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樂類
書類
易類
四書類
詩類
小學類
孟子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正史類
傳記類
目錄類
職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禪宗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终始无亏之谓成八成者以我之成法成物之亏而/已官府之八成则其经治之成法也士师之八成则)
 (其正乱之成法也经治之成法在德故 德成
于此而/众治之亏者理焉正乱之成法在刑故刑成于此而)
 (众乱之亏者惩焉邦汋谓汋邦事之轻重缓急所在/为 (第 16b 页)
 (聪受陈氏大猷曰孝恭聪明懋德之目人君修德须/就 病处药之太甲前日覆汤典刑不惠阿衡由不)
 (思孝思恭也既立不明背弃师训由视溺于近听惑/于邪也今既尽此四者则病根去而 德成
矣尹耻其)
 (君不及尧舜太甲 (第 46b 页)
德成
尹责始尽是承王之美于无/穷也 新安陈氏曰伊尹提起先王子惠而勉以视)
 (乃厥祖然后以朕承王之休结之 (第 46b 页)
 于耳目艰难险阻未经于履历此非学不可学以聚
 之则所得富矣所得既富不问以辨之则孰为得孰
 为失孰为是孰为非则懵然矣故继之以问辨也学
 聚问辨其 德成
矣九二出潜离隐则以成德为行此
 其时也故又继之以宽居仁行宽以居之涵养是德 (第 18a 页)
夫名纥庄子鲁卞邑大夫言兼此四子之长则知足以穷理廉足以养心
勇足以力行艺足以泛应而又节之以礼和之以乐使 德成
于内而文见乎外则材全德备浑然不见一善成 (第 15a 页)
也内则剪发为鬌又䰀鬌发美貌)(堂塾也又射者所设)
(唐六典武举制有长垛马射又射垛山在井陉东南王剪伐 赵立
射垛于此因名亦作)(坚土也荀子鹿)
(埵陇种)挆 忖度也与揣同又落帆也(按广韵挆训称量揣训摇集韵揣 (第 3a 页)
 天地造化皆若是而已大明于终始之道者非作易
 之圣人孰与于此是故体此道以居乾爻之六位则
 时行时止而圣 德成
执此道以乘乾之六龙则时飞
 时潜而天位正此其所以首出庶物而万国咸宁者
 圣人之与乾元合而为一故也此乾 (第 8a 页)
   君子不可忘一章总言其讲学自修之功敬德
   容仪之盛二章止言正其衣冠则其德容自充
   盖至此 德成
矣三章言守之于心者贞刚如金
   锡施之于四体者温粹如圭璧至于倚较则宽
   绰戏谑则不虐盖动作之间 (第 43b 页)
 全用乾道乾西北居坎艮震之首母亲而父尊用和
 而体严也潜谷邓氏曰巽离坤皆阴卦而致用于南
 乾坎艮皆阳卦而藏用于北生德必柔 德成
必刚圣 (第 24b 页)
 恬退宽厚名者皆可谓成行不可谓成德德则在自
 已心性上理会销镕气质之偏以复还性情之正形
 神浑然融归中和乃为成德未有 德成
而行不备者
 也虞书九德洪范三德皆就气质偏处涵养克治使 (第 31b 页)
 丕绩丕绩者大功也所谓成允成功也功即德德即

 功也功与德本不可分成己处便是 德成
物处便是
 功成允所以成己也成功所以成物也能成己即能
 成物矣如正心诚意便能治国平天下此岂二物自
  (第 31a 页)
 坤详言之首章先释本义次乃引伸言外之意一节

 解释一节具有次第学者未明本义不可遽求泛及
 君子以成德为行者 德成
乃为君子之行始可见之
 日用常行也首章之潜为成德之君子有乐则行之
 之时此章之潜位则犹隐德则未成时虽 (第 19a 页)
犹以为未足/美则此心常无己方能承人君爱民无穷之心合上天)
(爱民无穷之心矣成三德者时乎用中典则正直之 德/成
时乎用重典则刚德成时乎用轻典则柔德成○王)
(氏炎曰刑当轻而轻以成柔德而柔不至于纵弛当重/而重以成刚 (第 55a 页)
从事者而非他人所得而与者矣子夏
子游子张盖亦圣门之高弟而欲以所事孔子者事
有若盖有若在圣门年最高长亦 德成
行尊者曰似
孔子者其气象有似乎圣人也曾子独不可者曾子
有见于圣人卓然不可及者故也江汉以濯之秋阳
以暴 (第 26b 页)
 不言龙龙之在人其变莫测不可以形求舜由仁义
 行闻善言善行若决江河莫之能御乾乾也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四阳既壮其气上达 德成
于内天其察之故或跃下
 应初九正静之心不忘脩已故在渊书记舜元德升 …… (第 2b 页)
 慎庸有害邪
六五黄裳元吉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美德积于中而事业著于下君子之仁孰大于是业
 以 德成
曰黄裳黄中央之色也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𧰼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六五之数疑于乾疑故战祸乱自此起矣其 (第 20a 页)
 天未欲泰也君子知夫道之不同不肯违天以幸万
 一得以危其身以败乱天下国家阳自内来一为复
 二为临三为泰至泰刚 德成
矣刚内为泰其心刚也
 于是刚德之君子悉处于内为心腹在要职者莫非
 君子罔有小人间之夫为人君而刚内柔外 (第 2a 页)
 损德之至可交神明且舍此非所宜用也彖论卦体
 曰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
 有攸往正谓乾三益坤上君子道上行以吾之 德成
 
君之德致谦于已归美于君下说以承上止而应损
 道遂孚天下被惠艮止泽虚为孚三阴下承众信之
 为有孚上自乾 (第 61a 页)
 困坎之一潜于下在井坎之一升于上困则君子道

 穷而利泽不能以上施井则君子道通而仁泽遍及
 于天下君子 德成
于井凡以养之不穷不为居困而
 变其心志故其德益脩其利益大也且阳中于坎养
 以静正行以巽仁而其施不匮井 (第 33b 页)
何闷之为
乐则行之忧则违之 有可乐之道无可忧之事道与
事之判也久矣阳一为乐阴二为忧
君子以成德为行  德成
于内而后行著于外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 言行德之符君子养德于一动
以涉世其言行足以格化云庸者常也言行之常 …… (第 22a 页)
得众仁足
以利物君德于是著矣故夫学问所以求诸已也宽仁
所以施诸人也四者一不备皆不能以有化时舍也
君子 德成
而动以时
或跃在渊乾道乃革 龙蟠于渊养其静也或跃而动
其势必变在田出而著见也在渊则利泽将施矣 (第 22b 页)
之太甲前日覆汤典刑不惠阿衡由不)
(思孝思恭也既立不明背弃师训由视溺于近听惑于/邪也今尽此四者病去而 德成
矣尹耻君不及尧舜太)
(甲 (第 19a 页)
德成
尹责始尽是承王美于无穷也陈氏大猷曰伊/训作于太甲未有过之先尹欲预防其纵故其辞严太)
(甲上篇作于太甲 (第 19a 页)

 刑天讨也畏之休之而上下其手则非天矣惟主敬
 而以天德用之则 德成
而君民皆蒙其福王国之长
 可必矣一云俾我属之君也君岂能一日之閒终之
 哉所以惟终之者在典狱得人而已 (第 1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