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樂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政書類
傳記類
職官類
雜史類
目錄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洞玄部
张红盖乘马出南薰门饯别二帅及午而返连日之出
所过设香案起居并如常仪从行者即王时雍徐秉哲
吴幵 莫俦
辈也士庶旁观者莫不感怆 遗史曰邦昌
自僣伪位屡至南薰门服赭袍张红盖乘执丝鞭法驾
仪仗皆不备唯驾头前𨗳 …… (第 5a 页)
再出又申前命且使兼太子傅以保护东宫乘舆久不
归公屡具书极陈利病镌谕二帅请大驾还宫不报二
月六日吴幵 莫俦
自北中携废立书来中外震骇公大
恸久之曰吾唯知吾君仁圣可帝中国苟立异姓吾当
死之又数请再立上明旦敌大辟 …… (第 13b 页)
自是公之死生不可得而知也
呜呼求生逃死人之常情也靖康之末祸变如此同时
大臣如唐恪曹辅王时雍吕好问吴幵 莫俦
徐秉哲邵
溥谢克家孙觌汪藻胡交修詹乂李会李熙靖李擢之
徒或失节求存或叛为敌用或乘势为奸利或托疾病
(第 14a 页)
  起靖康二年三月二十九日己未尽四月四日癸亥
是日太上皇帝渊圣皇帝銮舆北狩 曹勋北狩
闻见录曰靖康二年二月初七日晨起上皇在蕊
珠殿进素(缘城破迁/入延福宫)人李石周矧吴幵 莫俦
(第 1a 页)
挥刀赴井陷河求不
可得岂谓城中之人相与逃死乃嫁大祸于一身变出
不图死安足惜忽刘彦宗等赍青城文字与吴幵 莫俦
俱至邦昌则诃责彦宗又对众骂城中文武百官为自
免之计逼人以首恶之名皆受国恩一旦如此曾不如 …… (第 2a 页)
密院兼领尚书省事
王时雍权门下侍郎吕好问权中书侍郎徐秉哲权尚
书右丞李回权同知枢密院吴幵权签书枢密院 莫俦
奏乞各还旧职奉面旨依各还旧职依旧且兼权见领
职事韦寿隆乞罢给事中奉面旨文武差权事人令知尚
书省事出劄 (第 10a 页)
子请给恩数依正官法时诸公皆欲作真
两府坐绣鞍重盖喝门下中书枢密者盈道 莫俦
喝道
者凡数百人及初八九间事体一变自知不可侥倖乃 (第 10a 页)
乞差官以次权摄邦昌
曰若二帅问因何不依朝制则大家都不稳便吕公思
得若军中差人来则内奏事束手不得矣吴幵 莫俦

敌营回金相刘彦宗侍中言一千年后亦不得说着赵
字明日敌中贵人十数辈至南薰门曰康王我眼上物 …… (第 6b 页)
庆兵部侍郎唐恕太常丞唐元衡乞致仕不允卢襄权
兵侍六人乞还旧任卢襄去冬以侍郎乞宫祠沈晦时
为给事中吴幵 莫俦
至此尤为恐惧盖当时为金人驱
使出入传道指挥如仆𨽻日遭诟骂至于持废立文字
推册邦昌皆由此二人今知去住 (第 10b 页)
 靖康中帙
石荗良避戎夜话曰金人再犯阙闰十一月二十五日
午时城陷仆逃难于乡人王升卿舍馆夜论朝廷守禦
之方一话一言悉莫不验其文芜其实直而不讦质而
不文非所见闻则略而不书去年春金人至阙朝廷许

以三关未几食言故有十月之师又许大河为界河东
河北悉与之金人又恐中国之反覆也凡河东河北守
土臣亲属悉质于军以俟及境训谕又取大臣及家属
凡二十馀家如蔡京童贯王黼皆以罪谴而欲其家属
也如张孝纯蔡靖李嗣本皆以降而欲其家属甚者如
李纲徐处仁吴敏陈(阙/)刘韐折彦质折可求皆以用事
而欲其家属也朝廷惟命是听所赴贬所已出京则以
实告尝见王升卿说 莫俦
作馆伴使自围城之后金人 (第 1b 页)
孙伯野云上曾
有语不遣人来否伯野曰每日须有人至不似今日无
人来也乃大忧闷而归是夜二更遣吴正仲(幵/) 莫寿朋
(俦/)
赍废立文字至禁中留守处黎明始见群臣皆抚膺
大恸伯野复来秘书孙伯野(传/)作留守复以禁中众官
难于出入 (第 16b 页)
出城亦未迟也李石出上手札吕公曰此乃不得已而
书也夜半不能决吕公曰诸公不取某言何也遂拂袖
出女真令吴开 莫俦
促立异姓继闻皇城司集议立张
邦昌吕公于是密使迪功郎蔡安中门下省录事张师 (第 8b 页)

仲荀胡直孺等赦天下死罪已下改国号楚以王时雍
为太宰徐秉哲为少宰李回路允迫知枢密院吕好问
门下侍郎 莫俦
吴幵同知枢密院及金人退师邦昌即 …… (第 11a 页)
台推鞫必得其实臣闻方金人欲废赵氏立张邦昌令
吴幵 莫俦
傅道意旨往返数四京师人谓之捷疾鬼王
时雍徐秉哲奉金人追捕宗戚里令居民结保不得容
隐以衣袂联属以往若囚 (第 14b 页)
所撰二撰二格以按叛臣之罪为
陛下尽陈之言所论叛臣之上者其恶有五一曰诸侍
从之为执政者王时雍徐秉哲吴幵 莫俦
李回是也
其二曰诸庶官及宫观而起为侍从者如司农卿胡思
太府卿朱宗之为侍郎大理卿周懿文为大尹卢襄李
擢 …… (第 3b 页)
使耳已
上数臣乞立为叛臣之次于远小处编管吏部供到王
时雍见系高州安置徐秉哲见系梅州安置吴幵永州
安置 莫俦
全州安置李因袁州居住朱宗之朝奉郎李
擢柳州安置范宗尹通直郎提举杭州洞霄宫卢襄太
中大夫权开封府尹胡思 …… (第 6a 页)
邦昌姓名三字了后别写申状系王时雍等姓名呈时
雍看了分付与吴幵 莫俦
将去其举状内别无齐愈姓
名所有齐愈写张邦昌纸片子即时毁了并无见在只
收得王时雍等元议定推举状草归家初 (第 11a 页)
蒙勘问时惧
罪隐忍不招再蒙取会到中书舍人李会状军前遣吴
莫俦
传大金指挥须管于今日异姓中选择具名申
即不引惹赵氏是日在皇城司聚议忽有右司员外郎
宋齐愈自外至见商议 (第 11a 页)
邅琪所破乃奔散渡江途中之人以为奸细遂
杀之六月琪破昆山寨至是移军屯于襄安镇 范宗
尹量移王时雍徐秉哲 莫俦
吴幵王绍王友王及之胡思
等仍荐孙睹汪藻李擢陈戬等 范宗尹量移王时雍
等皆不闻奏议者讥其不公 翟兴令其 (第 13a 页)
李擢陈戬谢克家入朝量移王时雍徐秉哲 莫俦
吴幵
王绍王及之胡思等上皆不知识者尤其不公金遣秦
桧归朝士多疑之惟宗尹李回主其忠遂擢为礼部尚
书李成 (第 12a 页)
虽不行俄
自知镇江迁循友知建康府识者不敢言唯以目相视
 靖康小雅曰公讳桧靖康二年金国二帅既日遣吴
莫俦
入趣立异姓议未决声言将纵兵屠城中外危
惧颠倒遂有张邦昌之请公为御史中丞毅然独陈于
敌以谓主上仁孝圣明 …… (第 7a 页)
以自别假手于门馆孙谦亨获与荐名既赴
大比试居中相位差试官多其所亲知举王安中李邦
彦宇文虚中参详检点官 莫俦
黄颖张志李质李舜由
辈皆是也余时为太学官例差入院引试日亿年谦亨
并案而坐以便传授巡按官亦有所善尝有一 (第 16b 页)
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
斗杀伤误中太子因率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
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吴幵 莫俦
督胁
甚急范琼以危言詟卫士遂拥皇后太子共车而出傅 …… (第 49b 页)
莳以自给
惟秦桧不与徙依达兰以居达兰亦厚待之
  张邦昌僣逆
钦宗靖康二年二月丁卯金人令翰林承旨吴幵 吏部
尚书莫俦
入城令推立异姓堪为人主者 癸未吴幵 (第 52a 页)
莫俦
复召百官议众莫敢出声相视久之计无所出王 …… (第 52a 页)
受贺遣阁门传令勿拜王时雍率百官
遽拜邦昌但东面拱立是日风霾日晕无光百官皆惨
怛邦昌亦变色惟王时雍吴幵 莫俦
范琼等欣然以为
有佐命功邦昌心不安拜百官皆加权字以王时雍知 …… (第 53b 页)
枢密院事领尚书省吴幵权同知枢密院事 莫俦
权佥
书院事吕好问权领门下省徐秉哲权领中书省邦昌
见百官称予手诏曰手书虽不改元而百官文移必去
年号惟 (第 54a 页)
时雍徐秉哲吴幵 莫俦
李擢孙觌于高梅永全柳归州
而颜博文王绍以下论罪有差邦昌后至潭州伏诛
赠李若水霍安国刘韐官李纲言近世士 (第 11a 页)
 (以闻何执中蔡薿果/大怒寻罢悈台州)
辽主天祚赏刑僣差虐用其下视诸蕃属国如奴𨽻大
海出名鹰自海东而来者谓之海东青小而俊健辽人
酷爱之必求之女真至天祚责海东青生金大珠之贡
尤苛女真不胜其扰于是诸部皆潜附阿固达谋举兵

以拒辽人
壬辰政和二年春正月丙寅翰林学士蔡薿知贡举吏
部侍郎慕容彦逄给事中宇文粹中起居舍人张漴并
同知贡举 二月戊子朔诏太子太师致仕蔡京两居
上宰辅政八年首建绍述勤劳百为可特复太师仍旧
楚国公致仕于在京赐第居住 河南府奏新安县万
岁蟾蜍背生芝草 三月岁星犯司怪 己卯御集英
殿赐 莫俦
等及第出身同出身凡七百一十五人 六 (第 44a 页)
执政学士院礼部太常寺官外馀并
令先归于是郓王楷而下九人宰相何㮚执政冯澥曹
辅翰林学士承旨吴开吏部尚书 莫俦中书舍人
孙觌
尚书礼部侍郎谭世绩太常少卿汪藻皆分居青城斋
宫初上幸敌营约五日必还至是民以为金银未足各
竭其家 …… (第 31a 页)
是日孝竭不至人心大恐顷之传监国皇太子令旨以
皇帝出郊多日未回太上皇来日往军前乞驾早还已
而吴幵 莫俦
自敌营持文书至令依戎主诏推荐异姓
堪为人主者从军前备礼册命仍邀太上皇帝出城孙
傅等读诏号绝即以状恳请 …… (第 33a 页)
朵楼军民赴大晟府集议推戴事时孙
傅张叔夜已出独时雍主其事恐百官不肯书乃先自
书以率之百官亦随以书吴幵 莫俦
持往敌营御史中 …… (第 34b 页)
北 己未敌兵下城尽绝我兵分四壁屯守
邦昌诣敌营辞服赭袍张红盖所过起居并如常仪从
行者王时雍徐秉哲吴幵 莫俦 
夏四月庚申朔大风
吹石折木 车驾北狩皇后皇太子偕行尼玛哈军护送
由郑州路进发 辛酉金营始空其行甚遽以 (第 39b 页)
以为然故有是命 试开封尹徐秉哲
提举江州太平观延康殿学士赵子崧言臣闻京城士
人籍籍谓王时雍徐秉哲吴开 莫俦
范琼胡思王绍王
及之颜博文余大均皆左右卖国伏望将此十人付狱
鞫治明正典刑以为万世臣子之戒 癸卯太常寺 …… (第 10b 页)
赵氏又受伪命为执政宜为罪首上顾吕好问好问曰
诚有之时徐秉哲已先窜于是移王时雍吴开永州
全州并安置
 (龟鉴曰公之十议一施而议僣叛议受伪命二章独/留中而不下纲曰此刑政之大者盖为臣之罪莫甚) …… (第 18a 页)
昌伪命之臣右司谏潘良贵亦言宜分三等定罪
肃言叛臣之上者其恶有五一曰诸侍从而为执政者
王时雍徐秉哲吴开 莫俦
李回是也其二曰诸庶官及
宫观而起为侍从者胡思朱宗周懿文卢襄李擢范宗
尹是也其三曰撰劝进文与撰赦书者颜 (第 30b 页)
 壬寅右正言章厦奏左承议郎致仕胡寅天资凶勃
敢为不义寅非胡安国之子不肯为亲母持服此其不
孝之大罪也寅初傅会李纲后又从赵鼎建明不通邻
国之问其视两宫播迁如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后来梓
宫既还皇太后获就孝养寅乃阴结异意之人作为文
记以为今日仕进之人将赤族而不悟此其不忠之大
罪也诏寅责授果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 乙巳上书
秦桧父故玉山县令敏学墓碑首曰清德启庆之碑

夏四月己未起居舍人兼玉牒所检讨官王曮言本所
见修玉牒窃见靖康二年太师秦桧入状军前乞存赵
氏社稷兼在军前与 莫俦
争辨以全家保天族并在中
京代上皇作书与国相建明和议并已修入玉牒外所
有元降下推戴事迹乞备录全文关送国 (第 144b 页)
名漫灭不可复识田令孜铁劵文略曰人臣之绩古今 莫俦
爵位不足以荅元勋竹帛不足以纪大节式遵盛
典用表殊庸宣赐骆谷扈从定难中兴社稷功臣仍恕
十死其宰臣裴澈 (第 7a 页)
   博采衢谣谱为词调八章既咏且歌缮册以献

   情虔志切谨当十屋之筹语复辞真广被
万年之颂云尔
   斗枢电绕大虹流
圣节长生古 莫俦
六十肇端环甲子八千分历纪春秋
   华封岂但三多祝海甸皆为
万岁讴炎徼承
恩今最久呼嵩声已达
皇州( (第 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