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儒家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蕙田案入粟封赠父母之例始此
文宗本纪至顺二年正月大名魏县民曹革输粟赈陜
西饥旌其门五月益都路宋德让赵仁各输米三百石
赈胶州饥民九千户中书省臣请依输粟补官例予官
从之

顺帝本纪至元二年十二月江州诸县饥总管 王大中
贷富人粟以赈贫民而免富人杂徭以为息约年丰还
之民不病饥庆元慈溪县饥遣官赈之
至正五年四月汴梁济南郡邠 (第 26a 页)
王大中
祥符二年八月诏改封上水府为福善安江
王中水府为顺圣平江王下水府为昭信泰江王令九
江太平润州遣官祭告 (第 23b 页)
 五云漫稿十二卷(韩性著元史韩性传/性字明善绍兴人)

 钝人居士集(万历宁海县志/水西 王大中
著)天游观光玉堂交州桐江
  柯山等集(赤城新志陈孚著/字刚中临海人)
 象川集十卷(弘治绍兴府志俞 (第 43b 页)
  何其贤(休宁人/)
   顾存仁(苏州人/)  高 萼(池州人/)
   章 棨(常熟人/)   王大中(太仓人/)
   张 训(吴县人/)  顾 向(上海人/) (第 14a 页)
 刘 恒(字安礼枣强人至正初任)   陈元恺(至顺间任详名宦)

  周自强(详临江人物)      王大中(至元间任)
  于文传        李 黼(详名宦)

  俱江州路总管

  夏 琼(至元间任详名宦)  (第 87a 页)
 与又诏诸僧寺田有当输租者免其役
英宗至治二年十一月免陜西明年差税十之三
泰定帝泰定元年六月免天下杂役三年蜑户差税一
年又罢广东福建蜑户为民免差税一年

文宗天历元年十二月诏免被兵郡县杂役
二年十月免各处煎盐灶户杂泛夫役二年
至顺二年九月免控鹤户杂役
三年六月免四川行省今年差税
顺帝元统二年十月免湖广屯户五百差徭
至元二年江州行贷粟免役法
 江州诸县饥总管 王大中
贷富人粟以赈贫民而免
 富人徭役以为息 (第 16b 页)
 邓州大霖雨三十日白河(注见/前)水大溢为灾黄州蝗
 江浙自春至八月不雨民大饥时江州诸县民饥甚
 总管 王大中
贷富室粟赈之而免其杂役以为息期
 岁丰还其本民无病焉
(丁/丑)三年春正月帝畋于柳林
 凡三十五日御 (第 26a 页)
武宗英宗明宗三朝皇后升祔入庙命官致祭
丁巳遣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呼喇布哈于西番为僧
十二月江州诸县饥总管 王大中
贷富人粟以赈贫民 (第 31b 页)
  赵 辅       徐 思

  程 伋(上俱崇/宁进士)     王大中
  
何如愚       赵文仲
  胡 弼       瞿邦彦
  文 郊       彭 式(上俱大 (第 44b 页)
 (遂流于南安人/皆快之寻卒)
河决封邱
(丙/子)二年春二月追尊生母玛勒岱为皇后○夏四月以
特穆尔布哈为平章政事○帝如上都○秋八月朔日
食○九月帝还大都○是岁水旱蝗饥
 (邓州大霖雨三十日湍河白河水大溢为灾黄州蝗/江浙自春至八月不雨民大饥时江州诸县民饥甚)
 (总管 王大中
贷富室粟赈之而免其杂/役以为息期岁丰还其本民无病焉) (第 19b 页)
者巡抚姚宗文巡按温皋谟也四川房山立显
德祠者工部郎中加侍郎何宗圣也陜西立祝恩祠者
巡抚朱童蒙巡按庄谦 王大中
也徽州立崇德祠者知
府颉鹏也通州立怀仁祠者督漕内监李明道也通州 (第 34b 页)
 也以汉之法律易三王之法律也以汉之政令易三
 王之政令也噫汉顺天应人以仁易暴以治易乱三
 王之举也其始何如此其盛哉其终何如此其卑哉
 三 王大中
之道置而不行区区袭秦之馀立汉之法
 可惜矣 又曰或曰汉改三王之道作之者其谁欤
 曰曹参陆贾叔孙通之罪 …… (第 9b 页)
 周久矣苦秦甚矣秦之政槛阱也民得出槛阱唯使
 之从使从三王之政三王之政非如槛阱之深闭可
 畏也既出槛阱而得适非槛阱人皆乐然从之况使
 从三 王大中
之道而跻于泰然安乐乎当高祖提秦
 之民于千万丈不测深渊中置之于平地君示之以 (第 12a 页)
杨显天水北山房集(南昌/人)
萧士赟冰崖诗集 王大中
王文忠文集十五卷(至治/间人)
王立中息庵寓斋稚隐三集二十卷(字彦强阆州/人居于吴)
支渭龙兴隆溪诗 (第 42b 页)
众则竹
苇受之今丼露降于松是陛下养老所致也宜以制币
册告宗庙颁于史馆以永休闻三年四月命素及胡铉
雎稼 王大中
俱为弘文馆学士铉归素撰皇陵碑以献 (第 10b 页)
蕴遂杀之
自称留后遣使请命真宗曰始黎桓劫丁璿自立公蕴
复尔蛮夷奚责焉遂授静海军节度使安南都护交趾
王大中
祥符七年因捕狄獠寇如洪寨诏转运使追
所略生口因饬戒之天圣中又令其子弟率众入寇诏
𤼵峒丁讨捕未几卒子 (第 11a 页)
者巡抚姚宗文巡抚温皋谟也四川
房山立显德祠者工部郎中加侍郎何宗圣也陜西立祝恩祠者巡抚朱
童蒙廷按庄谦 王大中
也徽州立崇德祠者知府颉鹏也通州立怀仁祠
者督溱内监李明道也通州昌平二镇立崇仁彰德二祠者总督阎鸣泰
(第 29b 页)
洪武初设弘文馆学士不言品秩刘基危素雎稼胡铉 王大中
罗复仁为之寻革至洪熙元年章皇帝复建弘
文阁于思善门右以储经史备顾问翰林学士杨溥掌
阁印帝手授之侍读王 (第 22a 页)
   弘文馆学士
刘基详御史中丞洪武三年任寻封诚意伯
罗复仁江西吉水人国初归附洪武三年任本年致仕
危素江西金溪人故元学士承旨洪武三年任本年谪

和州
胡铉洪武初荐举三年任六年致仕
睢稼洪武初荐举历中书省参政三年任寻致仕 王大中
洪武初荐举三年任本年致仕
  中书省表
自周六官废而秦及列国皆设丞相其重者曰相国掌
丞天子佐理万几汉 (第 30b 页)
 必变之义
宋之亡非道学之罪宋之后亡则道学之功也
救荒借粟于富人亦不可亏富人之息斯为可继之道

 专务摧抑富人者非也 王大中
免徭为息庶几近之
虞伯生经济之学竟有三代气象惜乎生非其时耳
 
 
 
 
 
 思辨录辑要卷三十四 (第 21b 页)
治兵械遣其党樊龙等将兵之渝城故增其籍倍所调 王大中
丞往莅之饷勿继也激其众杀大中丞以下官
吏无一免者遂反陷渝州时九月乙卯也已未变闻至
成都举国惶骇公方以 (第 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