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編年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雜家類
別集類
 其文共二十九字隶续云建平者哀帝之纪年其五
 年已改为元寿此云建平五年者殆蜀道未知改元
 耳此碑却无篆体乃西京之佐书也蜀中名之蚕崖
 碑字原云 蔡迨
刻记作范功平磨崖复斋碑目作建
 平范功平治道碑
何君阁道碑  建武中元二年
 字原云在雅州墨宝云此碑 …… (第 2a 页)
 是建武或章和年所刻者集古录目作周伯著碑盖
 不辨题额戚字也
永元刻石  永元六年
 字原云在永康军 蔡迨
刻记云在范功平磨崖之西
 五十馀步去地数寸迨得磨崖后十日其子武仲始
 见此十六字而摹之 (第 5a 页)
 碑则自称举吏汉碑堇此三者

一百九十八


永元十六字
 在永康军 蔡迨
刻记云在范功平磨崖之西五十馀
 步去地数寸 (第 52a 页)
蔡迨
得磨崖后十日其子武仲始见此
 十六字而摹之复斋碑目作永元六年攻石题

一百九十九

雒阳稚子六字
  …… (第 52a 页)
 建平五年立乾道初始出在永康过紫屏二里道旁

 其石三面高卑凸坳刻随其埶即 蔡迨
刻记所谓范
 功平磨崖也复斋碑目作建平范功平治道碑

二百二

巴官铁盆铭
 永平七年作在夔州金石作 (第 53a 页)
纪今春徐陈许 蔡迨
京畿之民讹言相传掘土而食近
又龙斗于南京之葛驿盛夏火王金当消伏太白芒角
盛大陵犯荧惑又太白经天与岁星 (第 4b 页)
中制丨丨郎缺命以序迁)
紏曹(老学庵笔记予参成都议幕摄事汉嘉荔子熟时凌云山/安乐园皆盛处丨丨何预法曹 蔡迨
皆佳士相与同乐)
(小学绀珠北齐/三公府丨丨)礼曹(唐诗纪事时辈下第多为诗以刺主司独/章孝标为归 (第 30b 页)
清如金石黄鲁直)
(题诗云古人题作丨丨水自古丨丨直到今我为改名/方响洞要知山水有清音 陆游同何元立 蔡肩吾
至)
(丨丨院汲泉煮茶诗一州佳处尽徘徊惟有丨丨院未/来 又吴文英风入松词湘波山色青天外红香荡玉) (第 36a 页)
  建平五年立乾道初始出在永康过紫屏二里道傍

其石三面高卑凸坳刻随其势即 蔡迨
刻记所谓范
功平磨崖碑也复斋碑目作建平范功平治道碑(汉𨽻
字原)


  蜀郡守何君阁道碑

  蜀 (第 1b 页)
  八行十八字建初七年作(𨽻续)

  章和石记

  章和二年(金石录)

  永元十六字

  在永康军 蔡迨
刻记云在范功平磨崖碑之西五十 (第 23b 页)
馀步去地数寸 蔡迨
得磨崖后十日其子武仲始见
此十六字而摹之复斋碑目作永元六年攻石题汉
(汉𨽻字原)

  永初砖文 (第 24a 页)
  建平郫县碑  建平五年 字原云在永康按宋之
永康即今成都府灌县又云此碑乾道初始出过永
康紫屏二里道傍其石三面高卑凸坳刻随其势
其文共二十九字𨽻续云建平者哀帝之纪年其五

年已改为元寿此云建平五年者殆蜀道未知改元
耳此碑却无篆体乃西京之佐书蜀中名之蚕崖碑
字原云 蔡迨
刻记作范功平磨崖复斋碑目作建平
范功平治道碑

  何君阁道碑  建武中元二年 字原云在雅州墨
宝云 …… (第 2a 页)
  戚伯著碑 集古录云在今宿州出于近岁盖宫部春
夫开汴渠于泥沙中掘得之 额题云(缺)本周末嗣
戚氏袭以兴勃海君玄孙伯著之碑十九隶字为一
行本之上有一字石损其半碑式云碑有穿文十二

行行二十字在穿下自穿之上两旁浸削及其巅则
锐甚集古录云其文字古怪而磨灭无首尾了不可
读金石录云以文词字画验之疑东汉中叶以前人
盖当时石刻见于今者多类此隶释云世祖建武三
年章帝章和元年威宗建和元年献帝建安十二年
皆丁亥也碑有太岁丁亥字当是建武或章和年所
刻者集古录目作周伯著碑盖不辨题额戚字也

  永元刻石 永元六年 字原云在永康军 蔡迨
刻记 (第 4b 页)
  字原云三公山碑称冯君为举将高彪碑称文君为
举将此碑则自称举吏汉碑仅此三者


  永元十六字

  字原云在永康军 蔡迨
刻记云在范功平磨崖之西
五十馀步去地数寸 (第 17b 页)
蔡迨
得磨崖后十日其子武仲
始见此十六字而摹之复斋碑目作永元六年攻石


  雒阳稚子六字

  字原云 …… (第 17b 页)
  字原云在绵州八字字为一纸盖刻于石阙椽首墨
宝云平杨必姓名如建平太守之类叔其字也𣜩释
止载平杨府君叔神六字

  建平郫县碑

  字原云建平五年立乾道初始出在永康过紫屏二
里道傍其石三面高卑凸坳刻随其势即 蔡迨
刻记
所谓范功平磨崖也复斋碑目作建平范功平治道 (第 18a 页)
  苏玭字训直泉州同安人以恩补将仕郎调严州遂
安尉擢为尚书吏部郎属文有体制笔法简远其尺
牍尤时所珍爱往往藏弆(渭南集)

   蔡迨

(第 7b 页)
蔡迨
字肩吾官犍为郡文词字画皆过人从铨部得
桂阳令(渭南集) (第 7b 页)
  苏玭字训直泉州同安人以恩补将仕郎调严州遂
安尉擢为尚书吏部郎属文有体制笔法简远其尺
牍尤时所珍爱往往藏弆(渭南集)

  蔡迨

  蔡迨字 肩吾
官犍为郡文词字画皆过人从铨部得
桂阳令(渭南集) (第 7b 页)
   朱颉      朱协极
   陆元长     陆游
   芮国器     唐璘
   苏玭       蔡迨
   周模      王禔累
   娄机      陆九龄
   蔡幼学     楼钥 …… (第 3a 页)
   苏玭

苏玭字训直泉州同安人以恩补将仕郎调严州遂安
尉擢为尚书吏部郎属文有体制笔法简远其尺牍尤
时所珍爱往往藏去(渭南集/)
    蔡迨
(第 28a 页)
蔡迨
(第 28a 页)
肩吾
官犍为郡文词字画皆过人从铨部得桂
阳令(渭南集/)
   周模
周模字伯范鄞人笃志于学从济南刘寿夫游 (第 28a 页)
   杨大明
道士杨大明字民瞻号至乐子关中将家弃荫走方外
善画龟蛇今丈人山道院藏经阁后壁有所作龟蛇广
丈馀最雄杰尝为之罘 蔡迨肩吾
作息龟龟之六藏画
者止能为神屋而已而其妙处头爪皴皵见于壳间鼻
窍深润观者疑真息也(画继/) (第 44b 页)
 建平五年立乾道初始出在永康其石三面高卑凸

 坳刻随其势即 蔡迨
刻记所谓范功平磨崖碑也复
 斋碑目作建平范功平治道碑(汉𨽻字原/)
 建平者哀帝之纪年其五年已改为 …… (第 34a 页)
 永元四年(天下碑录/)

永元十六字
 在永康军 蔡迨
刻记云在范功平磨崖之西五十馀
 步去地数寸复斋碑目作永元六年攻石题(汉𨽻字/)
 (原/)
南安长 (第 38b 页)
 ─老学庵笔记余深罢相居福州第中有荔支初实绝
大而美名曰亮功红亮功红者深家御书阁名也靖康

中深谪建昌军既行荔支不复实明年深归荔支复如
故乃知世间富贵人皆有阴相之者 宣和中保和殿
下种荔支成实徽庙手摘以赐燕帅王安中且赐以诗
曰保和殿下荔支丹文武衣冠被百蛮思与廷臣同此
味红尘飞鞚过燕山 予参成都议幕摄事汉嘉一见
荔子熟时凌云山安乐园皆盛处纠曹何预元立法曹 蔡迨肩吾
皆佳士相与同乐薛许昌亦尝以成都幕府
来摄郡未久罢去故其荔支诗曰岁杪监州曾见树时 (第 12a 页)
 是观至是往观焉

予参成都议幕摄事汉嘉一见荔子熟时淩云山安乐
 园皆盛处纠曹何预元立法曹 蔡迨肩吾
皆佳士相
 与同乐薛许昌亦尝以成都幕府来摄郡未久罢去
 故其荔枝诗曰岁杪监州曾见树时新入座但闻名
  (第 18a 页)
不变逸老令就地刮取且使尝之香味如故因大奇之
朱子文集与志南上人书偶得安乐茶分上廿瓶
陆放翁集同何元立 蔡肩吾
至丁东院汲泉煮茶诗云 (第 76a 页)
龟蛇今丈人山道院藏经阁后壁有所作龟蛇广丈馀
最雄杰尝为之罘 蔡迨肩吾
作息龟龟之六藏画者止
能为神屋而已而其妙处头爪皴皵见于壳间鼻窍深
润观者疑真息也
宝觉和尚翎毛芦雁不 (第 4b 页)
 多观古壁见武洞清所画罗汉豁然晓解得其笔法

 兵乱归蜀即以画名
杨大明字民瞻号至乐子善画龟蛇丈人山藏经阁后
 壁有所作龟蛇广丈馀最雄杰尝为之罘 蔡肩吾

 息龟龟之六藏画者止能为神屋而已而其妙处头
 瓜皴皵见于壳间鼻窍深润观者疑其息也
沙门巨然江宁人 (第 68a 页)
其写字笔正尝托
写武王践阼一篇先公亦尝招之一饭淲近年亦得三
四通问也在上饶及旧居鄱阳时屡得闻其谈论 蔡迨
(第 4a 页)
肩吾
许昌人蔡文忠公齐之孙流落川蜀先公
典铨日以文卷来访先公奇之既荐之又作鼎说以送
之议论从容有故家典则为 (第 4a 页)
 跋苏氏易传
     跋资暇集
     跋法帖二
     跋兰亭乐毅论并赵歧王帖
     跋 蔡肩吾
所作蘧府君墓志铭 (第 3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