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雜史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钱市与民,厚取其直,于是增及三分,民益以为苦,或发古冢、毁佛像器用,才得铜钱四五,坐罪者甚众。知益州 辛仲甫
具言其弊,内使臣吴承勋驰传审度。 仲甫
集诸县令、佐问之,多潜持两端,莫敢正言。 仲甫
以大谊责之,乃皆言其不便。承勋返命。二年,遂令川峡输租榷利勿复徵铜钱。咏等皆坐罪免。既而又从西川转运
谬言:民愿输钱,则以月俸所得钱昂,取直市之民,民益苦乏钱,或发古冢、毁佛像,取铜,坐罪者甚众。知益州 辛仲甫
论纠之。而祥咏等皆坐免。三司度支判许申,建议请以药化铁与铜杂铸钱,轻重如钱,铜三分有奇,铁六分有奇,
 丁丑乾亨四年。宋太平兴国二年夏四月宋葬太祖于永昌陵。 辽遣鸿胪少卿耶律敝等。往宋助葬。宋太宗。寻遣 起居舍人辛仲甫
使辽右赞善大夫穆波副之。时宋朝将用兵伐北。汉实倚辽为援 仲甫
迟留境上。未敢进。宋诏趣行。既至。帝问曰。闻中朝有党进者。真骁将如进之比。凡几人。 仲甫
对曰。名将甚多。如进鹰犬之材。何可胜数帝颇欲留之。 仲甫
曰。信以成命。义不可留。有死而已。帝知其秉节不可夺。厚礼遣还。冬十一月朔。日食。戊寅乾亨五年。宋太平
之。是月。诏并盐铁户部为一。度支如故。是岁大饥。初上问宰相赵普曰。儒臣有武干者何人。普以知彭州左补关 辛仲甫
对。乃徙 仲甫
为西川兵马都监。于是召见。面试射。且问能擐甲否。 仲甫
曰。臣在郭崇幕府。屡从征讨。固尝被介胄矣。上曰。汝见王明乎。朕已用为刺史。汝颇忠淳。若公勤不懈。不日亦当为牧伯也。 仲甫
顿首谢。上因谓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馀。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既而有司命 仲甫
检视民田。上曰。此县令职尔。即命吏部铨择官代之。宋史全文吕中曰以酷吏主财。则取民必峻。以武夫主刑则用 ……重美。未见。广南诸州民输税米。刘鋹时每石白配百六十钱。丙辰。诏但取其十。辛酉。幸都亭驿。中书拟左补关 辛仲甫。
为淮南转运使。上不许。乙亥。选授三司户部判官。赐钱百万。有榷酷主吏武希琏等三十馀辈。逋岁课三十馀万缗。连民械系。竭资产不能偿。馁死者数人。榜督不已。 仲甫
奏除之。又请百官折俸令估实直。通事舍人宋惟忠。决杖除籍为民。坐知濠州日不法。为人所诉。鞫得其实故也。
卫上将军。乙丑,幸新水硙,遂幸玉津园宴射。丙寅,诏继母杀子及妇者同杀人论。庚午,宴崇德殿,不作乐。遣 辛仲甫
使契丹。甲戌,以十月七日为乾明节。己卯,祔太祖神主于庙,以孝明皇后王氏配;又以懿德皇后符氏、淑德皇后
陷寰州,杨业护送迁民遇之,苦战力尽,为所禽,守节而死。

  六月戊戌朔,日有食之。甲辰,以御史中丞 辛仲甫
为参知政事。

  秋七月庚午,贬曹彬为右骁卫上将军,崔彦进为右武卫上将军,米信为右屯卫上将军,杜彦 ……右仆射,参知政事吕蒙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王显加检校太傅,给事中许国公赵普守太保兼侍中,参加政事 辛仲甫
加户部侍郎,枢密副使赵昌言加工部侍郎,枢密副使王沔为参知政事,御史中丞张宏为枢密副使,馀内外并加恩。 ……绍钦往行营指挥军事。峡路行营破贼帅张馀,复云安军。李继迁使其弟奉表待罪。

  九月庚戌朔,户部尚书 辛仲甫
以太子少保致仕。甲寅,赐三司钱百万,募能言司事之利便者,量事赏之,尽则再给以备赏。己未,罢诸州榷酤。
钱市与民,厚取其直,于是增及三分,民益以为苦,或发古冢、毁佛像器用,才得铜钱四五,坐罪者甚众。知益州 辛仲甫
具言其弊,诏使臣吴承勋驰传审度。 仲甫
集诸县令、佐问之,多潜持两端,莫敢正言。 仲甫
以大谊责之,乃皆言其不便。承勋复命。二年,遂令川峡输租榷利勿复徵铜钱。宋咏祥等皆坐罪免。既而又从西川
二年乙酉 宋琪 李昉 十二月丙辰,宋琪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本官免。 十二月丙辰,柴禹锡自枢密副使以左骁卫大将军免。

986 三年丙戌 李昉 六月甲辰, 辛仲甫
自御史中丞迁给事中、参知政事。八月丁酉朔,王沔自左谏议大夫、签书枢密院事,张宏自枢密直学士迁右谏议大 ……参知政事。甲辰,张逊自枢密副使迁知枢密院事。温仲舒、寇准进同知枢密院事,仍并兼副使。 三月乙丑, 辛仲甫
自给事中、参知政事以工部尚书知陈州。四月辛巳,张宏自枢密副使以吏部侍郎免。九月丁酉,王沔自参知政事、
严简重,人士罕登其门。性吝啬。幼育于知审,及贵,即逐其养子以利其资。知审因至亦至右金吾卫大将军。 辛仲甫

辛仲甫,
字之翰,汾州孝义人。曾祖实,石州推官。祖迪,寿阳令。父藩,河东节度判官。 仲甫
少好学,及长,能吏事,伟姿仪,器局沉厚。周广顺中,郭崇掌亲军,领武定节制,置 仲甫
掌书记。显德初,出镇澶渊,仍署旧职。崇所亲吏为厢虞候,部民有被劫杀者,诉阴识贼魁,即捕盗吏也,官不敢诘。 仲甫
请自捕逮,鞫之,吏故稽其狱, 仲甫
曰:「民被寇害而使自诬服,蠹政甚矣,焉用僚佐为?」请易吏以雪冤愤。崇悟,移鞫之,乃得实状。崇移镇真定 ……崇有奸状,上怒且疑,遣中使驰往验之。未至,崇忧懑失据,谓宾佐曰:「苟人主不察,为之奈何?」皆愕相视。 仲甫
曰:「皇帝膺运,公首效节,军民处置,率循常度,且何以加辞。第远侦使者,率僚属尽郊迎礼,听彼伺察,久当自辨矣。」崇如其言。使者至,视崇无他意,还奏,上大喜,归罪于思诲。 仲甫
又随崇为平卢军节度判官。崇卒,改郓、齐观察判官,累雪冤枉。

乾德五年,入拜右补阙,出知光州。州有横河与城直,会霖潦暴疾,水溢溃庐舍。 仲甫
集船数百艘,军资民储,皆赖以济。六年,移知彭州。州卒诱营兵及诸屯戍,谋以长春节宴集日为乱。属春初, 仲甫
出城巡视,见壕中草深,意可藏伏,命烧薙之。凶党疑谋泄,有自首者,擒百馀人,尽斩之。先是州少种树,暑无所休, 仲甫
课民栽柳荫行路,郡人德之,名为『补阙柳』。太祖问群臣文武兼资者为谁,赵普以 仲甫
对。徙益州兵马都监,代还,选为三司户部判官。

太平兴国初,迁起居舍人,奉使契丹。辽主问:「党进何如人?如进之比有几?」 仲甫
曰:「国家名将辈出,如进鹰犬材耳,何足道哉!」辽主欲留之, 仲甫
曰:「信以成命,义不可留,有死而已。」辽主竟不能屈。使还,以刑部郎中知成都府。既至,奏免岁输铜钱,罢榷酤,政尚宽简,蜀人安之。八年,加右谏议大夫。时彭州盗贼连结为害,诏捕未获。 仲甫
诱令自缚诣吏者凡百馀人,馀因散去。

九年,入知开封府,拜御史中丞。雍熙二年,拜给事中、参知政事。端拱中,进户部侍郎。时吕蒙正以长厚居相位,王沔任事, 仲甫
从容其间而已。淳化二年,以足疾罢为工部尚书,出知陈州。代归,会蜀有寇,以 仲甫
素著恩信,将令舆疾招抚,以疾未行。无何,以太子少保致仕。真宗即位,加太子少傅。咸平三年,卒,年七十四 ……明敏,儒而知兵;李至刚严简重,好古博雅,其于柄用宜矣。王沔临事精密,能远私谒,而考课之议,颇伤苛刻; 仲甫
以吏事为时用,未免苟容之诮,瑕瑜固不相掩也。仲舒见举于蒙正,而反攻其短;易简不能周恤光逢,而置之死地
嘉之。

太平兴国六年冬,南郊毕,迁吏部郎中。八年,与膳部郎中、知杂滕中正,兵部郎中刘保勋,刑部郎中 辛仲甫
皆以久次郎署,擢升谏垣,仲宣为左谏议大夫。未几,召还,以本官权度支。雍熙四年,出知广州,未上,移知江
,元吉妻挝登闻鼓诉冤,事下御史台。其实刘有奸状,元吉知之,刘惭悸成疾,故诬告之。保勋坐夺奉三月,俄以 辛仲甫
代之。未几,复判大理寺。

雍熙二年,权御史中丞兼勾当差遣院。是秋,罢权中丞。三年春,命曹彬等征幽州
 李判书相璜为忠清道暗行御史。晓赴槐山郡。未及郡五里。天色犹昧。见远远芹田里有氓。袖出木片倒插泥中。既又安置于道旁。又前行数十步。又出袖中木片。泥而建之。如是者五。御史问之曰。彼是何物。曰。这是善政碑。旅人不知乎这是善政碑。御史曰。何乃泥之。曰。暗行御史踪迹满地。吏房召我。授此碑十个。使我东道立五个。西道立五个。恐怕瞎御史。将以此为真碑。故泥而建之也。御史遂从此入按事。先数泥碑事。封库罢黜。
既去而思树木。犹为人爱惜者。甘棠之遗也。
  辛仲甫
为彭州。种柳道边。名曰补阙柳之(一作至)。李顺之乱。民曰无伤补阙柳。
 唐李锡为虞城令。馆有三柳。公 (第 626H 页)
为任。所包甚广。奉 列圣之训谟。则宋之龙图天章也。掌二酉之图籍。则汉之石渠天禄也。演丝纶而备顾问。则 唐之翰
林也。治词 (第 354H 页)
斯有浊。人虽不肖。宁肯自安于浊。而不慕其清者哉。此必争之势也。自隋唐来。重文词贵科第。而文职始盛。然 唐之翰
苑。宋之两制。其员额犹不至如我朝之滥。而权势犹不至如我朝之重也。我朝专以文职。为激励士大夫之具。所谓 (第 170H 页)
仰承六曹。亦周之制也。至于有秉宪之官。有补衮之职。有论思之官。有词命之官。即汉之御史大夫,谏议大夫。 唐之翰
林,知制诰等职也。外设州府郡县。以方伯总治之。有水陆镇将。以节度使管束之。此亦汉唐宋之制也。惟后嗣王 (第 504H 页)
   万历癸未六月日。拜洪相暹于其家。相公仍说门谱相连之由曰。曾于嘉靖甲辰年间。为京畿监司巡。历松都。东大门外。亲见古碑屹立于荒草野田间。题曰高丽左侍中具鸿之墓。厥后外从父 宋之翰
为官长湍而还。问碑有无。则岁久犹存云。问曾见洪判书昙云侍中为 圣祖表从兄弟。而未知系谱所自。则答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