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書類
易類
小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史評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醫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禪宗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史傳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續道藏
曰如此
甚善惇曰拓地不独此处亦当以此戒之布曰固当如
此再对上曰孙路不足听亦未须令施行且令奏听旨
布与 林希
皆称善(七月二十七日戊/寅始有诏令检视)
壬寅枢密院言龙猛龙骑系杂犯军额其阙并不招人
止是三年一次于 …… (第 10a 页)
啰监军司以窥凉州此二者要皆不可为 林希
亦言臣
初秉政便闻朝廷欲渐为收敛边事之计今则不然经
营殊未已布曰西人今秋必大点集若气势尚如去秋
猖狂 …… (第 11b 页)
一路数州皆有田宅牛马富盛少比但恐以号令反
复尔上曰号令何可尔许将蔡卞皆曰招纳未必有效
上遂令且已布与 林希
再对上又及之颇讶数进拟因
言忠杰以疑似得罪又未得般家欲且与移京西就便
般家上欣然许之翌日诏李忠杰徙颍 …… (第 15b 页)
磨勘其非汎特旨改转者不拘此制自今年
正月一日后为始(御集七月三日下曾布录/作六月尽日今从御集) 曾布

同呈御批因言陛下肃清宫闱如此可谓英断上曰
黄门以下理三十年磨勘但营求入殿阁祇候便转资
太侥倖布曰不独 …… (第 16b 页)
是枢密院奏事上曰中书录黄文字大程官辄以示人
有关防否曾布及 林希
对曰此辈多以转官及除授差
遣报人求货赂尔二府文字往还亦多实封但恐不免
私启封以示人当更勘会如未有刑名 (第 24b 页)
第四章云章)
(惇初信京卞三人议论如出一口自绍圣二年十月卞/为执政于是京有觖望而与惇睽矣四年闰二月 林希)

(
为执政于是京始大怨而与惇绝矣京所云惇与臣异/殆必由此按 (第 6b 页)
林希
执政在四年闰二月瓘云三月卞执)
(政在二年十月瓘云九月误也新录辨曰蔡京所上疏/其言浅陋无取及其提举实 …… (第 7a 页)
月十三日甲午今附本曰)寻有诏
令秩乘驿赴阙上殿讫之任(秩赴阙布录在八月/十三日与体量同书)后数
同知枢密院林希
对上及唐老事谓希曰卿以撰制
词亦在诛戮中希曰臣与曾布但剽闻而己未尝敢询
三省也(布录在八月/二十三日 …… (第 12b 页)
载之当只是四年七月或八月初也曾布日录元)
(符元年三月二日辛亥布既言吕惠卿不可遣是日晚/闻梁焘卒布谓 林希
曰早如此则不复力争矣希曰不)
(然其它所陈有补者不一亦不为徒发布又曰留对甚/久众皆云未有如中丞之对也 (第 17a 页)
洵武辈三两月一迁何其异也今使从官举御史皆莫
敢举盖众所称则大臣不悦大臣所欲则非众所称以
此故不敢举 林希
曰陛下但以公议擢三两人置之言
路不必谋之于执政则必有补矣 先是布尝言高科
中唯陈瓘张廷坚王涣之三人可 …… (第 9b 页)
以为情重布曰云成之言未可
轻信俟勘到取旨上曰章楶不即斩可适而令取勘便
欲平反想必不肯如此勘布再对又与 林希
陈可适情
有可疑未可必诛反复甚久上颇释然(此见布录甲/午乙未四月)
泾原勘到可适案乃王文振遣行无违 …… (第 24b 页)
既而闻林自果有此论而
御史邓棐遂以此应诏以扫除异意之人足以应除旧
布新之象棐乃卞党京所荐也其言多类此 林希
因进 …… (第 28b 页)
亦为监司而已(正月十七日命履京/荐各一人及 林希)
京之所荐三人皆
召对而二为御史一为监司四方瞻望愿登蔡氏之门
者惟恐不及然则执政过恶陛下安得闻之乎陛下 (第 32a 页)
(云好退以/告 林希)
 监察御史权殿中侍御史蔡蹈言臣等窃
见侍御史董敦逸昨缘敕榜事开封府傅会胥史疑似
之辞欲成诬执故敦逸愤 …… (第 2b 页)
回也 边报又言羌人以彗星肆赦罢兵已放散人马
上曰羌人犹畏天变况中国乎曾布与 林希
皆曰陛下
寅畏如此乃盛德事天变诚不可忽兵革之事尤不可
不重上深然之曰星变多主兵革何可忽也
甲午诏枢密 …… (第 13b 页)
承事郎张庭坚充枢密院编修文字(己亥布希云/云又见月末)从曾
林希
请也布因白上臣等称引人才皆天下公议所
与不敢上欺圣听上然之布初欲用庭坚及王涣之希
以谓涣之乃元祐黄夲 …… (第 14a 页)
散人心专一无他营为悉意公家则
政事修举利日兴害日去而天下治安子孙长久此不
诬矣(恕行状云此疏特为章惇 林希
发按恕实惇所引/用初作中丞未敢攻惇也希与曾布同在 (第 17b 页)
密院希)
(
何能擅作威福/行状饰说耳) 恕先与曾布同修军马敕尝以事至
西府布谓恕曰已除中司中外责望甚重恕但戒布以 …… (第 17b 页)
和布曰辅弼固当和公职事要须为朝廷分别是非邪
正因言章惇蔡卞颇睽恕曰亦知之然不若且静布曰
如布不静何 林希
曰但推明正论以消邪党最为得尔
恕唯而已布初与希对上问曾见恕否布曰虽同修敕
然臣无缘至局恕或来尔兼闻已 (第 18a 页)
与士类闻铢之进莫不鼓舞而铎敢尔附会欺罔
此乃所谓附下罔上法之所必诛也此而不惩则陛下
威福之柄何以振乎 林希
亦言陛下所除自非有大邪
恶不合物论未尝缴駮上曰已令郭知章权给事书读
布曰如此则铎已幸免矣布又言给事止 …… (第 2a 页)
上怒颐为甚又曰
便与编管章惇曰合羁管上曰只与编管再对又及之
后一日遂有涪州之命颐素与邢恕善而恕雅不乐
谋与谏官共攻之颐编管盖希力希意恕必救颐则 …… (第 16a 页)
资任言之侍御史司谏皆所宜为上曰好
好布又言圣意虽以为可然三省皆不悦愿赐主张上
曰只俟见文字便指挥既退 林希
谓布曰上许可未有
若今日之快也(布录此段/在丙申日)于是布言次升遂除司谏深
慰士论非出自圣意何以得此 …… (第 27b 页)
已进然殿中俱阙人愿更留圣意审择上曰固当
然布曰他人臣所不敢及如刘拯邓棐必不可用拯交
通陛下所知棐尤甚 林希
曰拯在绍圣初犹曾论事若
其朋附或所不免棐蠢然无知但知倾身朋附人尔上
曰拯不可作言官布曰蔡蹈知久权殿中 (第 28a 页)
不可为帅兼一路两帅殊未安曾布与 林希
皆曰诚如
圣谕退见章惇惇犹欲主询为帅布笑而已布初欲除
传为副帅众议以为未安布曰上意亦欲与正帅名惇
遂 …… (第 5b 页)
因言闻 林希
近留身以不为言者所悦深不自安上曰
邢恕不相得云元丰末因除起居舍人遂相失布曰然
臣当时见恕深毁希臣与希 …… (第 10b 页)
循分守之语无异但语侵卞太恶卞亦不得不怨蔡氏
兄弟与希相失亦以此也上曰 林希
不自安布曰近陜
西转运判官李譓曾与安惇同日上殿譓是日赴吴居
厚会吕升卿在坐譓于坐中倡云今日谏官有文字 (第 11b 页)

执政亲见其语及盖谓安惇攻 林希
也希召升卿质之
不虚上曰安惇未尝有文字兼素无一言及希布曰臣
固怪安惇攻执政乃先以示人上曰攻执政岂可与 …… (第 11b 页)
安本司李譓管勾泾原军须故也上又云升卿不
佳且令在河北邢恕亦曾有文字云升卿乃小人之杰
布曰臣不知上又曰 林希
党吕公著布曰不然希诋骂 …… (第 12a 页)
两浙路(二月一/日初命)
己未三省言元祐诏今后臣寮用冠帔改换医人服色
者不得换紫衣诏更不施行 吏部言 林希
乞八路员 (第 35a 页)
曾布三月辛亥日录乃在)
(郴州今附布录于后曾布日录三月辛亥布既论吕升/卿董必不可遣是日晚间梁焘卒布谓 林希
曰早知此)
(则不复力陈矣先是绍圣初蔡确毋明氏有状言邢恕/云梁焘曾对怀州致仕人李洵言若不诛确于徐邸岂 (第 22a 页)
住 三省言取到朝奉郎国子监丞苏駉状内语言不
同诏差安惇同大理寺右治狱长官根治诣实奏闻駉
颂子也先是 同知枢密院林希
面奏苏駉尝过臣言见
中丞邢恕云待教臣过三省等语既而又具劄子言恕
谓駉欲令希过三省蔡京于三省有嫌唯西枢 …… (第 14b 页)
有他
也上曰如此乃闲话耳已差官根治恕退又入劄子言
臣早来已曾面奏臣乃陛下所擢以为御史中丞寄之
耳目而 林希
乃宰相章惇所荐引阶缘以至执政倚为 …… (第 18a 页)
不敢与
必待询访而后敢言岂臣力所能及其理甚明然恐希
与駉相结欲以此诬臣既已付之吏议而章惇身为上
相与 林希
为党群臣畏之如虎窃恐所差官观望或凭
无證不实之辞抑臣依从其为利害不细今臣为陛下 …… (第 18b 页)
系国体非止臣蕞尔一身而已伏望明主留神幸察恕
寻又奏疏曰臣已弹击 林希
窃恐大臣阴为朋党欲望
圣聪以希有诬臣之言欲不行臣所章疏缘臣欲击 (第 19b 页)

非止今日其所论希罪恶并曾先事奏闻非谓 (第 19b 页)
林希
见诬方行弹治兼臣十九日已前并不知希尝有诬罔
也原希敢结亲党以无證缪悠之常谈厚诬天子耳目
之官欲以塞臣 …… (第 19b 页)
欲遂如其请收臣章疏不行即是 林希
之奸谋果伸大
臣党助之意果行而天子之耳目废朝廷之纪纲坏矣
况臣论希罪恶与今来希所诬臣之语并不相干窃计 (第 20a 页)
委自本司出帖收补其每年合支衣
物乞据数品量给与逐处所管义军职级庶系籍夷人
均故恩赐从之
壬辰诏中大夫 同知枢密院事林希
罢同知枢密院事
知亳州御史中丞兼侍读邢恕罢御史中丞兼侍读知
汝州以希私积怨愤密较口语回互轻重志在中伤 …… (第 6b 页)
(时蒙宣谕以/朕必主张也)
敢固辞遂勉就职孤立一意惟知事君而已故不量其
孱弱欲为圣朝一清奸党而弹击 林希
章疏才上已为
希妄造平日对客常谈欲以因说命数亿度之言诬为
差除事实之语是非之理灿然可见中外传播共知希 …… (第 7a 页)
之矫诬而宰臣章惇阴主 林希
助其声势臣非有罪隔
朝参之人但以既蒙根治所牒讯不可身为御史中丞
安坐台中腼颜应荅恐亏国体故权引疾居家 …… (第 7b 页)
由字字合
同若必求字字符同则不免傅会却非实情欲望圣慈
念臣效忠有素今来所治语言又已见得别无情意乃
林希
不忠诬欺之人所见困辱而又俗吏之所顿挫
诚宜在所矜怜兼臣职为御史中丞又出于陛下之所
亲擢今为 (第 8a 页)
林希
合宰相大臣为党共见挤陷则惟特望
圣慈主张而已欲望特降睿旨付根治所若大意已同
止于小节不圆即令疾速结绝 (第 8a 页)
所有臣弹 林希
罪恶与 …… (第 8a 页)
今来所治事全不相干亦望早赐施行如臣言无理亦
乞便行罢黜贴黄称 林希
日日造朝盖要与其朋党相
见合为奸谋上惑圣听下胁人情若更稽留必有奇巧
非臣一身绵力所当今来治希事只乞以 …… (第 8b 页)
子执法近臣其事乃上系国家安危非独臣之私计也
伏望圣慈详赐披览既而 林希
以私忌不入(三月二十/七日丙子)
上谓曾布曰 (第 9a 页)
林希
不入渠前日所陈邢恕云无此语非
病心安得有此又云希言恕以撰公著贬辞故报怨恕
云张商英攻公著臣乃举自代此 …… (第 9a 页)
也上曰贬楼店务又问先帝初何以不喜
布曰臣尝见王安石言希乃陈升之所荐及奏对所言
多与升之同先帝顾升之云 林希
昨日对是卿所荐但
冷笑而已升之色变然不知希所言何也上曰人言希
出圭门下圭与吴充不协希欲谒吴充先造圭出 …… (第 9b 页)
见其有阙失士类亦共称之更望圣慈
采察主张此事要之出于两人不相得故尔纷纷上曰
但恐言者不已又曰章惇深主 林希
布曰惇于恕亦不
薄方恕之初除待制及召还孰以为可者非惇力引何
以至此上深然之又曰希此举非大臣体希为大臣 …… (第 10a 页)
赐戒饬勿令变乱事实庶不
误朝廷施行上曰好好先戒谕待更戒饬时三月丙子
也是日丁亥安惇等以根治所职事上殿 林希
不入上
因为曾布曰希今日不入又言台中击之甚急且言其
方根治及闻台章皆不顾造朝治事如常上又曰辅臣
自来 …… (第 10b 页)
自若轻忽小人又曰恕每多言章惇
云古人谓三缄其口如恕者须以针线缝合方不至喋
喋布曰朝廷方付吏议曲直未分 林希
方迁出恕便参
假趍朝上殿众论亦无不骇之者上 (第 12a 页)
林希
亦失体当 …… (第 12a 页)
两绌之又问外议如何布曰众论亦谓 林希
此举非大
臣体然所以致希如此乃缘恕语言乖谬若两绌之外
议必以为允上曰必两绌之议已定矣上又曰恕言欲
置 …… (第 12b 页)
与晏殊同在政府布
曰此是异姓亲未闻有兄弟同在政府者若异姓亲则
不独殊弼王安石与吴充文彦博与程戡许将与 林希
俱是亲家如此者甚多上 (第 12b 页)
林希
初奏云待教过三省
劄子却云意欲布曰似亦无所校上曰待教与意欲煞 …… (第 12b 页)
从二人之言
今两人既同而其理又在不疑则希尚何辞伏望圣慈
特垂照察又贴黄今若朝廷听希罪苏駉则他日章惇 林希
意欲陷害者即便诬告引一好进小人为證符同
则为福不同则为祸劫以利害谁敢不从如此则但其 …… (第 14a 页)
右大臣参订国论典司机密者乎臣伏见 林希
天资倾
险诡躁𥚹急竞利争进无大臣体顷在先帝擢置文馆
养之有渐非不见用及选使高丽辄敢托故不行先帝
命 …… (第 17a 页)
志之善有所未尽臣待罪言
责不敢循默欲望圣慈罢希机政特赐显黜慰塞群言
天下幸甚其二曰臣今月二十五日具奏 林希
倾邪诡 …… (第 18a 页)
近者再具奏论 林希
奸邪等事虽未蒙施行而希身为
大臣亦合恐惧忧畏家居俟命而乃安然造朝气焰自
若倨傲无耻士论不平若非挟党怙 …… (第 19b 页)
中外疑惑臣愚伏望发自
圣断详希罪状速赐罢黜然后逐臣以戒击奸后时广
置言职少慰天下公论其四曰伏睹敕命罢 林希同知
枢密院事
依前官知亳州有以见陛下赏善罚恶大公
至信虽左右之臣不敢以私此陛下继天绍祖之盛德
也然臣愚窃以 (第 20a 页)
林希
奸邪陛下所素闻先帝所深知臣 (第 20a 页)
是甚人家布曰徐仲谋少卿家上曰两人妻不相得布
曰闻其如此上曰卞言无他只是羸病故欲去布曰势
安可去 林希
去尚未有人可代卞何可去上曰兄弟间
是有嫌布曰然用京不若用卞上曰不同不同布曰诚
如圣谕卞读书畏义理诚与 …… (第 18b 页)
今日人材之乏为甚然天下岂无人材它日上问曾布
曰实如何布曰实亦惺惺晓事但 林希
尝言其以女嫁
苏辙子陛下必得知上曰然又曰乃章惇甥也后又语
及布因言实两女嫁辙二子上曰不如是亦可使尔( …… (第 25b 页)
开封举张元礼亦然元礼乃 林希
婿也
丙午吏部言官员系朝廷差出除在任人自理在任月
日其非在任之人缘军期边事刑狱及往水土恶弱处
听理在 (第 29a 页)
事不敢以为无罪若其他果有罪序辰辈必不为臣掩
覆其他大臣徇私玩法者不少臣愚直自守未尝能窥
伺人短长尝与 林希
道其一二臣不敢悉陈但有序辰
所知者一二事愿陛下试加采察必知臣言不虚吕安
中乃嘉问之子王雱之婿序辰之妻 …… (第 18a 页)
文字即时检见昨尽黜元祐所差旧人止留一人知次
第者在院却以王安石随行指使及章惇门下使令人
充皆不知次第 林希
云于职事极有妨废序辰为史官
日夕所见必亦不肯为陛下言安石指使乃侍禁向希
颜昨章惇一子在此欲见蔡卞乃以 (第 19a 页)

欲盖妄奏首级之罪故尔仓卒上曰必定是如此然惇
多与边吏以私书往还数有人曾论以为不便布曰诚
如圣论自 林希
等在此时每以此为患亦知其必缘私
书致人论议执政自来不曾与武臣通书如折克行王
舜臣王赡辈惇必总有书与之 (第 20b 页)
  哲宗
元符元年九月丙午朔诏法酒库监官自今朝廷差人
丁未诏以霖雨罢秋宴诏除破枢密院探请过厨钱
三千馀缗故事执政每员月支厨钱三十五千密院岁
赐添厨钱一千七百缗自元祐三年以后西府修葺及

造陈设什物冗费渐广而厨吏数增物价有至一倍以
上用度寖多遂探请至元符三年终而自 林希
罢政亦
探请过三年前厨钱曾布欲回纳上悉令除破布更欲
立法令今后不得探请仍令量入为出不得支过岁额
钱数 …… (第 1b 页)
之费价倍于前日自是悉立定规例
无复可过为侵盗三省喜谓布曰得此约束悉可遵用
遂蒙成矣
己酉中大夫知亳州 林希
知杭州朝请郎知汝州邢恕
知应天府御史中丞安惇奏疏论希恕除授不当疏留
中不出(此据/布录) 试中书舍人 (第 2a 页)
远等
寨蕃兵人马公事慕化为遥郡刺史以生擒六路统军
威明阿密锡硕克监军穆赉多卜赏功也
甲子中大夫知杭州 林希
充端明殿学士知太原府从
章惇曾布议也希落职未满一年布请与复职且欲用
蒲宗孟例与资政上曰且与端明既而御 …… (第 16b 页)
京差人去上默然章惇曰他日有人当易
之遂已(是时孙览知太原至四月二十五日乃差提/举崇禧观盖先九十馀日徐 林希
为代也)
诏泾原路经略使章楶擅违朝旨前后奏报异同特罚
铜三十馀斤先是上御批令泾原二酋免木槛发来赴
阙 …… (第 17a 页)
 高丽国进奉使尹瓘等言乞赐太平御览等书诏所
乞太平御览并神医普救方见校定俟后次使人到阙
给赐 礼部言今后诸陵岁时合系内人朝拜因而不
赴者于酌献日辰本陵官一面恭谨排设酌献从之

诏朝奉大夫降授宝文阁待制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孙
览特降一官以上章言语失当故也览所上章乞宫观
有云陛下既未能照察臣区区之私而臣不自披露则
终莫能动陛下之听及先谢降职并属郡官吏降官词
颇躁忿上初令罚金或云太轻遂得旨降一官既而御
史有言遂有旨夺职候 林希
到行下(四月二十五日落/职奉祠墓志云以)
(功进枢密直学士而以扰夺二职为宝文阁待制犹守/太原公上表谢 (第 21a 页)
法臣又尝与三省言帅臣差除二府同取
旨至辞恩命乞差遣或罢帅别有除授密院多不预闻
如孙览屡乞差遣直至欲除 林希
方率密院同取旨亦
当立约束上然之既而章惇不可故止以此条进呈
丁酉礼部言高丽人使乞收买册府元龟资治通鉴 (第 21b 页)
自披露则终莫能动陛下之听语涉不恭特落
宝文阁待制御史中丞安惇再言责之太轻故有是命
(正月二十一日先除 林希
知太原后九十馀日览乃责/布录云正月丁卯先有旨降一官既而御史有言遂命)
(夺职候 (第 17a 页)
林希
到行下元符元年五月二十九日降宝制/二年正月二十一日降一官毕仲游墓志览上表谢降)
(职曾布曰谢语不虔可 (第 17a 页)
南至神泉共二百一十四里以吐浑河分
定麟府岚石两路地分共建四寨并通路小堡子四座
形势险固经久可以守禦诏 林希
更切相度如委是险
固控扼得贼马道路经久决可守禦即一面从长施行
(实录于此下书就西沿边安抚司言西蕃长结 (第 21b 页)

至不肯收受又于贾胡疃创建税场屋宇及开石墙越
汉界于天涧及黄河取水至以兵仗拥护取水人过界
射伤巡卒 林希
日一奏以为北人恐因此生事又云欲
以黄河分水为界又云聚兵数千欲据汉界取水朝廷 …… (第 5b 页)
处各已废罢可分此人马作三番岚州所管弓箭手等)
(轮赴弥川宁河二寨石州所管弓箭手管轮赴通秦神/泉乌龙寨 林希
傅云希至踰月经尽石之神泉麟之银)
(城通道两间而出敌境选将士分行相视且遣其属会/麟府岚石军马于境外图 …… (第 23a 页)
二十二日王悯受诏/罢都统领还河州)
癸巳左朝议大夫宝文阁待制知颍州章衡卒
甲午枢密院言河东路经略使司 林希
奏称先帝元丰 …… (第 24b 页)
(布录甲午十七日此案此奏/已见七月戊辰注 处复出)
乙未端明殿学士中大夫河东路经略安抚使知太原
林希
为太中大夫资政殿学士以进筑大和等八堡
寨毕工也(孙览以四月二十五日罢太原 (第 26a 页)
林希
正月/二十一日实先自杭州除端明往代之)
朝奉大夫提举崇禧观孙览为宝文阁待制知光州以
前知太原进筑乌龙 (第 26a 页)
神泉寨毕工也(布录是日以诸路/进筑了当吕惠卿)
(移镇 林希
改资政仍迁太中大夫孙览复宝制与小郡/上云览只恐人言未已初欲与转官既而令与复职惠)
(卿移镇在丙申 (第 26a 页)
林希
傅除端明殿学士知太原府奏河/东新边募弓箭手乞专置提举官以董训之希内取僚) (第 26a 页)
无事次及黄履上曰此三人皆可召布又指
安焘曰陛下知此人否元丰末旧人皆去唯焘至元祐
四年丁忧乃罢上颔之至 林希
无所可否次及蒋之奇
上曰亦当召兼学士见阙又及叶祖洽布曰在先朝无
所附丽亦可用上许之次及叶涛布曰尝为中 (第 29b 页)
   右五代(二十二部一/百九十三卷)
宋世龙飞故事一卷 仙源积庆图一卷 太宗皇帝
潜龙事迹一卷(王延/德撰)光圣录一卷(钱俨/撰)三朝逸史一卷
(陈湜/撰)三朝圣政录三卷(石介/撰)宋朝政录十二卷 三朝
训鉴图十卷(李淑/等撰)太平故事二十卷 三朝圣政略十
四卷 三朝宝训三十卷(吕夷/简撰)两朝宝训二十卷 (林希/
编) (第 2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