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傳記類
正史類
藝術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詩文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书以为依据奈何后之人不复致意于斯也临川陆
嘉材讳筠一字元礼博习修洁登绍兴己丑进士第
不汲汲进取惟尽心于所涖初主贵溪簿辟邪说而
正官厅 王右史洋 为之记厥后魔贼焚县相戒独留
簿厅其感人心如此仕至朝奉大夫浙西安抚司参 (第 17a 页)
嘉材讳筠一字元礼博习修洁登绍兴己丑进士第
不汲汲进取惟尽心于所涖初主贵溪簿辟邪说而
正官厅 王右史洋 为之记厥后魔贼焚县相戒独留
簿厅其感人心如此仕至朝奉大夫浙西安抚司参 (第 17a 页)
唐 介(江陵人/) 余 靖(曲江人/)
廖 演
以上英州通判
李唐卿(南雄人嘉/祐中任) 王 洋(龙泉人/) 李仲昌
以上英州推官
刘 珣 孔愿学
谭 掞(曲江人/) 邝 淡
吴 (第 117a 页)
廖 演
以上英州通判
李唐卿(南雄人嘉/祐中任) 王 洋(龙泉人/) 李仲昌
以上英州推官
刘 珣 孔愿学
谭 掞(曲江人/) 邝 淡
吴 (第 117a 页)
解题曰此亡江陵之张本也
侯景遣其将任约于庆等攻梁诸藩(以吕祖谦/标目修)侯景遣
将屠广陵(以本/纪修)三月东魏齐郡王洋自为王(以吕祖谦/标目修)
夏四月辛巳梁王僧辩克湘州杀河东王誉壬寅湘东
王绎始发丧(以吕祖谦/标目修)五月东魏齐 王洋 入邺甲寅自
为相国加九锡戊午即皇帝位改元始给百官禄己未
废其主为中山王追尊父兄为皇帝王太后娄氏为皇 (第 12b 页)
侯景遣其将任约于庆等攻梁诸藩(以吕祖谦/标目修)侯景遣
将屠广陵(以本/纪修)三月东魏齐郡王洋自为王(以吕祖谦/标目修)
夏四月辛巳梁王僧辩克湘州杀河东王誉壬寅湘东
王绎始发丧(以吕祖谦/标目修)五月东魏齐 王洋 入邺甲寅自
为相国加九锡戊午即皇帝位改元始给百官禄己未
废其主为中山王追尊父兄为皇帝王太后娄氏为皇 (第 12b 页)
书丞沈清臣正卿撰
钱几集二卷(长兴/志)
周颉适庵集一百卷(上/)
朱焕文北山稿若干卷(安吉/志) 王洋 东牟集二十九卷
李迎遗稿一卷
牟子才内制五卷外制三卷奏议二十卷经筵讲义五
卷口义二卷故事二卷备边三策 (第 10a 页)
钱几集二卷(长兴/志)
周颉适庵集一百卷(上/)
朱焕文北山稿若干卷(安吉/志) 王洋 东牟集二十九卷
李迎遗稿一卷
牟子才内制五卷外制三卷奏议二十卷经筵讲义五
卷口义二卷故事二卷备边三策 (第 10a 页)
撰)腊前一日祭南蜡七曲(正字萧国梁撰)北蜡七
曲(著作佐郎施元之撰)
祝辞 太庙朔祭僖祖至哲宗 (校书郎王洋 撰)徽宗钦宗懿节
皇后(词同上)安穆皇后(秘书丞唐阅撰)安恭皇后(词同上)四孟荐享 (第 3b 页)
僖祖至哲宗(校书郎林叔豹撰)徽宗钦宗(词同上)懿节皇后(春正字方
翥撰夏秋正字程千里撰冬校书郎蒋芾撰)安穆皇后(春正字张宋卿撰夏正字王东里撰秋正
字梁克家撰冬秘书丞唐阅撰)安恭皇后(词同上)立春祀青帝帝太昊氏
配(著作郎虞沄撰)东方岳镇海渎(正字宋之才撰)立春后丑日祀风师
(正字宋之才撰)正月上辛祈谷祀昊天上帝太宗皇帝配奏告 (正字王洋 撰)感生帝僖祖配奏告(正字李谊撰)亥日享帝神农后
稷氏配(正字孙道夫撰)仲春上丁释奠至圣文宣王兖国公 …… (第 4a 页)
奏告 (校书郎王洋 撰)立夏后申日祀雨师雷神(秘书丞陆时雍撰)夏至
日祀皇地祗太祖皇帝配奏告(校书郎林叔豹撰)季夏土王祀 …… (第 5a 页)
圭撰)秋分夕月(著作佐郎洪兴祖撰)寿星(正字徐度撰)太社后土勾龙
氏配(校书郎刘一止撰)太稷后稷氏配 (正字王洋 撰)内火祀大辰商 …… (第 5a 页)
邱宣明王配 (正字王洋 撰)仲秋祀九宫贵神(与春祀同)择日祭彊
济公英略公(正字洪兴祖撰)启佑公(正字张阐撰)季秋祀上帝太宗 …… (第 5b 页)
书丞刘大中撰)昊天上帝太祖皇帝配(正字林叔豹撰)季冬腊前
一日蜡祭太社(秘书丞刘大中撰)后土勾龙氏配 (正字王洋 撰)太稷 …… (第 5b 页)
坚配(秘书郎李百药撰)越州夏王大禹夏相伯益配 (校书郎王洋 撰)南
方岳镇海渎(秘书丞陆时雍撰)立春祀东海(旧词同)腊日享太庙
别庙僖祖至哲宗(正字徐林撰)徽宗 (第 6b 页)
曲(著作佐郎施元之撰)
祝辞 太庙朔祭僖祖至哲宗 (校书郎王洋 撰)徽宗钦宗懿节
皇后(词同上)安穆皇后(秘书丞唐阅撰)安恭皇后(词同上)四孟荐享 (第 3b 页)
僖祖至哲宗(校书郎林叔豹撰)徽宗钦宗(词同上)懿节皇后(春正字方
翥撰夏秋正字程千里撰冬校书郎蒋芾撰)安穆皇后(春正字张宋卿撰夏正字王东里撰秋正
字梁克家撰冬秘书丞唐阅撰)安恭皇后(词同上)立春祀青帝帝太昊氏
配(著作郎虞沄撰)东方岳镇海渎(正字宋之才撰)立春后丑日祀风师
(正字宋之才撰)正月上辛祈谷祀昊天上帝太宗皇帝配奏告 (正字王洋 撰)感生帝僖祖配奏告(正字李谊撰)亥日享帝神农后
稷氏配(正字孙道夫撰)仲春上丁释奠至圣文宣王兖国公 …… (第 4a 页)
奏告 (校书郎王洋 撰)立夏后申日祀雨师雷神(秘书丞陆时雍撰)夏至
日祀皇地祗太祖皇帝配奏告(校书郎林叔豹撰)季夏土王祀 …… (第 5a 页)
圭撰)秋分夕月(著作佐郎洪兴祖撰)寿星(正字徐度撰)太社后土勾龙
氏配(校书郎刘一止撰)太稷后稷氏配 (正字王洋 撰)内火祀大辰商 …… (第 5a 页)
邱宣明王配 (正字王洋 撰)仲秋祀九宫贵神(与春祀同)择日祭彊
济公英略公(正字洪兴祖撰)启佑公(正字张阐撰)季秋祀上帝太宗 …… (第 5b 页)
书丞刘大中撰)昊天上帝太祖皇帝配(正字林叔豹撰)季冬腊前
一日蜡祭太社(秘书丞刘大中撰)后土勾龙氏配 (正字王洋 撰)太稷 …… (第 5b 页)
坚配(秘书郎李百药撰)越州夏王大禹夏相伯益配 (校书郎王洋 撰)南
方岳镇海渎(秘书丞陆时雍撰)立春祀东海(旧词同)腊日享太庙
别庙僖祖至哲宗(正字徐林撰)徽宗 (第 6b 页)
正字 建炎以后三人 富直柔(元年六月除二年四月为校书郎)冯
楫(字济川广汉人嘉王榜进士出身元年十月除三年五月为司勋员外郎)李长民(字元叔广陵人
宣和元年博学宏词二年二月除三年五月监南岳庙) 绍兴以后八十二人 王洋(元年六月除二年正月为校书郎) 林叔豹(元年十二月除二年正月为校书郎)徐林
(字稚山建安人何㮚榜同上舍出身二年正月除九月为都官员外郎 (第 6a 页)
楫(字济川广汉人嘉王榜进士出身元年十月除三年五月为司勋员外郎)李长民(字元叔广陵人
宣和元年博学宏词二年二月除三年五月监南岳庙) 绍兴以后八十二人 王洋(元年六月除二年正月为校书郎) 林叔豹(元年十二月除二年正月为校书郎)徐林
(字稚山建安人何㮚榜同上舍出身二年正月除九月为都官员外郎 (第 6a 页)
建宁县毁淫祠禁/溺子邑人生子多以谢名)吴逵
(崇安人宣和间知泰宁县县产茶/引额过重逵力为中请去其半) 王洋(楚州人绍/兴间知邵)
(武军民俗生子多不举洋奏立举/子仓凡贫民当产者以钱米给之) 赵子木(绍兴閒/知邵武)
(军时上官愔守延平魏矼守建安与子木/俱刚介有政声有铁铛脚三刺史之号)王以咏 (第 19a 页)
(崇安人宣和间知泰宁县县产茶/引额过重逵力为中请去其半) 王洋(楚州人绍/兴间知邵)
(武军民俗生子多不举洋奏立举/子仓凡贫民当产者以钱米给之) 赵子木(绍兴閒/知邵武)
(军时上官愔守延平魏矼守建安与子木/俱刚介有政声有铁铛脚三刺史之号)王以咏 (第 19a 页)
(从者如市至郡抚摩创/痍剪平凶孽民恃以安)张毣(知邵武军金人犯顺遣/使约毣归附毣怒斩其)
(使人皆/壮之) 王洋(知邵武县有袁氏夫死请县投牒丐/他适洋视衰绖之下红裳微露且无)
(戚容命械系之一掠而服果毒死/其夫徙问如初遂决之人服其明) 王迈(知邵武军/时以亢旱)
(求言迈驿奏七事而以彻/龙翔官立济王后为先)王野(知邵武军盗起唐/石野 (第 10a 页)
(使人皆/壮之) 王洋(知邵武县有袁氏夫死请县投牒丐/他适洋视衰绖之下红裳微露且无)
(戚容命械系之一掠而服果毒死/其夫徙问如初遂决之人服其明) 王迈(知邵武军/时以亢旱)
(求言迈驿奏七事而以彻/龙翔官立济王后为先)王野(知邵武军盗起唐/石野 (第 10a 页)
句丽别部曰渤海其东际海西接辽东俗渐同中国至蓨
人高欢逐魏孝武帝其子洋遂篡东魏称尊号国号齐至
纬为周武帝所灭(原注北史魏节闵帝普泰元年以高欢为渤海王立元朗为帝讨尔朱氏败尔
朱兆于广阿朗以欢为太师欢入雒阳废节闵帝及朗立孝武帝自为大丞相魏永熙二年欢袭杀尔朱兆三年欢
举兵反孝武奔长安欢立孝静帝徙都邺武定五年欢卒子澄自为大丞相辅政幽孝静于宫中七年膳奴兰京杀
澄澄弟洋自为丞相封齐 王洋 遂称帝废孝静帝为中山王国号齐改元天保二年洋弑中山王十年洋殂谥曰文
宣在位十年子殷立常山王演废殷弑之自 (第 10b 页)
人高欢逐魏孝武帝其子洋遂篡东魏称尊号国号齐至
纬为周武帝所灭(原注北史魏节闵帝普泰元年以高欢为渤海王立元朗为帝讨尔朱氏败尔
朱兆于广阿朗以欢为太师欢入雒阳废节闵帝及朗立孝武帝自为大丞相魏永熙二年欢袭杀尔朱兆三年欢
举兵反孝武奔长安欢立孝静帝徙都邺武定五年欢卒子澄自为大丞相辅政幽孝静于宫中七年膳奴兰京杀
澄澄弟洋自为丞相封齐 王洋 遂称帝废孝静帝为中山王国号齐改元天保二年洋弑中山王十年洋殂谥曰文
宣在位十年子殷立常山王演废殷弑之自 (第 10b 页)
山谷老人赠笔工严永帖盖在戎州时公尝手书煎
茶赋云试严永笔即其人也此纸乃摹本后有杜氏
绾印章绾字季阳仕至知英州其祖父与正献公为
兄弟绾好法书名画见 王洋 子渤所为墓志此其所
摹者也黄公好书故笔工姓名往往见诸诗帖如元
道宁吴希照林为之张通辈可考也夫善书之得 (第 38b 页)
茶赋云试严永笔即其人也此纸乃摹本后有杜氏
绾印章绾字季阳仕至知英州其祖父与正献公为
兄弟绾好法书名画见 王洋 子渤所为墓志此其所
摹者也黄公好书故笔工姓名往往见诸诗帖如元
道宁吴希照林为之张通辈可考也夫善书之得 (第 3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