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孝經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評類
載記類
詔令奏議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正一部
續道藏
元,百官进秩,优赏诸军。是日还宫。己卯,冬至,率百官贺皇太后于文德殿,御天安殿受朝。壬辰,延州言夏王 赵德明
卒。癸巳,以德明子元昊为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

  十二月壬寅,以杨崇勋为枢密使。戊午,诏获劫盗者
赴驿吊慰,云:「窃审北朝太皇太后上仙,伏惟悲苦。」五月,献遗留物。

明道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敕:夏王 赵德明
薨,特辍朝三日,令司天监定举哀挂服日辰。其日,乘舆至幕殿,服素服。太常博士引太常卿当御坐前跪,奏请皇帝为夏王 赵德明
薨举哀,又奏请十五举音,又奏请 可止。文武百僚进名奉慰。告哀使、副已下朝见,首领并从人作两班见。先首
详议、详覆司事。刑部主判官为同判刑部,掌详断司事,审刑议
官为刑部详议官。」官制行,悉罢归刑部。 元佑
元年,省比部郎官一员,以都官兼司门。五月,三省言:「旧制,纠察在京刑狱以
察违慢,自罢归刑部,无复申
军、制胜关、浩府,河西则灵、绥、银、夏州,川峡则益、文、黎、雅、戎、茂、夔州、永康军,京东则登州。自 赵德明
据有河南,其收市唯麟、府、泾、原、仪、渭、秦、阶、环州、岢岚、火山、保安、保德军。其后置场,则又止环
卷二百二十四
表第十五 宗室世系十

太宗九子:长汉王元佐,次昭成 太子元僖,
次真宗,次商王元份,次越王元杰,次镇王元偓,次楚王元称,次周王元俨,次崇王元亿世绝。

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第四 宗室二


宗室二

汉王元佐 昭成 太子元僖 
商王元份 越王元杰 镇王元偓 楚王元称 周王元俨 悼献太子 濮王允让

太宗九子:长楚王元佐,次 昭成
太子元僖,
次真宗,次商恭靖王元份,次越文惠王元杰,次镇恭懿王元偓,次楚恭惠王元称,次周恭肃王元俨,次崇王元亿。 ……二年,加赠镇江军节度使兼侍中。子宗颜、宗讷、宗鼎、宗严、宗鲁、宗儒、宗奭,皆为环?、刺史。

昭成 太子元僖
昭成
太子元僖,
初名德明。太平兴国七年出閤,授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封广平郡王,与兄卫王德崇同日受封。八年,进封陈王, ……礼绝;藩邸之设,止奉朝请而已。元佐等尚幼,欲其知谦损之道,卿等无固让也。」

雍熙二年,元佐被疾,以 元僖
为开封尹兼侍中,改今名,进封许王,加中书令。上为娶隰州团练使李谦溥女为夫人,因谓宰相曰:「朕尝语诸子 ……相大臣之家,六礼具备,得不自重乎?」淳化元年,宰相吕蒙正复上言,乞班诸王下,诏不允。三年十一月己亥, 元僖
早入朝,方坐殿庐中,觉体中不佳,径归府。车驾遽临视,疾已亟,上呼之犹能应,少顷遂薨。上哭之恸,废朝五日,赠皇太子,谥恭孝。 元僖
姿貌雄毅,沈静寡言,尹京五年,政事无失。及薨,上追念不已,悲泣达旦不寐,作思亡子诗示近臣。

未几,人有言 元僖
为嬖妾张氏所惑,张颇专恣,捶婢仆有至死者,而 元僖
不知。张又于都城西佛寺招魂葬其父母,僭差踰制。上怒,遣昭宣使王继恩验问,张缢死。左右亲吏悉决杖停免, ……流。开封府判官、右谏议大夫吕端,推官、职方员外郎陈载,并坐裨赞有失,端黜为卫尉少卿,载为殿中侍御史。 许王
府咨议、工部郎中赵令图,侍讲、库部员外郎阎象,并坐辅道无状,削两任免。诏停册礼,以一品卤簿葬。真宗即位,始诏中外称太子之号焉。乾兴初,改谥。无子,仁宗时,诏以允成子宗保出后 昭成
太子为孙。

宗保生二岁,母抱以入见章献后,后留与处。宗保七岁,授左侍禁,帝亲为巾其首。久之,归本宫
事;冬,长公主薨,去驸马都尉号。

太宗即位,加兼侍中,又加检校太师。太平兴国三年春,被病,诏太医王 元佑
、道士马志就第疗之。四年,从平太原,改镇曹州,封冀国公。七年,改武胜军节度。是年七月,卒,年五十七,
严州刺史,上曰:「全照深刻,常虑人以严察议己,今授此州,似涉讥诮。」乃改焉。三年,为邠宁环庆都部署。 赵德明
纳款,朝议减西鄙戍兵,令屯近地,全照以边防不可无备,未即奉诏。上曰:「全照是好勇多言者。德明使已至阙
表求入觐,辞甚恳切。上恻然谓宰相曰:「普开国元臣,朕所尊礼,宜从其请。」既至,慰抚数四,普呜咽流涕。 陈王元僖
上言曰:

「臣伏见唐太宗有魏玄成、房玄龄、杜如晦,明皇有姚崇、宋璟、魏知古
屈矣。否则遣骑兵千、步兵三千于濮州渡河,横掠澶州,继以大军追北掩击,亦可出其不意也。」已而契丹请盟, 赵德明
遣使修贡称藩,朝廷加赏锡,且许通青盐以济边民,从显之请也。

三年冬,被病,诏中使偕尚医疗视。明年正
都钤辖。

大中祥符三年,累表求还。至京师,将祀汾阴,以疾难于扈从,命为河阳部署以便养。会张崇贵卒, 赵德明
颇逾轶,亟诏徙允正为鄜延部署,内侍密诏存谕。礼成,领河州团练使。允正颇知书,性严毅,疏财,喜自修饬。
,至积石为虏骑掠于道,营部大乱,除名,流光州。五年,起为内殿崇班、鄜延驻泊都监,俄迁崇仪使。景德中, 赵德明
既纳款,或言以麟、府谋有他志。上以泾原地要兵众,虑有缓急,遂徙重诲为钤辖。复迁益州,改皇城使。大中祥
折樯,舟人怖恐,端读书若在斋阁时。迁户部郎中、判太常寺兼礼院,选为大理少卿,俄拜右谏议大夫。

   许王元僖
尹开封,又为判官。王薨,有发其阴事者,坐裨赞无状,遣御史武元颖、内侍王继恩就鞫于府。端方决事,徐起候 ……者,引对,皆泣涕,以饥寒为请。至端,即奏曰:「臣前佐秦邸,以不检府吏,谪掾商州,陛下复擢官籍辱用。今 许王
暴薨,臣辅佐无状,陛下又不重谴,俾亚少列,臣罪大而幸深矣!今有司进退善否,苟得颍州副使,臣之愿也。」 ……出知乾州,以母老愿降任就养,改监汝州稻田务。

  雍熙二年,诸王出閤,慎择僚属。以虞部郎中王龟从兼 陈王
府记室参军,水部员外郎王素兼韩王府记室参军,秘书丞张茂直兼益王府记室参军,士安迁左拾遗兼冀王府记室参 ……保州杨延昭,它所择用各得其任。令塞上得境外牛马类者悉还之,通互市,除铁禁,招流亡,广储蓄。未几,夏州 赵德明
亦款塞内附。二方既定,中外略安。量时制法,次第施行。复置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科,以广取士。

  二
额内除之。契丹得之,大惭。次年,复下有司:「契丹所借金币六万,事属微末,今仍依常数与之,后不为比。」 西夏赵德明
言民饥,求粮百万斛,大臣皆曰:「德明新纳誓而敢违,请以诏责之。」帝以问旦,旦请敕有司具粟百万于京师,
,判三司户部理欠凭由司,为度支判官。

淳化中,有上封请立皇太子者,拯与尹黄裳、王世则、洪湛伏阁请立 许王元僖,
太宗怒,悉贬岭外。拯知端州,既至,上言请遣使括诸路隐丁、更制版籍及议盐法通商,凡十馀事。太宗欲召还参
人采铁,而岁入不偿费。奎奏听民自采,而所输辄倍之。迁太常博士。向敏中荐为殿中侍御史,出为陕西转运使。 赵德明
言延州蕃落侵其地黑林平,下诏按验。奎阅郡籍,德明尝假道黑林平,移文录示之,德明遂伏。未几,坐失举免。
中,鬷尝使河北,过真定,见曹玮,谓曰:「君异日当柄用,愿留意边防。」鬷曰:「何以教之?」玮曰:「吾闻 赵德明
尝使人以马榷易汉物,不如意,欲杀之。少子元昊方十馀岁,谏曰:『我戎人,本从事鞍马,而以资邻国易不急之
言》十篇,召判宗正寺,赐白金二百两。久之,上书言:「元德李太后母育圣躬,请祔太宗庙室。」后用其说。册 赵德明,
假尚书礼部员外郎,为官告副使。

擢殿中侍御史,权判三司勾院,上言:「汉章帝以《月令》冬至之后有顺阳
甚有威惠,蜀人久犹怀之。

大中祥符四年,车驾祀汾阴,以为西京旧城巡检、钤辖。礼成,加授北作坊使,充 赵德明
官告使。又为鄜延钤辖。会秦州李浚暴卒,上语近臣曰:「天水边要,宜速得人。」马知节称佶可任,上然之,遂
契丹欲请和,因继忠遣人持信箭为书遗普,且通密表。事平,迁容州观察使。向敏中为鄜延路都总管,以普副之。 赵德明
纳款,诏降制命,普言:「不宜授以押蕃落使,使之总制属羌,则强横不可制矣。」乃止兼管内蕃落使。

未几 ……安军判官、应天府推官。治白沙、石梁二渠,民无水患。改大理寺丞、签书西京判官事。

通判镇戎军,上言: 「赵德明
死,其子元昊喜诛杀,势必难制,宜亟防边。」因论西北攻守之计,章数十上,仁宗欲用之,会丁母忧。既而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