言下陀辕不曲皆为害也惟其如是故揉辕必欲
 深而又欲无弧深所 …… (第 21b 页)
 (低之异欲其势顺而无艰难掣肘之患必为之/不甚伸亦不甚曲故三者皆以辕直无桡结之)
是故辀欲颀(音/恳)(音/殄)
  郑锷
曰上文言牛车之辕于此又言驷车之辕○郑 …… (第 21b 页)
 康成曰颀典坚刃貌○陈用之曰颀典谓其体之丰
 大盖辀恶其折故欲颀典则壮矣诗言五楘梁辀义
 可知矣(○ 郑锷
曰颀长也典实也其势欲颀然而长/其材欲典实而不虚○王昭禹曰颀如硕人)
 (其颀之颀言其长也典如六典之典 (第 22a 页)
言其有常也欲/颀典言欲其长而有常也盖辀之长丈有四尺四寸)
 (过乎此则其长为有馀而赘不及乎/此则其长为不足而亏非法度之常)
辀深则折浅则负
  郑锷
曰揉之深则太曲太曲则伤其力力伤则易折
 揉之浅则微曲微曲则其势直于马背之上故马常 …… (第 22a 页)
 险阻故以登下为言而曰缢曰鞧马车或行于平地
 故以平地为言而曰负也
辀注则利准(音水又/如字)利准则久和则安
  郑锷
曰康成云形如注星(○贾氏曰谓辀之形势似/天上注星车之利也○郑)
 (司农曰注则利水谓辕/脊上雨注令水 …… (第 22b 页)
 (○杨谨仲曰郑氏言揉辀太深则折夫上言辀深则/折是辀太深故马倚之则折也浅则马负之而已今)
 (言弧而无折岂彼之所谓折哉此折乃磬折之折言/弧则宛而曲无复有如磬之折者故曰弧而无折)
 ○ 郑锷
曰欲其经而无绝者孙即经耳顺其文理谓
 之孙顺理而直谓之经揉辀者惟恐不能顺其理耳
 不顺理则断绝而不相 …… (第 23b 页)
 病

  郑锷
曰辀为一车安危所系故既言之又再言之欲
 其孙欲其颀典欲其弧而无折经而无绝一篇之中
 屡致意焉见为辀之 …… (第 24a 页)
 惟辀之和则终日驰骋载在左者无罢倦之患

行数千里马不契(音/挈)(音/须)
 郑司农曰契读为爰契我龟之契需读为畏需之需
 谓不伤蹄不需道里○ 郑锷
曰车有两骖两服诗言
 两服齐首言其不前后也两骖如舞言其不拘阂也
 辕若不和则马必拘阂而相契契倚而相合 …… (第 25b 页)
 (曰契读如死生契阔之契需如易/需卦之需谓不劳苦而停滞也)
终岁御衣衽不敝此唯辀之和也

  郑锷
曰衣之下裳谓之衽礼记云扱衽深衣续衽皆
 谓裳之下也御车者常苦于裳之易敝以其近下而
 摩于车也惟辀之和 …… (第 26a 页)
 五诗所谓五楘梁辀是也楘谓束缚处又被之以筋
 胶而环饰之以漆以为受霜露惟制辀而尽其善故
 能周环四围皆有漆灂也○ 郑锷
曰所以良善其辀 …… (第 27b 页)
 用者此良辀国辀之辨
轸之方也以象地也盖之圜也以象天也轮辐三十以

象日月也盖弓二十有八以象星也
  愚案此以下总论上文车器之义非止属辀人
  郑锷
曰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无所往
 而不与之俱故或以宫室而象之或以衣裳而象之
 或以圭璧旌旗而象 …… (第 29a 页)
 熊旗画六路垂六条伐注谓伐属白虎宿与参连体
 而六星疏云西方七宿为白虎金其色白伐与参六
 星为上下是连体也惟是星有六与熊旗同数所以
 象之(○ 郑锷
曰六斿当/为五斿字或误也)
龟蛇四斿以象营室也
 赵氏曰龟蛇是画龟蛇在上故谓之龟蛇龟蛇取其
 捍难避 …… (第 31b 页)
 与龟蛇同所以象之○陈用之曰于西独取伐于北
 独取营室者岂非始事尚谋欲周成事尚义欲断
   总论
  郑锷
曰此言王者之车建四方之旗象四方之经星
 也上文盖弓二十有八以象星矣此又以旗象之何
 也盖弓之所象者象 …… (第 32a 页)
 星之所可拟也惟四者之旗既取四旁之物以为象

 则因四方之星以制其斿固其理也
弧旌枉矢以象弧也
  郑锷
曰弧旌者弧弓也旌旗有弓所以张縿幅故谓
 之弧旌于张縿之弓上画为枉矢之形故谓之枉矢
 用此以象天之弧星 (第 34b 页)
 周礼订义卷七十三   宋 王与之 撰
攻金之工筑氏执下齐(去/声)冶氏执上齐凫氏为声㮚氏
为量(音/亮)段氏为镈器桃氏为刅
 贾氏曰此与下攻金之工为目○ 郑锷
曰木可攻也
 皮可攻也经亦以攻言之经曰烁金以为刃攻之之
 道殆以火烁之欤
 刘迎曰先儒以多锡为下齐少 …… (第 1a 页)
 (皆下齐也以戈戟为上齐而言冶氏执之则钟鼎斤/斧之属皆上齐也举筑冶二工其他以类推之可知)
 (矣/)○郑康成曰声钟錞于之属量豆区釜也镈器田
 器钱镈之属刃大刃刀剑之属○ 郑锷
曰凫氏为钟
 然能鸣之类不止于钟故以声言之桃氏为剑然器 (第 1b 页)
 之利者不止于剑故以刃言之
金有六齐
 郑康成曰目和金之品数○ 郑锷
曰凡物太刚则折
 太柔则仆金至刚之物锡至柔之物金有赤黑之色
 锡有青白之色金不济之以锡其为器也刚烈而 …… (第 2a 页)
 而锡居一戈戟皆用之以刺防其或挫折用锡宜多
 于斧斤故四分其金而锡居一凡此皆所谓上齐也
 (○陈用之曰钟鼎欲其传之久故其齐居最○ 郑锷/
曰钟贵其声之清鼎欲其体之固斧斤戈戟欲其锋) …… (第 2b 页)
 缺故三分其金而锡居一削则以制书杀矢中之则
 死皆欲其坚忍不脆其用锡又宜多于大刃故五分
 其金而锡居二(○ 郑锷
曰刃剑也削也杀矢也虽皆/以利为尚然今之用刃者皆须磨错)
 (使其光明莹照则知贵其色之青白矣惟锡多则然 …… (第 3a 页)
 精而寓精因神而止气因精而生偏阳则阴竭偏阴

 则阳竭二者不偏然后水火可以相待而成
  郑锷
曰攻金之工有桃氏有冶氏有凫氏有㮚氏有
 段氏有筑氏或为削或为戈戟或为钟或为剑或为
 量为镈独无为鼎为 …… (第 4a 页)
 之夫子作春秋削则削笔则笔是也故有筑氏之工
 名官以筑者盖筑所以致实书之所述欲删其烦冗
 而取其实故也(○ 郑锷
曰大事书于策小事书于简/而简策所书者非笔也百名以上书)
 (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而方策所书者亦非笔也大 …… (第 4b 页)
 王昭禹曰十寸为尺十分为寸以长尺而累之则合
 六削适六尺矣环而围之其势圜足以成规则不期
 于圜而自中于规矣○ 郑锷
曰取六削而周环以合
 之欲其成规取诸圆也盖削者曲刀也其形偃曲如
 弓之反张而为之也其形曲则过乎曲不可 …… (第 5a 页)
 其刃新发于硎无他器之善其制故也书之所述无

 穷则削之用亦欲无穷所以筑氏亦欲常新而无穷
 已(○ 郑锷
曰刀之新者必利既久则钝夫久而钝者/锻金不坚耳金不坚故其新有时而穷削之所用)
 (者大故欲锻之有法使 (第 6a 页)
其新也常无穷而已)
敝尽而无恶
 郑康成曰谓刃也脊也其金如一虽至敝尽无瑕恶
 也○ 郑锷
曰刀之久者必恶恶如今上绣也久而生
 恶亦以锻金无法故也(○王昭曰敝尽者亦其锋芒/之适于用者然也若其脊 …… (第 6a 页)
 (亦未尝有亏缺之疵岂非无恶之谓凡此/皆材美工巧之效所谓鲁之削不过此也)

冶氏为杀矢
  郑锷
曰泥在钧唯甄者之所为金在镕唯冶者之所
 铸则冶者铸金之工也攻金之工六孰非冶哉特于
 戈戟之工称冶者盖 …… (第 6b 页)
 健者其别于戈以此内谓胡下接柲处正是铁筒子
 入木柄者这里面谓之内胡谓矛之旁出者援谓自
 柲直至上尖头刺刃也(○ 郑锷
曰戈之状有曲而下/垂者谓之胡有直而上达者) …… (第 8b 页)
 胡径当言胡广不应言戈广也内倍之其长四寸胡
 三之其长六寸援四之其长八寸
已倨则不入已句(音/钩)则不决长内则折前短内则不疾
  郑锷
曰已之为言大也倨直也句曲也○赵氏曰倨
 句长短皆指胡之四病盖戈之所用在胡故特言之
 注云戈句兵也中义 …… (第 9a 页)
 郑司农曰锊量名读为刷○郑康成曰许叔重说文
 解字云锊锾也今东莱称或以为大半两为钧十钧
 为环环重六两大半两锾锊似同矣则三锊为一斤
 四两(○ 郑锷
曰书之吕刑有其罚百锾千锾之数/锾即锊也三锾言戈之金共重一斤四两)
戟广寸有半寸内三之胡四之援五之倨句 …… (第 11b 页)
 疏云胡六寸横贯三寸直下三寸是胡中矩也援七
 寸半亦以三寸为横稍举之使不中矩以四寸半者
 向上为磬折向外此援为倨句也○ 郑锷
曰前所言 …… (第 12b 页)
 戟之广既减于戈广之寸若不三锋则不得与戈同
 重三锊故言与刺重三锊言合三锋乃如戈之重也
     总论
  郑锷
曰五兵之制尚矣书有执戈上刃之文而执剑
 执瞿说者皆以为戟属经有司戈盾之官而不司戟
 诗有干戈戚扬之文 …… (第 13a 页)
 王昭禹曰剑之工名谓之桃氏以桃能辟除不祥而
 剑亦能止暴恶故也
腊广二寸有半寸
 郑康成曰腊谓两刃(○ 郑锷
曰古者腊必猎猎而得/禽则宰杀以祭故腊于文为月)
 (旁巤盖言于是月必猎也然四时之田得禽皆割以/祭独谓 …… (第 14b 页)
 王昭禹曰谓剑脊中高两杀而趋锷○赵氏曰半之
 自脊分断一边广一寸四分寸之一
以其腊广为之茎围长倍之
  郑锷
曰茎者剑镡也柄谓之夹茎者人所把握之处
 在夹之中如竹木之茎然故名曰茎取腊广以为茎
 之围围二寸半也长 …… (第 15a 页)
 贾氏曰首广谓剑把接刃处之径○郑康成曰首围

 其径一寸三分寸之二(○贾氏曰围之谓圜之/故庐人皆以围为圜之)
     总论
  郑锷
曰凡剑之制有锋有锷有脊有镡有铗锋者所
 以为锐也锷者所以为利也脊者所以为干也镡者
 所以为本也铗者附 …… (第 16a 页)
 小长短之制宜不苟故其法如此
身长五其茎长重九锊谓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长四其
茎长重七锊谓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长三其茎长重五

锊谓之下制下士服之
  郑锷
曰此谓桃氏制之以供卫王者之所佩服也人
 之形貌小大长短各不一也制剑以供其服非直以
 为观美要使各适用 …… (第 16b 页)
 (无淫溺故也○陈用之曰以器言则钟尚羽以义言/则钟阴也为止而聚凫止而聚者也故为钟之工名)
 (以凫/氏)
  郑锷
曰考钟之制有镈有镛有编钟编钟十六枚而
 在一虡小胥正其位磬师教其击者也镛则当十二 …… (第 18a 页)
 (其无篆隧/之文故也)
铣间谓之于于上谓之鼓鼓上谓之钲(音/征)钲上谓之舞
 郑康成曰此四者钟体也○ 郑锷
曰钟口两间其名 …… (第 19a 页)
 之于(○图说曰钟声铿其声欲缓故下著之形屈而/不正犹气之于名之曰于○薛氏曰气之上达)
 (谓之于于/言其和也)○王昭禹曰鼓以作为事凡作乐谓之鼓
 于上作而击之之处谓之鼓○ 郑锷
曰鼓之上声之
 所止之处其名曰钲钲言声之所由止也用兵者以
 鼓进以金止作乐则戒在于不已而至于流也故钟 …… (第 19b 页)
 (者故云舞○陈用之曰以舞/为义言发扬其体从此也)曰铣曰于曰鼓曰钲曰
 舞凡此五者皆钟之体因其声之所生而制名也
舞上谓之甬甬上谓之衡
  郑锷
曰甬如甬道之甬言可往来而不穷也舞以为
 节其作止则其用可以往来而不穷故舞上名曰甬
 (○陈用之曰言 …… (第 20a 页)
 (平焉故/谓之衡)曰甬曰衡凡此二者皆钟之柄因其形之可
 见而制名也
钟县(音/玄)谓之旋旋虫谓之干
 郑康成曰旋属钟柄所以县之○ 郑锷
曰其形如环
 环则有盘旋之义县钟则假物以为之附著钟偃于
 此若盘旋然(○陈用之曰言/其饰之盘旋)于旋 …… (第 20b 页)
 以干事(○陈用之曰言/所恃以强固)自汉以来钟旋之上以铜篆
 作蹲熊及盘龙兽名辟邪皆周之旋虫也
钟带谓之篆篆间谓之枚枚谓之景
  郑锷
曰钟有铣有于有鼓有钲有舞其名不可辨乃
 为之带如衣之带然所以介而辨之其介凡四其名
 曰篆篆如篆 …… (第 21a 页)
 (舞故篆间/谓之枚)枚谓之景者日之光谓之景枚景一物而
 二名犹栾与铣皆一物也
于上之攠(音/摩)谓之隧
  郑锷
曰上云铣间谓之于谓钟唇也于之上所击之
 处谓之攠攠言击之久而必敝如磨然也其攠之处
 又谓之隧隧如隧道 …… (第 21b 页)
 有其义
十分其铣去二以为钲以其钲为之铣间去二分以为
之鼓间以其鼓间为之舞脩去二分以为舞广

  郑锷
曰此一段言钟之制非一定如此也假设而言
 其长短广狭以为造钟之法即此数而加减之则十
 二钟之制皆推而知 …… (第 22b 页)
 之间则间者岂非只论带之内而然乎(○王昭禹曰/凡钟之制皆)
 (下侈而上敛故钲之径居铣径/十分之八而铣间则与钲同)
以其钲之长为之甬长
  郑锷
曰郑康成言钲间六若以钲长六分为甬之长
 则失之太长故为之甬长者并衡甬而言也然经文
 不言钲长之数康成 (第 24a 页)
意之也
以其甬长为之围参分其围去一以为衡围

  郑锷
曰为之围者其围之径与甬之长相当也○贾
 氏曰自两栾已上至甬皆下宽上狭衡又在甬上故
 宜小于甬一分
参 …… (第 24b 页)
 也

钟已厚则石已薄则播
  郑锷
曰此所以说夫震动之由也体失于太厚则声
 如石坚实而无声也体太薄则声播布散而不聚也
侈则柞弇则郁
 毛 (第 27a 页)
氏曰此说侈弇之所由兴也○郑康成曰柞读为
 咋咋然之咋声大外也郁声不舒扬○ 郑锷
曰口太
  (第 27a 页)
则中
央约其声迫柞则出去必疾口太 (第 27a 页)
则中

 宽其声郁勃则收而不扬此皆钟之形不中乎度其 (第 27a 页)
 声之病则然也则清浊之所兴其本于此
长甬则震
  郑锷
曰以其钲之长为之甬长则钟柄亦声之所寓
 不可失之太长太长则声必震震掉也言其动摇不
 定也王安石以为声 …… (第 27b 页)
 一鼓钲外共有三分能几阔更就中十分取一钟无
 乃太薄此说极好
钟大而短则其声疾而短闻钟小而长则其声舒而远

  郑锷
曰钟形大而短短则浅而躁故其声疾疾言出
 之速也然形太短则其竭也必易此所以短闻也钟
 形小而长长则安而 …… (第 29a 页)
 (厚之一则不伤于钟之体势取/其圜而不方则有运而行之意)○李嘉会曰遂者发

 声之所今而圜之则就圜中击之声从中发而内外
 相应矣
  郑锷
曰典同所谓钟之形声者十有二此惟言薄厚
 侈弇四者盖为钟之病大槩不出于是四者故也景
 王将铸无射单穆公 (第 30a 页)
 王昭禹曰栗之为果有坚栗难渝之意先王之为量
 使四方观之以为则万世守之以为法以立天下之
 信而无致渝焉所以名官谓之㮚氏(○ 郑锷
曰言王/之坚则曰缜密)
 (以栗言风之急则曰二之日栗烈妇/人之贽用栗取其谨饬而坚守也)
改煎金锡则不 (第 1a 页)


  郑锷
曰量所以量多寡摩于物者其敝必易故必改
 煎金锡以为之使之缜密而坚实然后磨而不磷坚
 而不秏改煎者煎而 …… (第 1b 页)
 赵氏曰准谓既锻炼了金锡令平正之齐其块之大

 小也○ 郑锷
曰准是准其金锡六分金一分锡准其
 多少也准平也知其轻重又欲平其多寡(○毛氏曰/将煎金锡)
 (固当称 (第 2a 页)
之而不能无消/释既煎矣又从而称之)
准之然后量之
  郑锷
曰准以平其多寡量乃量其多寡以纳于模范
 之中疏谓假令为两釜必为两模其说正谓此(○贾/氏曰)
 (量谓 …… (第 2a 页)
 受物以理推之恐是仰以受物盖臀被釜盖了不得不
 覆以受物耳在上无所遮蔽何用覆以受物内方者
 不变之体外圆者无穷之用○ 郑锷
曰覆釜用厎厎
 深一寸可容一斗覆釜用耳耳深三寸可容一升○
 王氏曰内方而外圆则天地之象一寸三寸则阴阳 …… (第 3a 页)
 乎黄钟之度五权皆起于黄钟之重而釜之重一钧

 有合乎黄钟之权量之成而中黄钟也宜矣郑氏以
 黄钟之宫为应律之首不知其制惑矣○ 郑锷
曰声
 无形而寓于器声亡而器存则声可复矣故得度量
 权衡者可以制律而调律者亦可以制度量权衡此
 量起 …… (第 9a 页)
 礼乐有其德而无其位不敢作礼乐德与位兼者非
 时文而何惟时文之君内忠于心外索于物信臻乎
 是理之极(○ 郑锷
曰古者作为铭文皆所以诏后世/非苟眩文以为工此铭量之人自谓作是)
 (铭文以铭此量非苟为铭盖深思精求所 …… (第 10a 页)
 (观四国俾咸用之观与中正以观天下观兵于盟津/之观同观四国使同其用则虽有私智无所施也)
永启厥后兹器维则
 郑康成曰永长也厥其也兹此也又长启道其子孙
 使法则此器长用之(○ 郑锷
曰启如启/迪我后人之启)○易氏曰则
 谓五则之则非特后世五量取则于此如五权之轻
 重五度之长短六律六 …… (第 11a 页)
 杜氏曰状铸金之形状(○贾氏曰此铸冶所候/烟气以知生熟之节)○赵
 氏曰成周铸量须用金锡相和欲坚明不裂也此独
 言金者盖金有三品银铜铁锡皆谓之金○ 郑锷

 欲铸金以为器必先消炼之以求其精消炼之精粗
 必观其气候气候者消炼之烟也五行木生火火生
 土土生 …… (第 12a 页)
 (以皮为之其皮方正析而成片如书札之札故谓之/札札之相重如木叶之续故谓之叶札叶相连而成)
 (列相属焉/故谓之属) 郑锷
曰属连缀之义上旅下旅以札相
 续其名曰属取其连属也○赵氏曰用革须要坚实
 所以必择犀兕之皮为之○ (第 14b 页)
郑锷
曰犀皮虽坚然生
 于水水柔物也故不若兕兕兽之尤暴猛者也然兕 …… (第 14b 页)
 而可易也
凡为甲必先为容然后制革

  郑锷
曰为甲必制革以为札札叶也一叶为一札制
 而裁之岂可失长短广狭之度故必先为容然后乃
 裁割之容谓人之形 …… (第 16a 页)
 贾氏曰谓札叶为旅者必以札众多故言旅旅即众
 也○郑司农曰上旅谓要以上下旅谓要以下(○贾/氏曰)
 (上旅谓衣下旅谓裳/春秋傅曰弃其甲裳) 郑锷
曰上旅之续札有七节
 者有六节者有五节者下旅之续其节亦然称其上
 旅下旅之叶使其重如一然后被甲者无上 …… (第 16b 页)
 毛氏曰长言从围言横从横而尺数同假令旅长三

 尺合前后之围亦三尺(○ 郑锷
曰上旅言其长也若/夫腰围之广惟取其一旅之)
 (长以为之广如此则/长短广狭又如一矣)
凡甲锻(丁乱 (第 17a 页)
反)不挚(音/至)则不坚已敝则挠
  郑锷
曰锻者治皮之名锻皮为甲不可太过又不可
 不及挚谓熟之至也锻治不至于熟则不坚熟之太
 过至于敝困则甲必 …… (第 17a 页)
 赵氏曰此是论察革之节目盖卫人者在甲为甲者
 在革革之美恶由人锻之善否察不详不知其病故
 察革亦有道焉○ 郑锷
曰车之行也必假于轮之圆
 察车者必察其轮是为得察车之道甲之制也必由
 于革之坚察甲者必察其革是为得察 …… (第 17b 页)
 而致精焉兹其所以为有道也故曰察革之道
视其钻空(音/孔)欲其惌(音/宛)
 毛氏曰凡言视者以目视之○郑司农曰惌小孔貌
 惌读为宛彼北林之菀○ 郑锷
曰坚革虽钻之以孔
 而孔不宽故视其钻孔欲其惌惌者其孔闭而不开
 也
视其里欲其易(去/声)(第 18a 页)
  郑锷
曰锻革之熟则革之里必平易而无败秽故视
 其里欲其易易者治之精而无秽也与孟子以百亩
 不易为已忧之易 …… (第 18b 页)
 不可言朕矣苟直而无挠则其制善而无恶故下文

 继之以制善也
 毛氏曰里非不欲直外非不欲易凡以相备云尔
櫜之欲其约也
  郑锷
曰櫜谓甲之衣制甲已成卷藏于櫜中则欲其
 约约者缩而小也弓矢之衣谓之櫜故记曰甲若无
 以前之则袒櫜奉冑 …… (第 19a 页)
 如此革密致而能周革内更无少生硬处故下文继

 之以周也
举而视之欲其丰也
 毛氏曰举者以手举之○ 郑锷
曰丰者侈大之貌举
 甲而视之则欲其虽小而若大虽狭而若侈故曰欲
 其丰
 毛氏曰櫜而藏则见于不用故欲约 …… (第 19b 页)
 锻之至造之精何能丰约而随体哉

(于既/反)之欲其无齘(户界/反)
 毛氏曰衣者以身被之○ 郑锷
曰齘者齿之介辨也
 齿齘则龃龉不齐衣甲于身则欲其甲叶不相参差
 无若齿齘而不齐故曰欲其无齘(○毛氏曰 …… (第 20a 页)
 (衣宜从欲故欲不齘齘音械谓齿噤也齿怒/也噤而怒则梗而不通衣之不能从欲矣)
视其钻空而惌则革坚也
  郑锷
曰此又覆说上文革不坚则孔不惌孔之惌则
 知其革之坚实矣 (第 20a 页)
视其里而易则材更也
 陈用之曰更谓材更之而可久(○ 郑锷
曰材不更则/裹不易里之易则知)
 (其材之累/更锻治也)
视其朕而直则制善也
  (第 20b 页)
郑锷
曰朕之直者必其裁制之尽善○毛氏曰众札
 相比未必上下之直惟善制者矫枉以为直合异以
 为同所以致其朕之 (第 20b 页)

櫜之而约则周也

  郑锷
曰制之周密而不宽故櫜之必约周如周于德
 周于利周言其密也
举之而丰则明也
  (第 21a 页)
郑锷
曰色泽鲜明则人视之虽小若大故举之而丰
 明如三辰旂旗昭其明言其著也
衣之无齘则变也
 郑司农曰变随人 (第 21a 页)
身便利(○ 郑锷
曰其制巧妙随人/身更变所衣者宜故衣之)
 (无齘变如上下无常惟变所适之变○易氏曰/衣甲于身以无齘齧为 (第 2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订义卷七十五   宋 王与之 撰
鲍人之事
 郑康成曰鲍故书或作鞄(○ 郑锷
曰鞄人治革则字/之从革为近今从鱼字恐)
 (无谓/也)○陈用之曰说文鲍柔革之工(○郑司农曰苍/颉篇有 …… (第 1a 页)
 多或用之为鞔饰或用之为器物一皆取足于鲍人
 所以独言鲍人之事也与夫画缋之事车人之事皆
 言事同意
望而视之欲其荼白也
  郑锷
曰治革者以色之白为美故远而视之欲其如
 荼之白荼者先儒以为茅莠也诗曰谁为荼苦菜也
 叶似苣而细断之有 …… (第 1b 页)
 荑则又柔而白也欲其荼白盖指茅之荑为荼也○
 易氏曰凡革之制望而视之其色多晦今欲如荼色
 之白
进而握之欲其柔而滑也
 郑康成曰谓亲手烦撋之○ 郑锷
曰锻革至于极熟
 则握之必柔而滑进而握之以手欲其柔滑盖以熟
 为贵 …… (第 2a 页)
 行也治革而厚薄不常则卷而抟之而文理邪行矣
 故欲其无迤
视其著欲其浅也
 陈用之曰所谓著之于物○赵氏曰浅薄也○ 郑锷

 
曰革若调善则铺着之处虽厚如薄故谓之浅其着
 者浅则调善可知
察其线欲其藏也
 杜氏曰线谓缝革之缕○ (第 2b 页)
郑锷
曰革若坚缩则受缕
 也必没而不露其线若藏则革之坚缩可知
革欲其荼白而疾浣之则坚
  (第 3a 页)
郑锷
曰此又覆说上文○王昭禹曰革色白如荼莠
 其质虽美必疾浣之不使久居水中则坚而难坏(○ (第 3a 页)
郑)

 (锷
曰疾者革体之急疾也苟其体之急疾及其濯之/以水则必坚矣盖物体之缓散者见水则益弱皮以)
 (坚为体故浣之 …… (第 3a 页)
 郑司农曰腛读如沾渥之渥(○赵氏曰如诗既优/既渥言渐渍之厚)

 读如柔需之需(○赵氏曰/需言软也)谓厚脂之韦革柔需○
 锷
曰革虽欲其握之柔而滑然又以脂为贵脂者革
 体之润泽也苟其体之润泽及其用脂以治之则必
 需矣盖物体之焦 …… (第 4a 页)
 毛氏曰浣欲疾脂欲厚盖用脂可过用水不可过
引而信(音/伸)之欲其直也信之而直则取材正也信之而

枉则是一方缓一方急也若苟一方缓一方急则及其
用之也必自其急者先裂若苟自急者先裂则是以博
为帴(音/践)
 毛氏曰引而伸之以下数句当在卷而抟之之后脱
 误在此○ 郑锷
曰革若引而伸之平正而无邪曲则
 是始焉取其材之端正而不偏若伸之而邪枉不正
 则是左右二方必有缓急之偏 …… (第 4b 页)
 故也

  郑锷
曰此鼓版长六尺六寸其穹窿而上者与上下
 两端三处其长皆欲平正如一也上长二尺二寸中
 央穹长二尺二寸下 …… (第 8a 页)
 长短减杀也(○毛氏曰上下中谓之三正而独曰上/者省文○陈用之曰郑以正为直既曰)
 (穹矣奚以直为疑正如/射侯之正言所饰也)
  郑锷
曰鼓人六鼓此有鼖鼓皋鼓之制其雷灵路三
 鼓或八面六面四面不合此六尺六寸之制以理考
 之谓为晋鼓或然 (第 8a 页)
(○易氏曰先儒以此为晋鼓其/说不经见已上皆皋陶之制)

鼓长八尺鼓四尺中围加三之一谓之鼖鼓
  郑锷
曰鼓长八尺言其身也鼓四尺言其面也其中
 之围加其面三之一则其围五尺三寸三分寸之一
 前所谓穹者三之一 …… (第 8b 页)
 耳与彼所谓穹者异○郑康成曰中围加三之一者
 加于面之围以三分之一也面四尺其围十二尺加
 以三分一四尺 则中
围十六尺径五尺三寸三分寸 (第 8b 页)
 之一今亦合二十版则版穹六寸三分寸之二耳○
  郑锷
曰鼖之为言大也(○李嘉会曰道大谓/之路事大谓之鼖)长八尺
 大四尺可谓大矣故以鼓军事言其事之大也(○ …… (第 9a 页)
 (鼓用于军旅要声洪大所以长八尺/然书言鼖鼓维镛则不特军事用之)
为皋鼓长寻有四尺鼓四尺倨句磬折
  郑锷
曰皋者长也缓也惟长故缓用民之力不欲亟
 故长其鼓之形欲其声之缓此则用于役事是也(○/王)
 (昭禹曰 …… (第 9a 页)
 而大自八尺而下直而小所以然者以鼓两面皆方
 四尺既不三正不曲其上而直其下则无以致鼓面
 之皆四尺其欲声之远闻亦不可得(○ 郑锷
曰二鼓/之面各以四尺) …… (第 9b 页)
 长之然则雷鼓灵鼓之大鼙鼓鼗鼓之小皆可知矣
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

 郑康成曰冒蒙鼓以革也启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
 闻雷声而动鼓所取象(○ 郑锷
曰雷之发蛰声震百/里鼓欲其声如雷故冒鼓必)
 (取启蛰之日先王之制器其取/法天道纤悉必考有如此者) (第 10b 页)
良鼓瑕如积环
  郑锷
曰瑕者漆之文理也鼓之革调急则漆之也其
 瑕如累积玉环然盖环之累相重积其文理周围环
 合可观冒鼓之革苟 …… (第 10b 页)
 王昭禹曰鼓之声随其形之大小长短而已鼓大而

 短其势促而迫故声疾而短闻鼓小而长其势展而
 伸故声舒而远闻则为鼓者不可不审其然也○
 锷
曰皆鼓之病与钟同
韦氏(阙/)
 易氏曰韦氏之篇亡矣其所掌不可考上经鲍人之
 事则治革而柔之者盖皮之 …… (第 11b 页)
 (青与白相次赤与黑相次此之谓缋也所谓山以章/此之谓画也故司几筵有所谓缋纯则缋而后纯有)
 (所谓画纯则纯而/后画此画缋之别) 郑锷
曰自阴阳判为五行五行
 之位正而五色遂章左传所谓天有六气发为五色
 是也然各奠其方各形其色未足以为文 …… (第 12b 页)
 为文彩则其离道也益远故以事言焉
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
谓之玄地谓之黄

 郑康成曰此言画缋六色所象及布采之第次缋以
 为衣○ 郑锷
曰东方震之位震为木木始生则其色
 青南方离之位离为火火炎炽则其色赤西方兑之
 位兑为金金之色白北方坎 …… (第 13a 页)
 玄则有黑有赤赤者阳之正黑者阴之正惟天体备

 阴阳之正色而运此五行者也
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
  郑锷
曰此言画缋之事取其自然之色而合之先后
 次第各有所宜○赵氏曰注谓此布采之次第是缋
 于衣者其说恐拘盖 …… (第 14a 页)
 美而已以天地之色与四方之色并列于四时之间
 亦犹乾坤二卦与六子之卦并列于十二月之气
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
谓之黻
  郑锷
曰此又言画缋之事取其自然之色而杂之文
 章黼黻各有其义易曰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
 文文者言阴阳之杂 …… (第 14b 页)
 常嫌于不备故五采备谓之绣

土以黄其象方天时变
  郑锷
曰土者地也黄者地之中色故画以黄地道成
 矩惟矩则方故画地之形则以方惟天以一气运而
 为四时四时之色春 …… (第 18b 页)
 上正章谓画山虽画其章亦必画其上正之形谓画
 一坐山上头尖要正亦不必如此说
水以龙
 赵氏曰龙水中神物画水不画龙则无以见变化之
 神
  郑锷
曰火以圜者体神而妙用山以章者即仁以显
 道水以龙者因智而乐动○王昭禹曰以上皆画于 …… (第 19b 页)
 盖虫有生之总名此言鸟以其有翼兽以其有毛地
 以其有鳞王解谓画在旗上恐有此理盖合九旗所
 画之象故也○ 郑锷
曰是三物者有于旌旗而画之
 有于衣服而画之不尽言所取象之物者殆举其一 …… (第 20a 页)
 夏采注云染鸟羽谓之夏采即此钟氏所染也○王
 昭禹曰羽之为物虽微而旌旗车服之用众而不可
 废此先王所以独立官以染欤
  郑锷
曰尧舜之世羽畎夏翟徐州贡之周时岂无设
 官以染羽何耶盖有虞之时尚质而未文虽用尤寡
 后世日趋于文以周 …… (第 22b 页)
 尔

三入为纁(许云/反)五入为緅(侧留/反)七入为缁
  郑锷
曰尔雅云一染谓之縓縓音茜朱与丹秫所染
 故始入必茜也再染谓之竀竀音赪诗有鲂鱼赪尾
 言其赤也三染谓之 …… (第 24a 页)
 之湅以待染人之所染盖素功不立采色无所附焉
 此㡛氏所以预设色之工
以涚(音/税)水沤其丝七日去地尺暴(步卜/反)
  郑锷
曰湅丝之法以涚水沤之沤如沤麻之沤盖浸 …… (第 25b 页)
 则非渥淳之使熟也以阴阳之气使之熟而已(○毛/氏曰)
 (暴虽在昼而夜必宿于/井又欲其水气之相蒸) 郑锷
曰必以七日七夜为
 度者欲其得阴阳之气一于平而不偏也
湅帛以栏(音练/又兰)为灰渥淳其帛实诸泽器淫之 …… (第 26b 页)
 盝之异矣此盝之二每事不同因其事也
昼暴诸日夜宿诸井七日七夜是谓水涷

 王昭禹曰又从而暴诸日而温之以阳气宿诸井而
 寒之以阴气
     总论
  郑锷
曰上文湅丝记水湅之法此文湅帛记灰湅之
 法夫丝帛事之末者也凡为女工者能之何待设官
 掌其事耶盖先王为 (第 28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订义卷七十六   宋 王与之 撰
冬官考工记下
玉人之事
  郑锷
曰琢玉为器非一器也故曰玉人之事君子于
 玉比德德有小大故玉有纯杂之异焉追琢之巧皆
 自玉人而制度所寓 …… (第 1a 页)
  子以为权驵琮五寸宗后以为权案十有二寸枣
  㮚十有二列诸侯纯九大夫纯五夫人以劳诸侯
  (缺数/字)
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
  郑锷
曰镇圭王所执圭也以十二寸为度法天数也
 瑑山以为饰取其安静而不动惟天子法天之大数
 惟天子能安天下而 …… (第 4a 页)
 可以不知守之之道也能守其圭可以君天下而朝
 万国
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
之命圭七寸谓之躬圭伯守之
  郑锷
曰受于天子而天子以策命之使执是圭故曰
 命圭命如春秋锡命之命其九寸者琢为桓楹之象
 曰桓圭公于国家如 …… (第 4b 页)
 故皆言执行人成六瑞则奉其成事用之以合符故
 皆言用玉人斲玉以为器器以藏礼而守之以保其
 国故皆言守(○ 郑锷
曰玉人则作之而已或成其信/或著其礼皆非所知也盖作在此守在)
 (彼/)
天子执冒四寸以朝诸侯
 赵氏 …… (第 5b 页)
 子之冒一则表君德之无不覆(○郑康成曰名玉曰/冒者言德能覆盖天)
 (下/)一则验诸侯之无僭礼相踰以四寸者或谓象德
 冒四方(○ 郑锷
曰镇玉大圭或尺二寸或三尺而冒/圭特以四寸为度者盖有以大为贵者亦有)
 (以小为贵者以大为贵使诸侯不得 …… (第 6a 页)
 守或言执相备也
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伯用将

  郑锷
曰此言裸圭也天子之裸圭则全用玉以为之
 龙以前注瓒以成鬯将以执持(○赵氏曰裸器一物/也其名有三其头有 …… (第 7a 页)
 王氏详说曰此四句疑在宗祝以前马之下
继子男执皮帛

 赵氏曰帛以表其道足以衣被人皮以表其有炳蔚
 之文章 郑锷
曰有天子之孤有诸侯之孤大宗伯曰
 孤执皮帛者天子之孤也典命曰公之孤四命以皮
 帛视小国之君者诸侯之孤 …… (第 8b 页)
 贾氏曰案聘礼五等诸侯及聘使所执圭璋皆有缫
 藉及绚组所以约圭中央即此中必之类此不言诸
 侯举上以明下(○ 郑锷
曰特言天子/之必者尊王之意)
四圭尺有二寸以祀天
 赵氏曰案典瑞注云中央为璧圭著其四面又云邸
 本也 …… (第 9b 页)
 祀天知此旅上帝亦以之○王昭禹曰于典瑞言邸
 于此言尺有二寸互相备也
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天子服之
 王昭禹曰典瑞所谓王晋大圭以朝日是也○ 郑锷
 
曰长至于三尺所以谓之大○郑康成曰终葵椎也
 (○贾氏曰齐人/谓椎为终葵)为椎于其杼上明无所屈也杼杀也 …… (第 10b 页)
 (○赵氏曰杼与轮人行泽者欲杼同谓大圭三尺长/上头谓之首今于首处馀六寸令方正如椎头自六)
 (寸下两畔微杀/已下依旧方正) 郑锷
曰长三尺者贯三极之道
 也杼上者所以致用也又为之葵首则圜其体以覆
 其上殆又摄用以归体之意欤(○易氏 (第 11a 页)
曰圭以大名/象道之体三尺为数)
 (象道之成杼上终/葵首象道之用) 郑锷
曰服之者搢于衣带之间
 或谓之搢或谓之服其实一也是圭也亦谓之珽玉
 藻曰天子搢珽方正于天下也相玉书曰 …… (第 11a 页)
 侯伯子男所执之玉明朝见诸侯皆用镇圭之意

土圭尺有五寸以致日以土地
 郑康成曰致日度景至不夏日至之景尺有五寸冬
 日至之景丈有三尺土犹度也建邦国以度其地而
 制其域○ 郑锷
曰或谓测日景以验地之远近必由
 尺有五寸者何耶盖天地相去三万里尺有五寸以
 知其一万五千里也立八尺之 …… (第 12a 页)
 勺周之蒲勺此谓尊中之勺也此曰黄金勺者谓圭

 瓒之首鼻勺之勺也杜氏郑氏分为二说惟郑氏之
 说为优○ 郑锷
曰圭瓒以祼前有龙中有瓒后有圭
 以为柄此言祼圭尺有二寸而又曰有瓒则不兼瓒
 以言尺寸盖其圭之长如此也 …… (第 14a 页)
 贾氏曰圭璧谓以璧为邸旁有一圭○易氏曰圭锐
 以象天之用璧圆以象天之体而其制五寸者杀乎
 祀天之璧又以象天数之中(○ 郑锷
曰五天地之中/数所以象三光运行乎) …… (第 17a 页)
 璧其亲之如地故享以琮天子当阳诸侯用命故璧
 琮之制同以九寸为度郑以享为献是也享必有献
 献指物享言义○ 郑锷
曰庙中将币之时用以享献
 于天子(○王昭禹曰小行人合六币璧以帛琮以锦/盖侯伯之享礼也璧礼天之玉也故以 …… (第 18a 页)
 (礼享君以璧享夫人以琮直欲微见其意谓/琮不可享天子当用之享后此郑氏之失也)
谷圭七寸天子以聘女
 易氏曰谷善也○王氏曰以谷不失性生生而不穷
 故天子以纳徵(○郑康成曰纳/徵加于束帛) 郑锷
曰七寸者少
 阳之数天子而用七寸盖男下女之义○易氏曰聘
 女嘉礼之至善者也○王昭禹曰典瑞言以和难以 …… (第 18b 页)
 为文饰是大璋中璋边璋寸数虽不同而射处皆尖
 四寸射如射之贯以象山泽通气与璋邸射同不射
 则贯勺不得厚寸则三璋皆如此厚也○ 郑锷
曰祼
 圭之盘谓之瓒璋之盘则谓之勺见其所容者少也
 勺以黄金为内青金为外黄者地之盛色也青者东
 方少 …… (第 20a 页)
 郑康成曰瑑文饰也(○赵氏曰瑑谓/有圻鄂瑑起)覜视也聘问也
 众来曰覜时来曰聘聘礼曰凡四器者惟其所宝以
 聘可也○ 郑锷
曰诸侯朝于天子公侯伯以圭而其
 臣覜聘亦以圭子男以璧而其臣覜聘亦以璧圭之
 外又加以璋璧之外又加以琮 …… (第 22a 页)
 寸之琰为七寸七过中数岂非取刚过中以为用有

 诛戮之象乎(○ 郑锷
曰三璋虽异皆以七寸为度则/射皆二寸则以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军)
 (旅之事赫赫炎炎耀威于天下使人/不敢向 …… (第 24b 页)
 故名为驵琮亦如以玉饰豆即名玉豆以玉饰案即
 名玉案也五寸其阔五寸也权谓王后以此为称锤
 以称物之轻重○ 郑锷
曰权者铢两斤钧所由生宗
 后以组系五寸之琮以为权盖用之于内也然则献 …… (第 25a 页)
 之大琮则以守内治者玉莫大于此也十有二寸与
 镇圭之数同王继天而为子故备天数后继天子而
 致内治故同于王○ 郑锷
曰琮本八寸尔其射二寸
 两旁各射二寸是为四寸四寸之射八寸之琮此所
 以十有二寸○郑康成曰射其外锄牙( …… (第 26b 页)
 法以为权

  郑锷
曰驵琮七寸其穿组之鼻则寸有半天子用以
 为权盖用之于外也然权宜一出于天子后之权以
 五寸之琮天子之权 …… (第 27b 页)
 琮外之权则出于七寸之琮又以见王与后之权不
 能无轻重之等(○易氏曰七成数也以成数为权则/成而不可变也五中数也以中数为)
 (权 则中
而不可易○陈用之曰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阳道主变阴则有常而无变焉惟无变故所谓权) …… (第 27b 页)
 享夫人之文以谓诸侯自相朝所用致享岂其然乎

案十有二寸枣㮚十有二列诸侯纯九大夫纯五夫人
以劳诸侯
  郑锷
曰以玉饰案其广十有二寸每案以枣㮚为列
 十二案故十二列(○贾氏曰枣㮚谓案案皆有枣㮚/为列十有二者据案 …… (第 30a 页)
 矢人为矢与磬氏为磬是也

  郑锷
曰磬以石之似玉者为之梁州豫州皆贡而不
 若徐州之美泗滨浮磬盖取石之浮者为之欲其音
 之清也先儒谓磬为 …… (第 33b 页)
 (律二尺七寸后长二律一尺八寸是磬大小/之制此经倨句各一矩并矩半皆假设言)
其博为一股为二鼓为三参分其股博去一以为鼓博
参分其鼓博以其一为之厚
 郑康成曰博谓股博也博广也○ 郑锷
曰磬以上大
 者谓之股以其非所击故短而博(○陈用之曰股取/况于股肱之股盖)
 (其体之/肥故也)磬之 (第 35b 页)
 于战伐是重事则列在前鍭矢杀矢却在后此㨿铁
 之重者为先故鍭矢杀矢二在后者则列在前而枉
 矢絜矢却作田矢兵矢而在后也
参分其长而杀其一
  郑锷
曰此言为矢之法假令矢槁长三尺则削而杀
 其一使小令趣镞也○贾氏曰槁人注云矢服长短
 之制未闻今所云长 …… (第 4a 页)
 逆差之

五分其长而羽其一
  郑锷
曰又以其长而五分之以一分而安其羽其羽
 当六寸
以其笴厚为之羽深
  (第 4b 页)
郑锷
曰所谓妢胡之笴是也字文为槁故有槁人之
 官量干之厚以为羽深则以羽入笴不伤其力○赵
 氏曰笴之藏羽要恰 …… (第 4b 页)
 同也

参分其羽以设其刃
  郑锷
曰羽长六寸三分之而设其铤镞之刃当长二
 寸也于文当为三分取一以设其刃不言取一者缺
 文也自参分其长而 …… (第 6a 页)
 曰刃过于长则滞而不发此刃必以寸所以独见于

 矢人冶氏为杀矢亦曰刃寸
前弱则俛(音/免)后弱则翔中弱则纡中强则扬羽丰则迟羽
杀则躁
  郑锷
曰上文言其法此又言其不中法之状○赵氏曰
 此段理会箭笴并羽(○李嘉会曰矢之干强弱欲/适中矢之羽丰杀欲 …… (第 7a 页)
 缓羽杀则太少少则矢轻而其行过于急躁谓旁掉而
 去急也此是丰杀失节者也矢之病如此
是故夹而摇之以视其丰杀之节也
  郑锷
曰欲知其病者必夹于两指之间以摇之如丰杀
 中节则摇之必均平而无轻重也○郑康成曰今人以
 指夹矢舞卫是 (第 7b 页)

桡之以视其鸿杀之称也

  郑锷
曰以为未足以知其病又桡其干如鸿杀相称
 则无强弱(○贾氏曰此言鸿即上文强/是也此言杀即上文弱是也) …… (第 8a 页)
 胡之笴亦以其材美也然则欲其笴之良孰若相其
 材之美乎○郑康成曰生谓无瑕蠹也抟读如抟黍
 之抟谓圜也○ 郑锷
曰欲其圜出于自然非琢削也
 故曰生而抟(○赵氏曰与庐/人刺兵抟同)
同抟欲重
  (第 8b 页)
郑锷
曰其抟同矣则以重为贵○易氏曰于圜之中
 又择其材之实者 (第 8b 页)
同重节欲疏
  郑锷
曰其重同矣则以节目之疏者为贵(○赵氏曰/节密则轻)
 (重不等粗/细不匀也)
同疏欲㮚
 王昭禹曰于 (第 9a 页)
节疏之中又择其材之缜栗而坚(○ 郑/锷
曰)
 (㮚肉之色必黄或/又取其色如栗也)
     总论
 赵氏曰弓之笴长弩之箭颇短弓箭设比在笴两 …… (第 9a 页)
 斛者盖㮚氏为量内方尺而员其外其实一釜其唇

 一寸其实一豆豆谓斗也斗十之而为斛则釜之方
 尺为斛可知或言釜或言斛互相见也(○ 郑锷
曰釜/之唇一寸其)
 (实一升则其腹深尺当实十斗釜宜如管子所谓百/升而成釜之釜也有足者谓之釜无足者谓 …… (第 10b 页)
 毛氏曰盆以盛物亦以为量荀子谓亩数盆一本数
 以盆鼓也犹釜本以烹饪又以为量盖先王藏礼于
 器之意(○ 郑锷
曰庄子鼓盆而歌记/言夫人缫三盆此所谓盆也) (第 10b 页)
甑实二釜厚半寸唇寸七穿
  郑锷
曰甑以蒸物尔雅言甑谓之鬵诗所谓溉之釜
 鬵者亦甑之名也其厚其唇制作皆与甗同其实亦
 无多寡之异所以异 (第 11a 页)
者甑有底而其底有七孔耳(○/王)
 (昭禹曰七穿所以达气○ 郑/锷
曰必七孔取火之成数)
鬲实五觳(音/斛)厚半寸唇寸
  (第 11a 页)
郑锷
曰鬲则鼎之类所以烹饪也经于亨人言鼎镬
 于小宗伯言逆镬于小司寇言实镬而不言鬲尔雅 …… (第 11a 页)
 曰有甑必有鬲鬲盛水于下甑加于上以木巽火水
 在火上而水火相逮炊以熟物○郑康成曰豆实三
 而成觳则觳受一斗二升五觳者六斗也(○ 郑锷
曰/汉志云十)
 (斗为斛今人亦以十斗为斛斛之名与觳相近而容/不同以理推之鬲所以蒸炊之器也其上容甑焉 …… (第 11b 页)
 熟须要盆盛顿倾物入甗甑须要庾量多寡五者不

 可阙一
旊人为簋实一觳崇尺厚半寸唇寸豆实三而成觳崇

  郑锷
曰泥之在钧惟甄者之所为甄人合土而为器
 即旊人尔旊人掌为瓦器之方陶人则以火而熟之
 旊人则以土而为之 …… (第 12b 页)
 (高/)垦顿伤也(○陈用之曰垦如土/之垦言其发而分)○郑司农曰薜读
 为药黄檗之檗(○易氏曰檗言/其破裂而不全)○郑康成曰暴坟起
 不坚致也○ 郑锷
曰陶旊之事刚则甈柔则坯以其
 失刚柔之节致器之或过乎坚或不及乎坚而其病
 则甈则坯皆不可用也用器不中 …… (第 14b 页)
 薜而破裂暴而坟起者皆不得以入市则工人用器

 不敢以苟简而罔利也
器中(去/声)(音/遄)
  郑锷
曰膞者植木于钧之侧上下崇四尺既附泥而
 转其钧之时则视此膞拟度以为法使与膞相应则
 其器端正也为器必 …… (第 15a 页)
 样如今之木匠手持五尺则子起屋量一尺阶基也
 是此则子量一二丈柱栌也是此则子中义未之思
 尔
梓人为笋虡
  郑锷
曰或谓攻木之工七而分为二何耶余以为记
 人重时王所尚之舆故以轮舆之事先列之礼乐之 …… (第 16a 页)
 良制器者先贵乎良故以名官也(○王昭禹曰梓材/之义可以为礼乐)
 (之器故工能治材以/为器者谓之梓人) 郑锷
曰梓人为礼乐之器固
 不一此言其为笋虡之法耳笋虡者乐器之所悬也
 其横者谓之笋以其圆如竹笋然且其饰如 …… (第 16b 页)
 为大备乎
天下之大兽五脂者膏者裸者羽者鳞者

  郑锷
曰言此物可以为宗庙之用○郑康成曰脂牛
 羊属膏豕属(○王昭禹曰杂肉而生谓/之脂生于肉上谓之膏)(第 18a 页)
郑锷
曰裸
 者先儒谓虎豹貔𧴁兽之浅毛者若言有毛则不可
 谓之裸矣羽者能飞鳞者能藏飞者禽鸟也藏者龙
 蛇 …… (第 18a 页)
 (氏曰五月斯螽动股陆玑云幽州人/谓之舂箕长而青角长股股鸣者)胸鸣荣原属(○/贾)
 (氏曰扬雄以为蛇/医或谓之荣原)
  郑锷
曰或取其行或取其鸣用其状貌刻画雕琢于
 祭器之间凡以致其文之美以见其外物无不尽也
厚唇弇口出目短耳大 (第 19b 页)
胸耀(所教/反)后大体短脰若是者
谓之裸属恒有力而不能走其声大而宏有力而不能

走则于任重宜大声而宏则于钟宜若是者以为钟虡
是故击其所县(音/玄)而由其虡鸣
  郑锷
曰其唇厚其口弇(○赵氏曰/弇小敛貌)其目突而出其耳
 短其胸大其后耀而削(○郑康成曰耀读为哨颀小/也 …… (第 20a 页)
 (司农曰/由若也)
锐喙决吻数(音/促)目顅(古颜/反)脰小体骞腹若是者谓之羽
属恒无力而轻其声清扬而远闻(音/问)无力而轻则于任
轻宜其声清扬而远闻于磬宜若是者以为磬虡故击
其所县而由其虡鸣

  郑锷
曰其喙锐(○赵氏曰喙鸟/觜画处锐尖也)其食物则决之于吻
 (○郑康成/曰口腃也)其目数而近其脰顅而 …… (第 21a 页)
 郑敬仲曰凡虡之制物形皆于下以载之故有任重
 任轻之异
小首而长抟身而鸿若是者谓之鳞属以为笋
 郑康成曰抟圜也○ 郑锷
曰鸿大也首小而长身圜
 而大者龙蛇之类也故谓之鳞属用以为笋圜且长
 以龙蛇之形画之也
 贾氏曰钟磬之 …… (第 21b 页)
 蛇鳞物为之
凡攫(俱縳/反)(色界/反)(音/袁)(音/筮)之类必深其爪出其目作
其鳞之而
 郑康成曰谓笋虡之兽○易氏曰攫言其便捷而攫
 物杀言其纤利而杀物○ 郑锷
曰援能攀援而登高
 簭言吻之齧而食(○贾公彦曰攫杀者攫着则/杀之援簭者援揽则噬之)○郑
 康成曰深犹 …… (第 22a 页)
 (贾氏曰如此之类必藏其爪出其目又作/其鳞之而鳞之而谓动颊𩑔皆可畏之貌)
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则于视必拨尔而怒苟拨
尔而怒则于任重宜且其匪色必似鸣矣
 贾氏曰以似非真实故为拨拨谓鸣声发动也○
 锷
曰且当如诗所谓有萋有且之且匪当如斐然成
 章之斐且者饰以萋且之文也且其匪色谓饰以斐
 然之采色也○王 …… (第 22b 页)
 物之无声者亦疑于有声矣
爪不深目不出鳞之而不作则必颓尔如委矣苟颓尔
如委则加任焉则必如将废措其匪色必似不鸣矣
 赵氏曰颓颓败也委委靡也废不举也措置而不动
 也○ 郑锷
曰为钟虡者必取其至猛之象若夫爪不 …… (第 23a 页)
 大一要轻清欲工人体此意而尽斲削之巧尔
梓人为饮器勺(音/杓)一升爵一升觚(音/孤)三升献以爵而酬

以觚一献而三酬则一豆矣
 王昭禹曰梓人为笋虡为乐器也为饮器为礼器也
 ○ 郑锷
曰非酒无以为礼非器无以饮酒饮酒之器
 大小有度乡衡有法则命梓人以为之焉勺与爵各
 可容一升觚可容三升 …… (第 24a 页)
 陈用之曰宾主之礼有献而后有酢有酢然后有酬
 献也酬献盖本于主而酢之礼则在于宾献者礼之
 施也酢者礼之报也酬者礼之成也○ 郑锷
曰主献
 宾则以爵而酬宾则以觚君子以燕饮之礼乐嘉宾
 之心与之献酬主尊宾有献以爵则一升也宾于是
 酢 …… (第 26b 页)
 (异于金木之豆或者又泥于旊人十升/之说且谓金木之豆皆十升尤非通论)
食一豆肉饮一豆酒中人之食也
 郑康成曰一豆酒又声之误当为斗○陈用之曰升
 十之为豆豆即斗也○易氏曰十升之瓦豆诚天下
 之中制○ 郑锷
曰中人之量能容者不过一豆之肉
 一斗之酒耳不及乎此或不足其欲过乎此则或不
 胜其任是故以一斗为率而用 …… (第 27b 页)
 节记曰觞酒豆肉豆所以盛肉也故曰豆肉至于酒

 非可以豆计矣谓之豆酒当为饮一斗酒也
凡试梓饮器乡(许亮/反)衡而实不尽梓师罪之
  郑锷
曰此言试梓之法也梓匠之所为未尝无法试
 之之术观其饮器耳○郑康成曰衡平也○陈用之
 曰百工之事必有师 …… (第 28a 页)
 流于乱矣
梓人为侯广与崇方参分其广而鹄居一焉
 毛氏曰侯以布为之以皮饰之梓人攻木之工而为
 侯者以侯待木而张故也○ 郑锷
曰射必用侯正名
 曰侯者盖天子射之所以服诸侯臣下射之得以为
 诸侯也天子诸侯卿大夫各有所射之侯而侯之 …… (第 28b 页)
 鹄也鹄以皮为之各如其侯鹄居侯中三分之一唯

 大射以皮侯其馀有宾射燕射○ 郑锷
曰弓二寸以
 为侯中虎侯之弓以九为节则侯中一丈八尺也中
 一丈八尺则鹄六尺也由是推之熊侯七十弓侯中 …… (第 29b 页)
 (之以其言鹄而知之也郑康成曰大射之侯用鹄宾/射之侯用正燕射之侯用质不言宾射之正燕射之)

 (质而独言大射之鹄/举一以该三者也)
上两个与其身三下两个半之
  郑锷
曰弓之左右出者其名曰个亦名曰舌个或音
 干取其张而用力也又名曰舌者取其出而左右也
 侯有中又有躬有舌 …… (第 30a 页)
 (寸三分寸之一矣非特大射三侯为然虽宾射燕射/之侯用正用质之不同而其广狭长短皆可以类推)
 ○郑康成曰侯制上广下狭取象于人也张臂八尺
 张足六尺是取象率焉(○ 郑锷
曰古者制度取于身/而器用生于类故侯道生于) …… (第 30b 页)
 郑康成曰皮侯以皮所饰之侯司裘职曰王大射共
 虎侯熊侯豹侯设其鹄谓此侯也(○贾氏曰缀于中/间似鸟之栖故曰)
 (栖/鹄) 郑锷
曰皮侯者天子将祭择士助祭所射之侯
 也有诸侯卿大夫有列国所贡之士焉其中多者得 …… (第 31b 页)
 可择矣

张五采之侯则远国属
  郑锷
曰五采之鹄者即射人所谓五正之侯也虎侯
 五正熊侯三正豹侯二正用五采以画焉中朱次白
 次苍次黄而玄居外 …… (第 32b 页)
 谓其不然哉○贾氏曰远国对畿内诸侯为远也(○/陈)
 (用之曰远国属/者所谓宾礼也)
张兽侯则王以息燕
  郑锷
曰六兽皆正面画其正首于正鹄之处张兽侯
 以明兽之害人者吾已射之矣此可以息燕焉○陈
 用之曰息燕云者于 …… (第 33a 页)
 张采侯其义则以礼为主燕射张兽侯其义则以质
 为主示其情故也
祭侯之礼以酒脯醢
 王昭禹曰侯而祭之者神无乎不在而君子无往不
 用其至也
  郑锷
曰考乡射之事司马洗爵升实之以降献获者 (第 34b 页)
 合众体而成其为器焉夫兵之用以胜为主胜物则
 其致用者不可不求其坚固故攒之属积竹为之取
 其坚固也(○ 郑锷
曰庐者人之所托处也庄周曰仁/义圣人之籧庐可以托宿而不可以久处) …… (第 1a 页)
 柲者盖操执之以为用则谓之柄左右挥而为取必
 则谓之柲柲言其事而且有慎意故音毖○陈用之
 曰殳击兵也如杖而无刃○郑康成曰八尺曰寻倍
 寻曰常○ 郑锷
曰殳长寻有四尺则一丈二尺○陈
 用之曰戈戟皆刺兵也戈二刃戟三刃○ (第 2a 页)
郑锷
曰车
 戟常则一丈六尺谓之车戟者疑戟之制人所执者
 与车所建者长短不一也惟建于车戟则丈六尺也 …… (第 2a 页)
 伤也以夷矛极长二丈四尺勾则有及而伤物为易

 故曰夷矛(○ 郑锷
曰清人之诗曰二矛重英盖指此/二矛为言也矛之饰以朱而英饰以毛羽)
 (故诗人有/朱英之说)
 赵氏曰戈 (第 3a 页)
以下是五兵建于车上其尺寸皆通刃数
 算了(○ 郑锷
曰此言戈柲六尺六寸直指其柄之长/以为言耳冶氏为戈广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
 (四之则援长八寸矣疑此言 …… (第 3a 页)
 一伍而五兵则人执其一随所宜而应之若弓矢则
 夫人皆有故经有司兵又有司弓矢之职
凡兵无过三其身过三其身弗能用也而无已又以害

  郑锷
曰人长八尺夷矛之长固已三乎人之身矣自 …… (第 4a 页)
 为句兵以矛为刺兵为改句言击其失甚矣字说曰
 矛者句之殳者击之戈戟者刺之盖本此经所谓句
 兵击兵刺兵而言之也○ 郑锷
曰句人则欲其来故
 其制欲无弹言不可如弹弓之势向外去而不收也
 (○王昭禹曰弹谓如发丸失于大圜也○陈 …… (第 5b 页)
 侧方而去楞故曰椑椑随圆而扁也(○郑康成曰齐/人谓柯斧柄为)
 (椑/)刺兵又非椑也去棱而全圆也故曰抟抟圆也○
  郑锷
曰椑则其勾而来也易抟则其刺而往也易 …… (第 6a 页)
 毛氏曰上欲见兵柄之圆扁故以句刺为对此欲见
 其把围之长短远近故以𣪠为对○贾氏曰以殳长
 丈二而无刃可以𣪠打人故云𣪠兵(○ 郑锷
曰变句/兵而谓之𣪠者)
 (戈戟可以句可以𣪠殳不可以句然而无刃而长可/以𣪠人也故专言勾兵足以见 …… (第 6b 页)
 (车然王之行则使人执以前驱故诗曰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谓其可以击人故也)○毛氏曰

 同强与矢人之同异彼以两物相比为同此就一物
 之上下以为同故郑曰同强上下同也○ 郑锷
曰𣪠
 兵之柄上下及中同欲强劲手所举处之围则欲细
 而已惟强则劲而有力惟细则用之也校与左傅叔
 孙 …… (第 7a 页)
 郑康成曰置犹树也○贾氏曰置而摇之谓竖之于
 地上以手摇之以视其蜎蜎然均否(○王昭禹曰以/审其干弱而桡)
 (也○ 郑锷
曰不坚/劲则摇之而桡矣)○郑康成曰炙犹柱也以柱两墙 …… (第 9a 页)
 (之五兵则夷矛在其车上且夷矛高酋矛四尺与车/六等高低次第恰好相应意者夷酋同为矛六等止)
 (辨其名不同者而名之同者其器相类不/必辨耶否则六等之建有无互相见耶)反覆犹轩
 輖○ 郑锷
曰前云车有六等之数盖以轸与人而言
 之不及夷矛也论其高下故曰等此云六建盖人与
 兵皆有立于车上论其建 …… (第 10a 页)
 建于车上制不得法长短小大不适其平则车不能
 胜必颠覆也惟不颠覆自非尽制作之巧者有所不
 能矣
匠人建国
  郑锷
曰梓匠轮舆皆工之巧而梓人与轮舆只能为
 器为车而已至于为工而从事于斧斤者匠也攻木
 攻土无所不能是以 …… (第 10b 页)
 (又以绳依水而县之水虽乾而绳存则不复资于水/也以绳为正足矣此县宜以绳相牵连而县于水之)
 (上/也)
  郑锷
曰天下之至平莫如水将以知地之高下则用
 水而视之天下之至直莫如绳将以知𣙗之邪正则
 用绳而视之谓之 …… (第 11b 页)
 则平与直皆可知也

置槷(鱼列/反)以县视以景
 毛氏曰水地之县求地之平也既得平矣宜辨方以
 正东西南北之所在正之如何置𣙗以县而已(○ 郑/锷
曰)
 (八尺之表谓之𣙗𣙗与书所谓臬司之/臬同皆法也八尺之表则法之所在也)夫立𣙗以致
 日景而 …… (第 12a 页)
 出入之景而规识之如是则日虽在𣙗而𣙗所以得
 之者规画之识而已此言规犹轮人之言矩其阴阳
 也矩与规方圆不同皆为刻画之称○ 郑锷
曰记景
 之法必画为规者盖规圆而矩方惟因其圜然后中
 屈之○郑康成曰度两交之间中屈之以指𣙗规之
  …… (第 13a 页)
 王昭禹曰昼参日景所以正其朝也夜考极星所以
 正其夕也
 陈用之曰朝主东言夕主西言东西正则南北可从
 而正矣东西南北位皆正则中可求矣(○ 郑锷
曰昼/参日中之景)
 (所以求地之中夜考天之极星所以求天之中如是/则可以正朝夕国当天地之中四方各正当 …… (第 14b 页)
 (当夕则夕早晚晷刻不失之先不失之后于此而为/天子之居以受百官之朝则朝不废朝暮不废夕自)

 (非辨方正位之初克/正朝夕安能至此)
匠人营国
 郑康成曰营谓丈尺其大小○ 郑锷
曰灵台之诗云
 经之营之定之方中之诗云始建城市而营宫室则
 建国之与营国异矣建言其始造营言其筑作此言 …… (第 15a 页)
 (九里之城不能容七万五千家然周礼所说天子中/城也春秋曰城中城以诸侯之有中城知天子之有)
 (中城也匠人云宫隅之制宫隅则天子宫也城隅 则/中
城也中城方九里则宫城宜方三里中城有左祖) …… (第 16a 页)
 (右社九卿之室则百官治事之所也居民不至焉则/限亲疏也其外城经传无文公羊说以为十雉长二)
 (百尺凡方三十馀里则足相容○ 郑锷
曰天子外城/宜十二里而匠人营国为城九里者盖中城也外城)
 (皋门在焉若今南薰门矣中城雉门在焉若今朱雀 …… (第 16b 页)
 左者人道所亲故立祖庙于王宫之左右者地道所
 尊故立国社于王宫之右(○郑康成曰宗庙是阳故/在左社稷是阴故在右○)
  (郑锷
曰左所以本/仁右所以明义)朝者义之所在必面而向之故立
 朝于王宫之南市者利之所在必后而背之故立市
  …… (第 17b 页)
 三市各一夫之地庶乎可矣○赵氏曰百亩之地一
 夫耕之可以无饥故市朝各以一夫不可侈大其制
 以妨民之居
夏后氏世室
  郑锷
曰周继夏商之后制度加倍然亦因二代制作 …… (第 18b 页)
 步半以尺计之则十丈五尺也

五室三四步四三尺
 赵氏曰五室注谓堂上为五室象五行木室于东北
 火室于东南金室于西南水室于西北土室于中央
 是也(○ 郑锷
曰康成已谓世室为宗庙又于五室言/五行之神何耶彼以为太庙明堂周制故也且)
 (以其制虽同然亦不可以处祖 …… (第 22a 页)
 五室室有四户之旁皆有两夹窗每户夹以两窗则

 五室二十户四十窗也
白盛
 郑康成曰蜃灰也盛之言成也以蜃灰垩墙所以饰
 成宫室(○ 郑锷
曰五室皆用白/灰以盛之故曰白盛)
门堂三之二
 赵氏曰门堂如门楼之类里面起成厅堂外面须起
 门楼出入 …… (第 24a 页)
 虑其不彻也夹窗以为明虑其不洁也白盛以为饰
 夏后氏如此则商周之制亦然矣
殷人重屋堂脩七寻堂崇三尺
  郑锷
曰康成谓重屋者王宫正堂若大寝也明堂位
 云复庙重檐谓重承壁材也重屋之制盖重檐以为
 深密也殷武之诗曰 …… (第 26a 页)
 曰殷人度以寻则寻凡八尺也世室之制大抵南北
 狭东西长知堂之南北其脩七寻为五丈六尺则知
 堂之东西其广九寻为七丈二尺也
  郑锷
曰堂崇三尺盖堂之基言堂之基址其高三尺
 也如此则夏堂一尺为卑宫室于理无害矣 …… (第 26b 页)
 (宜/哉)
四阿重屋
 陈用之曰阿者屋之曲重者屋之复四隅之阿四柱
 复屋则上员下方可知(○图说曰于室之四阿皆为/重屋○ 郑锷
曰其屋则重檐)
 (以为深密故因以名之焉凡二代之制大抵学者相/傅皆谓之明堂余疑其非是盖记人于三代各记 (第 27a 页)
其)

 (一耳不可以下文周人明/堂之言遂谓此为明堂)
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
  郑锷
曰此言周人明堂之制明堂者布政朝诸侯之
 宫谓之明者圣人以文明之德致文明之治以言其
 面则向明以言其位 …… (第 27b 页)
 王昭禹曰东西九筵则明堂其广凡八丈一尺矣南
 北七筵则其深凡六丈三尺矣
堂崇一筵
 郑康成曰周堂高九尺
五室凡室二筵
  郑锷
曰中为五室一室之广各一丈八尺此五室当
 如康成上文五行之说盖明堂者祀上帝之所五方 …… (第 28a 页)
 (时之堂必于木火等室若闰月则阖门左扉立/其中而听朔焉故郑云于文王在门谓之闰)
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
以轨
 贾氏曰此记据周而作故备于周而略于夏殷下文
 皆据周而说
 陈用之曰夏度以步商度以寻周人兼用之○ 郑锷

 
曰此言周制内而宫室外而野因宜取数或取诸身
 或取诸物其所度各异也几者尊者所凭以为安也礼
 有五几书有 …… (第 28b 页)
 轨盖制度之立由数而起而数之所用在身在物者
 长短广狭各有其宜以适用先王立法岂偶然哉
庙门容大扃七个
  郑锷
曰此言门之广狭○陈用之曰庙门者宗庙之门○ (第 30a 页)

 锷
曰扃所以举鼎者也有牛鼎有膷臐膮之鼎鼎有小大则
 扃有长短○郑康成曰大扃牛鼎之扃长三尺每扃为一个
 七 …… (第 30a 页)
 郑康成曰庙中之门曰闱(○陈用之曰闱则旁出之/小门尔雅曰宫中之门谓)
 (之闱先儒谓相/通小门是也)小扃膷鼎之扃长二尺参个六尺○
  郑锷
曰庙中以祭为主而祭以牛鼎为主故取足以
 容鼎也
路门不容乘车之五个
 陈用之曰路门者路寝之门○ (第 30b 页)
郑锷
曰路大也王寝 …… (第 30b 页)
 非也然则所谓乘车之五岂三字之误欤(○郑康成/曰乘车广)
 (六尺六寸五个三丈三尺言不容者是两门乃容之/则此门半之丈六尺五寸○ 郑锷
曰此与大司徒言)
 (其家可任者二家五人之意同言/路门之大足以容两车之半而已) …… (第 31a 页)
 陈用之曰应门治朝之门尔雅曰正门谓之应门此
 主正治之朝门言也先儒释之以为朝门焉○郑敬
 仲曰朝门谓之应门王者出而应天下之务○ 郑锷
 
曰人主出而应物之门故路门虽大不若应门之为
 尤大○郑康成曰二彻之内八尺三个二丈四尺○
 陈用之曰应门 …… (第 31b 页)
 (三尺则其制为太广郑氏疑其说以为路门不容乘/车五个乃两门共容三丈三尺则是路门为丈有六)
 (尺五寸其制反小于应门且非经之明文是必有差/学者略其长短之数而取其因物拟物之度斯可矣)
 ○ 郑锷
曰二门正以乘车为度者盖王乘五路出入
 往来皆由是门故也于庙度以鼎扃于门度以乘车 …… (第 32a 页)
 李嘉会曰祭祀之礼一时而入不欲先后故门之制
 度如此
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
 郑康成曰内路寝之里外路门之表○ 郑锷
曰于路
 寝之内设为九室使九嫔居之以教九御而举内治
 路寝之外设为九室使九卿居之以理百职而举外 …… (第 32b 页)
 (者分为三公治之三孤则佐三公者也但三公中参/六官之事外与六乡之教书傅又云司徒公司马公)
 (司空公则三公六卿亦有职此亦/据夏而言周则未见分为九分也)
  郑锷
曰取国之政事九分之使九卿各治其一也夫
 惟九卿各治其一则事各有统小大毕举无废务矣
 (张氏曰九卿治之 …… (第 34a 页)
 七丈城隅长二十七丈高九丈城隅高于宫隅宫隅
 高于门阿内外高下之异制(○赵氏曰已上皆是/言高横阔之数未闻)
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郑锷
曰轨车辙也两轨之间其广八尺故轨为八尺
 也经涂直道也环涂环城之涂曲道也野涂田间之 …… (第 35b 页)
 李嘉会曰天子之制当用十二何止于九而同于上
 公公卿大夫自八命而六命何其数止同于子男之
 五命信知考工之书非周书也
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
  郑锷
曰此言诸侯之制当杀于王国○郑康成曰都
 四百里外距五百里王子弟所封其城隅高五丈宫
 隅门阿皆三丈○王 …… (第 37a 页)
 以禄不以嗣则城涂之制可知矣

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郑康成曰经亦谓城中道诸侯环涂五轨其野涂
 及都环涂野涂皆三轨○ 郑锷
曰以王国环涂为诸
 侯经涂则诸侯经涂容七轨也以王国野涂为都经
 涂则都之经涂容五轨
 易氏曰此亦异代 (第 38b 页)
 也总而言之谓之五沟以其十百相冓故也或说谓

 之沟洫则举中以见上下
  郑锷
曰为国之本在农农民之利在水旱乾水溢者
 天时之不常故为之沟洫以潴以蓄焉为农民之利
 而又以决以导焉除 (第 1b 页)
田间之害故命匠人为沟洫
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𤰝(音/畎)
首倍之广二尺深二尺谓之遂
  郑锷
曰为沟洫广深之法其原必起于耜广五寸耜
 者耒之金耕者所用惟耜为急故用为造沟洫之则 …… (第 1b 页)
 郑康成曰其垄中曰𤰝𤰝上曰伐伐之言发也𤰝畎
 也(○贾氏曰一尺深者谓之畎畎上高/土谓之伐伐发也发土于上故名伐) 郑锷
曰古
 者耕种在𤰝上而水流乎𤰝中一耦之所发者其土
 广深各一尺名之曰𤰝则𤰝为田间流水之道矣又 …… (第 2a 页)
 随之然亦其大致如此不必尽然也
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方十里为成成
间广八尺深八尺谓之洫方百里为同同间广二寻深
二仞谓之浍
  郑锷
曰及命九夫而为一井一井之间又倍乎遂广
 深各四尺以容乎遂中之水者其名曰沟沟之为言
 十百相交也惟其众 …… (第 3a 页)
 陈用之曰梢木之末也沟上小下大若木之梢故名
 之(○郑康成曰谓不垦地之沟○薛氏曰梢沟沟末/也自沟末言之谓之梢沟自田端言之谓之田首)
 ○ 郑锷
曰自然之沟非人所造者谓之梢沟与梢其
 薮之梢同梢际也水所自齧而成至三十里其广必
 倍盖始齧之处其口必 …… (第 8b 页)
 赵氏曰凡沟谓凡作沟必因水流之势而就为沟也
 防为堤防而止水者必因地势之高低而就为防也
 此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之意欲其易为力
 耳○ 郑锷
曰沟以行水宜因水势之下而于下地为 …… (第 10a 页)
 不相胜则其圯自上始故善防者欲下厚而上薄如

 此则势不倾而可以持久○ 郑锷
曰防以堤水惟固
 则不倾惟高则不溢其基广则其所载者固其形高
 则其所禦者远广而不崇则水溢而过崇而不广 …… (第 11b 页)
 杀当三分而去一耳此亦防之小者其法当尔
大防外杀

  郑锷
曰为大防则于三分去一之外又当去之盖防
 大则下宜愈厚上宜愈薄然后不崩故也(○陈用之/曰若夫大)
 ( …… (第 12a 页)
 则丈尺步数有定式矣虽积万人之众累千日之久
 以此准之则功无毫发之差故五寸之矩足以尽天
 下之方一日之深足以尽众夫之力(○ 郑锷
曰唯先/为之式则用人)
 (之多寡计功之久近可坐而知以/是赋功指日而成不愆于素矣)
里为式然后可以傅 …… (第 12b 页)
 也(○陈用之曰言约之大过则椓土之时/索有不胜其任矣○赵氏曰谓索断也)

葺屋参分瓦屋四分
  郑锷
曰以茅盖屋谓之葺草之为物易腐难久宜以
 时修葺故以名之也葺屋之峻宜过于瓦屋三分四
 分者取其屋之尺数 …… (第 14a 页)
 之势主以去水而已
囷窌(音/教)仓城逆墙六分
 郑康成曰囷圜仓方穿地曰窌(○贾氏曰地上/为之方曰仓)
 锷
曰仓窌囷皆藏谷之廪○王昭禹曰城则在郭内
 以为捍蔽(○毛氏曰城宜/方城以围宫室)
 郑康成曰逆犹却也 …… (第 14b 页)
 赵氏曰此段是总言车工起数之法以车人造车其
 事不一而足故以事名之如画缋之事
半矩谓之宣
 郑康成曰矩法也所法者人也○ 郑锷
曰人长八尺
 以八尺而三分之则每分各长二尺六寸三分寸之
 一是一矩言用是以为矩法也凡人头发早白而落 …… (第 16a 页)
 体或资利转以为用器殊而事类此车人所以为耒

 也
(音/刺)长尺有一寸中直者三尺有三寸上句者二尺有
二寸
  郑锷
曰庛者耒之面耜者耒之金庛则在耒下而前
 曲接耜名谓之庛者谓其曲接耜之所容有庛之义
 (○易氏曰耒之前 …… (第 18a 页)
 陈用之曰坚地刚而难入而直庛则利推柔地著而
 难起而句庛则利发直庛者其庛之势微直而下也
 句庛者其庛之势微句而上也○ 郑锷
曰推者推而
 前也发者举而起也○王昭禹曰中地之庛则合于 …… (第 19b 页)
 则崇六尺六寸此言大车之制则崇九尺

渠三柯者三
 郑司农曰渠谓车輮所谓牙○ 郑锷
曰谓之渠者言
 如水之沟渠然屈曲其势以受众水也輮木为牙以
 受众辐亦犹渠也其长三柯者三则长二丈七尺也 …… (第 21b 页)
 (势足以胜石故/不震掉而安)
行泽者反輮行山者仄輮反輮则易仄輮则完

 王昭禹曰此言牙也(○易氏曰反輮大车/之制仄輮柏车之制) 郑锷

 輮谓屈木以为渠行泽之车其渠之木则宜反輮(○/毛)
 (氏曰心在外/而肤在内者)木心多滑反而輮之 …… (第 23a 页)
 五寸(○薛氏曰轮人言乘兵车所谓牙围者/尺一寸也此言大车牙围者尺五寸也)
柏车毂长一柯其围二柯其辐一柯其渠二柯者三五
分其轮崇以其一为之牙围
  郑锷
曰行山之车以柏木为宜柏木至坚山地至险
 以至坚之木而为车则行险而不甐欤毂长三尺围
 六尺则径二尺也轮 …… (第 23b 页)
 围然其崇之数犹未备也故再备其数焉○薛氏曰
 辀人云大车辕直必缢其牛则大车牛车也○郑康
 成曰毂长半柯者也○ 郑锷
曰崇三柯者言轮高九
 尺○郑康成曰绠轮箄(○贾氏曰轮箄谓轮/之四面外一寸则安)○毛氏
 曰驷马之车六 (第 24b 页)
尺六寸之轮其绠三分寸之二则大
 车九尺之轮其绠固宜一寸矣
 郑司农曰牝服谓车箱服读为负○郑康成曰牝服
 长八尺谓较也(○ 郑锷
曰其长八尺/则箱中所容物多矣)○陈用之曰大 …… (第 24b 页)
 郑康成曰羊善也善车若今定张车(○贾氏曰汉世/定张车未知何)
 (用但知在宫所用故/差小为之谓之羊车) 郑锷
曰以史考之晋制羊车
 一名辇上如轺伏兔箱漆画轮晋武帝宫中每乘羊
 车宫人以竹叶插户盐汁洒地以引帝车则 …… (第 25a 页)
 柏车以行山羊车以行宫中
柏车二柯

 郑康成曰较六尺柏车轮崇六尺其绠大半寸○
 锷
曰羊车宜小反有七尺之较柏车宜大乃有六尺
 之较盖羊车不言辐毂牙之制则较虽长而车小矣
 柏车较虽短然备 (第 26a 页)
 之类○王昭禹曰此与轮人所谓斩三材必以其时
 舆人所谓三材既具巧者和之同意非天时无以备
 阴阳之和非工巧无以全万物之用(○ 郑锷
曰轮用/三材材为少故)
 (言具弓用六材材为多故/言聚然贵乎工巧则一也)
干也者以为远也角也者以为疾 …… (第 1b 页)
 角之外丝则用于胶之内弓所以及远者其力在干
 故干以为远弓所以疾发者其势在角故角以为疾
 角干资筋以为坚刃以射 则中
深故筋以为深(○易/氏曰)
 (干之坚而㮚也其本强矣故所及必远角之厚而泽/也其势顺矣故所发者必疾筋之 …… (第 2a 页)
 王昭禹曰弓有六材而以干为质故取干有道柘之
 为木其刚实如石故为上○郑司农曰檍读为亿万
 之亿尔雅曰杻檍(○ 郑锷
曰即诗所谓北山有杻○/王昭禹曰寡枝叶而微曲俗谓之)
 (牛筋则其/坚可知矣)又曰檿桑山桑国语曰檿弧箕 (第 3a 页)
(○ 郑锷/
曰檿桑)
 (之丝中琴瑟弦禹贡徐州贡/之其材之良可知故次之)○王昭禹曰橘其皮蹙
 而坚实木瓜稹栗而劲 …… (第 3a 页)
 之物坚有等数高下列之则足见
凡相干欲赤黑而阳声赤黑则乡(音/向)心阳声则远根
 赵氏曰上既辨其材之善否取之矣然后相视而用
 之○ 郑锷
曰相者察而视之以知其美恶○郑康成
 曰阳犹清也木之类近根者奴○ (第 3b 页)
郑锷
曰乡者通达
 之义○王昭禹曰赤者阳之正色黑者阴之正色凡
 木内得阴阳之正气则外应阴阳之正色赤黑乡心 (第 3b 页)
 以其外之应乎内故也○ 郑锷
曰凡木叩而击之声
 之清者为阳声之浊者为阴近根则阴其声必浊远
 根则阳其声必清枝远根其材得阳气而良枝 …… (第 4a 页)
 (则远根言根非所以为/阳而本乎阳者亲上)

凡析干射远者用埶射深者用直
 王昭禹曰既相之而得其材之美然后可以析之而
 为弓之干
  郑锷
曰析者分而处之之谓○王昭禹曰曲直者木
 之形审曲面埶者工之能用埶者取其木之曲用直
 者取其木之直(○ (第 4b 页)
陈用之曰曲与直无非势也/别直而言埶则势言其曲也)
  郑锷
曰木性自曲者仄其势而用之则宜薄薄则力
 少惟可以射远尔不能深入也此夹庾之弓欤木性 …… (第 4b 页)
 则弓之发伤无自而起(○赵氏曰注以菑为攻治以/栗为裂裂亦治也重叠不可)
 (从亦无/文理)
凡相角秋杀者厚春杀者薄
  郑锷
曰此言相角之法○王昭禹曰秋万物揫敛而
 坚成之时故其角厚春万物发生而未就之时故其 …… (第 5b 页)
 郑司农曰紾读为抮縳之抮(○赵氏曰紾/谓文理粗)昔读为交
 错之错谓牛角觕理错也(○贾氏曰谓理粗错然不/润泽也○ 郑锷
曰昔者久)
 (故之义其色乾久如古/往之物不必改为错字)
 王昭禹曰稚牛方少而气血刚则角之文正直而泽 …… (第 6a 页)
 润老牛已疾而气血衰则其文粗紾而交错
疢疾险中瘠牛之角无泽

 赵氏曰险伤也中里也○ 郑锷
曰角之中险阻而突
 起者必疢疾之牛也无光润之气者必瘦瘠之牛也
 知此法则凡角皆可以逆而知之
角欲青白 …… (第 6b 页)
 力矣白者所以为埶之验也此是说角之埶
夫角之中恒当弓之畏(音/隈)畏也者必挠挠故欲其坚也
青也者坚之徵也
 贾氏曰畏从隈为曲隈之义○ 郑锷
曰角之中曲处 …… (第 7a 页)
 徵验也青者阳之色阳为至刚故因青以知其坚○
 赵氏曰此是说角之坚
夫角之末远于𠜶而不休于气是故脆脆故欲其柔也
丰末也者柔之徵也
  郑锷
曰角之末则去𠜶为远𠜶之气所不能及而不
 休煦之气有所不及则必脆而易折此所以贵其柔 …… (第 7b 页)
 可察也

角长二尺有五寸三色不失理谓之牛戴牛
 郑康成曰三色本白中青末丰○ 郑锷
曰角长二尺
 有五寸长之极矣既极其长又且本白而中青其末
 又丰三色俱不失其文理如此之角是谓牛戴牛盖 …… (第 8b 页)
 (是三件之意初不/为颜色而言也)
凡相胶欲朱色而昔昔也者深瑕而泽紾而抟廉

  郑锷
曰此言相胶之法○贾氏曰案下鹿胶青白已
 下惟牛胶火赤自馀非纯赤则牛胶为善矣○王昭
 禹曰凡相胶以纯赤 …… (第 9a 页)
 用其皮
凡昵之类不能方

  郑锷
曰昵谓黏䐈不解也凡物亦有能黏而不解者
 然比之于胶则不能及其坚故古人为弓专用胶而
 不以黏泥之物以固 …… (第 10a 页)
 也○王昭禹曰凡脂膏䐈败者虽亦可用为黏安能
 比方六胶之用哉
凡相筋欲小简而长大结而泽小简而长大结而泽则
其为兽必剽以为弓则岂异于其兽
  郑锷
曰筋出于兽兽之剽疾者用其筋以为弓则弓 …… (第 10a 页)
 亦剽疾故欲知其兽之剽则相筋不可以无法○赵
 氏曰简注读如简札之简盖竹简一条为一札谓筋
 条之直相似也○ 郑锷
曰结谓细聚而不散虽结又
 欲其色滋润而泽○王昭禹曰凡相筋以条直滋润
 为主简言条直泽言滋润筋之小者贵 …… (第 10b 页)
 兽哉○陈用之曰剽利疾也兽之利疾本于筋骨之

 强得其筋以为弓焉则体强而用疾矣岂异于兽乎
筋欲敝之敝
  郑锷
曰此又言用筋之法敝劳也椎嚼极熟是谓劳
 敝欲其敝之又敝则可用也(○王昭禹曰筋生则硬/熟则耎以物击爵之 …… (第 11a 页)
 (其劳敝而熟然后可用故曰敝/之敝○赵氏曰言熟之又熟也)
漆欲测
 陈用之曰测言如水深之可测取其清也(○ 郑锷
曰/漆之体厚)
 (重而浊用之则以清为贵惟去其/槥浊而至于轻清乃善故欲测) …… (第 11a 页)
 赵氏曰自此以下复解上文之效○郑康成曰易理

 滑致也(○ 郑锷
曰凡木之材至冬则坚凝可/治治于冬则节目易去其理滑易矣)合读为
 洽(○陈用之曰角得春而和/泽于以液之 (第 13b 页)
则洽而不脆)烦乱也(○ 郑锷
曰筋本/挛结不纾宜缓)
 (而治之夏者解缓之时于斯而/治之则筋势慢易不烦乱矣)合坚密也(○ (第 13b 页)
郑锷
曰/干角筋治)
 (于三时弓犹未成必用胶丝漆然后可合秋者阴气/揫敛之时于是时而用胶丝漆则合固不可解矣 …… (第 13b 页)
 (冬析干至析灂其功毕矣至春被弦/而用之凡一年之事以言为之不苟)
析干必伦析角无邪
 易氏曰伦必欲其有伦理也无邪必欲其无邪目也
 (○ 郑锷
曰析干宜用乎木之理则干/不迤析角欲顺乎角之理则角不偏) (第 14a 页)
斲目必荼(音/舒)斲目不荼则及其大脩也筋代之受病
 赵氏曰荼读作舒谓徐缓也目谓干之节目○ 郑锷
 
曰木之坚者必有节目斲而去之宜纡徐而勿疾则
 节目必尽苟斲目欲急而不以舒徐则用是干以为
 弓至于大脩长 …… (第 14b 页)
 舒徐斲去用力不得其所则干不用力筋偏用力筋

 必为节目所摩代干而受病矣
夫目也者必强强者在内而摩其筋夫筋之所由幨(音/苫)
恒由此作
  郑锷
曰筋在干之背所以助干为强也干之节目固
 则强矣苟不徐徐去之其去也不尽以是干处内则
 其节目当摩齧乎筋 …… (第 15a 页)
 (嘉会曰液以火炙之欲其柔软则以水/渍之渍之而再液则木膏尽而坚也)
厚其帤(女居/反)则木坚薄其帤则需(音/软)

 郑康成曰帤读如襦有衣絮之絮帤谓弓中裨○
 锷
曰帤所以裨助乎干以为强故虽至美之干亦未
 尝无裨以助之然裨太厚则干必失之太坚裨太薄
 则干必失之太需 (第 16a 页)
需偃弱也(○赵氏曰需与罢软同/如鲍人脂之则需同)
是故厚其液而节其帤
 郑康成曰厚犹多也节犹适也○ 郑锷
曰欲得其当
 者惟厚其液而节其帤矣厚其液则或三或再其数
 之多也节其帤则不厚不薄其处之得中 (第 16a 页)
约之不皆约疏数(音/朔)必侔
 贾氏曰约谓以丝胶缠之今之弓犹然○ 郑锷
曰亦
 不皆约之或疏或密要使平均而相侔等则善矣(○/郑)
 (康成曰皆约则/弓帤侔犹均也)
斲挚必中 …… (第 16b 页)
 谓折伤也内之不治则病自外发干怀胶于内也干
 有不匀处胶又有厚薄不匀处则干摩及胶并及角
 而角之挫伤由此作(○ 郑锷
曰胶在内角在外怀胶/于内有厚有薄引弓之时胶常) …… (第 17a 页)
 其病而求其利则材之为用固矣

凡居角长者以次需
  郑锷
曰居处也处角之法宜长短与弓相宜长者宜
 在隈短者宜在箫(○王昭禹曰弓隈谓之需弓梢谓/之箫○贾氏曰箫谓 …… (第 18a 页)
 郑康成曰恒读为㮓㮓竟也○贾氏曰竟角而短谓
 施角充满两畔而上下短于隈者也○王昭禹曰纵
 言引其弦而力弗迨也校言舍其弦而势不急也(○ 郑)
 (锷
曰校与绞同/谓矢之不疾) (第 18b 页)
郑锷
曰竟其角而用之其角太短
 也如是谓之逆桡桡者隈当曲之处也以短角处之 …… (第 18b 页)
 不用力必纵放而不强若释而放则势弱而矢不校
 凡此皆角短之病
恒角而达譬如终绁(音/泄)非弓之利也
  郑锷
曰达者通过之义竟其角而用之其角太长若
 其角长自隈而通过于箫头则其弓必坚而不可引
 譬如终绁谓若见系 …… (第 19a 页)
 则硬水太过则稀为弓能如此四者之材坚固和同

 久而不坏亢旱与阴湿时皆不伤动(○ 郑锷
曰不过/乎火则不至于)
 (燥虽亢旱而阳过之时不与燥俱变也不过乎水则/不至于柔虽处下湿而阴过之处不与 …… (第 22a 页)
 弓也
苟有贱工必因角干之湿以为之柔善者在外动者在

内虽善于外必动于内虽善亦弗可以为良矣
 郑康成曰苟愉也湿犹生也○陈用之曰艺不能精
 无可贵者名之贱工○ 郑锷
曰贱工因角干之湿以
 为弓之柔外见其柔和似若甚善然角干之刚强而
 易动以此处内安能久乎故虽善于外而必 …… (第 22b 页)
 视之虽善不足为良弓也(○李嘉会曰此皆不/待一年求速之故)
凡为弓方其峻而高其柎长其畏而薄其敝宛之无已


 李嘉会曰前说居角利病此说箫靶厚薄
  郑锷
曰峻者弓之末亦谓之箫(○陈用之曰/右手执箫)以其在
 上而高故名曰峻○赵氏曰弓稍头要叩弦方而不
 员 (第 23a 页)
则健而有力稍头尖削而不平阔故谓之峻言其
 峻削也○ 郑锷
曰柎者弓之辅以其有侧骨故曰柎
 (○赵氏曰侧骨乃在把处两边撑压贴住上下两/隈把中衬贴处故谓之柎言其柎 …… (第 23a 页)
 筋之敝而引为弓之敝

  郑锷
曰峻欲方不欲员柎欲高不欲下隈欲长不欲
 短敝欲薄不欲厚四者如法则宛而引之常应手而
 来无时而止故曰宛 …… (第 24b 页)
 三焉夫矢以三尺为度引弦而满之亦不过此不曰
 三尺而曰中参云者以张之一尺为中制张一尺引
 三之所以指中而言也○ 郑锷
曰凡物相参则为参
 弓不论强弱引之皆以三尺为中中参者三者相参
 常得中也
维角䟫(直更/反)之欲宛而 (第 27a 页)
无负弦引之如环释之无失体
如环

 贾氏曰䟫正也○ 郑锷
曰䟫如撑柱之撑所以辅而
 正之也角在弓隈为弓之助所以䟫之也○郑康成
 曰负弦辟戾也(○贾氏曰置角于隈 …… (第 27b 页)
 ○陈用之曰夫䟫之者非他欲宛而无负弦也宛指
 其体负弦其用引之其体宛如而无负弦之戾六材
 之中惟角为能正之引之如此其释亦然○ 郑锷

 无负弦言不与弦相反也非惟不与弦相反又且引
 之则如环环言其势之圆也非特引之势圆及其释 …… (第 27b 页)
 而矢去急
材美工巧为之时谓之参均角不胜(音/声)干干不胜筋谓
之参均量其力有三均均者三谓之九和
 郑康成曰不胜无负也○ 郑锷
曰干赤黑而阳声角
 青白而丰末胶朱色而昔筋小简而长大结而泽漆
 测而丝沉此弓材之美也冬析干春液角夏治 …… (第 28a 页)
 不可也故均者三谓之九和
九和之弓角与干权筋三侔胶三锊丝三邸(音/厎)漆三斞
(音/庾)上工以有馀下工以不足
 郑康成曰权平也侔犹等也○ 郑锷
曰角必与干权 …… (第 29a 页)
 (而/已)上工工之巧者以是为和弓则有馀言其优为也
 下工工之拙者以是为和弓则不足言其为之难而
 费力也此上下之辨(○ 郑锷
曰良工能调使多寡适/平而拙工虽足用之物其用之) …… (第 30a 页)
 (康成曰/愿悫也)以其矢去速虽专心致意无由而中○王昭
 禹曰上言速则知下之为迟下言愿则知上之为暴
 ○ 郑锷
曰若三者皆安徐则不能以疾速而中虽中 …… (第 34a 页)
 能悫然必中○贾氏曰危弓危矢谓夹臾恒矢之等
 皆射远兼人且危躁故矢行长过去也
往体多来体寡谓之夹臾之属利射侯与弋
 易氏曰体谓六弓往来之体(○ 郑锷
曰为弓之法于/凝寒则纳于檠中而定)
 (其/体)○陈用之曰往来云者据张弛而言之也弛之则
 弓体往张之 …… (第 34b 页)
 而有力者第比王弧又较曲些少大弓亦然此是诸

 侯合七成规之弓所以射深为利也然司弓矢言学
 射者使者劳者此不言举一以该其馀亦互见也○
  郑锷
曰射深者未必能远远者未必中而深入各有
 所长故曰利○陈用之曰司弓矢以颁之为主故各
 言所授之人弓人以 …… (第 37a 页)
 灂筋在背角在隈皆有灂但深在其中央两边无也
 有灂而疏者以上参之此谓两边亦有但疏之不皆
 有也角无灂谓隈里无灂箫头及背有之○ 郑锷
曰 …… (第 38a 页)
 两手相合处两手背上文理相应盖弓表里相合处
 易得析裂须当子细用工漆如手背文细密方得不
 可疏卤也○贾氏曰角环灂谓隈里灂文如环然(○ 郑)
 (锷
曰角之文/理必如环然)○赵氏曰自环之圜而无不固牛筋麋
 筋此说弓背之灂蕡谓枲实疏谓牡麻是也与笾人
  …… (第 39a 页)
 信是也若弓背上用牛筋则漆灂文理当如麻子之

 文(○ 郑锷
曰如蕡麻/之实点点可观)若弓背上用麋筋则漆灂文理
 当如尺蠖之文(○ (第 39b 页)
郑锷
曰如尺/蠖之形小而曲)盖麋筋不及牛筋之
 坚蕡文不及尺蠖文之细密也
和弓𣪠摩
 郑康成曰和犹调也𣪠 (第 39b 页)
拂也(○陈用之曰𣪠之以试/其材美摩之则有所拂)
 (除/)将用弓必先调之拂之摩之(○ 郑锷
曰将射必调/其弓调弓之法𣪠拂)
 (而抚摩之则/弓自和柔矣)大射礼曰小射正授弓矢大射正以袂
 顺左 …… (第 39b 页)
 ○易氏曰弓以角干筋为主三者皆善则为弓之上
 二善为次一善者为下
 郑康成曰覆犹察也谓用射而察之○王氏曰至尽
 善也○ 郑锷
曰若反覆观之六材之中唯角为至善
 其他五材不善此句弊之弓○郑康成曰句于三体 (第 40a 页)
 材敝恶不用之弓
覆之而干至谓之侯弓
  郑锷
曰反覆观之角善矣而干又善焉○易氏曰特
 筋未善故谓之侯弓(○ (第 40b 页)
郑锷
曰侯/弓利射远者)上经所谓夹庾利
 射侯与弋是也
覆之而筋至谓之深弓
  (第 40b 页)
郑锷
曰反覆观之角干已善而筋又善此深弓利射
 深者不言王弧王弧则六材俱善故也 (第 40b 页)
 (书戌郑虎牢著其据地利以胁郑而反使楚人得以/窃救患之名也是故戍陈虽善而后书陈侯逃归则)
 (戍陈为无功矣戍虎牢虽未为不善而下书楚救 郑/则中
国为有罪矣故陈氏谓凡戍不书惟晋悼公之)
 (戍陈郑也/特书之)圣人既以虎牢还系于郑又书楚公子贞
 帅 (第 7b 页)
 (也郑未服而悼公戍虎牢以逼之春秋书戍郑虎牢/著其据地利以胁郑而反使楚人得以窃救患之名)
 (也是故戍陈虽善而后书陈侯逃归则戍陈为无功/矣戍虎牢虽未为不善而下书楚救 郑则中
国为有) (第 40a 页)
限则不得屈伸而)
(上下判隔如列其夤矣/危厉薰心不安之甚也)附录(朱子语艮其限是/截做两段去渊)纂注 (郑/氏)
(则中
曰限上下体之际虞翻谓束带之处夤马融谓夹/脊肉肉附脊则身有主而可立分列其夤则百体无以)
(相属心处中背 (第 15a 页)
 是晋楚争郑为日滋久郑之从楚固云不义然未尝
 以义服之也二年戚之会遂城虎牢以逼之九年伐
 之十年伐而复戍焉经曰楚公子贞帅师救 郑则中
 
国诸侯之恶益明矣城不系郑者诸侯城已驻师则
 已非郑有故耳戍而系郑者若曰郑国分地非诸侯 (第 14b 页)
 有不馌南亩喜田畯者乎王后之尊而为妇道天下
 之女子有不承先祖以共祭祀者乎明王以孝治天
 下此其一助也
  郑锷
曰后之尊与王同体宾客之来则有礼宾之事
 祭祀之时则有助祭之事建国则立市供祭服则亲
 蚕耕藉则献种是后 (第 7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