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杜荩臣之再入而掩。盖其文过作非之迹也。抑臣之所言。非臣私言也。质之千古直臣。而国人之所欲言也。呜呼。 朴彭年。
鲁山之忠臣也。尚留姜希颜。愿作后用。而泼,洁之辈。必取一时清流。一网打尽。偏党之害。已空一国。而山海 (第 166H 页)
  

闲中笔录
英庙崇儒重道。凡所以振作劝励之者。无所不用其极。尝建集贤殿。选取文学之士。预选者若 朴彭年,
成三问,柳诚源,河纬地,李垲,申叔舟,李石亨,卢思慎,崔恒。虽皆新进之士。然文章风节。极一时之选。侍 (第 234H 页)
顾问。备讲读。 恩宠日隆。 英庙尝抱 鲁山。谓 彭年
等曰。予即世后。卿等须念此儿。时八大君方盛。 上盖已阴知异曰必有变故也。及 光庙受禅。 (第 234H 页)
彭年,
三问,诚源,纬地,垲与武臣俞应孚。阴结谋复 鲁山。事既泄。 光庙亲鞫之。皆不屈以死。 命罢集贤殿。叔 (第 234H 页)
一之中。超然自得于书言象意之表者。真至言也。况侍讲之官。实古保傅之任。是以 世宗朝集贤学士如成三问, 朴彭年,
金宗直辈。皆极一时之选。托以心腹。契若鱼水。礼节简易。诚意相孚。聪明安得不广。上下安得不交。即今人才 (第 393H 页)
 李鼋字浪翁。庆州人。益斋之后。 成庙己酉登第。官至户曹佐郎。戊午杖流远地。死于甲子之祸。
 中庙初。命赠都承旨。南秋江孝温师友录云。益斋之后。 朴彭年
之外孙。二家之贤。萃于一人。
 李胄字胄之。固城人。杏村之后。能文章有气节。自号忘轩。 成庙戊申登第 (第 342H 页)
。 世祖受禅。先生就 召为礼曹参判。其志则固有在也。所 赐禄。别储而不食。明年丙子。因金礩上变。即与 朴彭年,
成三问,李恺(一作垲),柳成(一作诚)源,俞应孚。同日受诛。呜呼。此惟先生之始终也已。先生有墓。在府 …… (第 219L 页)
公之寿。
赠嘉善大夫户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金公墓碣铭
尝闻一善之南村。有曰真乐堂金先生。受真诀于松堂 朴先生。
乃为真儒。守道终身焉。故其雁行于一时者。并为闻人。后生于族党者。颇知义方。君即真乐堂之弟之孙也。君讳 (第 221L 页)
   宋通川灵老自怀德之白达㽵。以书抵余曰。吾先祖。宣德初。搆堂于弊庐之东皋。实祭先致斋之所也。朴中枢堧以䨥清扁而诗之。 朴仁叟,
金乖崖,朴讷斋记之。匪懈堂,曹梅溪,李杨原,朱溪君。并和朴中枢诗。作传世青毡。堂亡于丁酉兵火。俺就堂 (第 379H 页)
西隙地。搆小堂。有梅竹花石之胜。请为俺赋之。余曾于 朴仁叟
记。审其颠末。斯堂也。中枢虽以风月扁之。即韨泽公斋沐明禋之设。 (第 379H 页)
宣德。去今一百九十五年。则市泽之泽。绵到者已远。今君老又就而新之。从今一百九十五年。又安知有如灵老者出欤。然则市泽之泽。其无穷已。灵老之搆。不敢当其地。让其德也。不敢求新扁。存旧名也。灵老之让德又如此。此又市泽之所遗者耶。 仁叟
之记曰。伯夷。圣之清者也。公其闻伯夷之风而兴起者乎。余亦曰。灵老。闻市泽之风而兴起者也。况杨原公。乃 (第 379L 页)
臣墓]
景泰丙子。六臣等谋复 上王。事觉被诛。当日亲知。畏其缘坐。无人收葬。一日夜半。有人收成三问, 朴彭年,
俞应孚,柳诚源等诸人尸。瘗于铜雀江南岸。立石以标之曰。某氏某氏之墓。至今犹在。想必忠义之士。不忍忠骸 (第 74H 页)
  [韩淑]
韩淑。官至二品。以在尹任之近邻。与之交厚。流碧潼而卒。弟澍为舍人。亦劾以在任邻。声势相倚。削爵。丁未。流利城。乙丑。 命移近道。今 上初。大臣等启曰。韩澍,李震。俱以良善之人。可合台侍。召还拜舍人。未几卒。澍在 仁庙朝。尝启于 经筵曰。 世祖于 朴彭年,
成三问等。心虽嘉之。危疑之际。不得不罪之。以镇定人心。故尝 教曰。当代之乱臣。后世之忠臣。恐其泯灭。 (第 69H 页)
宝。 光庙涕泣辞不获。是日。 朴彭年
临庆会池欲自殒。成三问止之曰。 上为上王。我辈不死。犹可为也。遂相与谋复鲁山。俄而。 (第 104L 页)
彭年
出为忠清监司。状启中不书臣字。代之以巨。授禄不食。封闭一库。及事败。 光庙诘之曰。汝既称臣食禄。而复 (第 104L 页)
欲背之。是反覆人也。 彭年
曰。吾未尝称臣。亦不食禄。检之果然。与子宪同日死。宪中生员。有时誉。先是。 光庙为领议政。宴府中。 (第 104L 页)
彭年
有诗曰。庙堂深处动哀丝。万事如今总不知。柳绿东风吹细细。花明春日正迟迟。
○先王大业抽金樻。 圣主鸿 (第 104L 页)
恩倒玉卮。不乐何为长不乐。赓歌醉饱太平时。 光庙令悬板府中。及祸作。剖而烧之。 彭年
裔孙忠。后居大丘为贱役。府使朴应川落籍免役。今 上初。除职。 仁庙朝。 经筵官韩澍启曰。 世祖于 (第 104L 页)
朴彭年
等。心虽嘉之。而危疑之际。不得不加罪。故尝 下教曰。当代之乱臣。后世之忠臣。恐其泯灭于后世。故为此微 …… (第 104L 页)
孙也。
○光庙受禅之时。成三问以礼房承旨。奉 御宝。不觉失声痛哭。 光庙方伏地固辞。时时举头望之。与 朴彭年,
李垲,河纬地,柳诚源,武人俞应孚及 鲁山舅权自新等。谋复 鲁山。金礩亦与其谋。 (第 104L 页)
彭年
谓礩曰。事成。汝妻父郑昌孙可为领相。三问等举事之期。屡违不谐。礩乃世于郑昌 …… (第 104L 页)
。眷遇非常。于是多士争相奋发。雄才倍出矣。如申高灵叔舟,崔宁城恒,李延城石享(一作亨),郑河东麟趾与 朴仁叟,
成谨甫,柳太初,李伯高,河中章。皆擅名一时。谨甫文润豪纵。仲章疏劄勤恳。太初天才夙成。伯高词锋清颍。 (第 106L 页)
然侪辈皆推 朴仁叟
为集大成。盖以经术文章。笔法俱善也。○又按松庵私记曰。俞应孚。身长九尺有馀。气像雄伟。声音洪远。仰射 (第 106L 页)
   岭东谪所祭考妣文(己丑六月二十八日)
   临皋书院祭圃隐先生文(庚寅十二月二十日)
   祭平阳 朴先生(彭年)

   祭朴汝翼文(永同人。有学行而早死。)
   三山书院祭大谷成公(运)(后因用于春秋祀享)   岭东谪所祭考妣文(己丑六月二十八日)
   临皋书院祭圃隐先生文(庚寅十二月二十日)
   祭平阳朴先生 (彭年)

   祭朴汝翼文(永同人。有学行而早死。)
   三山书院祭大谷成公(运)(后因用于春秋祀享)
已。应生朴济。假曰有意诋毁。而瑶托肺腑。则实是殿下之刘向也。岂忍吾家耄逊于荒野。而坐见颠隮乎。呜呼。 朴彭年。
 鲁山之忠臣也。尚留姜希颜。愿作后用。而泼,洁之辈。必取一时清流。一网打尽。末有洪仁宪力言具(凤龄) (第 259H 页)
忠。丰碑二乡。呜呼先生。万古名彰。生来一拜。旧都后狂。(松都有忠臣碑。永川有孝子碑故云云。)
祭平阳 朴先生(彭年)

维万历十九年岁次辛卯正月戊戌朔三日庚子。后生银川赵宪敢昭告于平阳朴先生之神。呜呼。士生于世。致身 (第 427L 页)
碑二乡。呜呼先生。万古名彰。生来一拜。旧都后狂。(松都有忠臣碑。永川有孝子碑故云云。)
祭平阳朴先生 (彭年)

维万历十九年岁次辛卯正月戊戌朔三日庚子。后生银川赵宪敢昭告于平阳 (第 427L 页)
朴先生
之神。呜呼。士生于世。致身事主者。不可以亿数计也。而求其尽心所事。之死不渝者。于商只得伯夷叔齐。于晋 (第 427L 页)
 初。先生与李泼,洁交道甚密。升堂拜母。及是泼,洁兄弟。辞连逆狱。皆死杖下。其母尹氏亦被拿。先生自沃川佩酒。邀于中途。伏谒路左。尹氏初不知为先生也。问何人。先生答曰。我是赵某。尹氏大惊曰。公何自来见我乎。吾儿曾用公言。岂

有今日事乎。因大声痛哭。先生亦哭。以酒跪进之。尹氏曰。吾平生以酒扶持。公所知也。自变初一勺不敢入口。公之至诚如此。吾安敢不饮。遂连进数器。先生又以毛衣一袭赠之曰。日寒如此。愿备行资。尹氏曰。归见亡儿于地下。当以此事一一言之。又痛哭登程。先生泣而送之。既而李妾继至。先生以一襦与之。相泣而别。
游孤云寺。○夏。讲学于琴泉寺。○冬十二月。南游岭外。
 先生南游岭表。登霁月堂。拜圃隐先生遗像。为文以祭之。又拜 朴公彭年
之庙。而文以吊之。又于冶隐之居。濯缨之祠。莫不寻历。以寓景仰之意。因与方伯拙翁洪公。讲论数日而还。 (第 456H 页)
岂可为铨长。仍诋公至误举注拟事。大臣陈其非实。 上烛其事状。因公辞疏。累下温音。公连章力辞。而疏中称 朴彭年
忠臣。 上怒命推考。因此递职。癸酉。拜左参赞。移礼判。甲戌。拜兵曹判书。兼艺文提学。诏使卢惟宁至。公 …… (第 315L 页)
后讳齐贤。门下侍郎。谥文忠。世称益斋先生。文章德业最著。入本朝。平安道观察使尹仁。生昌平县令公麟。娶 朴公彭年
女。有八龟之祥。育八子。第三曰鼋。礼曹佐郎。号再思。没于甲子史祸。公之五世祖也。弟生员鼍无子。取再思 (第 318L 页)
幄论思有古人风。 朴先生(彭年)
性质沈雄。学识精透。饬躬则绳趋而尺步。模范士林。摛藻则地负而海涵。本源经术。李先生(垲)。韩山世胄。 (第 501H 页)
幄论思有古人风。朴先生 (彭年)
性质沈雄。学识精透。饬躬则绳趋而尺步。模范士林。摛藻则地负而海涵。本源经术。李先生(垲)。韩山世胄。 (第 501H 页)
  妣宜人崔氏。奉事德嵚之女。
公讳世雅。字和叔。迎日人。迎日之郑。皆祖高丽枢密院知奏事讳袭明。知奏公有气节。事仁宗,毅宗。直道正言。竟被谗死。其后益大以蕃。间六世而至典工判书讳仁彦。始居永川。子孙遂为永川人。典工生光厚。仕 本朝。官至工曹判书。判书生玮司正。司正生文裔生员。生员生从韶。吏曹佐郎。于公为高祖。以文章清节。显重于时。与成三问, 朴彭年
友善。及丙子狱起。遂称疾不复仕。佔毕金先生雅敬公。尝称乌川郑先生云。公以嘉靖乙未生。幼颖异。稍长。端 (第 415L 页)
   礼山集成祠。晦庵夫子,尤庵先生。春秋享祝文。
   兴农影堂晦庵夫子,尤庵先生。春秋享祝文。
   靖节祠。 醉琴轩朴先生。
春秋享祝文。
   青山德峰书院。重峰先生,尤庵先生。春秋享祝文。
   沧洲书院尤庵先生。春秋享祝
仪仿沧祀。永言配食。惠我无止。(右尤庵先生位)
靖节祠。 醉琴轩朴先生。
春秋享祝文。
义重泰山。心丹皎日。彝伦永赖。百代风烈。
青山德峰书院。重峰先生,尤庵先生。春秋享祝文 (第 430H 页)
既以心儒迹佛四字。断其平生。以之上彻 睿览。则今乌可执其迹而蔽其心也。况革除之际。死义诸人如成谨甫, 朴仁叟
之类。皆以罪死。尚未蒙表章之典。独此人以浮沈方外。不预刑名之故。得以有祀于所寓之乡。则人何忍置疑于形 (第 34L 页)
乌头之力。为不可恃也。遂识之以为循省警责之资。辛卯四月既望。在闻喜书。
正统壬戌。李樗轩石亨伯玉。与 朴彭年仁叟,
申叔舟泛翁,李恺清甫,成三问谨甫,河纬地仲章。受命。读书于津观寺。有联句三篇。想其一时文字之会。盖莫 (第 133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