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四書類
書類
詩類
易類
禮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政書類
目錄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術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太玄部
續道藏
(角/翻)愿陛下熟思之上乃止十二月壬子上谓吴王恪曰
父子虽至亲及其有罪则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汉已立
昭帝 燕王旦
不服阴图不轨霍光折简诛之(见二十三/卷汉昭帝)
(元凤/元年)为人臣子不可不戒(为后无忌/杀恪张本) (第 16b 页)
李 燔(龙泉人)冯大任
(永丰人)张应龙(永丰人)袁 梦(雩都人)廖寿翁(宁都人)赖三杰
(宁都人) 刘 旦(宁都人)
廖应高(宁都人)苏廷坚(宁都人)丁廷世 (第 59b 页)
遂卜谓曰子状貌似卫太子方遂心利其言冀得以富
贵坐诬罔不道要斩
  燕盖谋逆
汉武帝后元元年 燕王旦
自以次第当为太子上书求
入宿卫上怒斩其使于北阙又 (第 104a 页)
坐藏匿亡命削良乡安
次文安三县上由是恶旦旦辩慧博学其弟广陵王
胥有勇力而皆动作无法度多过失故上皆不立
二年春正月上病笃乙丑诏立弗陵为皇太子丁卯帝

崩于五柞宫
昭帝始元元年 初武帝崩赐诸侯王玺书 燕王旦
得书不
肯哭曰玺书封小京师疑有变遣幸臣寿西长孙纵之
王孺等之长安以问礼仪为名阴刺候朝廷事及有诏
褒赐 …… (第 104b 页)
光右及父子并为将军皇后亲安女
光乃其外祖而顾专制朝事由是与光争权 燕王旦

以帝兄不得立常怀怨望及御史大夫桑弘羊建造酒 …… (第 106b 页)
相部中二千石逐捕孙纵之及桀安弘羊外人等并宗
族悉诛之盖主自杀 燕王旦
闻之召相平曰事败遂发
兵乎平曰左将军已死百姓皆知之不可发也王忧懑
置酒与群臣妃妾别会天子以玺书让旦旦 (第 109a 页)
以绶自绞
死后夫人随旦自杀者二十馀人天子加恩赦王太子
建为庶人赐旦谥曰 刺王
皇后以年少不与谋亦霍光
外孙故得不废
  (第 109a 页)
 (文章焕马可述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以加焉)
秋七月追尊钩弋夫人为皇太后起云陵(在西安府泾/阳县西北)
孝昭皇帝
(乙/未)始元元年春二月帝耕于弄田(钩盾弄田在未央宫/中师古曰谓宴游之)
(田天子所/戏弄耳)

秋七月大雨至于十月 燕王旦
谋反赦弗治党与皆伏诛
 初武帝时 (第 51a 页)
燕王旦
自以次第当为太子上书求入宿
 卫帝怒斩其使又坐匿亡命削三县旦辩慧博学其
 弟广陵王胥有勇力而皆动作无 (第 51a 页)
法复多过失及武
 帝崩赐诸侯王玺书 燕王旦
得书不肯哭曰玺书封
 小京师疑有变遣幸臣之长安问礼仪阴刺候朝廷
 事及诏赐钱益封旦怒曰我当为帝何赐也 (第 51a 页)
 归诏曰朕闵劳以官职之事其务脩孝弟以教乡里

 令郡县以正月赐羊酒有不幸者赐衣被一袭祠以
 中牢
秋七月乙亥晦日食
九月鄂邑长公主 燕王旦
上官桀安等谋反皆伏诛
 上官桀父子为丁外人求封侯霍光不许又为外人
 求光禄大夫欲令得召见又不许长主以 (第 1b 页)
是大怨光
 而桀安亦惭自武帝时桀位在光右及是皇后亲安
 女光乃其外祖而顾专治朝事由是与光争权 燕王

 旦
常怀怨望桑弘羊欲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于是
 盖主桀安弘羊皆与旦通谋诈令人为燕王上书言
 光出都肄郎羽 …… (第 1b 页)
 听后桀党与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
 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自是不敢复言桀等
 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伏兵格杀之因废帝而立

 王旦
旦以语相平(燕王之/相名平)平曰左将军素轻易车骑
 少而骄臣恐其不能成又恐既成反大王耳旦不听
 安果 (第 2b 页)
 (趋急遽故触瑟而僵仆周礼乐器图雅瑟长八尺一/寸广一尺八寸三十三弦颂瑟长七尺二寸广如前)
 (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
秋七月地震○杀钩弋夫人赵氏
  (燕王旦
自以次第当为太子上书求入宿卫上怒曰/生子当置齐鲁礼义之乡乃置之燕果有争心乃斩)
 (其使又坐匿亡命削 (第 49a 页)
   (年灵帝建宁二年献帝建安十八年有书六十馀/日者矣庚辰年未久也书霖雨六详秦二世二年)
   (书雨水十五书雨二有书六月至于九月者矣灵/帝中平六年未大也大雨且久莫甚于此时矣)
  燕王旦
谋反赦弗治党与皆伏诛考异(燕上漏/圈子) (第 1a 页)
  (初武帝崩赐诸侯王玺书 燕王旦
得书不肯哭曰玺/书封小京师疑有变遣幸臣之长安问礼仪阴刺候)
  (朝廷事及诏赐钱益封旦怒曰我当为帝何 …… (第 1b 页)
  (皆伏/诛)集览(阴刺候阴犹言暗地也刺七/迹反周礼注刺探候伺也)质实(隽不疑/渤海人)
   书法(书赦弗治何讥失刑也弗治之辞二 燕王旦/
谋反赦弗治失有罪之辞也讥也有司奏梁)
   (王立罪寝不治存厚之辞也美也美恶不嫌同辞/终纲目书弗治二 …… (第 1b 页)
  书法(食既大变也于是臣下有谋上者天之示人/昭昭矣故下书鄂邑公主等反诛终纲目书)
  (日食三百六十七而书食既者十/有二未有无应者也详惠帝七年)
○八月鄂邑长公主 燕王旦
上官桀安等谋反皆伏诛
 (上官桀父子为丁外人求封侯霍光不许又欲令得/召见又不许长主以是大怨光而桀安亦 (第 10b 页)
惭自先帝)

 (时桀位在光右及是皇后亲安女光乃其外祖而顾/专制朝事由是与光争权 燕王旦
自以帝兄不得立)
 (常怀怨望桑弘羊欲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于是盖/主桀安弘羊皆与旦通谋诈令人为燕王上书 …… (第 11a 页)
 (广明时道经羽林营颜师古曰属近也史作近耳谓/霍光往广明都肄郎时是近日事豪杰豪纵桀黠不)
 (羁之士也旦以语相平语去声上与下言也 燕王旦/
之相名平左将军上官桀车骑车骑将军上官安舍)
 (人父燕仓盖主之舍人父姓燕名仓舍人注见汉王/刘邦三年移 …… (第 12a 页)
  书法(于是主及旦自杀耳书皆伏诛何谋上也不/诛则乱臣贼子接迹于天下矣终纲目书公)
  (主反逆诛死四鄂邑唐高阳太/平惟安乐以韦后党书其党)
  发明(元年书 燕王旦
谋反赦弗治则昭帝于天伦/之恩已过厚矣至是覆出为恶夫复何辞然)
  (旦于卫太子败亡之后上书求入宿卫已 (第 12b 页)
 (将一施之言今欲施行一番藉槁藉慈夜反荐也荐/藉刍槁以示自贬也负斧质负背荷也斧质注见秦)
 (二世三/年鈇质)
  书法 (燕王旦
尝书赦弗治矣昭帝始元元年此曷/为以赦不诛书书不诛所以重恶王氏而深)
  (病汉也终纲目书不诛二是年五 …… (第 4a 页)
 正误(王少而父同产长年齿不伦今按父同产三字/即谓姑也下文又云父同产亦有耻辱之心长)
 (字当属上句父同产长四字正与/王少二字相对犹言王少姑长也)
  书法 (燕王旦
书赦勿治昭帝始元元年此其书寝/何以为梁王立之罪徒有司奏之云尔未知)
  (其定有罪也故未有书有司奏者 (第 21b 页)
 (武帝元鼎五年马融扶/风茂陵人董班宛人)
  书法(于是刘文谋立蒜则曷为不书蒜宜立者也/书之则疑于 燕王旦
且微此举蒜其得免乎)
  (书曰贬为尉氏侯徙桂/阳蒜自杀罪太后也) (第 43a 页)
 质实(北海郡名注见汉桓帝永康元年青州吕光略/阳氐人婆楼之子洛阳县名注见周显王三年)
 (长安县名注见/汉惠帝五年)
  书法(谋反书赦讥失刑也终纲目谋反书/赦二 燕王旦
苻重未有不复反者也)
  发明(人臣无将将则必诛苻重既书其反而又书/赦之就第是纵使为逆尔乱阶何自而弭 (第 53b 页)
 (秦王兴药动广平公弼称疾不朝聚兵于第兴闻之/怒收弼党唐盛孙玄诛之将杀弼太子泓流涕固请)
 (乃赦之泓待弼如/初无忿恨之色)
  书法 (燕王旦
谋反纲目书赦弗治党与皆伏诛汉/昭帝元凤元年讥失刑也此其不书赦弗治)
  (何恕辞也于是兴怒弼将杀之泓 (第 19a 页)
 (孝武帝追陋前规更造正光玉烛紫极诸殿内有含/章殿即寿阳公主人日卧檐下梅花点额处中使注)
 (见唐玄宗开/元十五年)
  书法(赦不诛何讥失刑也 燕王旦
谋反赦不治所/以有元凤之反王氏五侯有罪赦不诛所以)
  (有初始之篡太子劭等巫蛊赦不诛所以有末年/之 (第 12a 页)
  崔骃传          宋范蔚宗

  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也高祖父朝昭帝时为幽
州从事谏刺史无与 燕刺王
(第 85b 页)
刺王
败擢为侍御 (第 85b 页)
  以月表为正
原高帝六年分燕置涿郡十二年绾降匈奴复封皇子
建为王建薨吕后诛建子寻又分燕国之地置涿郡及
广阳国文帝元年徙琅琊王刘泽于燕传国至孙定国
免武帝元狩六年又封皇子旦为王后置十三州改为
幽州领郡国十理于此(太平寰/宇记)
增幽州刺史领涿郡渤海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
广阳(潜确/𩔖书)

燕王旦
立三十八年而诛国除(汉书/列传)
原昭帝元凤元年改燕国为广阳郡(太平寰/宇记)
(原水经注言秦始皇灭 (第 15b 页)
燕以为广阳郡按史始皇纪三/十六郡无广阳之名当以昭帝置者为定 北平古今)
(记/)
原宣帝本始元年更为国以封 燕刺王
太子建为王领
县四都蓟建曾孙嘉王莽时绝(太平寰/宇记)
  (臣/)等谨按汉燕地封王名建者有二一为燕 (第 15b 页)
事闻于朝诏旌其
门原年亦八十有四有子六人孙一十五人曾孙二十
有二人应期应霖举进士(大泌山/房集)
燕王旦
发民会围大猎文安县以讲士马(汉/书)
增汉武帝卫太子败 (第 24a 页)
燕王旦
自以次第当立上书求入
宿卫上怒削良乡安次文安三县文安始见于史(文安/县志)
原张茂者文安县大盗也家有 …… (第 24a 页)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二十二
#+PROPERTY: JUAN 卷一百二十二举正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二十二举正
 删定原书删讹作册今改(尚野重修/文庙记)
 士马原书马讹作焉今据汉书改 (燕王旦
发/民会围条)
 
 
 
 
  (第 27a 页)
  今莫详其处矣
原三休道人税居燕城之市榜其庵曰贫乐(湛然居/士集)
  (臣/)等谨按贫乐庵今无考
原戾陵 燕刺王旦
之陵故以戾陵名(水经/注)
  (臣/)等谨按水经注所载燕王陵据后条金史纪传 (第 15a 页)
水经注)
  朱彝尊原按汉书作明光此云光明疑误
(原始元中流星下燕万载宫极东去间汉书天文志二/原 燕王旦
在明光宫欲入所卧户三 尽闭使侍者)
(十人开户户不开燕论衡鼠衔其尾舞王宫端门中王/原元凤元年九月 (第 11a 页)
有黄)

(往视之鼠舞如故王使吏以酒脯饲鼠舞不休一日一/夜死 燕刺王旦
谋反将死之兆也 汉书五行志)
(原 (第 11b 页)
燕刺王旦
谋事不成忧懑置酒万载宫会宾客群臣/妃妾坐饮有赦令到因迎后妃诸夫人之明光殿 汉)
(书昭帝元凤元年燕 (第 11b 页)
王宫永巷中豕出溷坏都灶衔其/补)
(釜六七枚置殿前刘向以为近豕祸也时 燕王旦
谋通/灶者生养之本豕而败灶陈釜于庭釜灶将不用宫室)
(将废辱也燕王不改卒㐲其辜宫汉书五行志有黄鼠/补 (第 11b 页)
  戾太子(据/)     齐怀王(闳/)

   燕刺王(旦/)
     广陵厉王(胥/)
  昌邑哀王(膊/)
前汉书卷六十四上
 列传第三十四上
  严助    (第 35b 页)
 昭帝纪第七
孝昭皇帝(荀悦曰讳弗之字曰不应劭/曰礼谥法圣闻周达曰昭)武帝少子也母
曰赵倢伃(师古曰倢接幸也伃美称也故以名宫/中妇官倢音接伃音余字或并从女)本以
有奇异得幸(师古曰谓望气者言有奇女天子气/及召见手指拳上自披之即时伸)及生

帝亦奇异(文颖曰十/四月乃生)语在外戚传武帝末戾太子败
王旦
广陵王胥行骄嫚(师古曰行/音下更反)后元二年(刘攽曰检/前后文多)
(元/字)二月上疾病(师古曰疾 …… (第 1b 页)
苏林曰是时太常/主诸陵县治民也)
六月赦天下秋七月乙亥晦日有蚀之既八月改始元
为元凤九月鄂邑长公主 燕王旦
与左将军上官桀桀
子票骑将军安御史大夫桑弘羊皆谋反伏诛初桀安
父子与大将军光争权欲害之诈使人为 (第 7b 页)
燕王旦
上书
言光罪时上年十四(张晏曰武帝崩时八岁即位于今/七岁今年十五师古曰此云初桀)
(安父子与大将军争 (第 7b 页)
诏曰故皇太子在
湖未有号谥(师古曰湖县名也/死于湖因即葬焉)岁时祠其议谥置园邑
语在太子传秋七月诏立 燕刺王太子
建为广阳王(师/古)
(曰刺音/来曷反)立广陵王胥少子弘为高密王
二年春以水衡钱为平陵徙民起第宅(应 …… (第 6b 页)
 田广明以下新封五侯而已以文义推之应作缘帝
 即位九卿率已为关内侯即指上文之右扶风德典
 属国武廷尉光宗正德大鸿胪贤等也
秋七月诏立 燕刺王
太子建为广阳王云云○(臣召南/)
 按封广阳王表作五月封广陵王表作十月
下有司皆自杀注田千秋子也○( (第 3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