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書類
詩類
四書類
經解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孝經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雜史類
載記類
紀事本末類
詔令奏議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術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法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太玄部
續道藏
带故后宫莫有进者皇后立十岁而昭帝崩后年十四
五云 昌邑王贺
徵即位尊为皇太后光与皇太后共废
王贺立孝宣帝宣帝即位为太皇太后凡立四十七年
年五十二建昭二年崩合葬平 …… (第 22a 页)
成园王氏侯者二人无故子接为大司
马车骑将军而武子商至丞相自有传
孝宣许皇后元帝母也父广汉昌邑人少时为 昌邑王
郎从武帝上甘泉误取他郎鞍以被其马发觉吏劾从
行而盗当死有诏募下蚕室(若死罪囚欲/就宫者听之)后为宦者 (第 25a 页)
遣上由此知贺不足忌其明年春乃下诏曰盖闻象有
罪舜封之骨肉之亲析而不殊其封故 昌邑王贺
(第 47a 页)

昏侯
食邑四千户侍中卫尉金安上上书言贺天之所
弃陛下至仁复封为列侯贺嚚顽废放之人不宜得奉
宗庙朝聘之礼奏可 …… (第 47a 页)
宜言有司案验请逮捕制曰削户三千后薨豫章太守
廖奏言舜封象于有鼻死不为置后以为暴乱之人不
宜为太祖 海昏侯贺
死上当为后者子充国充国死复
上弟奉亲奉亲复死是天绝之也陛下圣仁于贺甚厚
虽舜于象无以加也宜以礼绝贺以 (第 47b 页)
奉天意愿下有司
议议皆以为不宜为立嗣国除元帝即位复封贺子代
宗为 海昏侯
传子至孙今见为侯
  宣元六王 (第 47b 页)
丞坐法免复为郡吏元凤中廷尉光以治诏狱请温舒
署奏曹掾守廷尉史会昭帝崩 昌邑王贺
废宣帝初即
位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其辞曰臣闻齐有无知之
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霸近世赵王 (第 109a 页)
咸以康宁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为富
平侯明年昭帝崩未葬大将军光白太后徙安世为车
骑将军与共徵立 昌邑王
王行淫乱光复与安世谋废
王尊立宣帝帝初即位褒赏大臣下诏益封安世万六
百户功次大将军光安世子千秋延寿彭 (第 45a 页)
为九江太守即日受皇太后诏遣行大鸿胪事少府乐
成宗正德光禄大夫吉中郎将利汉迎 昌邑王贺贺

武帝孙昌邑哀王子也既至即位行淫乱光忧懑独以
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
此人不可 (第 6a 页)
财物给其衣食后吉为车骑将军军市令迁大将军
长史霍光甚重之入为光禄大夫给事中昭帝崩亡嗣
大将军光遣吉迎 昌邑王贺贺
即位以行淫乱废光与 …… (第 26b 页)
宗族宾客谋欲篡取广
汉尽知其计议主名起居使吏告曰若计如此且并灭
家令数吏将建弃市莫敢近者京师称之是时 昌邑王
徵即位行淫乱大将军霍光与群臣共废王尊立宣帝
广汉以与议定策赐爵关内侯迁颍川太守郡大姓原
褚宗族横恣宾 …… (第 33a 页)
臣闻闺房之内夫妇
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然终不得大
位敞与萧望之于定国相善始敞与定国俱以谏 昌邑
起迁定国为大夫平尚书事敞出为刺史时望之为
大行丞后望之先至御史大夫定国后至丞相敞终不
过郡守为京兆九 …… (第 50a 页)
鲁人也通五经以齐诗尚书教授自董仲舒
韩婴死后武帝得始昌甚重之始昌明于阴阳先言柏
梁台灾日至期日果灾时 昌邑王
以少子爱上为选师
始昌为大傅年老以寿终族子胜亦以儒显名 …… (第 81a 页)
受尚书及洪范五行传说灾异后事简卿又从
欧阳氏问为学精孰所问非一师也善说礼服徵为博
士光禄大夫会昭帝崩 昌邑王
嗣立数出胜当乘舆前
谏曰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陛下出欲何之王
怒谓胜为祅言缚以属吏吏白大将军霍光光 (第 81b 页)
不举法
是时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谋欲废 昌邑王
光让安世 …… (第 81b 页)
极厥罚常阴时则下人有伐上者恶察察言故
云臣下有谋光安世大惊以此益重经术士后十馀日
光卒与安世白太后废 昌邑王
尊立宣帝光以为群臣
奏事东宫太后省政宜知经术白令胜用尚书授太后
迁长信少府赐爵关内侯以与谋废立定策安 (第 82a 页)
皆悦诣辕门请自效者日有数千与樊子盖
书曰夫建志立义事有多途见机而作盖非一揆昔伊
尹放太甲于桐宫霍光废 刘贺
于昌邑此并公度内不 (第 45a 页)
王许之遂乃选郎中张安等十人侍王
居数日王皆逐去安等久之宫中数有妖怪王以问遂
遂以为有大忧宫室将空语在 昌邑王
传会昭帝崩亡
(第 13a 页)
昌邑王贺
嗣立官属皆徵入王相安乐迁长乐卫尉
遂见安乐流涕谓曰王立为天子日益骄溢谏之不复
听今哀痛未尽日与近臣饮 (第 13a 页)
将军莫府霍光重之迁为长史出为河东太守选
拔尹翁归䓁以为爪牙诛锄豪彊奸邪不敢发以选入
为大司农会昭帝崩 昌邑王
嗣位淫乱霍将军忧惧与 …… (第 13b 页)
年字次卿东海下邳人也其父为丞相椽延年少
学法律丞相府归为郡吏以选除补御史掾举侍御史
是时大将军霍光废 昌邑王
尊立宣帝宣帝初立延年 (第 15a 页)
子赏以诗授哀帝至大司马车骑将军自
有传由是鲁诗有韦氏学
王式字翁思东平新桃人也事免中徐公及许生式为 昌邑王
师昭帝崩 (第 17a 页)
昌邑王
嗣位以行淫乱废昌邑群臣
皆下狱诛惟中尉王吉郎中令龚遂以数諌减死论式
系狱当死治事使者责问曰师何以亡諌 (第 17a 页)
  前汉
李延年中山人身及父母兄弟皆故倡也延年坐法腐
刑给事狗监中(主猎/犬)女弟得幸于武帝号李夫人列后

妃传延年善歌为新变声是时上方兴天地诸祠欲造
乐令司马相如等作诗颂延年辄承意弦歌所造诗为
之新声曲而李夫人产 昌邑王
延年由是贵为协律都
尉佩二千石印绶而与上卧起其爱幸埒于韩嫣久之
延年弟季与中人乱出入骄恣及李夫人卒后 (第 12b 页)
 津荣河水利多本于系
田延年字子宾由齐徙阳陵以材略给事大将军幕府
 霍光重之出为河东太守选拔尹翁归等以为爪牙
 诛锄豪强奸邪不敢发以选入为大司农会议 昌邑
 王
事众莫敢发言延年按剑廷叱群臣即日议决宣 (第 32b 页)
 大夫事武帝三十馀年忠谨如一日昭帝即位霍光
 以安世笃行荐为右将军久之天子下诏念安世辅
 政宿卫肃敬不怠封为富平侯后昭帝崩与霍光共
 徵 昌邑王
复尊立宣帝有安社稷功尝有所荐举不
 使人知至人有过多为包容虽尊居公侯食邑万户 (第 21a 页)
  中书尚书似已分而为二盖尚书在汉时乃御前
  管文书之所故汉人上书言昩死上言尚书如丞
  相大将军已下连名奏太后废 昌邑王
亦是尚书
  令读奏武帝虽令宦者典其事然其末年以霍光
  出入禁闼谨慎可属大事辅少主则以光领之光
  (第 15b 页)
 舆为下有疾法驾至第问得戮二千石申屠嘉欲斩

 内史晁错是也霍光受顾托之重当伊周之地废
 邑王
上表太后丞相臣敞为首大司马大将军臣光
 次之其尊崇如此中间尝置左右丞相亦尝改为相
 国亦为大司徒大抵 (第 40b 页)
  宣帝则有所后祖无所后父者也昭帝崩亡嗣宣
  帝以兄孙为叔祖后者也不得其所后之父而父
  之则何以称其所生之父乎先是 昌邑王
以兄子
  入继则考昭帝可也典丧可也昭帝葬矣易月之
  制终矣昌邑废矣宣帝始以兄孙入继当时惟言
   (第 4a 页)
 傅国玺汉昭帝殿中一夜相惊霍光即召持节郎取
 玺郎不与光欲夺之郎按剑曰头可得玺不可得光
 善之明日迁郎秩二等光后废 昌邑王贺
立宣帝光 (第 18b 页)
  刑极自以为不复收又王吉龚遂王式皆坐辅导

   昌邑王
无状减死钳为城旦舂何并传并为颍川
  太守时钟元为尚书令元弟威为郡掾赃千金并
  过辞元元免冠为弟请 (第 29a 页)
 改元三(始元六/) (元凤六/) (元平一/)
中宗孝宣皇帝名询武帝曾孙戾太子孙史皇孙子母
王夫人昭帝崩无嗣大将军霍光立 昌邑王贺贺
无道
废之更立帝时年十八丁未嗣立在位二十五年壬申
崩寿四十三
 改元七(本始四甘地节四黄元康四/凤四 (第 10b 页)
后景帝十五岁元朔三年崩合葬阳陵
昭帝崩霍光迎立 昌邑王贺
尊上官皇后为皇太后既
废贺立宣帝尊太后为太皇太后以建昭二年崩合葬
平陵
元帝立尊孝宣王皇后为皇太后元 (第 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