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樂類
易類
小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雜史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評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醫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釋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太玄部
太清部
癸亥起居舍人知制诰吕溱工部郎中知制诰兼侍讲
史馆修撰王洙并为翰林学士故事翰林学士六员时
杨察赵槩杨伟 胡宿
欧阳修并为学士于是察加承旨 (第 3b 页)
凡二轴求易真宗皇帝及上御容既许之会宗
真死遂寝至是遣使冉求故命昪等谕令更持洪基画
像来即予之翰林学士 胡宿
草国书奏曰陛下先已许
之今文成即世而不与则伤信且以尊行求卑属万一 (第 9a 页)
淑妃苗氏为贤妃兖国公主之母也公主将出降
故有是命国朝公主受封降制有册命之文多不行礼
只以纶告进内于是 翰林学士胡宿
言窃闻兖国公主
议行册礼然于事体颇有未便前未有此礼祖宗以来
公主长公主未有行者昔汉明帝封皇子悉半诸国 …… (第 2a 页)
朔三司使张方平等上新编禄令十卷名
曰嘉祐禄令遂颁行之
己酉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工部郎中知制诰史馆修
胡宿
为回谢契丹使礼宾使李绶副之且许以御容
约因贺正使置衣箧中交致焉(张唐英云遣张昪送御/容契丹具仪仗拜谒 (第 14b 页)
同平章事枢密副使礼部侍郎田况为枢
密使 户部侍郎参知政事王尧臣加吏部侍郎帝初
欲用尧臣为枢密使而当制 学士胡宿
固抑之乃止
给事中参知政事曾公亮加礼部侍郎枢密使户部侍
郎程戡加吏部侍郎 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张昪 (第 15b 页)
寺典章所由出也今独存敕条文案而已本朝故事名
臣遗范无所傅录请依周礼唐六典著为一书诏翰林
学士 胡宿知制诰
刘敞详定以闻(王安石日/录可考)敞等条上
改正裁损申明十事唐制虽以尚书门下中书三省长
官为宰相然尚书 (第 17a 页)
卷以颁行天下(三年三/月始编)
甲辰 翰林学士胡宿
权知贡举太子中允天章阁侍讲
管勾太学胡瑗病不能朝戊午授太常博士致仕瑗归
海陵诸生与朝士祖饯东门外时以 …… (第 4a 页)
疾恍惚夜持
宝刀自乡董氏在侧遽前争得之几至断指(宝刀自乡/此据正传)
(不知何时当是/嘉祐之初也)  翰林学士胡宿
言开宝六年太宗封
晋王淳化五年真宗封寿王乃升寿为大国在晋国之
下景德三年诏书寿宋梁赵四国自今更不以封 (第 23b 页)
载殊不详当考) 初
泾卒以折支不给出恶言慢通判相纠欲为乱其后斩
二人黥四人乱意乃息诏提举在京诸司库务 胡宿

狱劾三司吏不明计度三司使包拯护吏不遣宿言泾
卒悖慢诚其罪然折支军情所系积八十五日而不与
则三司岂 …… (第 3b 页)
一体置
对可谓曲法申慈而拯不知省惧公拒制命如此则主
威不行纲纪益废矣拯皇恐遣吏就狱(此据胡宗愈所/作 胡宿
行状附) …… (第 3b 页)
旨孙抃 学士胡宿
侍读学士李昭述侍讲学士向傅式
知制诰刘敞王璹天章阁待制何郯等议曰春秋传曰
大祫者何合祭也未毁庙之主皆 …… (第 15b 页)
拟赦书条目极多专务惠泽及民
既宣赦毕咸称前后赦恩未尝如此也 韩琦之在太
原也乞复并州为节镇诏两制议之 翰林学士胡宿

为尧迁阏伯于商邱主火而商为宋星迁实沈于大夏
主水而参为晋星国家受命始于商邱王以火德又京 (第 27a 页)
补授之法下两制台谏官集议
已定及起乃擅改议草令买扑兴国军磁湖铁冶仍旧
与班行主磁湖铁冶者大姓程叔良也 翰林学士胡宿

等劾及等职在台谏而为程氏经营占锢恩泽乞诏问
其状及等引伏故并黜之
丙戍命权三司使包拯右谏议大夫吕居简 …… (第 15a 页)
三司置宽恤民力司(六月乙亥遣使本纪/但书遣使不书置司)
己亥颍州进士常秩为试将作监主簿本州州学教授 翰林学士胡宿
等言其文行称于乡里也秩临汝人尝
举进士不中退在陋巷二十馀年为学求自得尤长于 …… (第 20a 页)
惮极论自馀细故勿须察举)
丙寅命天章阁待制张掞同详定均税
戊辰宁国节度副使孙沔为光禄卿分司西京
辛未 翰林学士胡宿
御史中丞赵槩磨勘转运使提点
刑狱课绩
壬申诏礼部贡院内外锁厅并亲戚举人并同引试解
十分之一如不及十人 (第 23a 页)
  仁宗
嘉祐六年闰八月乙酉复以成都府为剑南西川节度
己丑遣官祈晴 户部郎中知制诰张瑰为契丹国母
生辰使如京使朱克明副之度支判官刑部员外郎集
贤校理宋敏求为契丹生辰使西染院副使閤门通事

舍人张山甫副之司封郎中杨佐为契丹国母正旦使
供备库副使李宗副之盐铁判官度支员外郎集贤校
理王益柔为契丹正旦使内殿崇班閤门祇候王渊副

辛卯诏定州修北岳庙
壬辰以久雨赐诸军班特支柴薪
甲午 翰林学士胡宿
龙图阁直学士杨畋御史中丞王
畴侍御史知杂事王绰同考校诸路转运使副提点刑 …… (第 1b 页)
官一等仍改修参知政事翰林学士兼端明殿学士翰
林侍读学士左司郎中知制诰史馆修撰 胡宿
为左谏
议大夫 (第 3a 页)
枢密副使宿
既谨静及当重任尤顾惜大体群
臣方建利害多更张庶事以革宿弊宿独厌之曰变法
古人所难不务守祖宗成法而徒纷 (第 3a 页)
为盐铁副
使上雅知充前此数问充所在会充入对上谕以教授
时事嘉劳之居河东才半岁即召入
枢密副使礼部侍郎 胡宿
累乞致仕庚戌罢为吏部侍
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 殿前都虞候容州观察使郭 (第 5a 页)
之出示执政曰此必绛之文也诏其家集
平生文章上之(林希云绛自太子少保赠太子少师赠/官不出本品自绛始先是 胡宿
自太子)
(少傅欧阳修赵槩自太子少师赠太子太师三/人皆以受遗故优赠之非常典也附注当考)
辛巳内藏库使 (第 12a 页)
  取人然中选者亦皆第四等独吴正肃公尝入第
  三等后未有继者至嘉祐中苏子瞻子由乃始皆
  入第三等已而子由以言太直为考官 胡武平

  駮欲黜落复降为第四等设科以来止吴正肃与
  子瞻入第三等故子瞻谢启云误占久虚之等
  玉山汪 (第 31a 页)
笾豆十二簠簋俎二皇祐增定坛如郊祀录三
成成三尺四陛上依位置小坛九皆高尺五寸纵广八
尺西南为坤陛治平初 枢密副使胡宿
言九宫司水旱
国家列于常祀至和中光禄小吏慢于祭而震死二人
威灵所传耳目未远今首夏垂尽而时雨尚愆有恻上 …… (第 24a 页)
良罗堰等十
七星在天河内者当祠二月诏汴口祭河兼祠十七星
庆历中修大火祠在南京三月九日祠之初鸿庆宫灾 集贤校理胡宿
请修火祀以阏伯对祭大火礼官议曰
阏伯配火侑食如周弃配稷后土配社之比下历千岁
遂为重祀祖宗以来郊祀上帝 (第 25a 页)
以尺生律也其后诏改名大安帝御紫宸
殿奏太常新定大安之乐八月诏南郊始用旧乐其新
定大安之乐常祀及朝会用 翰林学士胡宿
上言自古
无并用二乐之礼今旧乐高新乐下相去一律难并用
且新乐未施郊庙先用朝会非先王荐上帝享祖考之
(第 7a 页)
  晁氏曰朱震言颐之学出于周敦颐敦颐得之穆
  脩亦夲于陈抟与邵雍之学然考正叔之解不及
  象数颇与胡翼之相类景迂云 胡武平
周茂叔同
  师润州鹤林寺僧寿涯其 (第 4b 页)
武平
传其学于家茂 (第 4b 页)
  成赐名集韵度等复奏集韵添字极多与彭年雍
  等前所脩玉篇不相参恊乞别为类篇即以命洙
  洙寻卒命 胡宿
代之宿奏委掌禹锡张次立同加 …… (第 19b 页)
  陈氏曰丁度等既修集韵奏言今添字既多与顾
  野王玉篇不相参恊乞委修韵官别为类篇与集
  韵并行自宝元迄治平及成书历王洙 胡宿
范镇
  司马光始上之熙宁中颁行凡十五篇各分上中
  下以说文为夲而例有九云
  颍滨苏氏序曰虽有天 (第 29a 页)
  主前论大事他人终日反复不能尽者公必数言
  而决粲然成章皆可书而诵也言虽不尽用然庆
  历以来名臣为人主所敬莫如公者 胡文恭公
集七十卷
  陈氏 (第 8a 页)
枢密副使文恭公
(第 8a 页)
胡宿武平
撰晋陵
  之胡 (第 8a 页)
文恭
始大其犹子宗愈仍执政子孙为侍 (第 8a 页)
  抚使为文敏赡温雅掌书命颇有能声喜聚金石
  刻效欧公集古录为资古绍志集序云以成其先
  人之志故以绍志目其书
  陈氏曰 文恭公宿
之曾孙以兵部侍郎为川陕副
  宣金人败盟继吴玠之后经画守禦以迄和议再
  成分疆未定死于河池世将好古 (第 27b 页)
 刘一止毗山吴约仲旷远亭诗序唐吴均
  诗平湖旷以远莫子及取以制名盖吴均旧隐也
 卞峰亭 梅尧臣有陪 胡武平
游雅上人房卞峰亭 (第 35a 页)
  鹊色如翡翠声如吹笙仰石以栖每岁一至哺雏
  而去(黄裳碧鸡诗翠碧笙簧与羽声有时离合不/留情清多本是仙家物长向秋风独自鸣)
 鸦舅  胡宿
钓台诗五更鸦舅最先啼
 乌雌 桐庐县志旧额贡野味有乌雌
 雨燕 名胜志寿昌县岑山之北为燕山每遇亢旱 (第 4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