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編年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別集類
洞玄部
   王宗约干作屋
平生慕陈仲举一室茫然他日求杜少陵万间安在此
旷世之所通患岂晚节而可迂疏惟安成之文献不乏
人而泸溪之节义著于史儒有宗约公之嫡孙皇皇乎
往教之勤忽忽乎无家之念谓堂搆弗克奉其先志可

宗庙无以示其后人牛山之木琼林仪封之地金埒每
谋束手于是赠言盖困厄通有无者守道之权而假托
事俯仰者习俗之坏既处约而安素岂问舍而求田分
必栖隐而非吾庐此不痛心焉用取友且所至高第笃
青青悠悠之义其可使吾师赋翛翛翘翘之诗不吝
旋当有兴起倘得辋川之胜地愿共知己者游既还河
汾之先庐当有济世者出   为前朝贡士 宋则阳
干买棺木宋 (第 1b 页)
则阳
年踰 (第 1b 页)
下不察稔成兵戈之祸积为宗社之忧章鉴高铸尝与
丁大全同官倾心附丽躐跻要途 萧泰来
等群小噂沓
国事日非浸淫至于今日陛下稍垂日月之明毋使小
人翕聚以贻善类之祸沈炎实赵与□之腹心爪牙而 (第 9b 页)
   书梅先生碑阴 大山萧山明
丰城梅仙山道观有梅先生碑唐诗人罗隐
文也昨观与碑俱燬道士熊应祥叶力鼎新
之碑再立友罗永之来委予书之问之曰君
昭谏远孙扬前文人文勤如是为楷书竟思
汉事追叹之乌乎天欲福漠之天下故生一
福之贤升之汉弃天福乃弃人之福两自弃

是自祸也金铁交飞天无如汉何老凤变妖
汉亦无如新之移漠何鸟乎失士则亡得士
则存存以从诤亡以玩言壮哉气节贯于乾
坤视我泥土藏我玙璠辞汉去坐隐吴市门
驰迹仙路诉情帝阍泯泯者刘长空无痕永
永者梅遍祠共尊祠碑可灰仙道不燔青瑶
重镌可字可扪昭谏有知醒如冰魂子真如
生日月不昏(咸淳六年岁在/庚午六月朔)
   书梅先生碑后 小山萧泰来
读昭谏碑非惟得先生心抑增先生气今梅 …… (第 011a 页)
   立春寄梅坛杨逸老范(太中)
仕路磋跎又见春区区深厌走红尘未能解
脱无穷事长忆逍遥自在人瓦缶汲泉朝灌

药明衣濛露夜朝真洒然物外清虚境呼吸
淳元养气神
   题梅坛毛庆甫云悦楼 萧泰来
楼立梅峰最上头日随元气与浮游道心快
活云心似飞去飞来得自由
一收二百里间云诗几琴窗总向君独乐何
如同 (第 024b 页)
集》十五卷,《杨符信祖集》二卷,《刘才卲杉溪集》十二卷,《沈继祖栀林诗集》三卷,《徐恢玉雪诗》六卷, 《萧泰来小山
集》二十五卷,《吴沆环溪集》十卷,《王咨雪斋集》四十卷,《葛绍体东山集》十卷,《彭汝砺鄱阳集》四十卷
》 卷
新喻萧山则著。善吟咏碑铭记序,得盘诰体。

《本斋诗集》三卷
王都中著。

《小山集》 卷 萧泰来
著即山则弟。

《樵隐集》 卷
丽水祝大明著。

《栲栳山人诗集》 卷
馀杭岑公之诗公有志节,人敬惮
直秘阁、湖南转运判官,改尚右郎官,未至,改礼部郎中。上疏极论时事,改权左司,力辞,内批兼侍立修注官。 监察御史萧泰来
论罢。踰年,以直宝文阁知泉州,力辞,迁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董槐入相,召为司农卿。程元凤入相,改秘书监
起直龙图阁、知建宁府,不拜。提举千秋鸿禧观,迁起居郎继迁吏部侍郎,以集英殿修撰,出知太平州,以右补阙 萧泰来
论罢,依旧职提举太平兴国宫。起知婺州。召奏事,以旧职奉祠。度宗立为太子,帝亲擢栋太子詹事。迁工部侍郎
李伯玉
按《宋史·李伯玉传》:伯玉,字纯甫,饶州馀干人。端平二年,进士第二。初名诚,以犯理宗潜讳更今名。授观察推官。召试馆职,历诋贵戚大臣,直声暴起。改校书郎,迁著作佐郎,兼考功郎官。引故事弹台臣 萧泰来,
迁著作郎。帝怒,降两官罢叙。复知邵武军,改湖北提点刑狱,移福建。召赴经筵,拜太府少卿、秘书少监、起居
陛下不知,人怨而陛下不察,稔成兵戈之祸,积为宗社之忧。章鉴、高铸尝与丁大全同官,倾心附丽,躐跻要途。 萧泰来
等群小噂沓,国事日非,浸淫至于今日。陛下稍垂日月之明,毋使小人翕聚,以贻善类之祸。沈炎实赵与𥲅之腹
言职。故事,蚤讲讲读官皆在,晚讲惟说书一员,宰相惧子才言己,并晚讲于蚤,自是不得独对矣。迁军器少监。 御史萧泰来
劾高斯得、徐霖,右司李伯玉言 泰来
所劾不当,上切责伯玉,降两官,罢。子才言:陛下更化,召用诸贤,今汝腾、斯得、霖相继劾去,伯玉又重获罪,善人尽矣。除兼侍立修注官,力辞。行都大火,子才应诏上封事,言甚切直,兼直舍人院。会 泰来
亦迁起居郎,耻与 泰来
同列,七疏力辞,上为出 泰来,
而子才亦请去不已,曰: 泰来
既去,臣岂得独留。上不允。又言:蜀当以嘉、渝、夔三城为要,欲保夔则巴、蓬之间不可无屯以控扼之,欲保渝
李伯玉
按《癸辛杂识》:伯玉,字纯甫。乙未殿试第三人。议论端悫出处不苟,当史嵩之柄国,时为太学博士。上疏援章李二台官,以此大得声誉。未几,为陈劾去。壬子,以小著召,兼右司,以 萧泰来
附谢丞相,伤残善类,继弹高斯得,伯玉乃援神宗朝张商英故事,有都司可以按台臣之条,历数 泰来
之过,封章以劾之。穆陵大怒,乃降御笔云:国家置御史,所以纠正官邪。置宰属,所以俾赞机务。御史乃天子耳目之官,宰掾不过一大有司耳。未闻以庶寮而劾纠御史者。近有以都司而按大有,今伯玉以都司而按 泰来,
阴怀朋比之私,蔑视纪纲之地,是所以轻台谏,乃所以轻朝廷也。今伯玉且复援张商英事,以文其过,且郭磊卿以 ……玉僭劾御史,以快己私,擅改宪章,以文己过。肆为欺诞,浸紊纪纲。既得罪于祖宗,已难逃于黜罚云云。明年, 萧泰来
除左史,牟子才亦作右史,潘凯除都丞,并有疏辞免,以为耻与哙伍。 泰来
遂除职与郡郎,孙梦观又缴新命察官,丁大全则奏罢其祠禄,而同援伯玉,不肯与之书降官录黄。其后牟子才撰词命云:国家设御史以纠官邪,非使之为营私谋利计也。 萧泰来
昨居弹劾之任,而黩货背义,丑正党邪,靡所不至尔。以都曹能白其奸,虽有体统关系之法,然英词劲气,靡拂救 ……,以振台纲,而汝之心,则朕所鉴也。尚少安之,以俟叙复。又明年七月,姚希得引对,直指赵汝腾为君子之宗, 萧泰来
为小人之宗,诸公多为之言叙复者。八月,伯玉与宫观。又明年,叙复元官。景定间,除礼部尚书侍读,入政地矣 ……好名之说,欲一网君子而尽去之,其言易入,其祸难言,此君子去留之机,国家安危之候,不可不深留圣虑者也。 监察御史萧泰来
论罢。踰年,以直宝文阁知泉州,力辞,迁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朝廷行自实田,斯得言:按《史记》,秦始皇三 ……禁所以严宸居,而间惑于禬禳之小数。以至弹墨未乾,而抆拭之旨已下;驳奏未几,而捷出之径已开。命令不疑, 则阳
纵而不收。主意不坚,则阴闭而不密。陛下可不思致灾之由,而亟求所以正之哉。愿清其天君,以端出治之源;谨
庚子,以董槐兼参知政事。癸卯,诏抚谕四川官吏良民。八月丁未朔,以马光祖为司农卿、淮西总领财赋。甲寅, 起居郎萧泰来
出知隆庆府。先是,起居舍人牟子才与 泰来
并除,子才四疏辞,极陈泰来奸险污秽,耻与泰来伍,泰来不得已,请祠,遂予郡。丙辰,以余晦权刑部侍郎、四
梁光祖
按《新喻县志》:梁光祖,三十九都金塘人,字德先。宋嘉定中,以明经举进士,其父叔显患蛊,刲股食之,父疾乃瘳。母罗氏病,遍祷于神,梦释氏咒水,果愈。踰年,母丧,复庐墓侧,茔閒有紫芝、白兔连理竹之祥。 萧小山
美之以诗:有身如孤竹,国君贞心似,夷齐分外清。之句,有司保奏,聘为学宾焉。
龙海孙
按《资县志》:龙
,关盖霖之无忌惮皆汝腾成,其狂至目汝腾为大宗师己为小宗师递相汲引霖既去汝腾亦,不自安遂自补外未几察官 萧泰来
数,十二狂不可治郡于是声名扫地矣。《金史·世宗本纪》:大定二十六年十一月,上谓宰臣曰:女直人中材杰之
民居。 增差教授厅。厅未建僦民居。 军事判官厅。厅在州治之东。 军事推官厅。厅在判官厅之右。绍定壬辰 萧公泰来
重建。录事参军厅。厅在子城曰。州治之南。州院。在厅之西。 司理参军厅。厅在州院之右。司理院。在厅之南
董槐兼参知政事。癸卯,诏抚谕四川官吏军民。

  八月丁未朔,以马光祖为司农卿、淮西总领财赋。甲寅, 起居郎萧泰来
出知隆兴府。先是,起居舍人牟子才与 泰来
并除,子才四疏辞,极陈 泰来
奸险污秽,耻与为伍, 泰来
不得已,请祠,遂予郡。丙辰,以余晦权刑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知重庆府兼四川总领财赋。乙丑,行皇宋元
名之说,欲一网君子而尽去之,其言易入,其祸难言,此君子去留之机,国家安危之候,不可不深留圣虑者也。」 监察御史萧泰来
论罢。

踰年,以直宝文阁知泉州,力辞,迁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朝廷行自实田,斯得言:「按《史记》,秦
故事:早讲,讲读官皆在;晚讲,惟说书一员。宰相惧子才言己,并晚讲于早,自是不得独对矣。迁军器少监, 御史萧泰来
劾高斯得、徐霖,右司李伯玉言 泰来
所劾不当,上切责伯玉,降两官罢,子才言:「陛下更化,召用诸贤。今汝腾、斯得、霖相继劾去,伯玉又重获罪,善人尽矣!」除兼侍立、修注官,力辞。行都大火,子才应诏上封事,言甚切直。兼直舍人院,会 泰来
亦迁起居郎,耻与 泰来
同列,七疏力辞,上为出 泰来,
而子才亦请去不已,曰: 「泰来
既去,臣岂得独留。」上不允,又言:「蜀当以嘉、渝、夔三城为要——欲保夔,则巴蓬之间,不可无屯以控扼之
陛下不知,人怨而陛下不察,稔成兵戈之祸,积为宗社之忧。章鉴、高铸尝与丁大全同官,倾心附丽,躐跻要途。 萧泰来
等群小噂沓,国事日非,浸淫至于今日。陛下稍垂日月之明,毋使小人翕聚,以贻善类之祸。沈炎实、赵与𥲅之
说书,继迁吏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侍读,以集英殿修撰兼中书舍人兼侍讲,出知太平州,以右补阙 萧泰来
论罢,依旧职提举太平兴国宫。起知婺州。召奏事,以旧职奉祠。度宗立为太子,帝亲擢栋太子詹事。迁工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