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職官類
政書類
史評類
傳記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洞神部
中丞。邓绾守长安,禧疏其过,帝知其以惠卿故,左迁禧给事中。种谔西讨,得银、夏、宥三州而不能守。诏禧与 内侍李舜举
往相其事。禧议城永乐,夏兵倾国而至,禧执刀自率士卒拒战,死之。赠金紫光禄大夫、吏部尚书,谥忠悯,子俯
陈安石
按《宋史·陈贯传》:贯子安石字子坚,以荫锁厅及第。嘉祐中,为夔、陕转运判官。提点陕西刑狱。历使京西、河东、淮南、京东,知苏州、邠州、河中府。户部副使韩绛镇太原,议行盐法,与监司多不合,加安石集贤殿修撰,为河东都转运使,议始定。进天章阁待制。 李舜举
劾其专,诏置狱于潞,安石自麟州会逮,神宗察其无罪,赦之。尚书省初建,召为户部侍郎。进吏部侍郎。出知永
 李孝基
  李京       李璋
  李玮       李珣
  李惟贤      李大临
   李舜举      
李师中
氏族典第三百九十二卷
李姓部列传十二
宋二
李继和
按《宋史·李处耘传》:处耘子继和,字周叔 ……复天章阁待制。甫七十,致仕七年而卒。大临清整有守,因争李定后名益重,世并敏求、颂称为熙宁三舍人云。 李舜举
按《宋史 李舜举
传》: 舜举,
字公辅,开封人。世为内侍,曾祖神福,事太宗以信谨终始。 舜举
少补黄门,仁宗使督工冶金为器,既成,有羡数并上之,帝嘉其不欺。出为秦凤路走马承受。熙宁中,历干当内东 ……干当公事。会逵贬,亦降左藏库副使,以文思院使。进内侍押班,制置泾原兵马。转嘉州团练使。沈括城永乐,遣 舜举
计议,被围急,断衣襟作奏曰:臣死无所恨,愿朝廷勿轻此贼。寻以死闻,谥曰忠敏。 舜举
资性安重,与人言未尝及宫省事。颇览书传,能文辞笔札。在御药院十四年,神宗尝书 李舜举公
忠奉上,恭勤检身,始终惟一,以安以荣。十九字赐之。
李师中
按《宋史·李师中传》:师中,字诚之,楚丘
,能法天地,顺四时,以治国家,身亡祸殃,年寿永究,是奉宗庙安天下之大礼也。臣请法之。中谒者赵尧举春, 李舜举
夏,儿汤举秋,贡禹举冬,四人各职一时。大谒者襄章奏,制曰:可。孝文皇帝时,以二月施恩惠于天下,赐孝弟
猴者诘于庭,一讯具伏,府中服其明。在郡狱无系囚。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诏遣内侍王中正、 李舜举
等使陕西,绘言:陛下新即位,天下拭目以观初政。馆阁、台省之士,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向傅 ……,非是,宜以德宗为戒。时任事者多乖异不同,觌言:尧、舜、禹相授一道,尧不去四凶而舜去之,尧不举元凯而 舜举
之,事未必尽同;文王作邑于丰而武王治镐,文王关市不征,泽梁无禁,周公任而禁之,不害其为善继、善述。神
人,则潜消其非心,有异议之人,则遏绝其恶念。

神宗元丰中,内臣李宪奏置保障以为驻兵讨贼之地,朝廷用 李舜举,
言罢深入攻取之策。 舜举
退诣执政。执政王圭迎劳之曰:朝廷以边事属押班及李留后,无西顾之忧矣。 舜举
曰: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相公当国,而以边事属二内臣可乎。二臣止宜供,禁庭洒扫之职耳。岂可当将帅之任邪。
臣按: 李舜举
之言盖有所激,而云未必其本心也。
但所谓内臣止宜供禁庭洒扫之职,岂可当将帅之任,则天下之名言也。内臣
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谔谋据横山之志未已,遣子朴上其策。帝召朴问状,擢为閤门祗候。将进城横山,命徐禧、 李舜举
使鄜延计议。谔言:横山延袤千里,多马宜稼,人物劲悍善战,且有盐铁之利,夏人恃以为生;其城垒皆控险,足
驻白草平弥月。安石深念曰:吾顿兵益久,而秦甲未至,倘不足于食,将以乏军兴罪我。即擅发民再饷,乃以闻。 李舜举
劾其专,诏置狱于潞,安石自麟州会逮,俄而他路馈粮多不继,神宗察其无罪,赦之。尚书省初建,召为户部侍郎
     蓝继宗
  石全彬      张惟吉
  卢守勤      王守规
  张茂则       李舜举
  梁从吉      甘昭吉
  李宪       王中正
  刘惟简      李继和
  苏利涉 ……性俭素,食不重味,衣裘累十数年不易。绍圣论元祐人,以茂则尝预任使,追贬左监门卫将军,崇宁中入党籍。 李舜举
按《宋史·宦者传》: 舜举,
字公辅,开封人。世为内侍,曾祖神福,事太宗以信谨终始。 舜举
少补黄门,仁宗使督工冶金为器,既成,有羡数并上之,帝嘉其不欺。出为秦凤路走马承受。英宗立,奏事京师。会帝不豫,内谒者止之宫门, 舜举
曰:天子新即位,使者从边方来,不得一见而去,何以慰远人。谒者以闻,亟召对,帝意良悦。因言:承受公事, ……冻馁,皆惮行,出钱百缗不能雇一夫,相聚立栅山泽不受调,吏往逼呼,辄殴击,解州至械县令以督之,不能集。 舜举
入奏其事,乃罢兵。退诣中书,王圭迎劳之曰:朝廷以边事属押班及李留后,无西顾之忧矣。 舜举
曰: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相公当国,而以边事属二内臣,可乎。内臣正宜供禁庭洒扫之职,岂可当将帅之任。闻者代圭惭焉。转嘉州团练使。沈括城永乐,遣 舜举
计议,被围急,断衣襟作奏曰:臣死无所恨,愿朝廷勿轻此贼。寻以死闻,赠昭信军节度使,谥曰忠敏。 舜举
资性安重,与人言未尝及宫省事。颇览书传,能文辞笔札。在御药院十四年,神宗尝书 李舜举公
忠奉上,恭勤检身,始终惟一,以安以荣。十九字赐之。
梁从吉
按《宋史·宦者传》:从吉,字君祐,开封人 ……宣州观察使,又贬右千牛卫将军,分司南京,居陈州。卒,年五十一。绍圣元年,赠武泰军节度使,初谥敏恪,改 忠敏。
宪以中人为将,虽能拓地降敌,而罔上害民,终贻患中国云。
王中正
按《宋史·宦者传》:中正,字希烈,开
大夫坐殿上,必为边方所笑。守忠更欲以礼服进酒,晦又以为不可。
《杨绘传》:绘知谏院。诏遣内侍王中正、 李舜举
等使陕西,绘言:陛下新即位,天下拭目以观初政。馆阁、台省之士,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
,徒以下释之。壬辰,遣使行视畿县民被水患者。乙未,诏张世矩等将兵救永乐砦。戊戌,永乐陷,给事中徐禧、 内侍李舜举
、陕西转运判官李稷死之。己亥,诏客省、引进、四方馆、东西上閤门各置使、副等职。庚子,安化蛮寇宜州,知 ……总管曲珍以城陷败走,降授皇城使。丙辰,修定景灵宫仪。乙丑,诏赠永乐死事臣徐禧金紫光禄大夫、吏部尚书, 李舜举
昭化军节度使,并赐谥忠悯,李稷朝奉大夫、工部侍郎入内高品张禹勤皇城使,各推恩赐赠有差。癸酉,贬知太原
圣性。其于断狱,必求以生。 至和初,京师大疫。帝出犀二株,付太医合药,以疗民。解之,则其一通天犀也。 内侍李舜举
驰奏曰:此犀之美者,请以为御所服带。帝曰:朕以为带,曷若以疗民疾乎。命立碎之。 知无为军茹孝标,尝献
乐,曲珍战不利,裨将寇伟等死之,夏人遂围城。乙未,诏张世矩等将兵救永乐砦。戊戌,永乐陷,给事中徐禧、 内侍李舜举
、陕西转运判官李稷死之。冬十月甲寅,知延州沈括以措置乖方,责授均州团练副使、随州安置;鄜延路副都总管曲珍以城陷败走,降授皇城使。乙丑,诏赠永乐死事臣徐禧金紫光禄大夫、吏部尚书, 李舜举
昭化军节度使,并赐谥忠悯,李稷朝奉大夫、工部侍郎,入内高品张禹勤皇城使,各推恩赐赠有差。十二月丙子, ……贰,想彼必以悉察。夏人闻此,遂不至。五月,沈括请城古乌廷城以包横山,使夏人不得绝沙漠。遂遣侍中徐禧、 内侍押班李舜举
往议。禧复请于银、夏、宥之界筑永乐城。永乐依山无水泉,独种谔极言不可,禧率诸将竟城之,赐名银川砦;禧 ……脂,以兵万人属曲珍守之。永乐接宥州,附横山,夏人必争之地。禧等既城去,九日,夏人来攻,珍使报禧,乃挟 李舜举
来援,而夏兵至者号三十万,禧登城西望,不见其际,宋军始惧。翌日,夏兵渐逼,禧乃以士万阵城下,坐谯门, ……吕整、景思义相继而行,夏人髡思义囚之,而城围者已浃旬矣。夜半,夏兵环城急攻,城遂陷。高永能战没,禧、 舜举
、运使李稷皆死于乱兵,惟曲珍、王湛、李浦、吕整裸跣走免,蕃部指挥马贵独誓死持刀杀数十人而没。是役也, ……禧传》:禧,为给事中。种谔西讨,得银、夏、宥三州而不能守。延帅沈括欲尽城横山,瞰平夏,城永乐,诏禧与 内侍李舜举
往相其事,令括总兵以从,李稷主馈饷。禧言:银州虽据明堂川、无定河之会,而故城东南已为河水所吞,其西北 ……砦之大者周九百步,小者五百步,堡之大者二百步,小者百步,用工二十三万。遂城永乐,十四日而成。禧、括、 舜举
还米脂。明日,夏兵数千骑趋新城,禧亟往视之。或说禧曰:初被诏相城,禦寇,非职也。禧不听,与舜与、稷俱 ……,又白禧,请突围而南;永能亦劝李稷尽捐金帛,募死士力战以出,皆不听。戊戌夜大雨,城陷,四将走免,禧、 舜举
、稷死之,永能没于陈。初,括奏夏兵来逼城,见官兵整,故还。帝曰:括料敌疏矣,彼来未出战,岂肯遽退邪、 ……录》:永乐之役,一日丧马七千匹,城下沙烬中大小团茶可拾也,乃是将以买人头者,有人能道夜二更。城既陷, 李舜举
以笔摘略数千百字,以蠋蜡固之,付有司上之,实遗奏也。神宗得之,不胜悲涕累日。是时胡人虽入,月城而未偪,左右以马御之, 舜举
以鞭挥击,不肯上马,少顷僵躏,人犹见之李复上马,将出门,失辔,或云:面上中箭,在瓮城内,然夜黑沸涛中 ……独徐禧不知所归人无道者;或云有还人见之夏国者三五颇符,合疑亦有之。按《东坡志林》:张舜民言永乐之役, 李舜举
、徐禧、李稷皆在围中,上以手诏赐西人,若能保全吏士,当尽复侵地。诏未至而 舜举
等已死,圣主可谓重一士而轻千里矣,惜此等不被其赐也,哀哉,哀哉。 舜举
中官也,将死,以败纸半幅书其上云:臣 舜举
死无所恨,但愿陛下勿轻此贼。付一健黠者间走以闻,时李稷亦将死,书纸后云:臣稷千苦万屈。上为一恸。然以
忠孝泉五大字旌之。《遵尧录》:至和初,京师大疫。帝出犀二株,付太医合药以疗民。解之其一,则通天犀也。 内侍李舜举
驰奏曰:此犀之美者,请以为御所服带。帝曰:朕以为带曷若以疗民疾乎。命立碎之。
《梦溪笔谈》:熙宁七年
,能法天地,顺四时,以治国家,身亡祸殃,年寿永究,是奉宗庙安天下之大礼也。臣请法之。中谒者赵尧举春, 李舜举
夏,儿汤举秋,贡禹举冬,四人各职一时。大谒者襄章奏。制曰:可。孝文皇帝时,以二月施恩惠于天下,赐孝弟
禦难也。《洞冥记》:汉宫人丽娟善歌,尝唱回风曲,庭叶翻落如秋。
《汉书·魏相传》:中谒者,赵尧举春, 李舜举
夏,儿汤举秋,贡禹举冬。四人各职一时。〈注〉四时各举所施行政事。《史记·匈奴传》:秋马肥大,会蹛林,
而合习俗也。〈注〉服虔曰:一月之中,又得夜半为十五日,凡四十五日也。
《魏相传》:中谒者,赵尧举春, 李舜举
夏,儿汤举秋,贡禹举冬。四人各职一时。〈注〉应劭曰:四时各举所施行政事。服虔曰:主一时衣服礼物,朝祭
来,径带州治利涉乡大高等九社,编氓愬河堤而居者几万户,每遇河水暴发,岸湮田潴,民受其害,明万历中督抚 李公辅
巡视两河,深恻民隐,捐俸筑堤,民获安堵。
即墨县
康成书院 见石城上。
坟墓附
本府〈掖县附郭〉
幸龙图、天章阁,召群臣宗室观祖宗御书。又幸宝文阁,为飞白书,分赐从臣。作《观书诗》,命韩琦等属和。 《李舜举
传》: 舜举,
字公辅,开封人。熙宁中,领文州刺史。转嘉州团练使。览书传,能文辞笔札,神宗尝书 李舜举公
忠奉上,恭俭检身,始终惟一,以安以荣。十九字赐之。
《墨庄漫录》:沈辽睿达以书得名,楷隶皆妙。尝自湖
之御阁,以参验帐籍中定数。晚年,出其钱示真宗曰:善保此足矣。今守藏内臣,皆不晓帐籍关防之法。即命干当 御药李舜举
领其事。继诏诸路金银输内藏库者,岁以帐上三司拘催。
哲宗元祐元年,诏三司所掌钱谷财用事,悉归户部。按