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春秋類
易類
編年類
別史類
故事類
政書類
詔令奏議類
史評類
地理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譜錄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總集類
考异元祐初当作元祐六年
帝女谓之公主盖婚礼必称主人天子不可与群臣敌
故以同姓诸侯主之主者言主婚尔而汉又有称翁主
者诸侯之女也翁者老人之称古人大抵谓父为翁诸
侯自相主婚无嫌故称翁者谓其父自主之也自六朝
后诸王之女皆封县主隋以后又有称郡主者自是遂
循以为故事则主非主婚之名盖尊之犹言县君郡君
云尔国初 赵韩王 以开国元臣诏诸女特比宗室皆封
郡主臣庶而封主者惟赵氏一家而已而名实之差流 (第 18a 页)
帝女谓之公主盖婚礼必称主人天子不可与群臣敌
故以同姓诸侯主之主者言主婚尔而汉又有称翁主
者诸侯之女也翁者老人之称古人大抵谓父为翁诸
侯自相主婚无嫌故称翁者谓其父自主之也自六朝
后诸王之女皆封县主隋以后又有称郡主者自是遂
循以为故事则主非主婚之名盖尊之犹言县君郡君
云尔国初 赵韩王 以开国元臣诏诸女特比宗室皆封
郡主臣庶而封主者惟赵氏一家而已而名实之差流 (第 18a 页)
见余多见人告身类如此国朝
宰相虽单名亦不出姓他执政则书异宰相之礼也
宰相监修国史止用敕不降麻世皆言自 赵韩王 以来
失之然 (第 11a 页)
韩王 初相时范鲁公三相俱罢中书无人乃以
太宗押敕则虽相亦是敕除未尝降麻盖国初典礼犹
未备也
考异旧有诰文 …… (第 11a 页)
月官制行改特进
天圣前诸路使者举荐未有定限选人止用四考改官
然是时吏部选人磨勘岁才数十人而已庆历以后增
为六考知州等荐吏部皆视属邑多寡裁为定数于是
当荐举者常以应格充数为意遂数倍于前治平中吏
部待次引见人至二百五十馀人贾直儒为中司尝言
其冗时但下诏申戒中外务在得人不必满所限之数
然竟不能革也
太祖初罢范鲁公三相而独拜 赵韩王 乃置参知政事
二员为之副以薛文惠公居正吕文穆公馀庆为之执
政官自此始不宣制不知印不押班不预奏事但奉行 (第 14a 页)
制书而已 韩王 独相十年后以权太盛恩遇稍替始诏
参知政事与宰相更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权遂为故
事初唐至德中宰相分直政事 (第 14a 页)
宰相虽单名亦不出姓他执政则书异宰相之礼也
宰相监修国史止用敕不降麻世皆言自 赵韩王 以来
失之然 (第 11a 页)
韩王 初相时范鲁公三相俱罢中书无人乃以
太宗押敕则虽相亦是敕除未尝降麻盖国初典礼犹
未备也
考异旧有诰文 …… (第 11a 页)
月官制行改特进
天圣前诸路使者举荐未有定限选人止用四考改官
然是时吏部选人磨勘岁才数十人而已庆历以后增
为六考知州等荐吏部皆视属邑多寡裁为定数于是
当荐举者常以应格充数为意遂数倍于前治平中吏
部待次引见人至二百五十馀人贾直儒为中司尝言
其冗时但下诏申戒中外务在得人不必满所限之数
然竟不能革也
太祖初罢范鲁公三相而独拜 赵韩王 乃置参知政事
二员为之副以薛文惠公居正吕文穆公馀庆为之执
政官自此始不宣制不知印不押班不预奏事但奉行 (第 14a 页)
制书而已 韩王 独相十年后以权太盛恩遇稍替始诏
参知政事与宰相更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权遂为故
事初唐至德中宰相分直政事 (第 14a 页)
尝复除人非也
元丰初诏修仁宗英宗史王禹玉以左仆射为监修官
始成二帝纪具草进呈神宗内出手诏赐禹玉等曰两
朝大典虽为重事以卿等才学述作之固已比迹班马
矣朕之浅陋何所加损乎其如拟进草绪成之盖上尊
祖宗之意非故事也其后史成特诏给舍侍郎以上学
士中丞及观察使以上曲燕于垂拱殿亦非故事也
国朝宰相自崇宁以前乾德二年范质王溥魏仁浦罢
赵普相开宝六年罢独相者十年雍熙二年宋琪罢李
昉在位端拱元年罢独相者四年淳化元年赵普罢吕
蒙正在位独相者踰年景德三年寇准罢王旦相祥符
五年向敏中相旦独相者七年天圣七年王曾罢吕夷
简在位明道元年张士逊复相夷简独相者三年皇祐
三年宋庠文彦博罢庞籍相独相者三年元祐九年吕
大防罢章惇相七年罢独相者七年七朝独相者七人
惟 赵韩王 十年其次王魏公章申公七年为最久云 (第 13b 页)
元丰初诏修仁宗英宗史王禹玉以左仆射为监修官
始成二帝纪具草进呈神宗内出手诏赐禹玉等曰两
朝大典虽为重事以卿等才学述作之固已比迹班马
矣朕之浅陋何所加损乎其如拟进草绪成之盖上尊
祖宗之意非故事也其后史成特诏给舍侍郎以上学
士中丞及观察使以上曲燕于垂拱殿亦非故事也
国朝宰相自崇宁以前乾德二年范质王溥魏仁浦罢
赵普相开宝六年罢独相者十年雍熙二年宋琪罢李
昉在位端拱元年罢独相者四年淳化元年赵普罢吕
蒙正在位独相者踰年景德三年寇准罢王旦相祥符
五年向敏中相旦独相者七年天圣七年王曾罢吕夷
简在位明道元年张士逊复相夷简独相者三年皇祐
三年宋庠文彦博罢庞籍相独相者三年元祐九年吕
大防罢章惇相七年罢独相者七年七朝独相者七人
惟 赵韩王 十年其次王魏公章申公七年为最久云 (第 13b 页)
出廷圭之右者其坚利可以削木书华严
经一部半用廷圭才研一寸其下帙用承晏墨遂至二
寸则胶法可知矣王彦若云 赵韩王 从太祖至洛行故
宫见架间一箧取视之皆李氏父子所制墨也因尽以
赐王后王之子妇蓐中血晕危甚医求古墨为药因 (第 9b 页)
经一部半用廷圭才研一寸其下帙用承晏墨遂至二
寸则胶法可知矣王彦若云 赵韩王 从太祖至洛行故
宫见架间一箧取视之皆李氏父子所制墨也因尽以
赐王后王之子妇蓐中血晕危甚医求古墨为药因 (第 9b 页)
默诵讫复再拜而出群臣及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
自后列圣相承皆踵故事岁时伏谒恭读如仪不敢漏
泄虽腹心大臣如 赵韩王 王魏公韩魏公富郑公王荆
公文潞公司马温公吕许公申公皆天下重望累朝最
所倚任亦不知也靖康之变金人入庙悉 (第 23a 页)
自后列圣相承皆踵故事岁时伏谒恭读如仪不敢漏
泄虽腹心大臣如 赵韩王 王魏公韩魏公富郑公王荆
公文潞公司马温公吕许公申公皆天下重望累朝最
所倚任亦不知也靖康之变金人入庙悉 (第 2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